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我能提取副作用

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418章

我能提取副作用 骑猪去挖坑 5766 2023-10-03 22:46

  “也许到了30岁,就会因为肾衰竭,心衰,全身感染而去世。”

  “可能等不到60岁,就要亲自给儿子送终,这样的人生我已经看到了结局。”

  “你说,我还有什么希望?”

  她将目光转向医生,眼神空洞无比,仿佛一个黑洞般,将四周所有的光线都深深吸了进去。

  “这……”医生忍不住后退了两步,他也治疗过一些糖尿病儿童,但从未见到任何一位母亲会如此绝望。

  “等等,你儿子的情况比较特殊,也许有一个办法能解决。”

  他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说道。

  “他还很年轻,身体恢复能力强,病情也还在初期,并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他无法控制血糖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在学校打针,对注射胰岛素产生了抗拒。”

  “如果给他换成口服胰岛素,每天只要按时服药,不用再因为打针暴露自己的病情,那么肯定能将血糖控制住。”

  郑洁瞪大了眼睛,有些迷惑:“口服胰岛素?可是胰岛素不是一直以来都是注射吗?”

  医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急切地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胰岛素以前确实是只能注射,无法通过口服摄取。”

  “但最近三清集团研发出了一款新药,能够通过口服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就像你感冒了吃感冒药一样,这个药才刚开始二期临床,正在找志愿者试药。”

  “有这样的好事?那我儿子能参加吗?”郑洁瞬间惊喜交加,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作为昆市人,她自然听说过三清集团的名号,因此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可以。你等一下,我给你拿一份协议书,签字以后就能参加临床试药了。”

  医生点点头,很快地给她一份文件。

  “你儿子只要今晚没事,明天就能脱离生命危险,从ICU转去内分泌科的病房。”

  “到时候,我再让护士给他检测血糖,按照所需的胰岛素分量服药。”

  郑洁连连点头,抢着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似乎生怕对方反悔了。

  等到医生拿着文件离开,她还有些不敢相信,狠狠在大腿上掐了一把。

  “好痛,看来是真的,不是做梦。”

  “儿子终于有救了,只要能在学校口服用药,他肯定不会抗拒,血糖也能彻底控制住。”

  想到这里,她脸上浮现一丝微笑,眼睛里也有了点点光芒。

  ……

  就这样,刚入院没多久的曹芳,又迎来了一位新的室友。

  而这样的患者,在不断增多。

  短短一个月内,医院的内分泌科就收治了二三十个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一岁的婴儿没再出现过,但七八岁的孩子却有好几个。

  除了这些,门诊还确诊了不少II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以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居多。

  II型糖尿病一般来说并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只要吃降糖药控制病情就行。

  只有等II型糖尿病患者无法控制血糖,病情变得严重,他们才需要胰岛素治疗。

  因此,当青少年患者们都参加了临床二期试验后,为了凑足试验所需人数。

  一些比较严重的II型糖尿病患者也加入进来,成为试药人,而他们也大都是青壮年人士。

  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日益明显的社会趋势。

  往日似乎只是中老年人专利的糖尿病,似乎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的改变,不但年轻人越来越容易得糖尿病。

  罹患儿童糖尿病的小糖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华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后,糖尿病这种富贵病变得越发流行。

  其实糖尿病的病因除了遗传因素,主要还是饮食习惯的问题。

  只要爱喝各种碳酸饮料,吃各种高热量食物,同时不爱运动,体型肥胖超重,每个人都能无视年龄舒服,迟早变成小糖人。

  这些志愿者进行治疗的第一步,都是先控制饮食,降低体重。

  在此基础上才能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很难将血糖降下来。

  因为胰岛素在人体内主要是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而起作用,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非常少,只有当人瘦下来后,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才会增加,摄入的胰岛素才能起作用。

  而运动则能让新陈代谢加快,使得胰岛素更好地吸收,并与体内的受体结合。

  所以,胖子想要控血糖,只有先做到管住嘴的同时,坚持运动减肥。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否则就是与自己的命过不去。

