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满唐红

满唐红 第716章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5069 2023-10-03 22:47

  身为李氏的一份子,为李氏赴汤蹈火,那是应该的。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站起身道:“王兄不必多数了,臣弟知道该怎么做了,臣弟会重视刘仁轨的。不仅如此,臣弟还会在封地上开设蒙学,广纳当地的贫寒子弟入学,等臣弟到了新罗以后,亦会在新罗为我大唐筑造的城池里开设蒙学。”

  李元吉满意的点点头。

  李道立这种为氏族奉献,为氏族增砖添瓦的表现他很欣赏。

  就是因为这个世代的绝大多数人都很看重氏族,所以他无论想做什么,背后都会有一大堆唯他马首是瞻,愿意为他付出的盟友。

  有了这些盟友的帮助,他做起事情来也会容易许多。

  “你这个做弟弟的既然这么上道,那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好吝啬。”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笑道:“这样,等你在新罗的蒙学建成以后,我会从太学分润出一些名额给你。”

  李道立心念急转道:“王兄的意思是让我推举一些出身贫寒,但却有天赋的学子到太学求学?”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并非如此,此举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避免新罗窥视我大唐高深的学问;其二是为你,也是为我大唐开拓一条新的财路,也是为了给那些商贾人家的子弟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李元吉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道立如何能不明白。

  李道立惊愕的道:“王兄是想让我将那些名额卖给商贾人家的子弟?”

  李元吉笑着点点头。

  商贾乃是贱籍,纵然是家中出了出类拔萃的子弟,也没办法入太学求学,更别提入仕为官了。

  所以商贾纵然是再有钱,也只能是商贾。

  虽说世家豪门的人把持着大唐大量的商贾,可仍有一些商贾不归世家豪门的人掌控。

  比如一些依附在小门小户的商贾,以及一些跟官员有合作的小商贾。

  这些商贾虽然有背景,但是跟他们所依附的小门小户和官员基本上都是合作关系。

  他们可以跟他们依附的对象做生意,但绝对不可能搭上一切去帮助他们合作的对象。

  这些人就值得拉拢一番。

  如果李道立操作得当,让这些人在新罗为大唐建的城池里成为主流,那么这些人在赚到了一定的钱财以后,就会自然而然的谋求身份上的晋升渠道。

  李道立再给他们一个身份上的晋升渠道,那他们就会自成一派,跟世家豪门截然不同的一派,以后朝廷要对付世家豪门的时候,他们也会站在朝廷这一边。

  虽说在大唐内部也可以这么操作,可大唐内部都在世家豪门的注视下,一旦‘无主’的商人获得的钱财过多,或者是有了身份上的晋升渠道,世家豪门的人肯定会去拉拢,或者打压。

  这样,无论到最后发展到什么地步,都等于是在给世家豪门输血。

  在新罗这么操作就不一样了,新罗天高皇帝远的,世家豪门的人注视不到,一个两个从新罗冒出来的太学生,也很难让世家豪门的人警觉。

  等到世家豪门的人发现新罗出来的太学生过多的时候,新罗的太学生,以及在新罗的商贾们,估计已经连成一片了。

  到时候,世家豪门的人想对付他们,也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人家把根扎在新罗,世家豪门的人也不可能跑到新罗去打压人家,或者收编人家。

  新罗王金白净会怕大唐,但绝对不会怕大唐的世家豪门。

  毕竟,大唐有能力摧毁新罗,但世家豪门没有。

  世家豪门的人总不可能阻止一批兵马去征讨新罗吧?

  那样的话,不需要新罗出手,大唐就先出兵把他们都灭了。

  毕竟,大唐对民间私人武装有着严格的管束条例的,谁违反,谁就是想造反。

  大唐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剿灭。

  这就是借着新罗的地方为大唐培养人才的好处。

  不仅把人才培养了,太学的名额也能卖好多钱。

  可以说是人才和钱财双收。

  “王兄是不是太过看重钱财了?”

