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官家,高太尉还在泗上,随时等候着官家的旨意。”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童贯也顾不得自己跟高俅之间的私怨了。
官家能回到汴京主政,那自己的荣华富贵倒还能保得住,万一当今在太原得胜而归,只怕官家就再也没有还政的机会。
一旦到了那般局面,像自己和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六贼”,估计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没听那些无知愚夫愚妇们唱么:“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这个菜是指的蔡京老匹夫,这桶指的可就是自己了!
当今刚刚登基不久,又刚刚大胜金兵,若是再想好好收买民心,说不得就会拿自己这伙儿“六贼”开刀。
跟命比起来,自己跟高俅之间的那点破事儿根本就不能算是个事儿好吗!
“派人快马传旨给蔡京,让他速来亳州。还有高俅,让他先往汴京,接管汴京城防。”
赵吉翔开始盘算着人手和方略:“既然金兵已经退了,那各地的勤王义军也没有必要再勤王了,让他们各回本地,不必再往汴京。”
想了想,赵吉翔还是觉得不太保险,干脆又接着吩咐道:“派人去汴京打探一番,现在朝堂上的情况,还有城防的情况,都要打探清楚了。”
“官家放心,老奴一定尽力!”
见赵吉翔已经动心,童贯连忙保证道:“当今不问青红皂白,便将敢于直言的孙御史和李相下了天牢,还把张劝等人活活打死,如今汴京诸公无不盼着官家回去主政。”
身为大宋的前任或者说唯一一任的“媪相”,童贯很清楚该怎么说才能打动赵吉翔。
但是赵吉翔却被活活打死这四个字吓了一跳:“什么?活活打死?”
赵吉翔知道张劝等人在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跑路,但是赵吉翔却不知道他们已经回到了汴京城,还被赵桓给活活打死了……
自己也是在金兵兵临城下之前跑的路!
“官家恕罪,是老奴失言了。”
童贯顿时也反应过来了——这官家的胆子就只有这么大,为之奈何?
“是张劝、卫仲达等人挂印而去后又回了朝堂,当今说要惩戒一番,就命人打三十大板,事后流放岭南,只是没曾想,张劝等人没能熬过去。”
“嗯。”
赵吉翔不动声色的嗯了一声,却又将话头转到了太原的城防上面:“朕记得,太原副都总管是王禀?这个人怎么样?”
“回官家,王禀乃是唐昭宗时良相王抟的七世孙,东晋丞相王导的二十七世孙,行伍出身。
宣和元年,王禀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次年,改统制。曾与臣一起平叛逆贼方腊。”
赵吉翔大概也就明白了。
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声,赵吉翔开口道:“官家毕竟还是年幼了些,若是他兵至太原之前,太原已失,只怕……”
“官家三思!”
童贯顿时被吓了一跳:“太原乃是汴京门户,太原若失,汴京无险可守,到时金兵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怕再也拦不住了!”
尽管赵吉翔说的隐晦,但是童贯好歹也是带兵二十年的“媪相”,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赵吉翔分明就是打算跟金人媾和,或者是让王禀直接开城投降!
跟金人媾和没什么,多花点儿钱也没什么,就算自己当初还花钱让金兵打仗,后来不一样官至太师之位,更因收复全燕之地得封广阳郡王?
但是直接卖了太原,以后金兵三天两头的来汴京城下逛一圈,要钱倒还好说,万一要命呢?却又该如何是好?
再说了,王禀是自己当年的老部下没错,但是王禀会不会听自己的?
还有太原守将张孝纯,那匹夫曾经当着自己的面指责自己,现在又怎么可能会听自己的吩咐?
第19章 朕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金人所求,无非钱财,而我大宋富有四海,给他些赏赐也就是了。”
赵吉翔毕竟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心里自然清楚的很,跟皇位比起来,钱财算什么东西,有皇位还担心没钱?
“倒是那个逆子,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喊出朕也配姓赵这般大逆不道之言,由此足见其心性之劣。可是,他却忘了,这皇位,毕竟还是朕给他的。”
童贯还是想再劝一劝赵吉翔:“官家,太原副都总管王禀和太原守将张孝纯两人都是死脑筋,如今跟金兵交战日久,伤亡也重,只怕不会……”
“你使唤不动他们?还是跟他们有过节?”
赵吉翔瞥了童贯一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根结:“如果不能使唤他们那就换了他们。”
童贯还是有些迟疑不定:“现在完颜宗瀚正兵围太原,就算是想换,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换的吧?更何况,依老奴之见,只怕金人所图非小……”
“金人不图钱财,难道还会图朕的江山社稷?”
赵吉翔道:“他们懂得如何治理这天下么!还是说,连你也打算忤逆朕的旨意了?”
“老奴不敢!”
话被赵吉翔说到这个份上,童贯也不敢再劝了:“老奴这就去安排!”
“慢着!”
赵吉翔喝住了童贯,又接着吩咐道:“先拟一道旨意,放出李邦彦等人,看看京中的反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