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_分节阅读_第32节
D-,检查伤口。
彭箐箐天天闲的无所事事,难得今日有事可做,欣然答应,和苏宸一同出门了。
………
知府衙门。
彭泽良今日很早来到大堂上,处理一些积压的公文,查看一些卷宗,此时正背倚“江牙山海图”,那图案中有汹涌澎湃的海水拍打着礁石,浪花飞溅,气势磅礴;头顶上空有一块“明镜高悬匾”,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在三尺公案上,置放着文房四宝,惊堂木、断案牌、发令牌等,以及知府大印和签筒。签筒之中,有行刑的红签、捕人的黑签各数支。
彭知府手念胡须,看着一些往年积压大案子的卷宗,感到棘手,但他又不是神断,也束手无策。
听到知府衙门院内,有男女声音传出,有说有笑,他惊诧抬头,就瞧见彭箐箐和苏宸并肩同步走进院来,谈笑风生着,恰似一对年轻情侣般,毫无违和感,不由得脸色一凝,有点不可置信。
一大早晨,怎地会如此巧合,二人同时同步来到了知府衙门?
“爹,你今日好早就来上衙了。”彭箐箐看到自己父亲在大堂内处理公文,于是步入大堂门口,笑嘻嘻说道。
彭泽良看到女儿脸上洋溢着欢快高兴表情,心中稍安,表明平静说道:“你昨晚在哪里睡的,怎么和苏宸公子一块来了衙门,难道碰巧在门口遇到?”
“不是啊,女儿昨晚就睡在……”中文更新最快 电脑端:./
“咳咳!”苏宸在背后干咳两声,似乎在提醒彭箐箐注意言辞,别有的没的都一股脑儿说出来,令旁人误会。
彭箐箐眼眸一闪,及时改了口风:“睡在了素素姐那……今日约好了,要在衙门帮苏宸解决和曹家的债务清算,所以,方才在衙门口碰面……”
彭泽良也是精明之辈,况且知女莫如父,看到彭箐箐说话时候,眼珠子乱转,明显在说假话,他不动声色又问了一句:“这样啊,那你在苏宸家,今天早膳吃了什么啊?”
“炊饼和什锦锅子……”彭箐箐说完,似乎察觉了什么,顿时捂住了嘴。
正文 第七十五章 甩锅女侠
“你说什么?”彭泽良声如洪钟一般,目光瞪着彭箐箐和苏宸,手里的卷宗狠狠落下,甚至拳头都砸在了桌上。
苏宸的小心脏一跳,硬着头皮拱手道:“那个,知府大人,在下忽然想到,家中还有急事,告退了先!”
“站住,今日不解释清楚,谁也休想踏出这个大堂!”彭泽良怒气勃发的大喝。
“哎呀,爹,你这什么生的哪门子气啊!我是陪白素素去的苏宸家中,他们俩有商业合作,要一起合伙做生意。昨晚就在他家里吃的晚膳,后来素素姐跟他聊的太晚了,外面又下着雨,回家过于麻烦,万一再惹风寒就不好了。于是我和素素姐就都住下了,他苏宅内也有许多空置房间,住了一晚有什么呀!”
“当真?”彭泽良从箐箐那里,听过苏宸制造香皂的事,要跟白素素合作,所以对箐箐的说辞,信了几分。
“那当然,你信不过女儿,也得相信素素姐吧,反正,我是陪着她的!”中文更新最快 电脑端:./
苏宸看着彭箐箐在那里摇着她知府父亲的胳膊,在一边撒谎解释着。
这些说辞,九句真一句假,除了“她和素素都住下”那句不对,其它都是实情,所以,表情自然,连老奸巨猾的彭知府,这时候也没能从他女儿脸上看出破绽来。
不过,关键时候,这闺蜜姐妹都是用来堵枪口啊,有事儿都是闺蜜干的!
还义薄云天箐箐女侠呢,该甩锅时候,也是自然如流水啊。
彭泽良板着脸道:“下不为例啊,不许在陌生人家里留宿,除了素素那里,其它都不行!”
“知道了,爹!”彭箐箐笑嘻嘻回答。
彭泽良抬头又看了苏宸一眼,喝道:“你家中有急事要回去?”
