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北雄》

北雄_分节阅读_第40节

《北雄》 325 10090 2021-11-01 10:04

  ,想要凑上去露个面,都是难如登天。

  大隋从来不少能征惯战的将领,她若去了,泯然于众人是最可能的结果,一个不留神,可能还会遭了旁人算计。

  大功肯定轮不上她,小功也得看运气。

  父亲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就是往辽东输送马匹粮草,这是马邑的天然优势,做的好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必定不会少了他李靖。

  只是她这个做女儿的,还有点不甘心罢了。

  这事,其实跟谁商量都没用,只要去了,就得看她运气好不好了。

  李碧至此,可谓心情大坏,气的也不轻,伤口更是隐隐作痛,不愿再搭理李破,站起身来,不言声就走了。

  李破也不去管她,在他看来,跟着她出来走一趟,就杀了好几十口,也差点丢了性命,再跟你去辽东?跟着你去也还算了,但在那么一位脑子抽风的皇帝带领下打仗,实在是太危险了。

  风卷残云般,将桌上的饭菜消灭干净。

  李破抹了抹嘴巴,琢磨着,程知节那些路上见了石头都想踢两脚的家伙去了也就去了,你说你一个世阀贵女,乱掺和个什么劲儿啊?

  应该趁这会女人没法动弹,时不时的去打击一下她的积极性,让她不要胡思乱想才好。

  是不是找机会,装作不小心,把她的伤弄的重一些呢?带着伤,你还能乱跑?

  这厮能想到的主意,总是透着些阴损。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代码开始 -->

  ===第94章 操练===

  (再多说两句,主角不太清楚历史,应该是合理的,昨天看了一个友的评论,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知道隋末历史,主角就是个文盲什么的,阿草也无语了。

  不说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啊,阿草只想问一下,你真确定自己知道隋末历史?就算是历史学家他也不敢这么说啊,你知道隋末有多少人口吗?大概三四千万,其中有多少人当了官,叫什么?有多少门阀,又都姓什么?

  不说这些,就说李靖这样的历史名人的来历,你不查度娘,不查其他资料,你能一下说出来?

  阿草估计,很多人是看网络历史小说的主角,一说就就是几几年,发生了些什么事,如数家珍似的情节看惯了吧?有一个不太清楚历史的穿来就不太适应了,阿草得说,本的主角还就是历史盲,阿草也不打算改这个设定。)

  经过此次很不愉快的聊天,李碧再没给过李破好脸色。

  不过,李破这个新马令还是很快进入了角色,他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在各式文案上别别扭扭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再盖上官印就成了。

  当官其实挺简单的,当个好官不太容易,但当个普普通通的庸官,李破表示他很在行。

  李碧不愿搭理这小子,但还是太闲,太闷,索性,将马场的卫士们都召集了起来,将这些和李破差不多,吃饱喝足却不干正事的家伙操练的哭爹叫娘。

  李破看着也高兴,如果不是李碧刺太硬,他很想赞上几句。

  对嘛,就应该这样,要不是他对这年头的战术还不太了解,早把这些家伙弄起来,操练个天昏地暗了。

  他娘的,知不知道,不定什么时候,天下各处就都会出现一些拿着刀子讨饭的家伙,不想死的,就得勤快点。

  这个已经列入李破的计划之内,只是还需要几位谙熟战阵的人过来,这是个难题。

  他这官还是太小了,没吸引力啊。

  像程知节,尉迟那样的人,现在还都幼着呢,你就算请来也都是些白吃饭的货,不顶用。。。。。。。

  不过辽东一战过后,其实火候就差不多了,那么一场打仗打下来,总会有些人流亡到晋地,到时候不费力就能找上几个了。

  更好的办法,其实就是通过李碧,在马邑军营中寻上两位有些本事的老将,这样的人经验丰富,说不定还和突厥人动过刀子。

  而且,将要军事生涯也剩不下几天了,正好接到马场这边来养老。

  不过李碧现在正在气头上,而且,这女人老是想着建功立业什么的,很顽固,跟她说话太费劲了,不如等一等再说。

  现在,李碧自己跳了出来,那是再好不过。

  而且,李破还三五不时的过来瞅瞅,打算学习学习,在见识过马邑骑军的军容之后,李破甚为羡慕。

  若是当初追他的是这些马邑军人,很可能他就交代到草原上了,要是有这个样子的三五千人在手,他也不怕什么突厥人南下。

  你人再多,咱打不过就守,守不了咱就跑,有这样一群人跟着,生存几率大大的有啊。

  不过,高兴没几天,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李碧估计是看他溜达来溜达去的,恨的咬牙,终于将他这个马令,也纳入了自己的训练范围之内。

  还不是头儿,只是给了他个伍长糊弄了一下。

  大隋的军制,伍长是最低级的武官,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队,设一队正,两队为一旅,设一旅帅,差不多就是之前的百夫长了,三旅到五旅为一团,设一校尉。

  也就是说,到了团这个级别上,校尉已经到顶了,有的直接就是将军了,像李碧的殄寇将军,就可以充任领兵校尉,麾下有三百到五百兵。

  再往上,两营到四营,就可成军,领兵的必然是将军,除了一地最高军事长官外,出征的时候,多数要从京师的各大将军府调任。

  李破的军事生涯,是在云内马场开始的,这个时候,他只是个可怜的小伍长,还是以云内马场马令的身份兼任之。

  听上去很滑稽,但此时的李破,一点都没滑稽的感觉。

  一天下来,骑马骑的腰酸背痛不说,还被李碧骂了个狗血喷头。

  李碧的口头禅就是,你已经死了,你带的五个人,也都死了。。。。。。。。

  娘的,一天下来,李破都不知道自己死了几个来了。

  李五和陈二几个挤眉弄眼,嘲笑李破现在他们是不太敢了,李破已经用二十多条人命告诉了他们,俺很不好惹。

  不过,能够看到升官飞快的家伙吃瘪,这些家伙还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史大史二这些猎户,也是灰头土脸,他们骑马还成,但真的是拿不出手,一旦当骑兵来用,他们出的洋相比李破只多不少,只是李破这个冤大头给他们分担了太多的火力罢了。

