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家请我当皇帝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74章

大家请我当皇帝 四代重奸 4759 2023-10-03 22:47

  随后,李国樑又和万全左卫巡逻的士卒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快马加鞭又往宣府镇去了。

  第331章 说客(下)

  “你就是宋献策?”实话实说,宣府巡抚张维世有点看不起这个江湖术士。

  但是慑于义军的赫赫威名,他又不得不见一见他。

  “正是老道士!”宋献策扯着嘴角笑了笑,勉强施了一礼。

  原来,他只不过是一个耍嘴皮子的老道士,不是修仙者。

  经过这一日一夜的疾行,几乎压榨了他身体的极限。

  就在刚才他刚赶到宣府城外的时候,一个抓不住,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差点丢了半条命。

  好在他身子骨还算硬朗,摔的地方又比较松软,这才侥幸无事。

  如今他正强忍着浑身上下的酸疼,见了这宣府巡抚张维世。

  “你说我要砍了你的首级,然后送给大清国皇帝洪太,会怎么样?”张维世根本不念半点同乡之情,一见面就开口威胁道。

  “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做!”宋献策闻言慢条斯理的回了一句。

  “为何?”

  “因为老道士不但是舜王的人,而且和几位和硕贝勒也有些交情。”宋献策嘿嘿笑道。

  “若是你把老道士砍了,不定谁看不过去,反过来就把你剁了!”

  “先生何以大言唬我?”张维世闻言不由惊疑的打量了宋献策一番,然后哈哈笑道。

  “不信?”

  “不信!”

  “当初舜王未起兵之时,也似你这般!”

  “哦?”张维世闻言不以为然。

  “想当年,舜王先君方逝,面色凄凄,第一次见到舜王殿下。”宋献策如何不知他心思,不由慢条斯理的回答道。

  “只见其目生双瞳,双手过膝,又有一枚伏羲朝天骨贯于头顶,实乃真龙天子之相。”

  “不意老道士贪杯,走漏了风声,竟误了大事,以致舜王遭了牢狱之灾。”

  “为此老道士没少受埋怨,心中亦不自安,不曾想随后舜王竟因祸得福,一飞冲天,始知‘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之理。”

  “哦?”听那宋献策说得这般有鼻子有眼,张维世脸色开始有些似信似疑起来。

  如今的张顺早不是当年的那个无名小卒,而是大名鼎鼎的舜王。

  现在他跺一跺脚,整个山西地界都要抖三抖,放一个屁都值得一干无聊之人研究半天,更何况有关他神异之处的传说呢?

  关于这些的传言,没有一太平车,起码也有一箩筐。

  那张维世又非耳聋目瞽之辈,自然对此也略有耳闻。

  不过自古以来,什么“天神入腹”、什么“神女授书”云云,乃是乱臣贼子的基本操作,张维世本来也不以为意。

  只是一想起这两年“舜王”突然横空出世,连败明军,横扫天下的事迹,再听宋献策这般说辞来,心中难免又动摇了几分。

  “那……这又和后金和硕贝勒有甚相干?”张维世心思一转,又开口问道。

  好嘛,差点被你这妖道骗了过去,咱们刚才不是在说和硕贝勒凭什么替你出头吗?

  “这么给你说吧,自从老道士跟随舜王起兵以后,南征北战,某也略微有些功劳。”宋献策笑道。

  “故而也曾受后金国国主之邀,舜王委派,出使过彼国。”

  “那后金国地处偏僻贫瘠之地,民苦官酷,惟一以劫掠为务。”

  “夫劫掠之事,殆有天定。或多或少,犹未可知。若是不幸,还会搭上身家性命。”

  “故而上到金国主洪太,下到各旗贝勒、阿哥,无不对老道士恭恭敬敬,询问祸福。”

  “更有野心勃勃之辈,私下里又多次询问我‘汗王相貌何如’。”

  “嗞~”张维世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这老道士有几分本事啊!

  想到此处,他也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后金汗王相貌何如?”