“再急……也急不过救人,在下还是先给姚捕头和杨捕快检查伤势吧。”苏宸拱手一礼道。
“去吧,若是姚捕头和杨捕快能够治好,知府衙门,会对你进行钱贯褒奖的。”彭泽良得知女儿跟他没什么之后,语气缓和了一些,甚至还提出褒奖的事。
“那就先谢过知府大人了。”苏宸微微一笑,虽然钱贯现在对他的重要性,没有前些日子重要了,但是,谁会嫌钱多呢?
等苏宸退出大堂后,彭泽良对着女儿叮嘱道:“以后啊,你离着他远一点,在润州城柳河坊内,他可是声名狼藉,你说你一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跟他出入成对儿,像是怎么回事呢,成何体统!”
“爹,你想多了,我现下也是替素素看着他。苏宸和素素姐有婚约,现在又要进行合作,却对此人不够了解,让我多接触,查查此人的底细儿!”
“素素真能看上他?”彭泽良一脸不信。
“那可以不定,别看苏宸以前名声不好,那都是故意的,你也就光知道他懂医术,却不知他,能写一手好字,诗词也厉害呢!最主要他厨艺好,还能写话本,会讲许多武林故事…...”
彭泽良自言自语道:“我怎么感觉,这都不是素素在乎的方面呢!”中文首发 ://. .
“嘿嘿……”彭箐箐大囧,顿时住口了,说的这些,貌似后面的优秀点,都是她自己喜欢的方面。
……….
苏宸给姚远和杨栋检查了伤势,发现伤口虽有点红肿,但是并没有发炎,体温也都正常,让他松了一口气。
在古代动破腹手术,难度实在太大了,细菌感染是最难防护的,这次能够成功,三分靠能力,七分靠运气。
“多谢苏公子,救命之恩……”姚远是习武之人,当然知道自己的伤势,在一般郎中大夫手里基本无解,本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却没想到自己还能被救回来,这等于再造之恩了。
“谢谢苏公子!”杨栋捕快躺在另一张床板上,也开口道谢。
苏宸摆手道:“别客气,当我拿起药箱那一刻,我就是郎中,医者父母心,不论是谁,我都会设法相救的。”
姚远点点头,从枕头下拿出了一个布袋,里面装有足足百两碎银子,递过去道:“这是我和杨栋家里合凑的一份心意,救命之恩,绝非诊金能替代,奈何我与杨栋家里也非富足之家,还请不要嫌弃!”
衙役之中,捕快薪水是最高的,因为办案时,从原告那里拿点“辛苦钱”“跑腿钱”,从被告那里,得点“上锁钱”、“开锁钱”、“押送钱”,有时候,一些当地小偷小贩,也会孝敬一些“打业钱”,多了一些灰色收入。
但捕快行当也是最危险的,动辄就遭遇拘捕,被打个伤残,或是缺胳膊断腿,一命呜呼,都是年轻多赚点钱,为了后面养伤防老,两家能拿出一百两银子,能折合一百贯铜钱,对于寻常人家,绝对是不小的数目了。
“这我不能收,你们为缉拿盗贼受伤,都是正义之举,我岂能收诊金?”
“听闻苏公子被曹家三郎陷害,欠人巨款,拿着这些银两,也能堵一堵窟窿儿。”
苏宸仍然摇头:“那件事,我已经凑齐赌金了,今日便能还上。你们的钱,就留着填补家用,以及接下来一两年在家养病的滋补费用了。”
姚远送钱不成,被苏宸的义举打动,感激道:“苏公子这位朋友,我姚远交定了,以后若曹家三郎,或是别家的纨绔,再敢欺负公子,我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还有我杨栋,也交了苏公子这位朋友!”
苏宸闻言之后,心头涌起一股暖流,都说好人难做,那是因为做好人比做坏人艰难的多。
但是苏宸,能够坚持本心,是非对错,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是信念所在!
