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263章 高丽人会反抗?并不

  

  

  

  第263章 高丽人会反抗?并不

  说起发展科技的事情,在这两年的时间朱启南征北战,而且一直留在应天府,都没有回去辽东。

  但辽东那边自然也有人在那边守着,起码科学院的那些科学家们,这时候都在那边按照朱启提供的图纸进行科学研究。

  最主要的就是化学和物理,还有数学这三门学科了。

  原先第1批的工匠,在知识储备上面已经属于大明顶尖的人才了。

  甚至于那些自认为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在他们的面前,专业知识都是不如他们的。

  看上去,反倒是那些饱读四书五经的人更像是文盲,毕竟在朱启的认知和衡量的概念里面。

  这些原先的工匠们,才是对自然科学掌握最多的科学家。

  在完成了新式钢铁,以及新式的燧发枪,膛线炮,这些大杀器的发明之后。

  又进行了地雷的发明,可以说这两年这些工匠们是功不可没的。

  朱启也很想研究一些烈性的炸药,比如说TNT或者硝化甘油之类的东西。

  但无论是TNT还是硝化甘油制造起来的话,难度都挺高的,而且成本也很大。

  最关键的是朱启并不知道其中详细的过程,他只是在一些公众号上看过,但这种东西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接触得到呢?

  所以朱启也没有办法,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外挂,直接把这些化学炸药给重复出来。

  而那些工匠们,自然也没有到直接跳过那么多的化学和物理的前置科技,直接进行炸药研究的地步。

  只能说把这一方面设为一个研究的方向,让那些工匠们自己尝试,能否制造出有别于黑火药之外的炸药。

  当然了,有关于炸药研究的话,一些必要的措施还是要制定的。

  比如说坚决避免高温,以及不能在狭小封闭的空间做实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说明的注意事项。

  而朱启在安全性方面做得一直都是非常到位的,毕竟这些工匠都是大明宝贵的人才呀。

  他们如果因为炸药实验折损在这里的话,任何一个人的死亡,对于大名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而除了这些工匠,朱启也有意地让一些读书人进入到他们的研究所之中,让这些工匠们来带领着研究所里新来的读书人一起进行研究。

  有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不一定读书好,但读书好的人多半很聪明。

  尤其是这些学者四书五经能够考进国子监的这些学生们。

  一个个的脑袋瓜子肯定都没有太大问题的,四书五经别看他是纯文科的内容,但真想要考得好的话也不是那么简单。

  智商也是要有的,更何况他们数学学的也都是不错的,而这些数学学得好的人,逻辑思维更是没有半点问题。

  成绩好不能代表什么,但起码有一点,那就是他的脑袋瓜子肯定比一般人要聪明一点。

  你不聪明的人,想成绩好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所以朱启把这些聪明人吸纳进研究所,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接触到工匠们,掌握的那些自然科学之后,能为成为年轻一辈的科学家。

  继续这些工匠们的接力棒,当然也只是这样的一个想法。

  至于说后面能走到哪一步只能看事态的慢慢发展了。

  不过从目前来看的话,起码这些新一代科学家的培养计划还是非常顺利的。

  而伴随着新式学堂建立起来,教育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朱启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主要新式学堂的教育方法永远存在着,只要大明能够继续保持,现在对于自然科学的接纳态度。

  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对那些迂腐的读书人把握住话语权,把这些自然科学都归类于奇淫巧技就足够了。

  慢慢的用这些形式科学的科目,来取代四书五经,往后培养的那些读书人都是对于国家发展有利的人才了。

  毕竟一个国家想要强大,依靠的绝对不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政治家们,依靠的恰恰是这些脑袋瓜子里天马行空的科学家。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读四书五经的人就不好,起码他们中有些人的才能也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就比如说刘伯温。

  而说到刘伯温的话,朱启最近也有一点头疼的事。

  那就是刘伯温就算再怎么强撑着,但毕竟敌不过衰老这个天然的敌人呀。

  两年没见,再次见到刘伯温的时候,都已经白发苍苍了。

  满脸皱纹,看上去老了很多的样子。

  一问才知道去年自己带着兵马去攻打北元的时候,刘伯温在应天府生了一场大病。

  也幸亏靠着辽王朱启制造出来的抗生素,才能够捡回了一条命。

  不过这抗生素能救得了一回,可不一定能救得了第2回了。

  如果因为年老或者感染,引发器官衰竭等等这些自身严重的病症的话,那就不是抗生素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而看着刘伯温如此衰弱的模样,朱启实在是担心下一场大病,直接把刘伯温给带走也说不定。

  但刘伯温现在年纪也实在是老大不小了,六十来岁的年纪。

  在大明来说这个年纪已经算是老寿星了。

  再加上刘伯温年轻的时候,跟着朱元璋打拼天下,虽说没有受过什么伤,但每天经历都非常的紧张,而且在开国立朝的时候,每天都是超负荷的工作。

  如此下来之后,想要让身体保持年轻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朱启也抽空去看过刘伯温,但刘伯温自己对此倒是并不在意,总是说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上天注定的,而且自己现在虽然刚刚经过一场大病,但并没有死啊。

  身体也在恢复之中,让辽王殿下不用多担心了。

  刘伯温都这么说了,朱启还能说什么呢?

