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35节
D-有点腼腆,向来冷脸的他居然讨好的笑笑,“老张和王哥都在啊。”
王义笑笑去倒了杯水,又帮忙将行李卸下来,而张三一点规矩都没有的去乱翻,突然眼睛一亮,“哎呦,好漂亮的荷包!”
“哎哎哎,别乱翻!”
张三向来是个胆子大的,啧啧道:“不会是外面有相好的吧,别忘了你现在可是少爷门下……不对,你是签了卖身契的!”
“滚蛋,少爷早就把卖身契撕了!”
王义古怪的瞄了眼那荷包,绕有深意的瞥了眼杨文,呃,这厮居然有点脸红,嗯,估计没跑了。
“还有封信呢,没封口?”张三自顾自掏出信纸瞄了几眼,冷不丁边上杨文一把抢了去。
“这是给少爷的,信不信回头少爷扣你三个月的月钱,到时候我可不会再替你说话!”
张三似乎没听见,只疑惑的拍拍脑袋,“马秀妈……好像在哪儿见过。”
杨文小心的将信纸收入怀中,听了这话一愣,“见过?在哪儿见过?”
“哎哎,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我这脑子……”
旁边的王义幽幽道:“不会是《忠义水浒传》里的吧?”
“是啊,你除了《忠义水浒传》,其他书一概看不懂。”杨文哼了声,“慢慢想着吧,我先去找少爷。”
……
隔壁终于安静下来了,钱渝又读了几页书,琢磨着写一篇制艺试试手。
还没来得及下笔,隔壁又大呼小叫起来,钱渝研墨的手一抖,过年才做的新衣登时染上好几滴墨汁。
虽然当年分家,身为长子的祖父得的最多,但父亲这一辈七个兄弟,大都又只知享乐,家里如今算不上富裕,钱渝登时被气得七窍生烟。
气冲冲的推门出去,钱渝一眼就看见人群中如鹤立鸡群的那位堂弟。
“钱渊!”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多了,还没听见过有人直呼自己姓名,钱渊皱眉转头看到一个略微熟悉的青年正扒开人群冲过来。
“钱渊,这里是状元巷,你要点脸行不行!”
“弄了帮粗人在这儿舞刀弄剑,还早上去路上狂奔,简直就把钱家的脸都丢完了!”
周围都安静下来,涨红脸的张三正要扑上去,一旁的王义赶紧一把拉住。
看对方不吭声,钱渝更是来劲了,“看看你,还自称是华亭钱氏,胳膊肘尽往外拐,幸得薄名就出去招摇撞骗。”
钱渊眯着眼还是没说话,胳膊肘往外拐,应该是说自己和太仓王家合作,招摇撞骗?
“哼!”说到这,钱渝幸灾乐祸起来,“还真以为嘉兴项家看得上你啊!”
噢噢,原来是说这事儿。
周围已经有七八个聚拢过来的钱氏族人,听了这话脸上都一副赞同神色。
“我警告你,赶紧把这些粗汉赶走……”
话还没说完,钱渊就转过头看着张三,招招手问:“他是谁?”
张三眨眨眼,立即回道:“不认识。”
“嗯。”钱渊点点头,迈步进门,“敢进门就打出去,在外面嚷嚷也打。”
“是!”
七八个护院异口同声让周围人都吓了一跳,看看那些护院手上抬起来的棍棒赶紧散开。
钱渝铁青着脸看着堂弟消失在门内,想说些什么,但嘴巴似乎不听使唤,想做些什么,但发现腿脚都有点软。
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但对方不仅置之不理居然还问他是谁,而且还是去问一个下人……对于心高气傲的钱渝来说,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旁边还有三两族人在嘀咕,“惹谁不好去惹渊哥儿,谁不知道他那张嘴!”
“不是说他性情大变,现在温润如玉吗?”
“鬼信,三岁看到老……”
“不过那张嘴可比以前强多了,一句话就把渝哥儿气成这样。”
懒得管外面那些破事,钱渊只交代两句,以后再有人上门惹事一律打出去,转而问起正事。
“张三,你说想起来了?”钱渊饶有兴致的笑道:“仔细说说吧。”
“也没什么,去年十一月,去嘉兴之前,早上逮了一伙儿拍花子,少爷还记得?”