半个时辰后,苏宸给姚远、杨栋二人换了新的外敷药,又留下了三天的汤药量,走出衙门厢房,来到院内。
此时曹家的人已经来到了,他们是不敢不来啊,因为有知府捕快过去催了曹家,来到知府衙门跟苏宸解决债务纠纷。
如今苏宸救治了知府衙门的捕快性命,又跟知府千金成了朋友,衙门的人都向着苏宸,曹家人不敢再耍花样了。
曹修元代表曹家过来的,带来了二百贯铜钱和曹郸的字据。而恶少曹郸,因为前两日在苏宅被揍的太狠,如今还在家里养伤,浑身裹着绷带呢,无法亲临到场了。
苏宸拿出三百两银子,加上曹修元交给的二百贯钱,凑在一起正好相当于五百贯钱,又递给了曹修元,拿回了欠款的字据。双方的债务纠纷在衙门正式备案解决,日后不许再因此生事端了。
“臭小子,等着吧,曹家不会善罢甘休的。”临行前,曹修元低声对着苏宸威胁了一句,甩袖离开了。
苏宸看着他离去背影,心想这个老梆子,还贼心不死,等以后找机会,也要把曹家给踩下去。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预测成真
润州韩府。
韩熙载坐在房内,正在跟徐锴下着棋,棋盘上的黑子白子,密密麻麻厮杀正烈。
“韩兄的病情好些了吗?”徐锴捻着一子,一边思索棋路,一边询问着。
韩熙载点点头:“好些了,头晕症状减轻,心窝也不那么闷了,这个苏宸,医术的确有一套啊。”
徐锴淡淡笑道:“苏家传承医术,已有百年,历代出郎中,他懂一些医术,倒是也说得过去。”
韩熙载起疑说道:“只不过,家中三郎派人去柳河坊打听了苏宸的邻里,有些声名狼藉,不堪入耳啊!这就奇怪了,小小年纪,是真的品行不端,还是有意自污呢,令人捉摸不透。”
徐锴抬头,看了对方一眼,惊诧道:“喔,竟有此事?”
韩熙载点头道:“这苏宸在润州城已经待了五年,可是,并无表现出什么才华,被州府的书院退学,只是一个生徒身份。按理说,才华不会多出众才是,可是,那两首词诉衷情和破阵子,你也看到了,怕是整个江南唐国都无人能写出啊!”
徐锴也发出感慨:“何止唐国,怕是这些诸侯国全算上,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啊!”
韩熙载叹道:“此等人才,若不拉入咱们这边,好生培养,就过于可惜了。”
徐锴犹豫了一下,说道:“韩兄邀请他参加科举了吗?”ァ中文ヤ~8~1~7~8z~w. <首发、域名、请记住
韩熙载摇头道:“跟他提过了,可是他拒绝了,说自己不擅长写锦绣文章,写不了骈赋,所以,选择放弃科举之路!”
“不入科举,直接荐举入朝,终究是麻烦事啊!”徐锴有些担忧。
经过隋唐科举发展,进士科几乎已经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必经之路了。除了一些权贵子弟庇荫之外,连大部分官宦子弟也都选择科举考试,因为通过庇荫进入仕途,有很多局限,不被士林认可,想要得到较高的机要职位,没有科举出身,会困难一些,发展受限。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光靠公卿子弟的身份,就能做高官了,科举打破了权贵阶层九品中正的仕途垄断。
韩熙载有所怀疑道:“所以说,这小子滑的很,当初有可能担心朝廷会因为他父亲的案子,牵扯到他,有人对他不利,因此选择自污名声,成为纨绔子弟,不至于被连累,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可能性还很大呢!”徐锴赞同这个猜测,接着分析道:“他父亲苏明远是罪臣身份,牵扯到了太子和齐王夺嫡漩涡中,满朝党争愈演愈烈,在不明背后谁是害他父亲的势力,这小子放任自己,自装堕落,躲避朝堂某些人的关注,也合情合理啊!”
如果苏宸在这听到这两位朝廷大佬如此分析他,只怕要大笑起来了,你们是不是脑洞太大,想的太多了。
韩熙载喃喃说道:“若是苏宸真有才学,还是要把他拉回科举上来,哪怕非常规的制举也行!”
制举即“制科”,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始于汉;皇帝常称制诏,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应举之士,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便是一例。
唐代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唐文宗以后制举始实际停废。
徐锴想了想,提醒道:“光有诗词文采还不行,需要有真才实学、治国安邦的能力,才是目前唐国中兴所需要的。
韩熙载叹道:“不错,这也是老夫想说的,通过数次接触,这个苏宸给老夫带来诸多惊喜,写词,医术,还有评论国政时局。昨日老夫问起北边形势,让他提出些看法。那苏宸小子倒是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断定宋国会违背后周柴荣临终前“先北后南”的战略,重新改为“先南后北”,放弃攻打辽国。在占据荆南之后,今年开春会率先攻打楚国,然后割裂了唐国与蜀国。等吞灭蜀国,再攻南汉,最后包抄我唐国。这一番言论,令老夫都茅塞顿开啊!”
