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我们老家这边,现在的当家人是我二爷爷,叫苏大荣,爷爷一辈兄弟,四个,繁荣强盛!”苏雨梨说道。
“额……苏大繁?苏大荣?苏大强?苏大盛?”萧章一愣。
“是的,不过现在只有二爷爷和我爷爷还在人世,一会到了苏家,你也不用多说话,简单叙叙旧就行,晚上一起吃个饭,其实我也不愿意多回来,这里很多都是常年不联系的亲人,也都不熟悉,下午带你去参观下苏家的窑口怎么样?”苏雨梨说道。
萧章点了点偷说:“那好了,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参观汝州的窑口。”
“爷爷和我说,汝州的窑口规模特别大,比京城大的多,是真正的国内一流烧瓷圣地,和景德镇相比也丝毫不差,而且汝州这里还有一个华夏汝瓷小镇,肯定能够让你大饱眼福的。”苏雨梨笑道。
萧章此时才算是被吊起了胃口。
早就听说过这个华夏汝瓷小镇。
汝州宣和坊汝瓷文化产业园,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汝瓷领域最高的胜地。
时间不长,差不多开了一个小时,车终于到了苏家。
“三姐,老爷子应该在工作间呢,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苏未说道。
苏明玉丢点了点头。
众人一起跟了过去。
萧章眼前瞬间一亮。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工厂。
光是这一排厂房里面就整齐的排列着十几个方方正正的大窑!
而且每一个都是气窑,这些大窑最少都是两米乘两米见方的。
橘红色的外观看起来非常大气。
几十个工人正忙忙碌碌的在四周。
一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带着眼镜正在现场指挥着。
老头子从外形来看,果然是和苏大强很像……
亲兄弟鉴定完毕……
老头子扶了扶眼镜喊道:“都统计好了么?”
“统计好了!”
……
“老爹,你看谁来了!”苏未喊道。
“二伯!”苏明玉伸出双臂上前抱了抱老头子。
老头子有些懵,抱完了之后,抽出身子,扶了扶眼镜,似乎才看清楚是谁……
“明玉丫头啊!我还以为是谁……上来就给我抱着了……”老头子嘀咕着。
……
“二爷爷……”
……
一顿寒暄后,老头子苏大荣开始介绍自己这一大排窑。
“这是抽屉窑!”老头子一伸手指着这一排十几个大型的橘红色大窑口说道。
“顾名思义就是像抽屉一样的,你们看着窑门外面都是带着抽屉一样的滑道,可以将拉出来,塞进去的那种。”苏大荣说到这里,双手还开始比划着。
就好像是在拉伸抽屉一般。
与此同时,上前两个工人打开窑门。
“在古代啊,叫做馒头窑,窑是耐火砖砌的,像馒头一样。”苏大荣继续说着。
同时,窑门打开,悦耳的开片声传出来。
萧章也瞬间眼睛亮了。
这大窑果然不一般。
这大窑里面差不多又六层左右,每一层都摆放着将近七八十件汝瓷,大的小的全都有。
这一窑竟然烧制了将近四五百件汝瓷……
这才是真正的大窑么!
“这悦耳的汝瓷开片声音,太美妙了……”萧章不由自主的说着。
几百件汝瓷同时开片的声音在一个窑内,这比小窑口更让人震惊。
“这拉出来声音更加响!”老头子看了萧章一眼,在一旁笑着说。
《工匠之王》正文 第124章 满窑天蓝釉(这张肯定要订)
萧章走进看了看,这窑当真是非常的大,几乎自己都可以直接钻进去,而且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闲的地方,每一排汝瓷都整齐的摆放着,紧密急促的开片声音不断的进入耳中,当真是非常悦耳动听。
老头子苏大荣挥了挥手,两个人工人直接将窑内的货架给拉了出来。
这就是抽屉窑的那个抽的过程。
在下面的滑道上,整个货架全都一体的抽出了窑外,随之开片的声音变得更增加巨大,也更加悦耳。
“汝州汝瓷开片之美,名不虚传……”狗叔在一旁附和着。
“那是当然,很多来我们这参观采访的记者对着声音的形容说的很好,有的说是,恰似珍珠落银盘,这种声音非常的清脆,叮当叮当的响。”老头子骄傲的说着。
萧章脑补了一下。
恰似珍珠落银盘。
形容的非常恰当,珍珠圆润,本就是掷地有声的。
落在银盘之上,发出的悦耳声音本就是天籁之音。
若是无数颗珍珠一起不停的落在银盘上呢?
