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家请我当皇帝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661章

大家请我当皇帝 四代重奸 5174 2023-10-03 22:47

  原来这大明京官约莫有千余人,除却已经投降义军的以外,约莫有五六百人被义军拷掠。

  结果,就这五六百人竟然就拷掠出来五百七十五万两白银,平均合一个人拷掠出一万两出来。

  这让张顺差点都想把已经投靠义军的这五百余人也拉到大街上,拷掠一番。

  “好,好,做得不错!”张顺不由搓了搓手道,“不曾想大明的京官竟然如此之富!”

  那周玉凤身为崇祯的皇后,先前是见过崇祯是如何“穷困”,害得自家俭省节约,变卖首饰,这才略微凑几万两银子出来。

  如今没想到这勋贵抄掠出来现银六百三十七万两,文官又抄掠出来现银五百七十五万两,仅这两处合计达一千二百万两之多。

  要是崇祯这把这些钱握到手里,何止于身死国灭,自己还被张顺所辱?

  想到此处,周玉凤怒火中烧,不由提议道:“殿下,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不如……不如咱们把其他文官还抄了吧!”

  “咳咳……”此亦我所欲也,张顺在心中暗道了一句,连忙拒绝道,“休得胡说,此皆国家栋梁之才,岂可为了三瓜两枣抄了杀了?”

  “你的意思是放长线,钓大鱼?”学坏容易学好难,一代贤后周玉凤才跟张顺鬼混了十多天,已经成了抄家灭族不带眨眼的“妖妃”了。

  “咳咳,这话我可没有说,这是你说的!”张顺连忙抵赖道。

  其实这话还真让周皇后说着了,张顺眼见京官如此之富,早把心思打到了剩下的京官以及投降的其他地方官员身上。

  只是兹事体大,非三两月功夫之事,还得从长计议才是。

  “且,虚伪!”周皇后鄙视了张顺一眼,然后由拿出自己的小算盘,美滋滋的打了起来。

  一家抄一万,十家就是十万,一百家就是一百万,一千家就是一千万……

  挣钱,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第493章 钱粮二事

  话说张顺一声令下,早挑选了一个低级官员和几个士卒,前往南京去迎接“太子”朱由崧。

  这低级官员是谁呢?

  原来是从七品兵部给事中韩如愈。

  这韩如愈人如其名,颇有唐代韩愈之风,恪守尽职,刚正不阿,曾多次弹劾其他将领,为人所恶。

  故而,张顺这“烫手的山芋”一出,其他人躲避不及,便把这韩如愈推荐了上来。

  本来嘛,张顺也没打算真个把“太子”朱由崧请回了,更担心白白被东林党人那一干人等杀了自家兄弟。

  他只是略微看了一眼,便放这韩如愈出发了。

  结果,谁都没想到这韩如愈头铁,竟真个一心要把“太子”给迎回来。

  不过从北京至南京,脚程两千五百五十里,即使骑马而行也须月余功夫,姑且放下不提。

  且说张顺找了这个借口,为自己争取了两个月的功夫,愈发变本加厉,催促着李自成、刘宗敏和耿仲明一干人等拷打寺宦、锦衣卫。

  “陛下,曹化淳家查抄出府邸一座,宅院三处,歌姬、瘦马三十七人,奴仆侍女一百二十七人,珊瑚珍宝价值一百零五万两,现银三十二万两。”乐安公主朱徽媞向张顺汇报道。

  “不是,他一个太监,买歌姬、瘦马作甚?”张顺百思不得其解。

  “用来作践!”提到这个,那朱徽媞不由咬牙切齿的回复道。

  原来有的太监失去了男人正常功能以后,心里变得愈发变态起来。

  故而,当他们发达以后,喜欢采买一些女孩子用来虐待,以发泄心中的愤懑。

  “要不……要不干脆你留下吧,你那么好色……”朱徽媞犹豫了一些,不由提议道。

  张嫣、周玉凤和田秀英三人闻言直捂脸,果然是娇生惯养的公主,这种胡话也说得出来。

  “呃……”张顺闻言摇了摇头,无奈道,“算了,这些人留着赏赐给有功将士吧!”