  “金国主龙凤之姿,此所谓汉高祖隆准龙颜,唐太宗龙姿日角是也。”宋献策不由笑道。

  “既然这金国主绝类汉高唐宗,想必当有天下?”张维世不由故意问道。

  “依照常理,确实如此。奈何又两处却是坏了跟脚。”

  “哪两处?”

  “一处在目,其人鹰视狼顾,乃奸雄之相。故而为人阴鸷,手段狠辣,虽父子兄弟无不折服,乃后金国第一枭雄也。”宋献策冷笑道。

  “一处在面皮,相书云:青主忧,白主泣,黑主病,赤主惊,黄主喜。金国主面黑,正乃病亡之相。”

  “可怜一世枭雄,正堪为舜王殿下敌手。奈何有命无运,一番功绩,空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张维世听到这里,顿时心中犹豫起来,不由开口问道。

  “既然先生会相面,不知我面相如何?”

  “阁下大富大贵,妇孺皆知,又何须相面?”宋献策闻言笑道。

  废话,如今后金、舜王皆许以郡王,对张维世来说,无论选择哪个都是一场富贵。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富贵多少,而是在于能不能吃到嘴里,这才是他要担心的事情。

  “不过嘛,依照阁下这性子却是稚子怀金于市,恐不得善终……”

  “嗯?”张维世听到这里不由眉头一挑,怒急反笑道,“老道士,你竟然当面咒我,莫非真觉得本官好说话不成?”

  “张抚军,后金阿济格部已经为我所败,斩杀其英武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牛录额真完颜叶臣一干名将。”宋献策闻言巍然不惧,反而傲然道。

  “大明左柱国朱燮元、宣大总督张凤翼自知顽抗无望,皆自刭而死。”

  “独留大同巡抚叶廷桂、大同总兵王世仁和宣府总兵李国樑一干人等及三万大军投靠义军。”

  “如今前有狼,后有虎,义军列于前,东虏觑于后。”

  “张抚军正如那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还有闲心两头要价,岂不正是自寻死路?”

  “你……我……”张维世闻言怒火冲天,不由伸手指点着宋献策,却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李国樑见状,连忙上前替他解释道:“宋先生有所不知,张抚军也有张抚军的为难之处。”

  “这宣府上下十余万口,众口难调,难免有心生幻想之徒……”

  “别说了,我来解释吧!”李国樑话还没说完,那张维世好像想明白了什么,不由接口道。

  “非是张某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实在是有两桩难事,一时间让我为难!”

  “哦?不知是哪两桩?”宋献策问道。

  “一个乃是张家口商贾,与宣府上下牵扯甚深,倾向于后金一方。”

  “一个是镇守太监王坤,乃明帝忠,手底下又有一两千人马,难以处置。”

  “故而,张某夹在中间为难!”

  “哦?这么说张抚军是没用了?”宋献策听到这里,不由冷笑一声道。

  开什么玩笑,既然你管不住宣府镇,那义军换一个能管住的册封不更好吗?

  本来张维世这一番话是半真半假,结果一听宋献策这话,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瞧自己这张嘴,不会说话还不如不说!

  他连忙陪笑道:“哪能呐,管的住,管的住,请宋先生现在府中安座,我这就处理这两股势力!”

  本来应该是他宣府巡抚张维世不见兔子不撒鹰,坐地要价。

  不意说错了这句话,反倒要先证明一下自己具备要价的价值,这一回他终于领教到这个老道士的厉害。

  第332章 火并

  虽然宋献策话里话外将那宣府巡抚张维世挤兑了一番,但是还真个不能什么都不管。

  “这太监王坤不过是一个阉人,若非有人相助,又如何执掌兵马?”思索了半晌,宋献策不由开口问道。

  “我听闻他麾下标营将领唤作董用武,不知李国公是否识得?”

