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的郎君他胸怀天下 第2章
这对即将上任的金原县县尊,应劭的妻主宋琰来说,这可着实不是个好消息。
第2章 知情人士 不可思议,都城少年郎心心念……
新任的小县尊竟然真的是个美女子,不同于边疆的军士们想象中那种时兴的病弱小娘子,她看起来虽然不似武者魁梧,但也是身材颀长,肩背撑得起七品青衣官服的成年女子。
而且她年纪看上去不及弱冠,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节。
“皇帝把这样一个人物派过来,莫非真的是想重振边疆?”
虽然少有人直接说出口,但是见过县尊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想的。
金原县现在是固原向林城之间四个县唯一的县尊,来的时候也是自请驻守荒郊,皇帝并不烦恶这个拒绝娶她儿子的少女,虽然她不肯尚主,但皇帝确实是欣赏她的好相貌,打算让她以后回都城近前侍奉,此时自然也就给了她更宽裕的环境,让她能在刚出仕的时候就统领四县。
若是在江南之地,自然是无上荣耀,只是在这边境,也只能代表此人未失圣心罢了。
对固原城主来说,宋琰掌管的四个县,正是固原大部分的补给来源,虽然她对都城没有什么好感,也不是很愿意再听从昏庸皇帝的命令,但是为了还能领到的不多的军饷,这位能与获赫族大主一较高下的将军还是亲身接待了宋琰这个小小的县令。
在见到宋琰本人之前,李蛰将军只想这个人能听话点,别给她惹事便可。
“宋娘子不愧是今科探花,人长得精神!”
李蛰穿着已经沾满脏污的铠甲,在固原城外的校场上,接见了她新来的下属。
“将军过奖,宋琰愧受”看着甲胄下缘逐渐滴落的的黑褐色的血液,宋琰并没有像李蛰想得一样受到惊吓,她只是在心底暗暗的叹了口气。
这李蛰将军并不是什么会哭穷卖惨的人,穿着战场上的盔甲来见她一是为了煞煞自己这个新来的家伙的锐气,免得给她添麻烦,二也是这盔甲边缘已经隐约可以看见破损与划痕,若是清洗干净,反而不甚体面。
这盔甲还是李蛰从虏获的获赫族战俘手里凑齐的。
至于这都城的器械坊的匠人们为了边疆的战士特意制作的盔甲,为什么会从获赫战俘手里拿到,就要问问现在都城风头正盛的二皇女了。
“小探花!我家将军与你说话,你眼神往哪里飘呢?”一声暴喝将宋琰的心神拉了回来,看着饶有兴味的将军跟她身边已经开始愤怒的扈从,宋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条陈。
“我在都城的时候就经常听闻李蛰将军的大名,”见刚刚出声的扈从表情有些怪异,眉目精致的少年女子笑了笑道“自然不是什么坏名声,而是将军领军护佑固原十三年从未懈怠,我对您确实是仰慕已久,不敢拿些无用的废话来浪费您的时间”
见李蛰有些赞赏的看着她,宋琰便直言道“这条陈里面是我来的路上看见的边境的困境与我所整理出的应对之策,还望将军能够拨冗一观,下官初来固原,有什么错漏,还望斧正。”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除了那些酸唧唧的还能不能正常说话了。”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位校尉有些不善道。
“阁下是金原县赵彦赵校尉吧,多谢指正”宋琰看上去甚为诚恳的道“却是是下官初来乍到,有些不适应,想来在固原呆久了,自然也会慢慢习惯。”
赵彦没想到她竟然知道她的名字,在场的军官脸色立时有些变化。
这个在一众杀才里站的稳稳当当小书生,看来是有备而来,就是不知道是好意还是恶意。
场面顿时安静了许多,后面女郎们训练的号子声与脚步声从地底缓缓的传到众人耳中,翻看着条陈的李蛰突然合上了手里的本子,道“宋先生不愧是今科三甲,这本子里的内容堪称治世之术,”将军不顾身边将士们疑惑的眼神,双手前举,竟是对这个刚来的小书生行师徒之礼“还望先生恕我不敬之罪,到我将军府一叙。”
见将军这礼行的实在,没有半分勉强,一直站在将军身边默不作声的司军收起了惊疑不定的眼神,拍了拍还弯着腰的将军道“将军行军多年,已经习惯了军旅行事,只是宋县令初来边境,恐怕还需先安置家眷,何况将军您说的突然,郎君府上恐怕也没有准备,不如先让宋县令回去整理包裹,过几日正式领职的时候,再详细探讨这条陈如何?”
将军让司军拍的肩背紧绷,忙点头道“确实是我思虑不周,先生先请回金原县洗尘安歇,改日我再请您论策。”
宋琰看着长身玉立的司军,有些感激的道“多谢将军、司军美意,下官确实带了家眷,那便先回了,圣旨命下官五日后前来领职,届时望将军对条陈不吝朱墨。”
刚刚还在因为将军的态度对这小小书生有些改观的将士们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有些牙酸的表情。
看来这县令确实是有能为,长得也好看,怎么说话非得这么文绉绉的呢。
宋琰去固原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两个侍女,回来的时候却是金原县的赵校尉带着军士亲自送回来的,边疆物资不丰,但架不住将军们经常带兵去跟边境的游牧族群友好交流,马匹是不缺的,回来的时候脚程快了两倍不止。
到官衙门口的时候,还是半下午,由于中午没吃饭,又舟车劳顿了一路,赵校尉虽然极其的好奇她给将军的条陈里写了什么,看着面色不是很好的小书生。也只能约个改日再见,然后就把这个看上去不是很壮实的女郎交给了她的郎君。
“今天老娘、今天我对长官说的话有些鲁莽,过两天老赵再上门给您道歉。”赵校尉对着宋琰拱了拱手,转身就骑着马走了。
见众人都已经离开了,宋琰牵着应劭的手,朝他俯下身耳语道“邵哥可知,李蛰将军身边那个才华横溢的谷谋士,就是那个都城余姚郡主想嫁的那个,其实是将军家的郎君。”
此时正是初春,斜阳照在穿着青衣的女子身上,为她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浅淡的金芒,显得弯着腰的少女温柔而儒雅。
应劭却是长长的出了口气,笑着摇摇头道 “知道了妻主,这确实令人吃惊,不过您今天辛苦了,我们还是先进门吧。”
第3章 深夜新闻 谁能想到,探花郎竟然也有这……
应劭对自家妻主一见面不问金原县的具体情况,民风民俗,以后生活的环境,而是第一时间分享八卦这件事,一点都不奇怪。
甚至说,由于实在是太习惯了,他连劝诫的想法都没有了。
甚至还想再深入的探讨探讨这是不是真的。
“这金原县看上去虽然并不十分丰饶,但是百姓的生活似乎还不错,”餐桌上,应劭有些感慨一样道,“这边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是牛羊肉甚是便宜,饮食上比都城的百姓都要多些荤腥。”
应劭这么多年经商,对物价倒是很是敏感,也大致了解常人家的生活。
他虽然是太傅家的儿子,但由于幼时伤到了双腿,从此行动不便,他家里也明白他不可能再嫁入高门大户,也就默许了他自己经营一些商旅之事。
只是她们不太了解具体规模而已。
“这可不一定,”宋琰擦了擦嘴,继续道“我今天给李将军递条陈的时候,她的激动可不是装出来的,我那折子里还没写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呢,不过是一些增产制盐的方法,就能让原本对朝廷已经极其不满的将军改观,怕是她对这些东西的需求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
“妻主的意思是,现在固原缺粮?”
应劭放下了筷子,认真的摆出了倾听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