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时明月宋时关》

唐时明月宋时关_分节阅读_第21节

《唐时明月宋时关》 江左辰 7466 2021-11-29 10:59

  D-为南唐的地方郎中,肯定没有见过。

  他神色有异,摸过了韩熙载的脉搏之后,自己断定了病症,指着这些针灸道:“这是何人所扎?”

  韩佩解释道:“这是苏宸公子所扎,怎么了,曹郎中,难道有何不妥之处?”

  “何止不妥,简直是胡闹!”曹修元脸色带着一丝愤怒,对着苏宸道:“你这一套针法,闻所未闻,与韩大人的病症并无多大关联,还接触到了头部,你这样做,是何居心?”

  韩佩闻言之后,神色一冷,目光看向苏宸,有了一丝戒备和质疑。

  他父亲可是唐国朝中的三朝元老,韩党的领袖,一直以来都是宋党忌惮和打击的对象,平时派来行刺和暗杀的,也不是没有;因此,韩佩此刻不由得多想一些。

  苏宸平淡道:“你真的看出韩老的病情吗?”

  “那是当然,韩大人乃是外感风邪,肝阳上亢,心气衰弱,行血不畅,这是胸痹之症,老夫只要针灸一下,开个方子,让韩大人服下,好生调养一番,就没事了。”

  苏宸道:“我这一套针法,就是针对韩老的病症所在。”

  “胡说,针灸根本用不了这么多,老夫一针即可!”曹修元冷哼,对着韩佩拱手道:“请韩爷准许老朽来医治。”

  韩佩看了曹修元一眼,对他的信任,明细多过不知根知底的苏宸。

  此刻,连徐锴也不便多言,因为牵扯到韩老的性命和危险,一切当谨慎,连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苏宸,并不知底细,觉得还是听年长的郎中比较稳妥。

  “出了事情,你自己担着吧!”苏宸轻声冷哼。

  “废话,老夫医病救人,自有分寸!”曹修元一脸傲慢,伸手快速拔下了苏宸插的银针,扔在一边,然后手里拿着一根自己的金针,对准肝脏反应区,扎入了金针,然后轻轻捻转。

  通常肝肾阴虚才会招致外邪,曹修元打算催动肝火,如果肝火阳盛,也能压制外邪。

  归根到底,曹修元判定此病直接原因是:春寒未消,风邪中之,入于经络;没有准确按照心脑血管疾病来诊断。

  曹修元认定为胸痹,他针灸之法,先是催动肝火,然后又对胸口之处的经络穴位进行针灸刺激,用加速心脏跳动,冲开胸痹症状,让韩熙载醒过来。

  但是这种做法过于激进,等于拿着一瓢水去灭油锅的火,韩老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肝肾阴虚,受这种刺激,反而会加重了病情。

  苏宸欲言又止,他对中医了解也不全,看出曹修元的手法过于猛烈,但是,效果如何,他一时也猜不到,毕竟他不是中医资深大夫。

  片刻后,韩熙载睁开了眼,曹修元笑容满脸,用余光瞥了苏宸一眼,讥笑道:“老朽就说过,韩老的病,并不严重,根本用不着插那么多针,肯定有人别有用心……”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才几个呼吸工夫,韩老双眼一翻,就抽搐了起来。

  “爹,你怎么了?”韩佩看到这一幕,吓得面色惨白,赶紧冲到床边抱住了韩熙载。

  苏宸脸色也是一变,韩熙载的血管脆弱,血栓不少,根本不能过于激烈刺激,否则,很容易脑血管破裂,或是心源性猝死。

  “这,不应该啊,怎么可能……”曹修元惊讶万分。

  韩佩焦急中带着怒气,问道:“我爹他究竟怎么了,姓曹的,你快说啊!”

  曹修元冷汗直冒,狡辩道:“不应该如此,肯定是……刚才苏宸给韩大人治病,留下了隐患……”

  韩佩抬起来,目光冷冽看向苏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锴也询问苏宸:“苏公子,韩老这状况,你解释一下!”

  苏宸淡淡说道:“这个曹庸医,诊断有误,只看到了韩老疾病表象,光想着在咱们面前装象了,没有认真诊断,使的针灸手法,刺激韩老的心脏周围的经络,和肝肾反应区,导致虚火旺反烧身,韩老的血管脆弱,血压比较高,受到这种刺激,会产生更严重的惊厥和抽搐!”

  徐锴听他平静说出了关键所在,似乎胸有成竹,着急问道:“你可有办法化解?”

