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宠:猎户相公,来种田_分节阅读_第31节
D-刘氏被太阳晒得也有些犯困,撑了一会儿也忍不住想躺下睡一会儿。
林振就接替了刘氏的位置,坐在车上为她们娘俩儿挡住阳光,顺便给她们扇着风。
路途漫长,翁婿两人还聊了会儿天,都有意放轻了声音,顾忌着车上的两个“睡美人”。
这一觉,林小婉一直睡到了日头开始西落才悠悠转醒。
刘氏醒的比她早,年纪大了就觉少,睡也睡不了多大一会儿。
见女儿醒了,刘氏放下扇子,从包袱里掏出水囊,打湿帕子递给她,让她擦擦脸精神一下。
林小婉睡得晕晕乎乎,醒了也还有些癔症,接过帕子坐着发了会儿呆,才抹了把脸。
刘氏也不催她,见她看着清醒点了才接过帕子笑道:“醒的还算及时,再不醒我都要叫你了。咱们快到你姥姥家啦,马上就要进村了。”
林小婉刚睡醒,一点没有想说话的欲望,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
刘氏没察觉到她的不在状态,拉着她絮絮叨叨的说着她小时候的事。
林小婉一边听着刘氏讲她的故事,一边抬眼四周望了望。
正文 第八十章 近乡情怯的刘氏
林小婉感觉这里和杏花村也没什么区别,最不同的大概就是来来往往的都是陌生的面孔。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这会儿功夫,她们遇见了两三拨人,都好奇的看着她们这一行不认识的陌生面孔。
林小婉毫不在意那些打量的目光,她能感受的到,这些人没有恶意。
只不过她想想走了这么久还没到,刘氏的娘家也是有够远的。
想到这儿,林小婉不禁好奇。当初隔这么远,她爹她娘到底是怎么成的亲。
没等她想明白这个问题,刘氏就激动地拉着她指着路旁的一棵槐树道:
“到了到了!你娘我小时候,你姥姥一到夏天就会让我来这儿勾两枝槐枝,回去泡水喝,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它还在呢!”
刘氏的语气里难掩惊喜和激动,林小婉微笑着听她娘语无伦次的絮叨。
她看得出来,刘氏是真的开心,连眼睛都在放光。
不知是是近乡情怯还是什么,刘氏突然有些紧张。
林小婉紧紧回握住刘氏的手,无声地给她安慰。
刘氏心下一暖,顿时感觉好多了。
进了村,刘氏凭着记忆指挥着林振爷俩左拐右拐。走了半晌,最终停在了一户大门紧闭的人家门前。
牛车停稳,林小婉先穿上鞋子跳了下去,又转身扶着刘氏从车上下来,林振把牵牛的绳子交给女婿,上前准备去敲门。
原本正聚在一块儿玩儿的一堆半大孩子现在都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不认识的人交头接耳,眼神里充满好奇。
刘丹娘本来是出来找儿子回去吃饭的,见一群孩子都站在一起看着她们家隔壁的一驾牛车旁边。
她一眼就瞅见了自家臭小子,上前扯着他让他回家。
走的时候没忍住好奇往这边看了几眼,突然瞪大了眼睛停住脚步。仔细的看了又看,才不敢相信似得试探着叫了一句:“秀容?”
一行人都回过头来,刘氏瞬间瞪大了眼睛,“丹娘!”
刘丹娘见真的是她,喜不自胜的扔下孩子就冲了过来,紧紧抱住了儿时的闺中密友,眼泪唰的一下就蜂拥而出,吸着鼻子哽咽着埋怨她:“你嫁出去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回家看一下,咱俩……都多少年没见……了……”
刘氏也眼睛湿润,拍拍妇人的肩膀。
“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刘丹娘抱着刘氏哭了一场,好容易才止住情绪,不好意思的擦干眼泪,这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三个大活人呢。
她红着脸看向正站在刘氏身旁微笑看着她的林小婉道:“这是小婉吧?”