  他们在控制饮食的同时,根据自己血糖状况,口服不同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治疗。

  由于口服胰岛素优秀的方便性,患者们很快就适应了过来。

  他们每次吃完药后,都会摸着腹部的硬结,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再也不用每天在肚子上扎4针,注射胰岛素了。

  长期注射胰岛素后,由于重复使用针头,也不注意轮换注射部位,患者经常会产生皮下脂肪增生,在腹部摸到一颗颗硬结。

  而硬结一旦产生,再在这些部位注射胰岛素,就会增加断针的风险,还会造成血糖波动,加速并发症的到来。

  对于必须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每天N次的胰岛素注射都极其痛苦。

  时间一长,肚子都快被扎成筛子了,有的地方甚至找不到新皮肤下手。

  现在,有了口服胰岛素,他们再也不用往身上扎针了。

  糖尿病人终于有了跟高血压患者一样的尊严。

  第五百零五章 病情管理,双管齐下

  三清总部,总裁办公室。

  顾闲坐在对面,手中拿着一份实验报告,正汇报着口服胰岛素的临床结果。

  “经过临床一期和二期的试验,口服胰岛素的药效得到了证明。”

  “比起注射胰岛素,它更加方便易用,得到了患者的热烈欢迎。”

  “尤其是一些年纪小的孩子,本来自制力就弱,很难进行控糖管理,口服胰岛素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治疗体验,加强了病情的稳定控制。”

  “试验进展很快,相信照此下去,不日就能扩大规模,进行临床三期实验了。”

  卫康听着这一系列的数据,若有所思道:“所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患者控制病情的难度,主要在于治疗体验,如果方便又简单,那么依从性就会大大增强。”

  顾闲点点头:“没错,尤其是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对身体的精准掌控,极度的自律,才能维持病情不恶化。”

  “如果是I型糖尿病还好说,毕竟遗传性相关,II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都是饮食上的放纵引起的,他们要是很自律的话,也不会得这个病了。”

  “除此之外,饮食称重,胰岛素的剂量计算,血糖的测量,以及每天的记录,对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麻烦而专业的事情,很多人都无法坚持下来,尤其是小孩子,需要父母的监督,如果遇上不负责任或者不太懂的家长,那就……”

  顾闲摊了摊手,没再说什么,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却不言而喻。

  卫康沉吟着说道:“那要是我们能够这方面的难度呢,是不是能帮助他们控糖?”

  顾闲赞同道道:“那是自然,别的不说,就记录每天碳水摄入量,然后根据血糖结果计算胰岛素剂量,就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人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习以为常,驾轻就熟。”

  “胰岛素的剂量一般都是根据血糖和碳水量来计算的,由于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大约每12-15克碳水化合物,需要1单位的胰岛素,体重大的人因为胰岛素敏感度低,需要的量更大。”

  “按体重来计算,血糖高,病情重的话,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处于应激状态,则不应超过1.0μ/kg。”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公式,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饮食习惯不同,摄入的胰岛素剂量也不一样,具体到个人,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计算。”

  卫康有些无语道:“这公式也太麻烦了,换成数学不好的,怕不是看了就头晕。”

  “所以啊,错误注射胰岛素的问题在糖尿病人中很常见。”

  顾闲摊摊手,无奈道:“糖尿病人控糖确实很麻烦,难怪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当然这也变相拔高了门槛,提升了病人的忠诚度。”

  “大部分病人用药稳定后,都不太愿意改变,而且不同厂家的胰岛素,纯度不一样,起效时间,还有药效都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病人习惯以后很难换药的。”

  “国内的厂家也有销量不错的,但还是无法撼动三大巨头的地位,未尝也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卫康思索了片刻,说道:“口服胰岛素由于服用方便,恐怕更容易导致病人搞错剂量。”

  “我们作为厂家,在这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尽量给病人提供一个方便易用的指导,避免他们犯错误。”

  顾闲点头道:“不错,到时候我也会安排医药代表对医生做培训,让病人能从医生那里获得专业指导。”

  “这远远不够。”卫康皱着眉头,沉思道:“现在都是信息社会了,我们完全可以在手机app上提供详细的指导。”