  而刘伯温也对于未来辽王朱启的计划非常的感兴趣,再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

  才知道辽王朱启接下来的打算,就是要在草原上开设学堂,然后将那些游牧的牧民们,尽量在一些固定的地点让他们定居下来。

  孩子们送去上学,而他们自己也能够有所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在草原上建造一些基础的基建工程,比如说道路之类的东西。

  而刘伯温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就是草原上并不适合种植,也没有非常好的条件,能够让那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城镇,如果强行如此推广的话,恐怕会浪费人力物力的。

  朱启早就已经知道这一点了,起码他提出这个政策的时候,很多的朝臣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而朱启要发展草原,自然是有他的用意所在,首先第1点,草原其实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如此的缺水,尤其是漠南地区。

  漠北可能沙漠挺多的,而漠南地区的话,途经的水源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而之所以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主要还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土地的原因。

  不过如果找到合适种植的农作物的话,在北方的草原上还是很适合种植农业的。

  要知道现代中国的北方草原上,可是有着仅次于黑龙江的东北大草原的集体农田。

  而他们机械化的农田种植出来的玉米等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粮仓。

  而现在的内蒙古农庄,更是有着中国粮仓之称。

  所以向人们心中所想,草原上只适合放牧,压根不适合种植,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放屁。

  所以朱启要干的事情,就是把玉米这种万能的作物引入到草原上。

  然后进行耕种,将那些游牧为主的民族,给转化为农耕民族,就像现在一样,只要他们能够安安稳稳的在本地开始种田。

  其余不适合种植的则继续放牧,然后在草原上建立起各大城市,用道路连接起来。

  相信大明对于草原的控制力,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建造几个碉堡可以比得上的。

  毕竟还是那一句话,与其用武器来威慑,别人不如让别人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吃饱喝足。

  这才是真正的让老百姓臣服的手段呀。

  而朱启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建议要建造城市,开垦荒地种植玉米的。

  只有让草原上的老百姓们富足起来,这些老百姓,才不会跟着他们原先的部落酋长一起造反,而大明也能够彻底继承北元在草原上的遗产。

  等到这个时候,那些北元上的王公贵族们,已经压根就不是大明所需要考虑的了。

  他们这些个人的力量,已经没有任何蹦达的空间了,但凡一个敢出来蹦哒,大明随手捏死老百姓都拍手称快,你信不信?

  朱启这样一番解释之后,把虚弱的刘伯温都给听傻了。

  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理论,虽然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咱们辽王殿下是非常擅长改善民生的。

  但当听到辽王殿下所说,要用玉米在草原上进行大规模的种植。

  提高草原上的那些牧民们的收入,还要建造各种各样的城市,用道路和内地进行连接。

  让内地的丰富多彩的物资,也能够直接进入到草原最深处进行售卖。

  而不单单只是在边境设立贸易战的时候,刘伯温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在他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一副汉人和元人在草原上和睦相处的珍贵的景象了,而这时刘伯温曾经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但如果辽王殿下的谋划真的能够完成的话,这可是近在咫尺就能发生的事情。

  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尘埃落定发生的话,大明将会无可争议的拥有北元全部的草原领土。

  而这北方最大的游牧威胁,从此以后再也不是大民的威胁了。

  反倒将成为大明不可或缺的粮仓,毕竟草原的平坦程度是个人都能够知道,如此平坦的地方,能种植的土地自是不用多说。

  朱启在这里和刘伯温说的滔滔不绝的,但其实他在朝堂上,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想去过多的回答。

  也只是和朱元璋解释过,之所以和刘伯伯说的这么多,一方面原因是他和刘伯温的交情已经非常的亲密了。

  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自然也是因为他每天在朝堂上听着那些质疑自己的声音。

  每天都有,心里面多少还是有点委屈的,这时候和刘伯温说起,自然也都有为自己解释的意思。

  当然这一点可能朱启自己都没有想过的,只是跟刘伯温这么说完之后,他的心里面也好受了不少。

  而刘伯温听完之后自然是大受震撼,也是鼓励朱启,要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标继续前进。

  这些心灵鸡汤的话,听起来还挺受用的,而朱启从刘伯温那边出来之后,也是心情大好松了一口气,果然像这样,和好朋友之间说说心里话还是很有必要的呀。

  而刘伯温等到辽王殿下离开之后,才拖着病重的身体又坐了起来。

  他的儿子看到老父亲都已经大病初愈,如此虚弱却还要坐起来。

  赶忙过去搀扶,而刘伯温也不多说什么让儿子拿来笔墨。

  随后拿出了一本正在写的书,这本书不是别的内容,就是专门记录辽王殿下的言行举止,也就是说,这是刘伯温特意为辽王写的一本传记。

  而这本传记其实写了也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有点时间就抽空来写一写。

  之所以要写这个,是因为刘伯温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已经帮不到辽王殿下了。

  更何况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也不适合奔波。

  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总得留下些东西,而帮辽王殿下写一部传记,就是自己能想到的,给大明最好的贡献了。

  因为咱们辽王殿下受到的误解实在是太多了,世人虽然称赞辽王殿下,但却并不知道辽王殿下心中真正所想。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展现出一个真正的辽王殿下,同时也让那些诋毁王殿下的人,看看咱们的殿下是多么的低调,多么的有能力有才华。

  明明可以躺平,却偏偏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而奋斗努力。

  这可不就是咱们儒家,一直所提倡的天下大同,以民为先的想法吗?

  咱们辽王殿下才是真正的儒学大成者呀。

  如此想着刘伯温,手底下的笔墨动得更快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