  苏宸郑重其事道:“是有办法,不过经过曹庸医这样一番乱弄,改变了我刚才治病之法,本就有些耽搁病情,现在这么一弄,也不知韩老体内是否有血管出血,严重的,可能偏瘫,甚至丢了性命!”

  “苏公子,此话当真?”韩佩听完,见他如此镇定,说的有理有据,已然信他七分。

  “千真万确!”苏宸点头道。

  “不可能,你在乱说,老夫的医术,怎么可能出错?”曹修元还在反驳,不承认自己有什么过错。

  “你这庸医,立即给我滚出去,莫要害了家父性命,否则,你们曹家都要陪葬!”韩佩说完,直接伸手把曹修元给推到一旁,喝道:“来福,先把他押解到隔壁,等老爷病情稳定之后再放人。”

  来福点头道:“是!”

  他看似忠厚老实,实则有武艺在身,直接拎起了曹修元,出了房门。

  韩佩起身,对着苏宸一礼道:“刚才不知苏公子医术深浅,有所怀疑,还请见谅!希望苏公子不计前嫌,立即为家父急救!”

  苏宸点头道:“好说!韩老与我一见如故,自当全力抢救。”

  话落,苏宸直接上前,帮韩老头部后仰打开呼吸通道,然后双手在胸口按压几下,立即施针,按照先前的手法,继续扎入银针,不过这一次,变成了四十多针。

  做完这些,韩熙载身子已经不再挣扎,平静下来,再次昏迷不醒了。

  苏宸检查一下瞳孔,还有口鼻情况,确认没有脑出血的迹象,心中稍安,然后让人拿来纸笔,写下一个疏通心脑血管的药方,交给韩佩,说道:“请派人按照这个方子去抓药吧。”

  韩佩接过来扫了一眼,说道:“我韩家也有药材生意,这就让人去抓药。”

  徐锴看着韩熙载平静躺在床上,神色恢复了一些,不像是恹恹病态,目光看向苏宸,对他的印象更深了几分。

  半柱香的工夫,十余味药草抓回来,苏宸亲自去厨房监工,安排韩家仆人熬药,等药汤熬练出来后,给韩熙载服下。

  过了半个时辰,韩熙载幽幽醒来,头晕脑胀,一脸茫然地看着床边的几人,狐疑道:“我这是…..怎么了!”

   正文 第四十八章 韩府小公子(为盟主加更!)

  韩佩见到父亲醒来,大喜过望,上前两步跪坐在床沿,焦急询问:“爹,您老感觉怎么样,还要哪里不舒服?”

  韩熙载有些犯迷糊,疑问道:“我不是,在河堤上垂钓吗?”

  “哎呀,爹,你在外面晕厥了,到底发书了什么事,为何忽然会晕倒?”

  韩熙载听到儿子之言,脑海中浮现出在运河堤坝上,写词作诗之事,自己晕迷前似乎看到了一首极其惊艳的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导出了他的生平写照和心声。

  一时激动,气血上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这就是具体缘由了。

  “他,他……”韩熙载手臂缓缓抬起,指着苏宸。

  韩佩吃了一惊,难道父亲晕倒跟苏宸有关,他究竟是敌是友?

  苏宸也有些着急了,这韩熙载说的不清不楚,容易让人误解啊!

  “韩老,您慢慢说。”

  “他不错……”韩熙载说完这句,嘴角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苏宸松了一口气,韩佩也把防备之心松了些。

  “父亲,这究竟是做么回事啊?”韩佩仍然不解,关心询问。

  徐锴站出来道:“韩老身体不适,不便多言,由徐某来说吧。”

  韩佩自然信得过徐锴,于是点头道:“徐大人,您且说来。”

  “事情是这样的……”徐锴当下把事情经过描述了一遍,如何遇到苏宸,让他写词,最后韩老看到破阵子那首词后,直接晕厥的经过。

  韩佩拱手道:“原来有这等事,苏公子不但文采横溢,竟然也懂医术,令人佩服啊!”

