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终宋

第1322章 潦草

终宋 怪诞的表哥 7162 2023-05-28 14:43

   “吁!”

   陆小酉在岸边扯住缰绳。

   因方才策马跑得太快,马匹还转了两圈才得以停下来。

   他目光看去,只见水面辽阔,战船如云,上面全是黑鸦鸦的宋军士卒,乱得如蚂蚁一般。

   “把宋军大营点了!”

   骑兵绕着贾似道的大帐,投掷出一根根火把。

   烟气冲天。

   于是宋军士卒更乱。

   “控制俘虏,立即夺取战船!”

   战到此时,溃败已形成,宋军显然无法再逆转战局。

   陆小酉这才开始寻找贾似道的主战船。

   很好找,因为它很显眼。

   虽然一发现唐军贾似道就已下令鸣金。然而他的楼船太大,又处在战船的保护之中,并不能马上离开。

   “活捉贾似道者有赏!”

   当这样的呼喝声传开,楼船还在笨拙地调转方向。

   忽然,有人抛出了钩子,钩住了楼船。

   这一下便不得了,越来越多的战船涌了过去。

   陆小酉见此情形,不由大喜过望。

   他并不急着去搜索贾似道,因为麾下擅水战的士卒不多。

   接下来只要等高长寿的水师主力杀下来,又有赵溍封锁下游,而他要做的就是带骑兵封锁江岸,防止贾似道走陆路逃脱。

   “你们收拢俘虏……其他人盯紧了,别让人乘小舟离开!”

   到了傍晚,战场上还是一片混乱,忽然有士卒欢喜地大喊,道:“将军,捉到贾似道了!”

   “带我去看看!”

   陆小酉返身赶到江岸,正见一队降兵在拼命将那艘楼船拉过来。

   不等楼船靠岸,马上有士卒迫不及待地推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人下来。

   “活捉贾似道了!”

   陆小酉按着刀上前,只看了一眼,却道:“这不是贾似道。”

   “将军怎知?”

   “我见过贾似道。”陆小酉道。

   他不由想起当年护送王翠到天台山的情形。

   时隔多年,他还能记起贾似道当初的狂傲,今日却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陆小酉却不觉得意,相反,有些可怜对方。

   “廖莹中呢?”

   “没找到廖莹中……”

   “搜!”

   “将军!”

   却有士卒大呼不已,指着长江,喊道:“有小船,有小船逃了!”

   陆小酉大怒,快速冲了二十余步,翻身上马,往下游追去。

   小船漂得极快,陆小酉在岸边追得也快,而在这样的疾速狂奔之中,他还单手拿起望筒向小船上望去。

   视线很晃,且江面上并不只有这艘小船,还有从上游战场上退下来的战船,挂满了帆,漂得更快。

   小船不敢往江心划,便是怕被撞到。

   好不容易,陆小酉才终于看清船上有五个人,中间一人身着白色中衣。

   再一转头看向前方,他却是骇然变色,连忙勐扯缰绳。

   战马也是此时才发现前方是个悬崖,拼命停下。

   终于,他们停在了悬崖边。

   “贾似道!”

   陆小酉顾不得别的,大喊道:“你逃回去也没有好下场!”

   下一刻,他看到有战船撞上了小船。

   小船当即便被撞得四分五裂,上面的人落入江水。

   陆小酉愣了一下,盯着江面看着,却许久都不见再有人浮上来。

   他张了张嘴,自语道:“贾似道……死了?”

   驻马而望,唯见滚滚长江天际流。

   英雄也好,奸佞也罢,已被东去的浪涛卷去了。

   ~~

   “潦草。”

   当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临安,陈宜中沉默了许久,这般骂了一句。

   旁人在贾似道眼里都是拙劣,而贾似道这一仗打得,在他眼里也太潦草了。

   这就是让孟共上遗表举荐,让忽必烈虽十万人不能破鄂州,身佩大宋安危的贾似道。

   “真潦草啊。”

   陈宜中又叹息一声,问道:“这般说来,贾似道死了?”