那恐怕用来形容这汝瓷开片也不为过了吧?
“还有个记者说过啊,这汝瓷开片啊,能开七十年,真的能开七十年么?”苏大荣笑着说。
萧章嘿嘿一笑,知道这是苏大荣在自问自答。
“我说啊,我老头子研究汝瓷才研究了四五十年,我还不知道七十年是啥样子,等我到七十年了再说吧……哈哈哈哈。”苏大荣开了个玩笑。
众人都随之笑了笑。
这老头子还挺幽默的。
实际上众人都知道,这开片别说七十年,更久远都是可以的。
“实际上啊,这汝瓷从古窑址挖出来的还要正在开片的,一千年的也能开片,这是不停的开片,不过是越开片,声音越小,越开片,越来越细,越来越小,才开的新的片,是粗长大的,之后的新片越开越细……”苏大荣仿佛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给众人讲着这些最纯粹却又最简单而又最真实的知识。
萧章不知道的是,这位苏家当家人苏大荣,是真正的汝瓷泰斗,是汝瓷届唯一一位全面恢复了汝瓷天蓝釉,17号豆绿釉,月白釉,天青釉等四种釉色的主导者……
“你们看这一窑,烧制的都是天蓝釉……”苏大荣转过身子来到另一个窑口。
萧章听了这话,瞬间懵了……
自己没听错吧……
一窑天蓝釉?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自己的老师也不可能烧制出一窑都是天蓝釉啊?
这老爷子确定自己没说错?
萧章连忙走过去,随着两个工人打开窑门。
入眼望去,一窑几百件天蓝釉整齐的摆放在窑内……
萧章瞎了……
“这个天蓝釉啊,是天蓝色的……”苏大荣老头子面无表情的说着。
……
“在我们汝州有着很多汝窑的老窑址,出土了太多的碎片,完成的器皿非常之少,而这些碎片都被我们收起来,加以研究!”苏大荣淡淡的说着。
萧章脑中一惊,算是明白了这是这么回事。
古代,金灭掉宋以后,汝窑也随之消亡,由于汝窑开窑时间比较短,只有二十年左右,所以流传下来的珍品并不多,尤其是到了南宋以后,汝瓷就变得非常稀少,所以现代能够流传下来的那几十件都是国宝级文物,根本不可能拿出来研究……
“所以,我们将这些老窑址的碎片捡回来,这次老窑址的瓷片啊,因为原料兜里窑炉很近,我们又把原料捡回来,然后把古瓷片一一化验分析,根据古瓷片的化学成分,和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匹配,再决定用那些原料去复原我们要去烧制的汝瓷,这样无论是天蓝釉还是豆青釉,我们都能经过不断次数的完善,找到最好的原材料的比例,从而烧制出来。”苏大荣笑着说。
似乎是看到了萧章眼中的惊讶,苏大荣这番话更是对着萧章说道。
萧章听明白了。
难怪这老头子这么厉害,萧章服了。
人家能烧制出满窑天蓝釉,萧章也服了……
这门手艺也就在汝州能存在……
萧章当真是感觉到了有一句古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走吧,我带你们看点新鲜的东西。”苏大荣继续说道。
萧章这回真是来了兴致。
第一次萧章感觉到除了系统之外,汝瓷这一方面还有汝瓷吸引自己的地方。
萧章加快脚步,随着苏大荣老爷子来到了另外一个工厂。
苏大荣停在一个施工桌子上,拿起一个大碗,里面摆放着很多矿石,土等原材料。
“这个是古窑址的玛瑙,但是现在的古窑址的玛瑙已经没有了,但是现在咱们还要用,所以这是咱们从南阳做玛瑙工艺品厂里找到的最接近类似的玛瑙,力求完美复原。”苏大荣老爷子在碗里掏出一块类似浅褐色的类似风化了的玛瑙和一块新的玛瑙对比说道。
萧章点头,这是真工匠精神。
老窑址的玛瑙肯定是没有了,但是想要复原老窑址的曾经的汝瓷原貌,就得找到最贴近的原物,这份精神,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你们看这个,要是把玛瑙烧一千二百度出来后就是成这样白色的了,它的硬度就不这么大了,用指甲都可以抠的动了,才能磨成粉……”老爷子从碗里拿出一块白色的小石块在手里放在了萧章的手中。
萧章微微一用力,小石块碎成渣渣……
果然,玛瑙入釉,就是熔了之后的粉末……
萧章真是长知识了。
“还有这个,黄金土,这是汝瓷成色的原料,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因为它在釉质里的作用才能把釉烧制成青色。”苏大荣又指着一块发黄的土块说道。
萧章铭记于心,这一刻,萧章忽然发现自己之前知道的太肤浅了。
像是苏大荣这样将一辈子都奉献在汝瓷之上的人,都已经将汝瓷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成分,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小原料都了解的如次透彻的人才是真正的宗师吧!
