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医生太懂我了_分节阅读_第22节
D-:“其实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他们会去营造一个紧张、充满压力的氛围,认为只有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才能激发潜能。”
“但学生的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人就能适应这种压力,有些人反倒在这种压力下无所适从。”
说到点子上了,王主任现在苦恼的就是这件事,她之所以会找心理咨询师给老师们做指导,就是想寻求除施加压力外,更有效地激发潜能的办法。
“元医生,那该怎么做?”
.
.
《这医生太懂我了》正文 第四十六章 请你来上课
看着急切想知道答案的王主任,元嘉摇了摇头,继续说着话。
“没有一定有效的方法,毕竟面对的不是个体,而是一整个学生群,任何方法都只能是相对有效。”
“我明白。”
元嘉就从目前的现状开始分析了。
“首先,咱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对吧,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压力。”
“这时候,学生群体里会分化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他们能适应压力,并通过压力提高成绩。”
“第二种,他们无视压力,简而言之就是他们不把成绩当回事,这类学生就不在我能帮助到的范围之内,因为任何方法在他们看来都是扯淡,反正开心就行了。”
王主任深表赞同,确实不是人人都把学习当回事的,无论你的课讲得再优秀,还是有学生懒得听。
“我主要讲的是第三种,他们能感受到压力,但是他们没办法很好地利用压力,压力使他们产生焦虑,焦虑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王主任点了点头,这种也是最为惋惜的,都说因材施教,但往往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这类学生可能本身很优秀,却被大一统的教学模式给牺牲掉了。
元嘉坐在椅子上,拿着球拍点着球,球在拍面上跳动,王主任也静静地看着。
“对于第三种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设置心锚的方式,来让他们面对焦虑时,可以从容自信地去应对。”
“心锚?”
“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也是条件反射的一种。”
元嘉举例道:“比如一个学生,他在考试的时候作弊,正在他紧张万分地盯着抽屉手机时,风吹动了窗户,折射出阳光,他在窗户外发现了班主任,他紧张地快要昏过去了,于是这一个场景就成了他的心锚。”
“从这以后,他每当看到窗户反光,便会下意识地紧张,而且会去看窗户外有没有人,因为他的潜意识已经把这个过程关联到了一起。”
王主任若有所思。
元嘉笑了笑,道:“这就是一个负面的心锚。”
“要建立心锚,我们必须捕捉对方的情绪,如果我们捕捉到的是正面情绪,那么此时设置的心锚就是积极心锚。”
“比如一个学生,考试结果下来的时候,他发现成绩进步了,此时他是充满信心,且情绪积极,如果老师正巧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么他的潜意识就会把拍肩膀和积极地情绪联系起来。”
“等到他面临考试紧张的时候,老师再拍一拍他的肩膀,就能激活他的心锚,使他的情绪变得积极自信起来。”
王主任恍然大悟,可又苦恼地摇了摇头。
“元医生的办法确实很不错,但学生群体太大,我们也很难去针对性地设置心锚啊。”
“所以啊,没有什么方法是万能的。”
元嘉想了想道:“但是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给自己设置心锚。”
“那该怎么做呢?”
“可以在午会时间的时候,让学生静坐,让他们去想象一件快乐的情景,或者当年被表扬、被鼓励、充满自信的情景,必须要非常真实地去想象和回忆。”
“情景在脑海中构建出来之后,就用力地握一下拳头,或者捏一下自己的虎口。”
“这个过程必须坚持,而且是全心全意地去投入到里面,多次重复来强化这个指令,相当于自己催眠自己,毕竟我们无法总是遇到‘非常状态’,心锚的植入前提条件便是‘非常状态’”
“当这个心锚设置成功之后,他只要握紧拳头,就会有种充满自信的感觉,在考试焦虑时,作用非常大。”
听完元嘉的话,王主任也已经明白了。
跟之前说的一样,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但真心愿意去做的人,肯定能因此受益。
“元医生讲得很清楚,受教了。”
王主任惊讶道:“难怪我看很多运动员,在赛前总是会握紧拳头,或者进了一个球之后,也会做这个动作……”
“是的,这就是他们给自己设置的心锚。”
元嘉笑了笑,道:“观众的欢呼声、掌声、还有他握紧的拳头,就是他心锚的诱因,也是自信的源泉,积极的心锚可以让他不断因此受益。”
王主任点了点头,正式向元嘉发出邀请。
“元医生,不知道你周三中午有没有空?我想请你给我们老师上一堂关于学生心理的辅导课,包括如何引导、如何沟通……还有你刚刚提到的这个如何设置积极的心锚。”
“大概九十分钟左右,报酬是三千元,经费不多,希望你不要介意……”
王主任之前也是有联系过一些比较知名的心理咨询师的,但经费就这么点,人家都不愿意来。
今天和元嘉的沟通中,王主任感觉受益匪浅,元嘉年纪不大,看问题却很透彻,而且非常好相处,沟通过程十分愉快。
元嘉简单地跟王主任了解了培训时间,大概有二十名老师来听课。
他答应了下来,按照自己平时给人咨询的收费,三千元还是划得来的。
……
羽毛球还没打完呢,李颖被干下了场,元嘉便和赵诗茵pk。
不得不说元嘉的进步极为神速,关键是他‘坚持一年每天跑三公里’的体力发挥了作用。
赵诗茵毕竟是女孩子,体力远比不上男生,元嘉这坏胚就一直打高远球,吊赵诗茵的后场,消耗她的体力。
“你太坏了!我不行了……”
赵诗茵快跑不动了,连续打了近一个小时,背心和胸口都汗湿了。
“没办法啊,网前我可玩不过你。”
元嘉也出了一些汗,他把额前的头发往上一抹,这个动作让得李颖又觉得他在发光了。
今天的运动大家都玩了尽兴,散场的时候,元嘉和赵诗茵李颖慢慢走着。
四点多钟的阳光还很好,路上有风,吹到脸上很舒服,汗湿的背心还一阵阵清凉。
“哇,明天腿一定酸死了,茵茵你酸不酸?”