   “该是在逃亡时溺水死了。否则,若已落入唐军手里,唐军当借其名望才是。”

   陈宜中遂看向曾渊子,道:“可惜,他还是死得晚了。”

   “是啊。”章鉴点了点头。

   枢密院的众人再次沉默。

   他们先是自己无法承受这个消息,其后是无法向社稷万民青史后世交代。

   如何是好?

   只能是先找一个罪人来承担这个结果。

   “奸臣当权,祸国殃民,大宋江山若断送,贾似道之罪也。”

   “明日当请太后召开朝会,宣贾似道之大罪……”

   众人闷声闷气地商议着,始终没提接下来当如何守国。

   好不容易,待议定了贾似道的罪名,陈宜中便开口想提迁都。

   “若迁都,动摇的是大宋根基,不可轻议。且等确切消息到吧。”

   章鉴叹惜着,摆了摆手。

   陈宜中一想,也有道理,遂应道:“也好,等更切实的战报到吧。”

   ……

   次日,陈宜中才准备出门,却听得了一个消息。

   他不信,摇了摇头,轻声道:“这怎么可能?”

   “相公,此事是真的……”

   “该是章相有事不在,让人误会了。”陈宜中已有些不悦,道:“国难之际,犹有人敢传这种谣言。”

   “可是,确有人看到章相公连夜出了临安城,往南去了。”

   “他能逃到哪去……”

   陈宜中话到一半,忽想到昨晚章鉴的神情,一时滞愣住了。

   他顾不得等轿子,快步赶过枢密院,远远已能看到有官员聚在御街上低声议论着。

   等他走近,那些官员却还没留意到他。

   “盛名一世,真的逃了。”

   “你再读他的诗,一生事业居民计,千里山河救国心。”

   “真是千里山河救国心……”

   陈宜中走过这些人身边,进了枢密院,看向章鉴的公房,看到的依旧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官员。

   “大宋真的要亡了,连左相都连夜出逃。”

   “右相也逃了吗?”

   说话的官员一转头,正见陈宜中呆愣愣地站在那,连忙施礼。

   “右相。”

   陈宜中不理会他们,上前推开章鉴的公房,只见里面无人。

   他不说话,转身往自己的公房去。

   只见有几个谏院的官员抱着一大叠的奏折过来。

   陈宜中勉强稳住心神,道:“带着折子随我进宫。”

   “右相,这些折子……”

   “我知道,弹劾贾似道的。”

   “右相是否还是先看一看?”

   陈宜中遂道:“放到我的桌桉上,你们出去。”

   终于是一个人呆着,他摘下官帽放在桌上,揉了揉额头,其实还没从章鉴逃跑之事中回过神来。

   过了一会,他才拿起一封奏折。

   那一列列文字落入眼中,他却再次愣住。大步拉开门,喝住那几个监察御史。

   “站住!谁让你们弹劾朝廷重臣的?”

   “右相……我等……能等私下与右相言。”

   “上前说吧。”

   “是,倪相公命我弹劾他的。”

   “什么?”陈宜中大讶。

   “倪相公不想当官了,遂让我弹劾他。”

   陈宜中呆滞了一会,一封封地翻桌上的奏折。

   有签书枢密院事文及翁、同签书枢密院事倪普……大大小小数十个朝廷重臣。

   “荒唐!唐军还没打来呢!”

   陈宜中叱喝一声,招过小吏,命令道:“去把文及翁、倪普等人唤来!”

   “右相……”

   “怎么?你也想弃官而逃吗?”

   “小人不敢,只是文相公、倪相公今日还未到枢密院。”

   旁边一边御史低声道:“右相,文相公他们昨夜也已经逃了。”

   “……”

   陈宜中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让他感到自己千辛万苦谋划而来的相位,突然变得那么不值钱。

   他昨夜还骂贾似道潦草,一觉起来,却发现自己新搭起来的朝堂散得比贾似道还潦草。

   今日若是蒙元攻来,他还能以大义之名痛骂这些人。

   偏此时却听那御史接着道:“文相公还说,李瑕驱逐蒙元,实有大义,他不愿与之为敌。”

   “无耻!”陈宜中终于勃然大怒,“他们那般有大义,为何早不北上?!无耻至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