徐锴沉思片刻,狐疑道:“他年纪轻轻,没有接触朝堂之事,消息情报也无来源,如何能够推断出来这些时政的。”
“这也是老夫好奇之处,也不知预测是否准确,倘若宋国真按此战略推行,那苏宸便是真有大才,值得我们大力扶持和栽培;若是不准,那便是纸上谈兵了,再观察一下吧!”
韩熙载的话刚说完,就有侍卫快步来到门口,抱拳禀告道:“老爷,有西北方传来的密信!”
“拿进来。”韩熙载手里的棋子放下,转身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那名侍卫快步进房,把密信递给了韩熙载。
唐国西北方,是鄂州和江州之地,北面与宋国隔江对峙,曾一度与南平国,楚国,蜀国密集接壤,乃是江南唐国的西北门户,防守重要之地。
“犬子来信!”
韩熙载的第六子韩侹在江州大营内做偏将,能够接触不少前线消息,除了第一时间送往金陵城枢密院和兵部外,还有一份会以家族内部传信方式,让韩熙载能够及时看到,提前了解局势,出谋划策,做出应对。
“宋军开春后发动突袭,短短半个月内,已经攻克楚地四座城池,直逼长沙府去了。”
徐锴闻言脸色一变,惊道:“遭了,楚地那些诸侯割据,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韩熙载脸上顿时浮现担忧之色,点头道:“楚地十年前内乱,被我唐国大将边镐率兵攻占长沙,马氏举族投降,南楚灭亡。但后来楚国大将军刘言,起兵击败了我唐军,继续据有楚地。最终楚国后主马希崇投了后周,在大梁城被周世宗封为羽林统军,而楚地实际被刘言、王逵等楚将割据,表面虽然仍称楚国,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一盘散沙了。如今被虎狼之师的宋军袭击,按照此趋势,怕是一两个月,楚地就要全部沦陷了。”
徐锴也焦虑说道:“那样一来,宋国拿下了荆南的江陵府和楚国的长沙府,从北向南,把蜀国和唐国就给割裂开了,无法联系。”
韩熙载蹙着眉头,忽然想起一事,惊讶道:“咦,这岂非与苏宸分析的,刚好吻合了?”
徐锴恍然道:“然也!基本一致,那宋军下个目标,就是蜀国了?”
“可能性很大!”
徐锴拱手劝道:“韩兄,朝堂主和派,保守派太多,荆楚尽灭,唇亡齿寒,韩兄当尽早返回金陵中枢,主持大局,为策应蜀国提前谋划。”中文首发 ://. .
韩熙载犹豫片刻道:“还有时间,着急不得,要看咱们金陵这位官家得到此消息之后,如何反应吧!若官家不急,老夫干着急终是无用……”说完之后,他口中喃喃念着“苏宸”二字,眼神带着几分期待之色。
《唐时明月宋时关》 正文卷 第七十七章 无债一身轻
苏宸还清了五百贯欠债后,顿时一身轻松,当场撕毁了字据,从此刻起,他要在润州开始新的生活状态了。
“不许再赌了,知不知道?否则,被我知道,看我不替灵儿收拾你!”彭箐箐站在苏宸面前“好言相劝”,双手活动着手腕,咔咔作响。
苏宸撇嘴苦笑,心想以前欠债的,也不是我本人啊!
我只是一个背锅侠而已!
“跟你说话呢,听见没?”彭箐箐更严肃了,一手又搭在苏宸的肩膀上,顿时有股巨大压力感倍增。
苏宸连忙点头,对她这种动辄卸胳膊的做法,虽然很有意见,却不敢表现出来,谁让自己打不过她呢。
这可不是在床上,在长椅上,或是在其它可以躺的地方。站在地上动武,他真不是彭箐箐的对手,让他一条胳膊两条长腿,也打不过。
苏宸忙道:“哎呀,知道了,以前是糊涂了,被人算计,误中了圈套,以后不会再发生那种事了。”
“这还差不多!”彭箐箐见他亲口答应,不再赌钱,清美脸颊上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