  苏宸拱手,谦虚道:“家父是苏明远,做过御医,苏家祖上保和堂有百年传承,晚辈也只是学到几分皮毛而已,幸亏韩老的疾病不大,而且属于慢性,晚辈才能顺利施救。“

  “苏明远的儿子!“徐锴吃了一惊,他以前在秘书省做秘书郎,与宫廷太医苏明远,也有曾熟络,他有两三次生病都是苏明远给医治的,想不到这个苏宸,竟是故人之后。

  不过,想到苏明远牵扯到了太子暴毙案,这里面也是有诸多疑团,风波诡谲,牵扯甚广,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当时元宗李璟将政务交由皇太弟齐王李景遂全权处理,李弘冀遂与李景遂爆发皇储之争,宋党支持齐王,韩党的萧俨、孙晟等人坚持立李弘冀为太子;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李弘冀倒也干脆,派人毒杀叔父李景遂。

  元宗李璟以其残害亲叔叔而废除其太子之位,过不久,李弘冀就暴毙了,死因如何,是否死于谋杀,都没有公布于众。而苏明远是太子李弘冀治病的主治御医,最后他要背这个锅,成为了牺牲品。

  这是否元宗李璟要杀人灭口,掩盖真相,就不得而知了。

  李璟驾崩之后,这就更成了一桩悬案了。

  就在这时,房外传开急促的脚步声,人还未进房,声音先传了进来:“三哥,听说爹爹病了,究竟做么回事,好些了没?“

  声音甫落,一个十五六岁的胖墩少年跑房来,单眼皮,大脑袋,皮肤有些发黑,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书香门第,但是从他的外表上看,毫无读书人的气质,哪怕穿着绫罗绸缎的襕衫袍子,但看上去,犹如沐猴而冠的样子。

  那少年看到床榻上的韩熙载,躺在那里,有气无力,进气多出气少,以为出事了,顿时哭着大喊出来:“我的爹啊,你这是怎么了,可不能就这样丢下我们几兄弟啊……“

  苏宸看到这一幕,直接傻眼了,韩熙载怎么有如此奇葩的儿子。

  “咳咳咳!“韩熙载听到嚎啕哭声,气得咳嗽几声,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直接仰坐起来,指着那少年喝道:“你爹我还没归西呢,你哭丧什么!”

  “咦?爹,你活了。”胖墩少年吃惊地说。

  “我压根就没死!”韩熙载挥起胳膊,就要打他。

  胖墩少年顿时躲闪出去,摸了摸眼泪,见他老子没死,嬉皮笑脸道:“那就好,那就好,刚才把我吓的啊,我的天呐!”

  苏宸看完,心中忍不住觉得好笑,韩熙载英明一世,怎么有这么一个活宝儿子。

  韩佩对着胖墩少年说道:“云鹏,父亲疾病刚有好转,不可动怒,你切莫顽皮,招惹父亲大人生气。”

  “三哥,我知道,刚才情况不明,我也是担心父亲嘛!”胖墩少年这样说着,倒是诚心诚意,虽然平时不靠谱,油嘴滑舌,又贪吃好玩,但是品性是不坏的。

  韩熙载闻言之后,见小儿子低头知错了,又说着关心父亲的话,心中怒气也消散了不少,对着他道:“还不过来,见过苏宸公子,这次要不是他及时相救,为父恐怕还在昏迷中,被庸医治坏身子了。”

  “好的,爹!”少年目光看了屋内,除了三哥之外,只有两个外人,一个是徐大人,昨天见过了,只有年轻人未见过,猜测就是父亲口中所说的苏公子了,于是直接拱手行礼道:“谢谢苏公子,救了我爹!”

  苏宸看这个韩府公子,虽然长相滑稽,但是童心未泯,而且十分孝顺,倒是也多了几分好印象,回礼道:“不必客气,治病救人,是我辈行医者分内之事,何况我与韩老一见如故,又十分钦佩韩老的风度和才学,更会不遗余力施救。”

  他这一番恭维的话说出,十分自然,毫无溜须拍马的痕迹,听的屋内的四个人,都觉得很舒服。

  韩熙载摇头叹息道:“谈到才学,以前老夫挺自信的,但是自打遇见你两次,就觉得写词方面,真的是需要天赋和慧根啊,你年纪轻轻,做那两首词,怕是整个唐国都无人出其右,除了从当今国主的身上看到此才华外,其余人,皆有不及啊。”

  韩佩惊讶万分,先不到父亲如此夸赞这苏宸,不由得都看了这年轻人两眼。

  伫立一旁的徐锴,一向眼高于顶,自持才华学问,但此时不但没有反驳,反而也有些认同,至少写词方面,这个年轻人,的确不一般。

  韩佩扶助父亲的胳膊,说道:“爹,您先躺下,再休息休息。”

  “是啊,爹,要休息好,刚才太吓人了,我还以为要嗝屁了。“胖墩少年在旁说了一句。

  “咳咳!“韩熙载闻言后,忍不住又是咳嗽了几声,这个竖子啊!