“我有时候也跑步啊,当然不会酸。”
“元嘉你呢?”
“我也跑步啊,也不酸。”
李颖就感觉到了世界的恶意,就她酸。
“你们住哪,我送你们回去吧。”
“没事没事,我们打个车十来分钟就到了。”
“不碍事,一起吧。”
元嘉开得不是啥豪车,就普普通通的平民车,他自己对这些倒不在意,也许是家庭观念的影响,家里人都不太在乎这些东西。
当然了,主要还是没钱,要是有钱自然换更好的车,但没钱就没必要了。
元嘉开车很稳,两个女孩子坐在后面,他时不时跟人家搭搭话,倒也不会让两个女孩子感到拘谨。
“元嘉,你当心理咨询师这么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呀?”
赵诗茵问道,她挺好奇的。
.
.
《这医生太懂我了》正文 第四十七章 元嘉要走的路
赵诗茵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平时也经常有跟学生沟通。
因为她比较亲和的缘故,班上也有不少学生愿意跟她倾诉自己的烦恼。
如果能帮到学生还好,但往往很多烦恼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
比如上次刘媛的事,就一直让赵诗茵惦记着。
心理咨询师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个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如果是让赵诗茵来当心理咨询师的话,她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了。
“最大的感受啊……”
元嘉想了想,说道:“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赵诗茵点了点头,问道:“那你天天接触那些来访者,自己会不会觉得受不了啊?”
李颖也补充道:“是啊是啊,平时要是有朋友跟我说不好的事,我听完就也觉得不好起来了,听说很多心理咨询师最后都得自己去看心理医生……”
元嘉看了看后视镜里的两个女孩子,笑了笑道:“确实啊,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过后来转变思维之后,就能够适应了。”
“关键还是提升自己,来心理咨询的客户,他们本身的气场是很低的,携带着各种负面情绪和能量,如果我的气场也不足的话,互动的时候就一起完蛋了。”
见元嘉说的轻松,赵诗茵和李颖也笑了起来。
“那他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只是比常人经历得多了一些,然后陷入了某种困顿中而已。”
元嘉稳稳地开着车,目光看着前方,继续道:“他们知道目前的状况不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也不知道哪一步走错了,就像一个迷路的人,缺一个引导者。”
“你知道来访者对我说过印象最深的的话,是什么吗?”
“他说,‘我真的很想好起来’”
“他的抑郁症很严重,但是却并不妨碍他的善良,我教了他很多的办法,可是他真的做不到,跟我聊天时,十句话里有三句都是抱歉。”
“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感觉很无力,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哪怕我给了他正确的方法,也不一定能缓解他的痛苦。”
大概是元嘉的话触动到两个女孩子的情绪了吧,她们都安静了下来。
在阳光的背后,这么一群人,他们连活着都需要勇气。
“那元嘉,你会同情他们么?”
“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我也从不会同情来访者,但我会去理解他们,用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他们。”
赵诗茵点了点头道:“世界上最动听的话大概就是我理解你了。”
元嘉笑了笑,道:“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也叫我理解你。”
“一个从小被家庭忽视的少年跟我说,每当母亲节的时候,朋友圈总是很多感恩的话,他不明白感恩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还有一个从小便被父母打得遍体鳞伤的女孩,她说她总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做什么都会犯错,她不敢抬头看别人的眼睛,偶尔一两次做的不错时,她告诉自己只是运气好罢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面对他们的问题,我甚至无法开口说出‘我理解你’这四个字来,像是千斤重一样,我根本无法理解他经历了什么,然后我还得劝他看开点?”
“这大概是每个咨询师都会有的折磨吧。”
元嘉说着话,脑海里回想着曾经的来访者,那时候他无法共情,根本没能帮助到他们。
赵诗茵也能感受到元嘉的无奈了,就像她听了学生的烦恼一样,很想帮助对方,却不知从何做起。
“元嘉……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到他们呢?”