  “识得倒是识得,只是……只是他还有个兄弟唤作董用文,一两个月前螳臂当车,带领神枢营抵挡义军天威,不幸战死,如今尸骨无存……”李国樑闻言无奈道。

  好嘛,这大明官场还真是盘根错节、纵横交错!

  当然,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个个沾亲带故,不会轻易投敌。

  坏处嘛,一个就是近亲繁殖、贤才难受重用,另外一个就是搞定了一个,往往就搞定了一帮。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宣府镇内暗流涌动的三股力量。

  先前宣府巡抚张维世提到了宣府城中的两股势力,一股是和后金有颇多牵扯的旅蒙商,还有一股则是以镇守太监王坤为首的大明忠臣。

  但是,除了这两股力量之外,其实不是没有第三股力量。

  这第三股力量就是受到九佩将印王威恩惠照拂的军官和受义军丰厚粮饷吸引的大部分士卒。

  而这股亲近义军的力量的形成,自然少不了依靠张顺的便宜老丈人王世国之力。

  “这么看,策反董用武是行不通了,只能设计将那王坤杀掉!”宋献策皱了皱眉头,不再打董用武的主意。

  “这……这事儿其实有点不太好办?”张维世闻言咳嗽一声,有几分尴尬的应道。

  “前些日子我曾去寻他商议军务,却发现不对,疑心这厮要先下手为强,我只好施了点计谋脱身。”

  “如今我两人虽然明面上还未撕破脸皮,实际上暗地里早已经相互提防。”

  “好家伙,你是废物吗?”

  宋献策看了看相貌堂堂的张维世,顿觉一阵无语。

  “你瞧瞧人家叶廷桂,你再瞧瞧自己。”

  “人家带着大同总兵、宣镇总兵两人,轻轻松松就控制住了大同全镇。”

  “你这手里执掌数千标营,却拿一个镇守太监束手无策。”

  “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样大呢?”

  “你骂谁呢?”那宣府巡抚张维世闻言勃然大怒,好你个老杂毛,给你脸你不要脸是吧?

  “老道士就是骂你,我不但要骂你,我还要打你呢!”

  随后一阵打斗声响起,不多时张维世吃痛一声,连忙喊士卒入卫。

  只一阵功夫,便把那李国樑、宋献策绑了起来,然后派了一个亲信急急忙忙前往镇守太监府,通知那太监王坤。

  “什么?张抚军捉了叛徒李国樑和‘顺贼’的奸细?”王坤不由惊疑不定道。

  “肯定是那‘顺贼’不死心,特意派遣李国樑那贼子过来劝说!”王坤麾下标营将领董用武闻言不由拍手称快,连忙劝道。

  “你且下去吧!”王坤看了看那董用武一眼,这才对那使者下令道。

  那使者领命退了,那标营将领董用武按捺不住为弟弟董用文报仇心切,不由连忙道:“此事既然如此,定是那张抚军彻底与那‘顺贼’彻底撕破了脸皮,公公又何疑也?”

  “不可大意,不可大意!这厮颇为奸猾,滑不溜手,咱们千万不能上他的当了!”王坤摇了摇头,仍有几分不敢相信道。

  “那……那咱们就不去了?”董用武闻言一愣,不由试探着问道。

  “不,去是一定要去!”镇守太监王坤摇了摇头,解释道,“像活捉了叛变的镇守总兵这等大事,本使若是不去,岂不是让张维世这厮”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一会儿你找十多个心腹好手,披了铁甲、持了利刃随我一起前往。再安排心腹,调动标营,随时冲进去营救咱们。”

  “然后,再寻一副上好的锁子精甲,与我穿戴在里面。”

  “一切准备整齐,咱们敲锣打鼓前去镇守府,闹的越热闹越好,最好闹得人尽皆知,那才算安稳。”

  “等到咱们进去以后,一不吃他的饭菜,二不喝他的酒茶。”

  “若是果有变故,你们只管往那张维世身上招呼便是,切勿留情!”

  “好,好!”那标营将领董用武闻言,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连忙一一记下了,赶快遣使去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