  开什么玩笑,曹化淳刺王杀驾,前车之鉴,本王怎么再会让不明不白的人近身?

  “且,假正经!”朱徽媞不屑了看了张顺一眼道。

  那张嫣还真怕张顺“顺水推舟”应了,连忙插嘴道:“对了,殿下,早上张胖子来报,在通州粮仓共查得粮食一百零七万石。”

  “哦?”果然一谈起正事儿,张顺心思就不在女人上面了。

  “京师里拢共有一百一十三万石,再加上通州一百零七万石,拢共二百二十万石,这粮食不少啊!”

  出乎张顺的意料,本来他以为经过“粮食战”以后,北方地区应该缺粮比较严重,他万万没想到太仓粮库里居然还留存二百二十万石粮食。

  “这都是往年积累的税赋,据闻还有腐烂不堪的陈粮!”周玉凤皱了皱眉头,解释道。

  “哈?”张顺闻言一愣,顿时哭笑不得。

  大明九边的问题核心就是缺粮,却不曾想崇祯坐拥宝山而不自知。

  原来自户部设立太仓库一来,太仓银库入不敷出,反倒太仓粮库不曾短缺。

  然而,大明上下居然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明末南北经济问题的核心是钱粮不平衡。

  其中南方农业、商业发达,但是由于距离九边较远,粮食不便运输,然而折银较多。

  而北方屡屡遭旱灾、蝗灾、兵灾,农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然而,由于地近九边,折色较少,反倒要缴纳大量粮食作为赋税。

  如此以来,北方钱多粮少,而南方钱少粮多。

  于是,南北双方经济活动均遭到了很大破坏。

  “殿下,怎么了?”四女见张顺神色,不由不明所以。

  张顺于是把自己的看法一说,果然这四女顿时也目瞪口呆。

  “殿下,您的意思由于北方缺粮,故而银钱不值钱;南方缺钱,故而粮食不值钱?”四女都是冰雪聪明之人,闻言思索了半晌,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那……那我们收上来这些钱……就不值钱了?”顿时,四女觉得手中的算盘也不香了。

  “谁说不值钱了?”张顺不由笑了,“钱还是值钱,关键是怎么花!”

  “本王拿这些钱,一则是为了发放赏钱,安定人心;二则可用平抑物价,调整钱粮价差。”

  “平抑物价,怎生平抑物价?”众女闻言一愣,不由开口问道。

  “钱少了放钱,钱多了放粮!”张顺嘿嘿一笑,不由开口解释道。

  “你道当初,为何由本色改为折色?还不是国初,粮多钱少,无法持久,故而这才有改本为折之事!”

  本色一般是指朝廷征收的实物,而折色则是指折算的银钱。

  当初明廷控制力强大,故而能够在征收实物和银钱之间进行调整,故而能够维持经济平稳。

  然而,到了王朝末年以后,除了朝廷的控制能力以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能够深刻认识到钱粮之间比例问题。

  孙承宗、孙传庭部分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分别采取了屯田和请屯的措施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了缓解了北方的钱粮矛盾。

  但是,由于这两人只是着眼于“缺粮”这个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明末经济的根本问题。

  故而,随着两人的军事失败,而改革彻底失败。

  张顺不同,张顺身为前世之人,刚开始虽然也局限于“缺粮”这个问题,但是他跟前前世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很快就意识到了明朝钱粮不均衡的问题。

  故而采取了“以粮代饷”的方针,调整两者之间的比例,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然而,等到义军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后,这个钱粮比例的问题再度浮现在张顺面前。

  “听,我们姐妹几个算是听明白了!”四女很快就提出了之间的问题,“但是,咱们现在只掌握银钱,粮食掌握的并不多,怎么办?”

  张顺这一次通过“三大案”掌握了大量的白银,但是粮食还是不够,怎么办?

  “不妨事,一个是咱们手里已经有了二百万石粮食,等洪承畴占据临清,估计也能获取几十万石粮食,暂时这个是没有问题了!”张顺笑道。

  “但是,对咱们来说,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夏粮和秋粮的征收!”

  在义军清理了大量勋贵、文官和寺宦以后,张顺的新政权能不能征上来税收,这才是义军成败的关键。

  “那……他们能听殿下的话吗?”四女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开口问道。

  “没问题,他们可以不听咱们的话,但是有些人的话他们总是要听得!”张顺笑了。

  “谁?”

