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章
就像每天晚上婉儿都要帮秦明沐浴,刚开始的时候秦明是拒绝的,毕竟让一个小学生服侍自己,多少有些良心不安。
不过每次看到婉儿泪眼婆娑的拿着毛巾,大大的眼睛里好像写满了委屈,好像秦明要赶她出家门一样。秦明也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每次也只是让婉儿擦擦背而已。婉儿正端着一碗热汤从前院走来,这两天婉儿觉得公子自从醒来后变得怪怪的,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不过凭她的小脑袋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公子已经变成一个现代人了。
远远看着公子好像又在发呆了,不知为什么,看着凉亭里的公子,婉儿总觉得公子眼神里好像总有些淡淡的忧愁。
“公子,这是我刚在厨房给您做的汤,天凉了,您趁热喝了吧。”
说着就把碗端到秦明面前。
“嗯,婉儿你来的正好,昨天公子我在古籍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里边有一种吃食叫花鸡,咱们今天中午就尝试做一下怎么样?”
说着秦明拿起汤碗喝了起来。
“好的呀,不过公子,您把做法交给我,我去给您做。”
对于公子这个想法,婉儿也没有多想,从小到大,婉儿对公子的要求,就没有拒绝过。
公子就是她的天,只要公子开心,她什么都愿意做。
那走咱们先去厨房,把调料都带上,今天我带着你咱们去外边吃,吃完饭咱们去庄子上看看。
说着秦明拉着婉儿去到了厨房。秦明穿越过来第一次进自己厨房,到了这里发现,他家厨房挺大,差不多有100平的样子。
各种蔬菜和肉类整整齐齐的摆在桌子上,他就指挥着婉儿和家里几个厨娘,准备好两只鸡。
然后又让他们用葱姜蒜把腌制了一会,最后又把香菇和从放到了鸡肚子里用荷叶包好。
一切弄好之后,秦明就带着婉儿和阿大出了院门,走在庄子里的小路上,秦明心里充满了感慨。
望着眼前一片片的粟米田,如果不是看身边人都穿着古装,他真有一种下乡的感觉。
走过了庄子的小桥,望着那清澈的河水,秦明想到以后没事可以来这里钓钓鱼,应该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这样想着,他让阿大在河边溪流处弄了点泥巴,把外层的荷叶用泥巴包起来,阿大一遍干着活,一边说道
“公子,这样做出来的鸡真的能吃吗?”秦明道
“能不能吃一会儿就知道了,你先按我说的,一会儿生火把他们放到火堆里,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就有吃的了。”
“婉儿,走咱们让阿大留在这里看着吃食,咱们去田里逛逛。”
“好的公子”
这个时间的田里到处都是一片收获的景象,可以看到许多佃农都在田里收割着粟米。
走在路上不时也会有佃农跟秦明一声声的打着招呼。秦明也会一一回应。走着走着,婉儿突然低声跟秦明道
“公子,前面好像是村里的里正,咱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秦明乍一听还有些蒙,然后就反应过来。里正也就相当于是村长,唐朝时期最小的行政官员了。
秦家庄的里正,秦明听管家老黄提起过。
秦明想着,自己作为秦家庄最大的地主,以后必须要和官方的人打好关系。想到到这里,秦明就说
“是要打个招呼,走我们过去。”
里正这时正在指挥着路边的几个佃农,称量着田里的粟米,应该是在为今年的赋税做准备。
秦明这时走上前去,道
“里正,您好,看您着满头大汗的,应该忙了一上午吧?要不要歇一会儿,吃点东西?”
里正闻言转过身,就看见了一个穿着淡青色长袍的少年,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身边还跟着一个粉裙小姑娘。
心里暗赞了一声,秦家的小郎君是越长越英俊了。
“哦,是秦家郎啊,身体好些了吗?听说前阵子,你落水昏迷了?”
“多谢里长关系,已经无大碍了。现在秋收,您老这几天在地里很辛苦吧?”
“嗯,忙是忙了些,不过没关系,今年可是难得的丰收年,前几年不是旱灾,就是蝗虫。”
“今年风调雨顺可以说是大丰收了哈哈,等今年的赋税收上来,我也就可以安心在家等着明年开春播种了。”
“是啊,那您先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说着拜别了里正,秦明就带着婉儿往来的河边走去。
不过一边走着,秦明总觉得自己漏掉了一件很重要得事,可又想不起来。
第3章 婉儿是我的福星
秦明带着婉儿来的河边,见阿大仍然在往火堆里放着柴火,秦明赶忙说道
“阿大,不用再加柴火了,把火扑灭吧,把里边的鸡拿出来吧。”
“好的公子”
婉儿见阿大从火堆里拿出两个已经被烤的黑乎乎的泥块问道
“公子,您确定,这个叫花鸡能吃?”