“有,而且我现在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元嘉继续道:“很多人其实很想好好地对待他人,特别是想好好地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人好好对待过,所以他们真的不懂该怎么做。”
“普通人是无法想象、也无法感受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事的,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去理解他们。”
“理解他们的经历,理解他们的痛苦,然后给他一种‘被好好对待的’真实体验。”
这是元嘉昨晚学习了催眠和心锚的相关知识之后,研究出来的办法。
在共情的前提下,他可以催眠来访者,然后往他们的内心里植入美好的心锚。
类似于外科手术一样,把发生病变的思维剔除掉,重新换上健康的思维,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精神上的痛苦。
催眠治疗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但真正能将其用好的心理医生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只是起到了舒缓精神的作用。
越是当心理咨询师久了,就越感到言语力量的不足,尤其是从小内心就受过创伤的人,随着时间的沉淀,是根本无法靠几句话就能治疗好的。
普通的感冒发烧可以靠吃药解决,但是身上长了个恶性肿瘤的时候,就必须要手术摘除才能恢复健康。
当然了,催眠治疗并非所有心理疾病患者都适用,像精神分裂症、意识障碍等病人,就不能使用催眠,否则将会使病症更加严重。
许南栀的社交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抑郁症是很适合用催眠进行治疗的。
只不过她患病已有近二十年,无论是性格还是思维都已经严重被侵蚀,现在不是接受催眠治疗的最佳时期,必须要等栀子准备好,再一点一点地辅助催眠进行治疗。
最起码她要能跟元嘉见面了,元嘉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她,而现在看来,除了元嘉之外,栀子是完全排斥任何外人的,甚至远远地在阳台看到有人,都会惊慌失措地躲到屋里去。
……
现在是下班小高峰,路上微微有些堵车,元嘉倒也不焦急,不像很多开车的人那样,遇到堵车就心烦气躁。
其实车里要是坐着别的女孩子,男生一定记得不要因为堵车而气躁,她们会感觉害怕的,尤其是载着喜欢的女孩子时。
“堵车哦,好烦……”
“元嘉,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特地送我们,然后还堵车了。”
两位妹纸显得比元嘉还急,元嘉只是浅笑,气场沉稳平和,落在两个女孩子眼里,就觉得特别舒服了。
“诶,元嘉,我想起以前老师问过的一个讨论题,说是你在驾驶火车,前方轨道有四个孩子在玩耍,拐角的轨道一个孩子声嘶力竭的在喊同伴离开,有两个选择,依旧前行会撞上四个孩子,变道却只会撞上一个孩子,你的选择会是啥呀?”
李颖很好奇地问道。
元嘉想也没想,回答道:“不变道。”
“为啥啊?”
“四个人犯的错误,为什么要一个无辜的人来承担呢?”
李颖和赵诗茵若有所思,赞同地点了点头。
元嘉手搭在方向盘上,启动车子,继续道:“其实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
“是什么?”
“假设刚刚那题,车长变道了,撞上了那一个孩子,孩子神奇地活了下来,这事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这时候你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你该怎么做?”
元嘉的问题直接把赵诗茵和李颖问倒了。
该怎么做?
劝他看开点?
告诉他要理解列车长的做法?
两个女孩子摇摇头,问道:“那元嘉你会怎么做呀?”
“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选择不变道。”
元嘉说道:“没有任何做法可以逆转时光,填补上这个创伤,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事不是说过去,就真的过去了的。”
……
车子在一个小区门前停下,赵诗茵和李颖到了,挥手跟元嘉再见。
“改天一起再打球啊。”
“好,再见~”
“拜拜~”
看着车子开走,李颖戳了戳还在愣神的赵诗茵。
“想啥呢?”
“没有啊,在想元嘉刚刚说的话。”
“元医生真的是一个很懂人、很体贴人的帅哥啊。”
李颖感叹道,又拿球拍戳了戳赵诗茵的软肋,“诶,你真的就放弃啦?虽然姐姐我整天损你,但好歹你也很棒啊,不尝试追求一下?”
赵诗茵无语道:“别闹,元嘉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那喜欢归喜欢,这不还没在一起嘛,你还有机会啊,不过对手隐藏在暗处,你也确实挺难的……”
“什么对手……我喜欢单身。”
“哟哟~~”
……
.
.
《这医生太懂我了》正文 第四十八章 栀子一起来语音啊
许南栀抱着小熊躲在门边,看着面前空旷的院子,白妍在她的视野里仔细地走了一遍。
“没有人在哦。”
“嗯……”
许南栀微微有些紧张,但说来也神奇,抱着小熊之后,那种恐惧的感觉果然减轻了不少。
她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走,走到了台阶处,这里是她昨天征服的领地。
走到这里的时候,阳光就晒到她身上了,而且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风和远处细细碎碎的鸟儿声。
心脏砰砰地加快跳动,今天她的目标是离开台阶三米。
脑海中外面的世界有些光怪陆离般的恐怖,她不由地紧紧抱住怀里的小熊。
怀里的小熊好像有了温度似的,让她冰冷的手能感觉到一阵阵温暖。
寒意被一点一点驱散,许南栀僵硬着双腿慢慢往前走。
一米、两米、三米……
最后在三米处这里站定,她静静地感受着,脑袋不敢抬起来,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