“这些原材料之间相互制约,互相融合,最后生成汝瓷釉料,在窑内变成青色,这就是窑变!”
窑变的过程就是萧章要追求的过程!
一种突破!
《工匠之王》正文 第125章 萧章要出手 (5/5这章必须订)
参观了一圈,苏大荣带着一群人去休息室坐了一会。
几个人围在一圈。
苏大荣看起来并不是那种什么文雅人士,也不像白重山那样有个高大上的茶台。
反而是几个工人端上几杯汝瓷茶杯装的茶水放在众人面前。
“唉,一晃多好年过去了,当年我烧出来这么小的几个碟子,都是天蓝釉的,我就背着去故宫了……”苏大荣回忆着说道。
萧章其实很佩服这份精神。
这一辈人真的厉害。
古人烧汝瓷,烧出天蓝釉是因为凑巧,是巧合,而苏大荣这一辈人,是为了还原历史。
是为了复兴工匠精神。
用古代的老瓷片去研究,去对比,去分析化学成分,去寻找原料,一点一点琢磨,然后钻研出来。
这份心血,萧章打心眼里敬佩。
所以说,匠人和匠人也是不同的。
就比如这苏大荣和自己的老师唐青川。
都是国家泰山北斗级别的老宗师。
都是一辈子致力于推广汝瓷发展。
都是将一辈子都搭在了汝瓷上的人。
但是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唐青川是亲自去推广,去延续,在京城日复一日的将历史上的文物修补,重现,保护。
用几十年的时间守护住曾经的辉煌,属于历史的荣耀。
苏大荣用亲身经历证明,他的一辈子都是汝瓷上,一直到现在都亲身在窑口,指挥烧瓷。
用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去复原,去将每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汝瓷复原出来。
这不是值得每个人都敬佩的精神么?
这不就是萧章追寻的精神么?
这一瞬间,萧章似乎心中明白了许多。
这一趟,第一份收获已然在心中。
苏大荣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当年我们真的是没有任何资料参考,没有任何对比,八十年代就是凭空想象的去制造,研究出这些釉质,釉色能够烧制出非常不错的颜色,太难了,你们真的是应该珍惜现在的社会了。”苏大荣似乎脑海中在回忆,口中断断续续的说着。
“二爷爷,那个年代百废俱兴,您的心情我懂。”萧章感叹道。
“好一句百废俱兴,是啊,那是一个共同需要辉煌的时候,汝瓷也好,珐琅彩也好,景泰蓝也好,所有匠人们都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一旦有了成果,马上跑去故宫报告,那段日子太有趣了。”苏大荣笑着看了看萧章。
“老爹,好了,我们一起吃午餐吧……”苏未看自家老爷子聊得这么感慨,忍不住提醒道。
“走吧,正好给明玉丫头接风洗尘。”苏大荣站起身子说道。
……
“你这丫头,多少年也不来看看你二伯,你要是再晚来几年,我也要入黄土了……”
“回去告诉苏大强,我们老哥俩在不见面,可能就要再也见不到了……”
“雨梨丫头……你结婚的时候要告诉二爷爷……”
苏大荣还真是个话痨,吃饭的时候说个不停。
也或许是之后这的能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
也或许是单纯的思念……
不论哪方面的原因,萧章能感觉得到,这个老人,很让自己喜欢。
“二爷爷,一会我想在参观下咱们的窑口。”萧章笑着说。
“年轻人也对汝窑感兴趣?”苏大荣问道。
“是啊,二爷爷。”萧章点了点头。