“继续说。”钱渊抿了口茶,皱皱眉放下。
“这都是散茶,回头弄点好的给少爷备着……噢噢,后来我和老杨进去搜搜,找到一本花名册。”张三嘿嘿笑着说:“当时少爷不是让我别只看《忠义水浒传》嘛。”
“马秀妈就是从那花名册上看到的?”钱渊点点头看向杨文,“你说探听到那对姐妹是从马秀妈手里调教卖到秦淮河的,这么说来……应该是这伙儿拍花子卖给马秀妈的。”
接过张三递来的花名册,钱渊看了几眼,运气不错,至少线索没断,“张三,这次有功,回头赏你。”
“哎,谢少爷赏。”
杨文不爽的瞥了眼得意洋洋的张三,自己长途跋涉跑了两个来回,最后还没这厮功劳多。
“那伙儿拍花子还在县里大牢里关着。”张三虽然不知道内情,但主动出谋划策道:“侯继高和县里关系好,让他帮忙把人提出来?”
“嗯,还是老杨你去办。”钱渊想了想,虽然希望渺茫,但值得试一试,“回头可能还要去一次山东。”
把事情大致安排了下,钱渊转头看见角落处案上的荷包,“那是什么?”
“老杨带回来的,八成外面有了相好,少爷,小心这厮要溜!”
“拿来看看。”
“拿来!”
低头仔细看看,又嗅了嗅,钱渊抬头狐疑的看了眼脸红的杨文,再想想这厮去山东的目的地。
“啧啧,杨文啊,人家是千里送鹅毛,你是千里送鸡啊。”
张三还不明就里,一旁的王义却在苦苦忍笑,没想到少爷也懂呢。
“啧啧,还是只童子鸡!”钱渊叹道:“算了,你歇着吧,挑个机灵的去算了。”
“为什么?”
“我怕你一去不回啊!”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再赴嘉兴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多,钱渊自认为有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也是最好的变化莫过于生活作息时间的改变。
前世在刑警队经常是彻夜不眠,碰上大案子只能抽空去沙发上眯一会儿,钱渊也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
后来下海经商也一样,每天晚上都是十二点之后才回家,没个两三点肯定不会上床……钱渊总觉得自己会在五十岁之前猝死。
现在好了,在陆树声的棍棒教育下,钱渊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得自己都不敢信。
每天早上大约六点起床,洗漱后出去晨跑,回来吃完早饭,七点左右进书房。
午饭后小睡一个小时,练两张字再开始继续钻研制艺,到下午五点左右将三篇制艺送到书房,然后回家处理些杂事。
晚饭后进书房听陆树声点评八股,之后再看看从书铺里买来的辅导材料……主要是历代历科的程墨,以及精选出的八股文章合集。
大概晚上九点到十点钟上床睡觉。
啧啧,现在钱渊起床都不用闹钟了,放在前世想都不敢想!
三月末,已经是草长莺飞,院子里的大树茵茵茂茂,华亭俨然一副盛世华年的好景象。
但钱渊心里的不安与日俱增,看了眼手里的邸报,心里都在发颤,自己这只穿越蝴蝶卷起的风暴似乎偏离了历史轨迹,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新一期的邸报没有太多重要的消息,但其中不起眼的一条引起了钱渊的极大关注。
名望响彻天下,被视为文坛宗师的唐顺之起复,任兵部职方司郎中,旋尔被嘉靖皇帝钦点为浙江巡按。
钱渊知道唐顺之这个人,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这是个著名的大才子。
但问题是唐顺之任浙江巡按,那胡宗宪怎么办?
钱渊合上了邸报,他有点不敢想象……
“少爷,探听过了。”杨文进门小声禀告道:“到嘉兴、杭州的路顺畅的很,没见到什么倭寇,连盗匪都少。”
钱渊起身站在自己绘制的地图前,伸出的手指点在杭州湾那边海域上,往上是金山、奉贤,往下是绍兴,往西是杭州。
这三个方向都有重兵把守,金山有俞大猷,绍兴有卢镗,杭州城更是防御重点,唯独西南的嘉兴府缺乏重兵名将驻守。
倭寇不去戳杭州这个马蜂窝,不来找俞大猷这个硬骨头的麻烦这是能理解的,但为什么嘉兴府这么安静?