不等刘氏开口,林小婉就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丹姨。”
刘氏拉过女儿的手,笑着给两人介绍:“嗯,是婉婉。这是娘的好姐妹,以前没出嫁时候我们俩关系可好了。”
刘丹娘打量了一番之后才对着刘氏夸道:“你家小婉可真漂亮,都长这么大了。性格也好,不像我家那死丫头,见个人屁都放不出来一个。”
刘氏被她逗笑了,看了一眼女儿故意打击她道:“你快别夸她了,也就你看着好,平时毛病多了去了。”
林小婉不依的冲刘氏撒娇,“哎呀娘,你怎么这样呢,第一次见丹姨都不给我留点面子,哼。”
两个人都被她逗笑了,刘氏无奈的摇头,“看见没,说她胖还喘上了。”
刘丹娘这才想起来儿子,忙把人叫到很前,让他叫人。
刘丹娘这个儿子是第三胎了,今年虚岁四岁半,取名叫长盛。
前两个生的都是女儿,她和丈夫一直都想要个男孩儿,女儿都大了还不灭这个心思。好在老天有眼,第三胎总算是如愿生了个大胖小子,虽然生产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但也算得偿夙愿了,平日里家里人都对这个幺儿娇惯的很。
公公和婆婆隔代宠,对小儿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她和丈夫平日里对儿子管教倒还挺严格的,刘丹娘和丈夫都觉得男孩子就应该吃点苦,因此长盛虽然调皮了点,但还算明事理。
刘丹娘让他叫人,他也不怯场,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挨个奶声奶气的喊。
刘氏和林小婉都被他萌到了,林小婉摸出荷包,倒出一把青豆来放进长盛的小手里,忍不住顺手揉了一把小孩儿软软的头发。
长盛看她娘同意了才接过来,乖巧的对着林小婉笑笑,露出小虎牙。
林小婉心都要萌化了。
刘氏也喜欢的不得了,羡慕地看着长盛对丹娘道:“真好,你这也算是福在后面了。我和振哥也一直想要个男娃,只可惜我这身子骨不争气。”
刘丹娘笑着宽慰她:“瞧你这话说得,你是不知道,我为了生这个臭小子,差点命都没了。现在长大了还天天就知道气我,小子还不如闺女贴心呢。要我说啊,小婉这么好,有这么个女儿你就偷着乐吧。”
刘氏也就是随口说说,只是看见长盛突然想起来了而已。丹娘这么说,她也就没再多提起这个不愉快的话题。
刘丹娘看着她揶揄道:“不把妹夫给我介绍介绍?”
刘氏一愣,连忙把丈夫和女婿都叫过来,给丹娘也介绍了一遍。
她都忘了这回事儿了,聊的太开心,都忘了丈夫和女婿还站在一边眼巴巴的等着呢。
林振知道这是妻子的好朋友,表现得很是和善,郭承翎也不再像来的时候一样板着脸,微微露出笑意。
刘丹娘打量着人高马大的郭承翎,满口称赞,夸这后生长得俊,看着就是个能干活的,小婉有福气了之类的。
林小婉在一旁听着都要笑死了,憋笑憋的脸都红了。郭承翎本来还没决定有啥,后来被她笑的也控制不住红了耳尖。
林小婉觉得这个丹姨还挺逗的,看着是个直肠子,说话直白却不令人讨厌,看长盛的表现就知道他家教还挺好的,因此对刘丹娘还挺有好感的。
天天见多了周氏和李氏她们勾心斗角话里藏针的模样,现在见到刘丹娘这种没什么别的心思的,心情都好了很多,本来还有些瞌睡,这会儿也精神了。
刘丹娘是刘氏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小时候丹娘娘家就住在她们家隔壁。两个小姐妹经常聚在一起玩,平时摘野菜啊,做女红都爱凑一起。
两个人性格相投,平时也乐意待在一起。小时候还互相在对方家里睡过觉。
刘丹娘比刘氏大两岁,也比她早出嫁一年。她嫁的同村的汉子,离娘家也不远,婆家住的地方跟娘家就隔了两条街。
公婆又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因此丹娘没事了就回家看看自家爹娘。
长盛也天天姥姥家奶奶家来回窜,两边都熟悉的很。
丹娘平时找不见他就知道他肯定是来了这边,今天就是喊他回家,没找着人,就直奔娘家来了,果然在这儿看到了小儿子。
刘氏自从嫁到杏花村之后,除了回门的时候回过一次娘家,之后在没回来过,刘丹娘打从小姐妹嫁出去,就再也没见过刘氏,今天还是这么多年头一回重逢。
丹娘有时候很林小婉姥姥闲聊,从她也能得知刘氏的近况,从她那里知道了刘氏嫁过去之后生了个女孩儿,叫小婉,但是从来没见过,今天是跟林小婉也是第一次见面。
知道她们是回来省亲的,刘丹娘没再多留,问了她们什么时候走,刘氏说要在家住两天再走,刘丹娘这才放心了。
跟刘氏约定了叫她们娘俩没事到家里来玩,得到应答之后,就拉着儿子走了。
刘氏看着母子两人远去的背影羡慕了一会儿才收回目光。
丹娘说的对,她这辈子有婉婉已经是恩赐了,其他的,求也求不来,平常心就好。
摇摇头将脑子里乱.糟的想法赶出去,刘氏示意丈夫继续之前的事,林振看了妻子一眼,略有些忐忑的扣响了刘家的大门。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姥姥的过去
拍了一遍,林振就放下手来,退后一步等待有人来开门。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
然而,等了半晌也不见有动静,林振原本忐忑的心尽数变成了疑惑,他看向妻子。
刘氏也有些懵,对上丈夫的视线,她不确定猜测道:
“难道没在家?”
