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第16章
胤礽可是他亲手带大的,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一个人。
而胤礽从小就知道,汗阿玛对他和对别人不一样,他的东西旁的人是没有的,他也从不曾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与兄弟们分享。
在康熙记忆中,这套木制玩具已经是好几年前的玩意儿了,一开始太子特别喜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就算从仓库里找出来也得费些时间,胤礽对弟弟可真是有心了。
胤祐得了新玩具开心得不得了,回头拉着李熹的手,指着桌上的一碟子风干牛肉:“把这个送给太子哥哥,这是小七最喜欢吃的,太子哥哥也一定会喜欢。”
哪有把吃剩下的东西送给太子的道理,既然七阿哥吩咐了,下面的宫女便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就准备了两个食盒,除了牛肉干还有一些小点心,交给毓庆宫的太监,让他们拿回去给太子尝一尝。
胤祐迫不及待的打开盒子,里面的玩具和七巧板有些类似,只是木块全都是立体的。
康熙坐下来,本想着指点儿子一番。
哪知道人家一坐下来,就全情投入到玩具的世界中,将他这个阿玛当成了空气。
胤祐并不着急摆弄那些积木,而是每一个都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然后按照形状和大小,将它们分门别类。
堂堂一国之君遭到了幼子的无视,只得转向一边,去陪着太皇太后聊天。
祖孙二人先是聊了聊贵妃和宜妃两位孕妇进来的情况,而后,话题又落回到旁边那个小家伙身上。
康熙说道:“明年开春,老四去了上书房,朕就想着让老五、老六还有这小子,一起开蒙读书。”
太皇太后笑道:“想法是好的,不过恐不好实现。”
“怎么说?”
“你额娘那边舍不得胤祺,德妃娇宠儿子,自然也不舍得胤祚,至于最小的这个,我还想多留他两年。”
康熙听懂了,重点在最后一句:“那便再缓缓。”
胤祐捣腾了半天,谁也没看出他究竟拼了个什么。
康熙回头瞧了一眼,忍不住开口:“你这……”
谁知他儿子头也不抬,只是竖起食指放在唇边,轻轻地“嘘”了一声。
从侧面看,这孩子完完全全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包子,脸蛋儿圆嘟嘟的,泛着粉粉嫩嫩的色泽,莹润的嘴唇微微抿着,神情无比专注。
帝王感觉有点管不住自己的手,总想伸过去捏一捏儿子的脸蛋儿。
“阿玛,你看!”
这时候,胤祐终于完成了他的搭建工程。不只是康熙,太皇太后、苏麻喇姑、李熹,屋子里所有奴才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西洋玩具最终能拼出个啥。
那看起来像是一栋房子,有尖尖的房顶和拱形窗户,房子很特别,明显不是大清的建筑风格,七阿哥这是上哪儿学的?
康熙也有些好奇:“这是什么?”
胤祐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干脆拿起旁边装积木的木盒子,翻转过来,将背面展示给他阿玛看。
那竟是用简易线条勾勒出的一座欧洲城堡。
而胤祐正好用积木完整的还原了这座城堡。
康熙不由得大吃一惊,这玩具当年太子玩了好些年,竟从来没想过背面还有这玄机。
第9章
胤祐仍然坚持每天去乾清宫陪胤禛读书,风雨无阻,比胤禛这个正牌学生还要积极。
康熙给孩子讲课的时间其实不长,他政务繁忙,有时需要面见朝臣,有时需要批阅奏折,有时需要处理宗室事务……
因此,大多数时候,胤禛是一个人在弘德殿的偏殿内学习,要么复习汗阿玛讲过的内容,要么临摹字帖。
这个时候,胤祐就会趁机溜到院子里去玩耍。
他一个人也有无穷无尽的乐趣,看瓢虫在叶子上爬来爬去,数它们身上的斑点,看一群蚂蚁努力搬动超过他们体重许多倍的食物,欣赏院子里那些在秋天盛放的花朵,拾起形状各异的落叶……
这时候,那个名叫赵诚的小太监会一直侍奉在左右,担心他渴了累了饿了,担心他摔着,比李熹还要无微不至。
当然,胤祐最喜欢的就是去找曹寅和纳兰成德。这两个人也很喜欢逗他,总感觉七阿哥和别的皇子不大一样,逗起来格外有意思。
平时,纳兰成德喜欢捎带手教他背诵一些诗词,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锻炼机械记忆的时候,胤祐似乎比别的孩子更加聪慧一些,听过一两遍就能背下来。
但他不喜欢背诵诗词,一心想要练功夫。
既然容若和子清两个人是保护阿玛的御前侍卫,那功夫一定很好。
多背两首唐诗小家伙就有些不耐烦,抱着纳兰的胳膊,用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他:“容若容若,我不要背诗,我要学功夫,我要成为巴图鲁!”
纳兰成德长得极为好看,骨子里透着贵公子的傲气,但因为这些年诸多变故,让他看上去又平添几分阴郁的气质。
他摸了摸胤祐的脑袋,叹了口气:“可巴图鲁也是要读书识字的呀。”
胤祐扬起脑袋看他,好奇地问:“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呢?”
纳兰沉思片刻,露出个无奈的苦笑,不知是问胤祐,还是问自己:“对呀,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呢?”
坐在另一边的曹寅瞪了他一眼:“你这话可别让里面那位听到了。”
纳兰便安静的坐在那里,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