  苏宸见情况稳定了,趁机告辞道:“韩老,您暂时好生休养吧,我回去再熬炼一种药丸,针对您心脏上的毛病,以后再有心绞痛,胸闷等,服下药丸就能立时缓解。”

  韩熙载点头,脸色浮现一丝欣慰笑容,现在对苏宸是越看越满意,才情、人品、医术等方面都很不错,引起了他的惜才之心。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当年谜案

  苏宸提出告辞,韩熙载让三儿子韩佩,亲自送苏宸出府,足见对这年轻人的看重。

  韩熙载一共有八个儿子,但夭折了三人,只剩下五兄弟了。二儿子韩伉曾经在科举中名列二甲,进入翰林院做了校书郎。

  五儿子韩俨通过庇荫关系,特招进了仕途,担任六部中户部四司之一的度支员外郎。老六韩侹酷爱习武,二十岁时已去从军,目前在江州节度使林仁肇将军麾下任职。

  几位年长的子嗣中,唯独三儿子韩佩没有进入仕途,而是一直在润州城负责打理家族生意,算是润州韩家的主事人。

  韩熙载性格洒脱,不拘小节,对经商这些没有兴趣,所以家族在润州的商贸往来,这十多年都是韩佩在打理,已经颇具规模,虽然不是九大家族之一,但是也算二流中的顶尖了。

  这还是韩熙载担心韩家名誉受影响,爱惜羽毛,不想让韩家商贾做的太大,也不滥用职权多加庇护,否则,有心要成为九大家族之一,倒是并不困难。

  五子之中,四子都有一定能力,唯独这老儿子韩云鹏,却是个……奇葩!

  韩熙载刚过花甲之年,但老儿子却只有十六岁,彼此代沟很大,平时疏于管教,所以文不成,武不就,让韩熙载大为头疼。

  若是韩云鹏是个傻儿子也就死心了,偏偏这小子,憨厚中又带着精明,精明中又带着傻气,简直就是一会聪明,一会混蛋,让六十多岁的韩熙载,常常头疼不已。

  二人走到府邸前院的时候,韩佩忽然开口道:“苏公子,你在这,且等韩某一下。”

  “韩爷请便!”苏宸客气回道。

  韩佩转身去了前院的客厅大堂,招来了家丁吩咐几句,片刻工夫,那名家丁拿来了一个口袋,恭敬交给他。

  苏宸看到这一幕,心中一动,该不会是…….要支付诊金吧?

  我是顺水推舟地接下呢,还是义正言辞地拒绝呢?

  跟韩老他们熟悉了,要钱有些不好,可是不要……自己还有债务要还啊!

  真是矛盾啊!为何自己魂穿过来,不是一个富二代的败家子身份呢?

  这家穷四壁的败家子,起步太难了!

  正在苏宸胡乱寻思的时候,韩佩已经走到跟前,脸上挂着笑容道:“苏公子,这有三百两银子,并不多,权当做这次诊金了,还望收下。”

  苏宸一怔,三百两银子,这个数字可正是他目前急需的空缺啊!

  “韩爷,这可使不得!我与韩老相熟,当时急救,完全是医者本心,绝无贪钱之念,还请收回。”苏宸按礼数,客气推辞一下。

  韩佩解释道:“苏公子,且听我说!家父步入花甲之年,的确每日饮酒,身体大不如前,若没有今日之事,恐怕我等家人还不知家父身体已经透支,心口问题可不是小事情,家父的身份,对于韩家,乃至唐国都是举足轻重。所以,此次公子救了家父,就是有恩于我韩家,何况接下来,还需要公子继续熬练那护心丹丸,请务必收下这笔诊金!”

  “可是,这有点多啊!”苏宸有点为难的样子。

  韩佩云淡风轻道:“这几百两银子,对我韩家而言,微不足道,跟家父的性命安危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要不是担心拿出太多银两,担心公子拒收,韩某定会拿出几千两来……”

  苏宸心想自己可不嫌多啊,不用以君子之心,度我这小市民之腹了!

  对方话说到这种程度,苏宸也明白韩佩是真想送出银子,毕竟这么一个大人情,若不表示,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而且欠人情最难还,不如用银子来填补,各有所得,心中就不会一直念念不忘这件事。

  世俗中有一句话,叫大恩如大仇。意思是,你若有大恩于某个人或者家族,不要总出现人家面前,让人家每天都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