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明朝第一弄臣

第773章 东热条约

明朝第一弄臣 鲈州鱼 4257 2021-03-28 12:57

  乾清宫里的话题已经彻底歪了楼,李府的话题却没变,李兆先的诠释毕竟是转述,李东阳对生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如正德,因此,父子二人足足讨论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把事情理出了个眉目。

  “如此说来,对倭国来说,这二十一项条款,非但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反而是套颈上的绞啊!”李东阳被谢宏算计过很多次了,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宏大的阴谋,再次将卷拿手,只觉有千斤之重。

  每一深思其玄妙,他都是心悸不已,不等儿子答话,口只是喃喃低语不止:“别说倭人察觉不到,就算有人把真相告之,他们也未必会信,就算信了,也未必会退却,毕竟就算国家垮了,那些人还是有办法置身事外的,那绿帽子,那移民政策……”

  说着,他颓然摇头,望着已经升至半空的朝阳,突然觉得阳光是那样的绚烂耀目,他长叹一声:“输得不冤枉,确实不冤枉,那位谢大人对政治以及人心的了解,足可堪比那些传说的人物了,甘罗十三为相,世人皆称道,可这位大人,唉,了不起,实了不起啊!”

  李东阳感叹的时候,李兆先一直静静旁边候着,他知道老爹不需要回答,只是要将某些情绪借此宣泄出来。

  曾经渊阁呼风唤雨,如今却变成白身的失落;领袖士林,终却失去了后一块阵地的痛苦;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只能黯然退却的无奈。种种情绪交杂一起,李东阳的心情,远没有今日里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

  感慨间。李东阳也一直翻阅着手的卷,翻到后一页时。他突然指着后一个条目问道:“兆先,这后一条,所谓大明以倭国国王的名义,倭国招募浪人,这是个什么意思?”

  “这叫雇佣军。”李兆先被选出来担当提举司主事。除了他经济方面的造诣之外,他对倭国风土人情的了解也是一部分因素。

  李公子和唐伯虎、张彩二位校长有着差不多的爱好。而京城的风月场所,充斥的都是倭女。毕竟干这行,倭女是有先天优势的,京城原本的那些妓女,已经开始向演艺圈转型了,将纯粹的风月领域,完完整整的让了出来。

  倭女的语言天赋有高有低。管她们也努力学习,但时日终归尚短。成就还不明显。交流有障碍,自然会影响到兴致,这二位校长加一位学员。都是才高八斗的大才子,又懂得自力生的道理,区区倭语自然不话下。

  所以,混迹青楼的过程,李公子不但学了一口流利的倭语,而且通过众倭女之口,对倭国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时回答起老爹的问题来,自是应对自如。

  “正德二年,侯爷出关赴辽东,而后出海东渡,其时船不过十艘,兵不过三……然则,侯爷就是以这样看似微薄的力量,击溃朝鲜水军,加以收编,进而以之攻略五岛,设立总督府,并且打击了江南的海商,由此奠定了东海局势的走向。”

  这些事原本是军事机密,细节并不为人所知,到了大局已定之后,这才彻底放开。李东阳也零零碎碎听过些传闻,不过他听的,当然不如李兆先说了解的完整,正式编制上,后者已经是倭朝总督府,财政部门的主事了。

  “这个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就是海外殖民军。”说起谢宏当年的事迹,李兆先也是一副悠然神往的神情,现民间都传说,侯爷这个冠军侯的名号真是恰如其分,虽然大明尚未向北扩张,可海上的拓展,和封狼居胥又有多大差别?

  生天地之间,男儿的志向应当远大,还有什么比为国前驱,开疆拓土加令人热血沸腾的吗?