钱渊心里有不详的预感,要不去苏州府避难?
这个念头还在脑海中盘旋,一个又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消息传来。
“死了?”钱渊咧着嘴。
“嗯,据说是年后受了风寒……”谭氏是个软心肠,虽然是个陌生人,而且差点成了仇人,但脸上还是挂着哀伤。
那位差点和钱渊成一对的项家女居然病逝了,年仅十五岁。
“也是个可怜人。”谭氏叹了口气,“渊儿,你说要不要上门拜祭?”
“用不着。”钱渊斩钉截铁的回道:“咱家以什么名义上门?那项家老二说不定把儿子打出门!”
开玩笑,嘉兴府那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燃起战火了,自己去找死啊!
除了迁居杭州一事之外,谭氏基本什么事都听儿子的,叹息几声后不再说什么了。
钱渊在心里琢磨迁居的事,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侯继高的声音。
“这次苏州府要惨了!”侯继高摇着头说:“任大人太过大意,现在倭寇在太湖肆无忌惮,据说长洲、常熟都有倭寇出没。”
钱渊一把拽住侯继高,“太仓、昆山呢?”
“钱公子。”侯继高先寒暄两句才继续说:“倭寇倒是没攻城,但也一片狼藉,嘉定知县、典吏俱死。”
“哪里来的倭寇?从刘家港上岸的?”
“好像不是,据说是从通州那边过来的,在崇明县盘桓了一段日子,崇明县的知县、县丞都战死了。”
看钱渊木然,侯继高安慰道:“和咱么没关系,有俞总兵在,华亭总归无忧。”
完了,往苏州的路断了,虽然崇明、嘉定、昆山也隶属于苏州,但要保证安全,钱家就得迁居到苏州城内。
当天晚上,钱渊难得的没有去书房聆听陆树声的教诲,吃了晚饭径直去了护院那边。
“前些日子已经向你们交代过了,迁居势在必行,。”钱渊咬咬牙,“现在是去不了苏州了,只能去杭州,实在不行就沿富春江去徽州,叔父在那儿任通判,到了徽州能陆地辗转去南京,或者沿江去汉口。”
“记住,钱财是身外之物,关键是人!”
“少爷放心,一个都不会少。”张三似乎有点兴奋,还来了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杨文犹豫了下,“少爷,陆家那边真的绑走?”
“绑!”钱渊哼了声,“绑到杭州,还怕他跑回华亭来!”
早在半个月前,钱渊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书,从人员组成、武器配备、运输工具都有了准备。
屋子里几人数王义最为老练,也久经战阵,想了会儿才慢慢说,“少爷说松江府、嘉兴府日后必是四战之地,的确如此,但如今嘉兴府尚平安……”
顿了顿,王义接着说:“要不小人先带几个去探探路?”
“老王说的不错。”钱渊笑着连连点头,有个夜不收去探路,安全系数自然大大增高。
“那我明日就走,等我消息。”王义活动活动四肢,“少爷放心,二十多个护院养了大半年,每日精米肉食,不比精锐边军稍差。”
“好,等你消息!”
但第二天凌晨,收拾齐备的王义领着五个护院准备出发的时候,却看见钱渊苦笑着站在门外。
“等等吧,一起走。”
“什么?”
“我也要去嘉兴。”
钱渊叹了口气,真是身不由己啊!