“你再敲敲试试。”
林振点点头,又扣了一遍,还是没人回应。
他不信邪的连着又扣了好几下,一边敲门还一边扯着嗓门喊:“有人在家吗?有人吗?”
还是一片寂静,无人回应。
这下是真的确定了,家里没人。
林振无奈的收回手,冲刘氏摇摇头。
刘氏怎么都没想到,她娘竟然没在家。
没办法,几个人只能坐在门口等。
郭承翎把牛车赶到树荫下,把牛栓好。和林振一起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放到坐着休息的母女两人脚边。
收拾妥当,两人才坐下来,一起在门口等着人回来。
刘氏她娘正在地里薅野菜。
她大名叫王秋叶,这个名字还是以前在主人家做绣娘时候,女主人赐给她的名字。
王姥姥本名不叫王秋叶,被赌鬼爹卖进人牙子手里的时候,她叫红红,也不姓王。
在人牙子们手里辗转几次,最终进了王府,在王府的绣房里做了学绣技的小丫鬟。
大户人家都会培养自己的绣娘,每年都会从人牙子手里挑选手指细长的姑娘进府学绣技。
但买来的丫鬟也不是人人都有天分,往往一批人里出挑的也就那么两三个。
很幸运,王姥姥就是那两三个中的其中一个。
她跟的师傅是技艺最好的,也是对徒弟最苛刻的。刚开始跟着师傅学绣活的时候,她对这个小徒弟极其看不上眼,没想到王姥姥真的坚持了下来。
王姥姥肯吃苦又有天分,很快就让师傅刮目相看,也正式开始教她自己的东西。
王姥姥跟着师傅学了六年,第七年师傅走了之后,她就从一众绣娘中脱颖而出取代师傅成为了王府里绣技最好的绣娘。
但好景不长,两年后,主人家因为男主人贪污被人揭发,不仅自己丢了官,家里的一众女眷也跟着遭了难,她们这些小丫鬟也都被送回人牙子手里重新卖掉。
好在接管王府的士兵们并不知道她会绣技,王姥姥机灵地混在一群洒扫丫鬟中,并不显眼。
就在人牙子那里,王姥姥遇见了刘氏的爹,刘宗。刘宗从人牙子手里把她买了回来,娶了她。
王姥姥很感激这个救了自己命的男人,嫁给刘宗以后就死心塌地得跟着他。
如果不是刘宗买了她,再过一日,她们这些小丫鬟就要被卖去青楼了。那可是不是什么好去处,王姥姥从前做丫鬟的时候就知道,青楼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
大户人家发卖不听话的丫鬟,除非特别厌恶这个丫鬟,或者丫鬟犯了不可饶恕的事,一般都不会丧尽天良的把人卖到那种地方。最多就是送回人牙子手里,重新卖出去。
所以在知道自己即将被卖去那个地方的时候,对王姥姥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她本来都已经做好以死保节的准备了。
刘宗的出现对她来说简直像天降救兵,当他问王姥姥愿不愿意跟他走的时候,王姥姥毫不犹豫的就点了头。
即便后来刘宗说自己家里很贫苦,买了她就不剩什么银子,可能连让她吃饱都不能够,王姥姥都丝毫没有动摇。
她有绣技在身,这件事连人牙子她都没告诉,谁也不知道。
她也不怕吃苦,哪怕是吃糠咽菜,王姥姥也愿意,总不会比现在更差就是了。
就这样,王姥姥跟着刘宗回了水牛村,当了刘家的媳妇。
刘母本来还不满儿子花重金买了这么个看着就不像会做活的媳妇,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就连村里人,也等着看他们家的笑话。
所有人都知道,刘家的傻大个花二十两银子买了个不会干活的媳妇。
王姥姥不在意外人的想法,但她知道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她在刘母心中的印象,后半辈子怕是有的熬。
她也不为自己争辩,刘母说再难听的话,她最多也就脸白了白,看她这样,刘母也不好再多说她,只是下次看见她的时候,脸色还不是很好就是了。
王姥姥憋着一口气想要让刘母对自己改观,刘母让她干什么她都不喊苦不喊累,还抢着做。
除了农活她没做过,其他家里的一切事务王姥姥上手的都很快。