  “龙图这个软件现在还算普及,我们要给糖尿病人,尤其是使用口服胰岛素的病人加入更多的功能,以app的形式提供一个糖尿病整合治疗方案。”

  顾闲面露欣喜之色,赞叹道:“这个方案确实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

  “让我想想,这个整合治疗方案起码应该具有两大功能,患者个体化实时辅导,以及临床决策支持。”

  “前者可以让患者便捷地收集和储存饮食,血糖水平和药物治疗方案等信息,比如通过手动或语音输入,将设备与血糖监测仪连接,从而获得相关数据,患者还可以通过app获得个性化的反馈和提醒。”

  “后者的话,app可以将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初步的诊断建议。医生看到后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患者的用药方案。”

  卫康补充道:“这部分功能如果能够免费提供给糖尿病患者,相信能促进口服胰岛素的普及,让患者更加方便地从注射胰岛素转换到我们这边。”

  “最好在临床三期实验的时候,就把app升级搞定,让病人可以在试药的时候就体会到这些功能的强大,等他们能够自主选择的时候,已经离不开app上的功能了。”

  卫康三言两语之间,就将此事决定下来。

  “你尽快写一份报告,详细描述该提供的功能,我会让向高飞和你接洽,一起完成app的升级。”

  顾闲离开后,他又把负责龙图app业务的向高飞叫了过来。

  向高飞负责的软件业务近些年颇有些不温不火,所做的也都是一些医疗器械方面的支持工作。

  时间一长,他自己也萌生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因此在听完卫康的描述后,向高飞开门见山地说道。

  “卫总,把糖尿病的病情管理功能加入龙图app确实是个好业务,我会全力支持,尽快搞定这次的升级。”

  “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新业务的想法,要跟您汇报一下。”

  卫康笑了起来:“行啊,老向,没想到你还是有备而来。说吧,我洗耳恭听。”

  向高飞斟酌着语句,说道:“最近这两年AI非常火爆,不但有AI绘画,AI写作,还有AI咨询,AI搜索,等等。所以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乘着这股风口,发展一下AI诊断业务?”

  卫康顿时眼前一亮,赞同道:“好主意,老向,你既然这么说,肯定有一些思考了,都说出来我们一起参详。”

  向高飞腼腆一笑,继续说道:“以前AI诊断这块,一个是业务不太成熟,大家一时半会还很难接受人工智能看病这事。”

  “但是现在AI越来越多进入人们生活之中,社会接受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老实说,我儿子现在都在用AI写作业,我和老师都没发现,直到考试的时候成绩下降,才暴露出来。”

  “你想想,现在小学生都能接受AI了,成年人就更加能接受了。”

  “二个呢,以前大数据和分析算法这方面,我们技术还不到家,没有沉淀下来,但是现在医疗器械业务做起来了,后台上各种医疗数据不再缺少,结合龙图的数据库,对AI的训练将不再是难事。”

  “我们的监护模块得益于电子手表的普及,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块,人们已经习惯用龙图app提供健康诊断了。”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完全可以先推出糖尿病情管理功能,打造一个专业的病情管家角色,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AI诊断。”

  “只要有病人的病例,还有身体的检测数据,事实上AI已经可以在大数据训练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基础疾病的初步诊断了。”

  卫康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之色,说道:“你这个想法非常好,简直跟我不谋而合。”

  “一直以来我都很看好AI诊断,确实如你所说,以前人们很难接受AI给自己看病,要知道一些病人甚至连医生都信不过,怎么可能相信AI呢。”

  “不过现在AI绘画,AI写稿已经让大家见识到了AI的威力。”

  “我相信,AI看病也为时不远了,这个风口,我们得牢牢抓住。”

  “你尽管放手去干吧,不管要钱还是要人,我都会给你全部的支持。”

  向高飞大喜道:“谢谢卫总,我回去马上给您写份详细的项目报告。”

  ……

  随着临床二期试验的进行,口服胰岛素面世的消息,已经如同病毒一样,在I型糖尿病友群中扩散开来。

  几乎每个听到的人,一开始都不敢置信,等到确认属实后,立即欣喜若狂。

  他们全都是年轻时候就得了糖尿病,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有的已经这么过了十几年,有的才刚确诊不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