秦明摸了摸婉儿的小脑袋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一会儿我们尝尝就知道了”
此时阿大已经把两个泥块敲开了,从里边取出来两个荷叶包,递到秦明面前。
“阿大,左边这个是你的了,我和婉儿吃另一个就行。”
“谢谢公子”
秦明打开荷叶,撕下一只鸡腿,递给婉儿,
“婉儿快尝尝,好吃不好”
“嗯,”
说着拿过鸡腿来咬了一口,只见婉儿的双眼猛的一亮,
“公子,这个叫花鸡,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是啊公子,小的也从来不知道,原来鸡肉可以这么好吃,今天跟着您出来真是太好了”
阿大举着手里的叫花鸡说道。
秦明心里想,当然好吃了,怎么说爷也是从1000多年后穿越回来的,随便把后世那些吃食往这个年代弄点出来,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嘴上却说
“真的吗?那我也尝尝。”
秦明拿起鸡肉吃了起来,味道还不错,也许是现在的环境没有被污染过的。
而且现在的鸡鸭鹅等家禽也绝对没有吃过任何的饲料,所以吃起来比后世的放了各种调料的叫花鸡还要好吃。
很快三人便把两只鸡吃完了,这会儿,秦明正靠着一棵大树,细细琢磨着,该怎样,能多赚一些钱粮。
虽然现在确实不愁吃喝,但是生活在这个年代,秦明总有一种不安全感。毕竟古代不像现代讲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唐朝可不是这样的。
在这个权贵多如狗,大官满地走的年代。自己只靠着这小小的身家,是很难保证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的。
秦明也没想要当什么官,封侯拜相什么的离自己太远,不现实。
而且上辈子秦明作为一个商人,也接触过很多政府官员,深知想要混官场,太难了。
现在又是唐朝,想想朝堂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魏征,房玄龄,还有老阴人长孙无忌。而能把这些人笼络到一起的大唐皇帝陛下就更别提了。
为了皇位杀兄弟,囚禁父亲,这才是真正的狠人啊。
秦明打定主意,不入官场,不去掺和皇家那些事。
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年代安身立命,秦明觉得最主要的无非是两点,一是钱,二是名声。
俗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二是名声,在古代有个一个好的名声,甚至连皇家都不敢轻易得罪你。
就像历史上很多诗人,词人,写各种讽刺诗词,甚至大骂皇帝,皇帝却拿他们没办法的原因。
还有就是声望,为什么唐朝五姓七望,这些家族这么厉害,甚至伟大的李二陛下,想让自己的皇子娶一个五姓七望的嫡女,都被拒绝。
不是只靠着血统,而是他们在民间的声望,和对读书人以及朝堂上的位置。
秦明正在想着如何赚钱,如何攒名声的时候,婉儿走了过来。
“公子,你在想什么呢?我看你从吃完饭,就一直在这里发呆。能和婉儿说说吗?”
“没想什么,只是想着看怎么能够让家里多些收入,毕竟父亲和母亲大人已经故去快三年了,我想着光守着这些家业,还是不够。”
“是啊,老爷和夫人走了快三年了,不过夫人和老爷如果能看到,公子您健健康的哪怕在天上也会很高兴的。
至于公子您说的,让家里增加收入。我倒是有个想法,等今年交完赋税。我们可以拿出一些钱来,找一些良田或者水田。
正好秋收后,大家就都没事了。得等到明年开春播种庄子上才会忙起来,我们多买一些地,这样明年我们就有更多的地可以种了”
秦明听完忽然一愣,对着婉儿道“婉儿您刚才说什么?”
“我说咱们可以多买些地。”
“上一句。”
“秋收后大家就没事做了,明年开春再播种。”
秦明听完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了,刚刚里正也说过同样的话,明年开春再播种。
那岂不是说,现在唐朝北方还是一年只种一季的粮食。那如果这个秋天,能够多买些地,种上冬小麦。
那岂不是说,明年5月份,他就能够收获一季,5月份再种上粟米或者是一些蔬菜,那岂不是说,他家的地可以一年收两季。
想到这里,秦明直接站了起来,高兴的抱住婉儿亲了下她的脸颊道
“我家婉儿真是我的小福星,哈哈”
说着放开婉儿,对着远处的阿大说道
“阿大,快收拾东西,我们回家,另外你收拾好东西,赶紧去田里把黄叔叫回家,就说我有要事。”
“好的,公子,我马上去。”
说着匆匆收拾好东西,就往田里跑去了。
婉儿却被秦明这突如其来的一抱一亲,弄得呆立在了原地,虽然以前给公子洗澡,伺候公子穿衣时也会有些身体接触。
但是这还是公子第一次,主动抱自己,还亲了自己。而且还是在外边。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婉儿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还好现在庄里人都在农忙,没人看见,不然多少传出闲话对公子影响就大了。
这样想着就赶紧追上前边已经走远的公子。
回到家的时候,老黄已经带着阿大,站在院里等着了。
见秦明和婉儿回来,便上前道“公子,听阿大说您有要事找我,是什么事啊?”
“黄叔,是这样的,我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年五月的时候好几次都在田埂里发现一些,成熟的小麦。”
“那时我在想,是不是去年有佃农收了小麦之后,有麦粒掉在地上,发芽后长出来的。你之前有见到过吗?”
“咦,听公子这么说,我也突然想起来,之前还真有见过。只是没有多想,不过这和您把我叫来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你想啊,现在大家都是一年种一季粟米或者小麦,但如果我们之前都有看到过。”
“去年的小麦在今年夏天成熟,那代表着,我们可以在秋收之后,如果能及时种上小麦的话。”
“明年5月份我们就能收获一次,收了小麦,5月我们再种上粟米,那我们还可以在10月份再收获一次,那我们同样的地,岂不是多收获一倍的粮食吗?”
老黄,婉儿还有阿大三人听完有些震惊了,他们从来没想过,秋天还能播种,正在这时老黄道
“公子,可是从来没有人在秋天种过小麦,万一到了冬天,小麦被冻死了,那咱们损失可以大了。”
“而且就算是没被冻死,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好不好,万一小麦收成低,而我们又错过了种粟米的时间,那我们可怎么办啊?还有佃农那边咱们该怎么跟他们说啊?”
第4章 老黄青史留名要不要
秦明听了管家老黄的话,沉思半晌说道
“嗯,你说的也对,有些事,我确实欠考虑。”
“咱们这样,这次耕种麦种从家里出,这次耕种也和佃农说好,因为是临时决定的,咱们给佃农算工钱,每亩田地咱们给50文钱,种的多给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