刘母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娇媳妇,虽然看着娇娇弱弱,但能吃苦又聪明,干活也麻利,什么事教她一两遍就记住了,并且完成的特别好。
原本对她带着偏见的眼光也渐渐地有了温度。
刘宗不会在母亲面前护着她,他知道这样只会让刘母更生气。但他会私下去给刘母说她的好,这点王姥姥是知道的,这让她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在刘家待了三个月之后,王姥姥的绣技在清水县刚刚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刘母也已经完全拿她当亲闺女了,再也不整天把花了银子买她的事挂在嘴边,反而见人就夸她的好。
人人都知道刘家买来的媳妇不仅漂亮能干还有一手好绣技,给刘家赚了大银子了。
王姥姥虽然性子好,却也不软弱,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原则。在王府待了那么多年,耳濡目染,她看人也有独到的眼光,什么人能来往,什么人不能深交,不用刘母多说她就做的漂亮。
但面对丈夫,王姥姥却没有任何脾气,她一直感激丈夫救了自己一命,对他充满感激和爱慕。刘宗则对这个妻子极其满意,长相和能力都是人中龙凤,做什么事都合他的心意,自然对她宠爱有加。
两人直到刘宗去世,都没怎么吵过架。
王姥姥生的第一胎是个女儿,也就是刘氏。刘宗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惊喜的,精挑细选给她取名叫秀容。
刘母即便没有儿子那么高兴也什么都没说,好好的伺候儿媳妇做完了月子。只偶尔跟儿媳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暗示她,自己想要个孙子的愿望。
好在王姥姥肚子争气,隔了两年就怀上了第二胎,这次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叫刘耀祖。
刘母喜出望外,这下对这个儿媳妇连最后的意思芥蒂都没了,彻底没什么不满意的了。
婆媳两人好的亲如母女,刘母去世的时候,王姥姥还哭的晕了过去。
听起来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算不错。即便一开始有误会和委屈,但结果终归是好的。
然而,王姥姥的生活并不是这样顺风顺水下来的。
刘家原本的的家境在水牛村属于不怎么富裕的人家。刘母一个寡妇把儿子拉扯大,个中心酸自然不必多言。
之后刘宗为了买王姥姥掏空了家底,刘家就更是一贫如洗了。受尽嘲笑就不提了,但日子是真的难过。
直到后来她接了绣活才慢慢地有了些家底。
好在是撑了过来,但好久不长。岁月只不过静好了几年,就在刘氏十五六岁的时候,她们家出了事儿。
王姥姥的绣活儿名头越来越大,她知晓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很多时候有意把活计往外推,奈何许多推不过去的,就算等的久一点,也只要她的绣活。
而其他人,对她的这种行为不但不感激,反而觉得是在欲擒故纵。一来二去,嫉妒她,眼红的人越来越多。
人呀,这眼一红,心就黑了。
终于,有个被抢了风头的绣娘对她出手了。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见面
王姥姥被人下了套,绣品莫名其妙出了问题,被顾客找上门来,名声大跌。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
刘宗气不过,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