“可以,这就是自己家,有什么是和雨梨丫头说就行。”苏大荣眯了眯自己的眼睛。
苏明玉瞧了萧章一眼,心中想了想就说道:“二伯,这雨梨的男朋友可不光是对汝窑感兴趣,就是干这行的。”
苏明玉人精,又岂能不知萧章心中在想什么,帮着推波助澜一下。
“哦……怎么?是你们家的学徒?”苏大荣知道萧章是苏雨梨的男朋友,还以为是谁家的公子哥,若是匠人的话,这个年纪应该是个学徒啊。
“家师京城唐青川,弟子萧章确实是学徒……”萧章谦虚的说着。
“青川啊……不错,不错,那小子年轻时候来过咱家,和大强一起回来的,我记得……”苏大荣想起来了笑了笑。
“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他弟子也来了……也好,都是自家人,去吧,咱们家工厂大得很,每个流程的车间都在不间断的工作着,想学习什么都可以……”苏大荣笑着说。
萧章点了点头……
吃过饭后,老头子要去休息午睡。
苏未和苏明玉狗叔坐在一起聊家常,萧章趁机拉着苏雨梨又钻进了工厂里。
萧章其实比较感兴趣的是拉坯坊。
据说有些汝州的大师傅,拉坯的时候,坯体根本不需要用磨具,自己用手就能精制出非常完美的素胎瓶体。
那份心境的掌握,那份完美的技艺,堪称一绝。
萧章寻了一会,找到了拉坯坊。
这里面,非常安静,除了轱辘车不断的转动的声音,几位大师傅都在各自的工作。
一位穿着蓝色大褂的师傅双手上下舞动,双眼紧盯着轱辘车上的泥料然后微微用力,很快,泥料开始变形。
轱辘车山的泥料塑性非常的快。
几乎眨眼间,瓶体形状就呈现出来。
大师傅几乎整个脸都贴上去,用手掌控着泥料的形状……
另一边,一位大师傅正在给一个素胎盘雕画。
细致的牡丹花已经完美的呈现在盘内。
萧章就安静的站在一旁,看着一位位大师傅完成着手中的工艺。
这是一份需要专注和用心才能完成的工作。
萧章自己本身就是匠人,自然能够体会得到。
但是这种身处大环境中,几十人一起拉坯,几百人一同烧瓷的场景,当真是让萧章震撼着。
这感觉,舒服……
“小伙子,看什么呢?”一个大师傅刚好将手上完成的坯体放置在一旁准备晾干,眼看着萧章站在一旁眼睛放光就问道。
“您好,师傅,看您拉坯,我也一时手痒了……”萧章实话实说。
“痒了没关系……你上手……挠啊……”大师傅笑着说。
起身让位,让轱辘车让给萧章。
“来,小伙子,来了就别当客人,手痒就上手玩一会……”大师傅指了指自己的座位。
萧章吸一口气……
自己现在出手……好么?
《工匠之王》正文 第126章 最薄的碗(1/5)
萧章深吸一口,直接坐在了轱辘车前的座位上。
这还是萧章入行以来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进行汝瓷的制作。
汝瓷上百道工序,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道。
拉坯。
而在这拉坯坊中,萧章仿佛成为这几十个工匠师傅中普通的一人,萧章点了点头,也不再去思考心中的任何杂念。
也不去想脑海中任何关于汝瓷的技巧知识,只是单纯的去看着眼前的这个轱辘车。
“小伙子,这东西很简单的,看到旁边的泥料了么?拿起来。”大师傅站在一旁笑着看着萧章。
萧章也不道破,伸手拿起泥料。
“手上沾点水,转动轱辘车,这一切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开始了。”大师傅说着。
萧章轻车熟路的转动轱辘车,上面的泥料也随之转动起来。
这汝州苏家的泥料非常柔软,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