  “都察院!”

  明代都察院由御史台发展而来,下设一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等事宜。

  第494章 巡粮御史

  “启奏陛下,由于战事频仍,夏粮征收之事却耽搁了泰半。如今天下方安,臣请都察院派遣巡粮御史,专门督管钱粮征收事宜!”乾清宫中,张顺一脸正色的向朱常洵请示道。

  “准……”弘光帝朱常洵非常具有人形橡皮图章的自觉。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简单的两个字才说了一半,却被左都御史唐世济打断了:“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这是为何?”朱常洵看了内阁次辅张至发一眼,心下里不由奇怪地问道。

  “那个……那个都察院人手不足……”唐世济一看朱常洵这神态,顿时打了一个激灵,连忙辩解道。

  原来大明的都察院除了有正二品左、右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和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以外,还设置有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具体办事机构。

  其下又以省为单位,设置了一十三道监察御史,有人手一百一十人。

  先不算离职人员,仅编制而言,如果整个都察院全部加起来,绝对不超过二百人。

  而大明全国上下,除了州、土司和卫所以外,仅县就有一千四百二十七个。

  义军占领的北方,目前差不多也有六七百个州县。

  若是每县派遣一个御史,那么整个都察院哪怕个顶个,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呐。

  “唐都御史,你这是听话听一半呐!”张顺闻言微微一笑,从怀来拿出来一张纸来,缓缓接话道。

  “先前京官多有弃官者,臣早已经命人招募监生、生员一千人,如此出来弥补京官空缺之外,额外还多出来四百余人,若是再加上各省巡查御史一百一十人,庶几够用!”

  “这……这些人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恐……恐难胜任!”唐世济又嗫嚅道。

  其实,他从内心来讲,一点都不想和张顺对上。

  奈何如果自己真让张顺挥舞着都察院大棒,随便敲打文官,恐怕自己的名声就要彻底臭了。

  “唐都御史,你要是不想当,可以不当!”张顺不由冷笑道。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说的好像你们很专业似的。”

  “实话实说,朝中勋贵、文官能够查抄出来如此多的钱财、宅院,想必都察院亦功不可没。你说是吧,张阁老?”

  你们都察院具有督查百官的职责,如今百官几乎人人贪污受贿,你敢说你们都察院没有责任?

  那唐世济听了张顺这话,顿时就顶不住了。

  他连忙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只把余光撇向次辅张至发。

  那张至发眼见被张顺如此敲打,顿时心里一阵惶恐,恼怒的望了一眼正盯着自个的唐世济,这才连忙应道:“对对对,舜王殿下所言甚是!”

  混账东西,前几天我就说让你顺着他点,你怎么就听不懂人话呢!

  唐世济听了张至发这话,顿时心里一松,连忙改口道:“殿下所言甚是,下……下官一定把此事办的漂漂亮亮!”

  玛德,不管了,这一次老子拼了,先把命保住再说。

  “好,既然如此,那唐都御史只需按此行事,定然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张顺这才冷笑着打开手中的纸张道。

  “本王准备请陛下针对巡粮御史下达一个‘替官令’。”

  “何谓‘替官令’?”众人闻言不由愕然。

  “凡巡粮御史下县,许其监督知县、知州粮草征收,贪赃枉法和民间冤情三事。若是经刑部核查后属实,以律治罪,所产生官缺,由尽职巡粮御史充填!”张顺笑道。

  “啊?”众人一听张顺这话,顿时脸色大变。

  你老这哪是征粮,这分明是要把大明的知县清理一遍呐!

  张顺前世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这一世虽然还没有这般称呼,但是国事至此,自然是无官不贪。

  要照张顺这般玩法,那些“巡粮御史”定然会一个个化身饿狼,百般刁难所巡查知县,以求外放。

  到时候,地方岂不是官不聊生?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这一次连冯铨都吓了一跳,连忙提醒张顺道,“若此,我……我恐怕殿下手底下无可用之人!”

  “冯阁老,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堂堂大明,难道就没有一个清官吗?”张顺不由开口质问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