  李道立想法倒是不多,只是单纯的觉得李元吉是不是有点贪财了?

  居然把太学的名额拿出来卖钱!

  李元吉没好气的白了李道立一眼道:“我倒是想将太学的名额免费送给他们,问题是,你觉得他们敢要吗?”

  一个郡王当白手套,将太学的名额白送给贱籍,谁敢要?

  那些商贾不吓的连夜跑路那都算胆大了。

  唯有将太学的名额当成一个商品,当成一种敛财的手段去兜售,那些商贾才能放心的收下。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

  这是百姓们多年积累的自保的经验,也是百姓们为自己设定的约束。

  这个约束已经深深的扎进了很多人的血肉里了,想破除根本不可能。

  所以只能用这种比较功利的办法去做。

  李道立恍然大悟,惭愧道:“是臣弟疏忽了……”

  李元吉摆摆手道:“行了,你可以回去准备了,我想要不多久你就可以动身了。切记,出门在外一定要以自己的安危为重,如果发现有什么危及到自身的事情,切不可轻举妄动,搭上自己的性命。”

  李道立愣了一下,郑重的抱拳道:“臣弟知道了。”

  对李道立而言,这就是一种关心。

  所以他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感动。

  不过,对李元吉而言,这却不是关心。

  他纯粹是不希望李道立把性命丢在新罗而已,为了新罗的一座城,一个码头,让一位郡王去拼命,实在是有些划不来。

  虽说大唐的郡王很多,往后会更多,会多到不值钱的地步,但还不是新罗一座城、一个码头能换的。

  “臣弟告退。”

  李道立躬身一礼,退出了太极殿。

  ……

  三日之后,以陈叔达和鸿胪寺卿为代表的谈判团,就跟金德曼商量好了驻军的事宜。

  黑心的陈叔达在原有的条件基础上,又罗列了许多条件,所有的条件加起来,苛刻的令人发指。

  据李纲说,金德曼是含着泪签署了跟陈叔达和鸿胪寺卿谈判好的国书的。

  在一切商定好了,签署了国书以后。

  以李道立为首,刘仁轨为副手的三千兵马,就跟着金德曼赶往了新罗。

  之所以不等到新罗将城池筑造好了以后再过去,也是为了避免新罗返回。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是为了尽快筑造好为大唐牟利的码头,让大唐尽快和新罗通商。

  李道立决定了前往新罗坐镇以后,私底下做了不少工作。

  他已经走通了李孝恭和高雅贤的门口,让他们分别在海运上,以及棣州码头为自己开了一道口子。

  往后从棣州出海的海船,不仅可以直通往交州,也可以直通往新罗。

  除此之外,他还笼络了不少没背景的商贾,让他们开始搭建起了大唐和新罗的贸易往来。

  一些想做漕运和海运生意,但是被世家豪门的人挤的根本插不进去的小门小户的商贾,他也派人去联系了。

  有这些人相助,新罗的码头应该很快就能建起来,大唐和新罗的贸易往来很快也会频繁起来。

  李元吉原本是想见一见刘仁轨的,不过刘仁轨人在回京的半道上就被李道立派人给截住了,然后派往了河北道各地去挑选将士了。

  去新罗驻守看似很轻松,可并不是谁都能适应新罗的水土。

  所以李道立想要确保他带过去的人能在新罗立足,能适应新罗的水土,就必须在河北道这个临近新罗的地方挑选适合的将士。

  河北道有不少前隋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遗留下的溃兵。

  这些人都去过高句丽,能更快的适应半岛上的水土,所以李道立的首要目标就是这些人。

  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李道立是一个做事的人,也是一个想把事情做成的人。

  李元吉在了解清楚李道立的所作所为以后,就放心的把驻守新罗,在新罗开辟财源,以及为大唐收集半岛情报的差事交给了李道立。

  第八百一十九章 敌我双方的关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将在新罗驻守的事全权交给李道立,并且送李道立一行开拔以后,苏尼失那边也有回音了。