  “倭国人好勇斗狠,悍不畏死,完全具备了殖民军的素质。那些浪人,就是倭国内战,战败的那些诸侯家的武士,身为武家,这些人原来的身份差不多相当于大明的士人,拥有着相当多的特权,比如他们可以当街杀人什么的……”

  听了这个比方,李东阳有些郁闷,可又不好反驳。大明的士人虽然不象倭国武士那么粗鲁,但拥有的特权却也不对方之下,换的只是名称,本质却是一样的。

  “即便生计没有着落,这些人也不肯务农经商,因为那会让他们失去武士的身份,他们只能到处流浪,寻找再次出仕的机会。按说诸侯们都内战,这些人能砍能杀,应该很容易找到机会才对,实则却不然,因为倭国的诸侯都很穷,他们招募武士必须精打细算才行。”

  倭国的战争,从战力上来讲,武士是坚;可从数量上来说,足轻,也就是农兵才是主力。对大名们来说,武士是纯耗钱的货色,养着他们不但没有收益,而且还要付出大笔的俸禄。

  相形之下,足轻的性价比就要高很多了,平时是农民,打仗就是兵,虽然战斗力差了点,但胜数目众多,死了也不怎么心疼。从某种程上来说,倭国的军制,和大明的军户制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那么,这些人的去向是……”李东阳何等阅历,听了几句,就已经对浪人有了完整的概念,无非就是能上不能下,和大明的士人是一样的,其实两者连境遇都差不多。

  “南洋。”李兆先的回答不出李东阳所料。

  以世家为前驱进行攻略;以传统读书人传播化;后再以殖民军做为锋刃,进行杀戮,挑起或扩大当地各国之间的矛盾,后一网打,掌,这,就是谢宏的海外计划的全貌了。

  “兆先,”李东阳沉默了一会儿,似乎犹豫些什么,好一会儿,他才下定了决心似的抬起了头,问道:“以你之见,谢大人将传统士子遣至海外,究竟是配流放,意欲借土人之刀杀人?还是说,儒家道统将会海外再兴?若是……”

  他欲言又止,他觉得很奇怪,以前谢宏对人都是赶杀绝的,以此推断,就是前面那个推论是正确的。但是,整体战略,化传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除非谢宏打算把当地人杀光,否则就必须得想办法收服人心。

  可是,那样一来,就算只是教化,以人们的谋略手段,也未必不能谋求再起。但李东阳却不敢相信,谢宏会留下这样的漏洞供人利用,那不是他的作风。

  “具体的……”李兆先答不出来了。他只知道南洋战略的大致情况,总督府有着相当完备的制,人是不可能掀起多大风浪的,但具体的细节,他却不甚了了,毕竟他不是专门研究战略的参谋,并没有参与这些谋划。

  “总之,您只须知道,皇上仁厚,没有赶杀绝的意思,儒家乃是华夏之学,侯爷也是尊崇得很,只是以前走歪了路,需要重调整而已。通过参与海外开拓,儒家将会完成去芜存菁的转变,然后以崭的姿态,重立于大明,乃至世界的学术界之上,当然,是和其他学术并立。”

  李东阳目光如炬,极认真的看着儿子,一字字的问道:“此话当真?”

  “孩儿不敢欺瞒父亲。”李兆先坦然应道:“书院早有动议,侯爷有意将翰林院并入书院,名为儒学院,以后可能还要分出一个考古学院来,侯爷原话就是这样说的:只要不涉政,不垄断,儒学就是好东西。”

  “既如此,那我也就放心了……”从儿子的表情,看不出有丝毫作伪的痕迹,李东阳长吁了一口气,缓缓向后左倒,有些无力的靠了椅背上,语声也低沉下来。

  轻轻将面前的卷一推,曾经的内阁辅淡淡说道:“去,接下来的,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时代了。”

  “孩儿去了。”接过了国书,李兆先的心情有些沉重,多的却是振奋。他手的,只不过是一卷无关轻重的外交书,可此时此景,却仿佛预示着历史的交替,一个崭时代的来临。

  就这一天,就京城,以胜仁为的倭人朝廷,签订了明倭友好白皮书,上面共有二十一项条款,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

  签订仪式上,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磋商,并且其后进行了欢庆的宴会,宴会后,还由大明任主事李公子请客,进行了一场狂欢,不论从哪个角看起来,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此时,还没人知道,这二十一条将会给倭国带去何等深远的影响,会令多少后世的有识之士为之追悔莫及,痛哭流涕。

  由于条约是京城一间,以火爆**表演所闻名,位于东坊的青楼内签订的,所以,这条约还有一个别称,即:东热条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大的动力。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