昨日傍晚,嘉兴项家来人通报,那位年近八十的老大人没了。
本来这和钱家没什么关系,但问题是人家来报丧了,华亭顾家、何家、孙家、钱家、陆家五姓都得到丧报。
在这个时代,人家都派人上门报丧了,你不上门拜祭……日后两家那就是结了仇的。
昨日夜里,钱渊回了陆宅,母亲谭氏和叔母陆氏都去了陆宅,最后商定,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三人代表三家前往嘉兴项家拜祭。
无奈之下,钱渊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再赴嘉兴。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军事天赋
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一行人由青浦县城坐船逆流而上入嘉兴府,一路上风平浪静,众人在船上悠悠然品茶闲谈,间或开玩笑嘲讽钱渊的胆怯。
这一次,惜命的钱渊只留了三个护院,余者全都带出来了,而且个个全副武装。
就在船上人开始讨论文徵明为钱锐写的那幅墓志铭字帖的时候,杭州城陷入一片恐慌。
准确的说,大部分恐慌出现在钱渊曾经一展身手的巡抚衙门内。
四月份的天还算不上热,但大堂内主位上的那位圆脸老者却在擦着额头上层出不穷的汗。
屠大山,嘉靖二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应天巡抚,不久前在同年徐阶的举荐下继任浙江巡抚兼提督军务。
和其他朝中人士不同,屠大山在南京兵部任职多年,对东南沿海倭寇的判断和京城那帮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实话实说他并不想坐到浙江巡抚这个火山口上,甚至他已经开始怨恨背后的那位,前任彭黯下狱,但总归性命无碍,但自己……
就在昨晚子时,大股倭寇从海宁县登陆,没有劫掠乡野,而是目标明确的扑向了杭州。
杭州是有重兵把守的,被贬为参将的汤克宽如今就率军驻扎在杭州城,但倭寇似乎没有把这位前浙江副总兵放在眼里。
到今日午时,倭寇依旧强攻不退,杭州府下辖八县大部分都没受到倭寇侵袭,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杭州城挡在前面呢,但有一个县倒了大霉。
这就是位于杭州北部的余杭县。
屠大山非常清楚余杭县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倭寇对杭州府的挑衅,更是大大威胁到了漕运。
因为余杭县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最主要的起点和货运聚集处,一旦余杭有失,屠大山觉得不仅仅自己,家人恐怕都要被连累。
这让已经年近花甲的屠大山如何不抱怨,如何不怨恨朝中的那位同年呢。
又擦了擦汗水,屠大山努力让自己声音保持平稳,“俞大猷何时能到?”
下面的幕僚们互相对视一眼,特么求援信四个时辰前才发出去,人家俞大猷又没长翅膀,能从松江飞过来……
大堂外的一名年轻武将垂下头掩饰着眼里里不屑,都说屠大山在任应天巡抚时整肃南直隶兵备,太湖中三战三胜,得以进位浙江巡抚,现在看来实在名不符实。
一位幕僚出门细细交代堂外诸人,弹压城内骚乱,多派人手去各地求援,最后才小声对那位年轻武将道:“元敬,你先回军营吧,有事会让人通报。”
虽然年轻,但戚继光很会来事,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甚至还能和巡抚衙门内的几个幕僚对上几句诗,这使这些文人都不以武将视之。
“是。”到任半个月的游击将军戚继光脸上平静如水,虽然他心里在鄙夷堂内巡抚大人的胆怯,以杭州府如今的兵力,就算不胜,防御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回营后看了眼散漫的兵丁,戚继光摇摇头,径直入屋站在那副刚刚弄到手的地图上。
这是浙江全省以及南直隶的松江府、嘉兴府、苏州府的地图,戚继光是将门之后,又在蓟门、登州历练,自然知道熟悉地理是作战的首要条件。
看了许久,戚继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虽然到现在只上过四五次战场,而且都规模很小,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戚继光很敏锐的发现不太对劲。
直觉告诉他,这一战只怕没那么简单。
戚继光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军事天赋,但有这样天赋的人并不仅仅只有他。
……
嘉兴府平湖县乍浦镇外的小山上。
身披软甲的青年踌躇满志的左顾右盼,身后的大氅被海风吹的鼓起,在空中猎猎作响。
小山的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侧和北侧都山头林立,颇为陡峭,而南方则是一片坦途。
“来了!”
“来了!”
满脸都是麻的汉子大笑着走上半山腰,亲热的试图去拍拍青年的肩膀,但对方眼中的冷意让他手一僵,只能收回手笑着说:“还是徐兄弟妙算,老虎真的出洞了。”
“理所应当。”徐海轻轻一笑,反过来拍拍汉子的肩膀,“叶兄等着吧,只要杀了这只老虎,官兵必然丧胆!”
回头看了小山的南侧,徐海鄙夷的在心里嘲讽同行的拙劣,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至少帮了自己不少忙。
徐海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即使在杭州虎跑寺做个小沙弥的时候他也如此坚持。
的确如此,虽然没有俞大猷、戚继光他们家族中的将门传承,但徐海有天生的军事天赋。
从嘉靖二十七年之后,除了台州之外,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