  苏尼失答应了接受大唐的军事援助,并且愿意为这些军事援助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他还是想要回大唐从梁国收复的土地。

  这让谈判再次陷入到了僵局,苏定方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报了上来,让朝廷拿个主意。

  这件事已经随着金德曼请求驻军的事情传的人尽皆知了,所以李元吉这一次没有小规模的议论此事,而是召来了文武中分量极重的重臣一起商议此事。

  太极殿内。

  李元吉高居于上首。

  以李纲和李神通为首的文武分别落座两侧。

  在经过了短暂的寒暄,并且安静以后,李元吉缓缓开口道:“我大唐和苏尼失谈判的事情,相信诸位爱卿已经知道了。

  此前瞒着诸位爱卿,也是为了保密。

  如今这件事已经被新罗的王女金德曼闹的人尽皆知了,就没必要再瞒着诸位了。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因为我大唐和苏尼失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此话一出,文武们开始交头接耳的嗡嗡了起来。

  知道内情的,开始猜测起了大唐和苏尼失谈判陷入僵局的具体原因。

  不知道内情的,开始询问起了同僚知不知道此事,并且向同僚发表了一番自己对此事的感慨。

  在大约嗡嗡了一刻钟左右以后,陈叔达迟疑着拱手道:“不知道殿下所说的陷入僵局,是哪种僵局?”

  李元吉大致将谈判的具体内容讲了一遍,然后毫无隐瞒的道:“目前,苏尼失已经答应了接受我大唐的资助,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此外,他也愿意在拿到了我大唐的资助以后,依照我大唐的意思去跟颉利作战。

  但他仍旧坚守着自己的条件,想帮梁师都要回我们从梁国收复的疆土。

  我和淮安王、河间王等人商量过此事,我们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我大唐即便是放弃对苏尼失的资助,放弃让苏尼失和颉利斗个两败俱伤,我们好坐收渔利的优势,也绝不会让出半寸疆域。”

  陈叔达听到这话浑身一震。

  其他的文武也下意识的收敛了说说笑笑的神情,肃穆的挺直了腰板,看向了殿中。

  李纲在犹豫了一会儿后,沉声道:“臣可不可以认为,殿下这话的意思是,我大唐以后无论面对任何人,都不会让出半寸疆域?”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不错!无论面对任何人,我大唐都寸土不让。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谁敢觊觎我大唐的疆域,我们就算是拼尽一切,也要跟他不死不休。”

  这是他想要的脊梁,也是他希望大唐必须拥有的脊梁。

  如今正是重铸脊梁的时候,他希望将这种脊梁融入到大唐每一个人的身躯中。

  李纲听到这话沉默了,但神情更加肃穆了。

  其他文武的神情也更加肃穆了,隐隐还带着一点庄重。

  李神通率先起身道:“臣李神通谨遵王命!”

  “臣李孝恭……”

  “臣李纲……”

  “臣裴矩……”

  “……”

  一个又一个的文武起身,大声的宣告着谨遵王命。

  就好似要把‘寸土不让’四个字刻进血肉里,刻进骨头缝里,刻进灵魂中一样。

  看着殿内的文武庄重又肃穆的样子,李元吉突然有一种已经为大唐铸成脊梁的错觉,不过,这种错觉在他的心头转瞬即逝。

  他很清楚,李神通、李纲等人只是记住了他铸就的这条脊梁,想要让这条脊梁在李神通、李纲等人心中,以及大唐所有人心中落地生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铸就脊梁这种事,不是说说几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煽动起人心就行了。

  它需要你付诸一定的行动,将它落到实处,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才能真的在大唐所有人心里落地生根。

  所以不光得说,还得做,言行如一才能让人信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