  不过,李破是带着天赋光环出生的人,读认字都比别人快不说,这当兵的本事,也非是他人能及。

  只不过用了几天的功夫,李碧再想找他的麻烦,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碧一发狠,将两个女兵当成了监军,个人手持大棒,就等着李破犯错,然后李碧一声令下,上来就是几棒子。

  如此一来,李破进步更快了,两天过后,自任队正,将陈二挤了下去,带着五十人,在城堡之前,来驰骋,像模像样的过起了将军的瘾。

  到了这会儿,李碧也不得不承认,这人好像天生就是当兵的材料,如果再给他些日子,游弋于大军之前的斥候,估计他也能胜任有余了。

  此时,骑兵作战的各个阶段,李破大致已经了然于心,和自己在塞外几个老军口中所说,相互印证,更是颇有心得。

  不过他也清楚,大军交战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像现在这么轻松,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但所有的军事技能,都是从训练开始的,这个不会错了。

  他现在缺少什么,他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对骑兵作战的各个细节和流程还不太明白。

  这个需要他在隋军的军营中呆上些日子,才能准确的把握到。

  <!-- 代码开始 -->

  ===第95章 六月===

  五月很快过去了,时间进入大业七年六月,这个时候的马邑郡,已经渐渐进入秋季。

  这是一年当中,马场最为繁忙的季节。

  战马在这个季节需要配种,还要为冬天储备干草。

  而秋天,也正是战马长膘的时候,放牧必须勤快。

  而马邑郡各处军营中,也开始要求马场送去战马,今年不同往年,战马需求旺盛之极,这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因为谁也不知道,马邑守军,会不会被调往河北。

  来来去去的人越来越多,恒安镇镇将韩景,亲自来了云内马场一趟。

  他的呈文,其实已经送去了郡府。

  但因为史千年的缘故,他很怕郡太爷李靖克扣恒安镇军军粮以及战马,郡太爷在除去史千年之后,也狠狠的扼住了恒安镇的脖子。

  云内县的县令也不再敢私下与恒安镇眉来眼去,通过交易,往恒安镇输送钱粮。

  也就是说,恒安镇千余守军的命脉,已经被抓住了。

  韩景来到马场,非常的客气。

  而李破表现的更客气,顺便将李碧抬了出来,并悄悄告诉韩景,俺不主事啊,你看,大神儿在这儿呢。

  韩景和李碧说了些什么,李破根本没去听。

  送韩景走的时候,韩景拍了拍李破的肩膀,笑道:“世侄有事,可来恒安镇寻俺,只要俺能办到的,定不叫世侄失望。”

  连世侄都叫上了,李破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开始论的辈分,而他更不晓得,韩景和李碧谈的到底怎么样。

  满意吧,那也不用对他这个小官如此客气了,不满意吧,看那样子也不像,这些人的心眼儿啊,真让人猜不透。

  实际上,很快李破就明白,两个人谈的是什么了。

  因为没几天,就传来了恒安镇出兵剿匪的消息,剿除的是什么地方的匪患,那也不用说了。

  东山贼嘛。

  所谓的东山贼,其实是指恒安镇东北群山当中的贼寇。

  说起来,这些贼寇的来历也很杂,有大隋的流民,有北方流窜过来的部民,也有马邑和雁门的逃卒,通缉的罪犯等等,胡人汉人的也都占全了。

  这些贼伙吧,出路不多,抢劫吧,周围没多少村落,种地吧,山中粮产那就不用提了。

  所以,这些贼伙的做的买卖也就好猜多了。

  他们除了贩卖私盐,还贩卖战马,兵器之类的东西,近些年来,有些贼伙还做起了奴隶买卖。

  他们可不管你是大隋还是突厥,只要跟他们联系上,他们就能跟你做买卖,不分对象,也不分种族,凭的就是公平交易。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也就明白了,这是些不服管的商人。

  他们和恒安镇做买卖,也和云内马场做买卖,还和雁门那边做买卖,贩卖私盐的和他们有交情,奴隶贩子们也他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甚至于,当他们势力比较强大的时候,他们还会去草原上转悠,攻破一些部落,抢上一些地盘什么的。

  边塞之地的混乱,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让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而在大业七年六月间,东山贼众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致力于整顿马邑全境的马邑郡丞李靖,不愿再让这些家伙逍遥下去,终于逼着恒安镇韩景出兵剿匪。

  这一仗,对于精锐的恒安镇守军来说,不算什么,稍微麻烦一点的是,进山剿匪,最为可怕的骑兵这个兵种也就没了用处。

  不过,恒安镇还是很快传来了捷报,斩首数百级,其中有名号的匪首,都没跑了,全被韩景割下了脑袋,送去了郡府。

  官军剿匪,在大隋就是这么简单。

  只要官军想剿,没有什么匪巢是攻破不了的。

  当然,在山里剿匪,必定会有漏网之鱼,有的跑去了雁门那边,有的则向北越过了长城,那就不是韩景的带兵能力问题了,而是值不值得追。

  六月末,恒安镇军师。

  随后来到云内马场就不是韩景这个镇将了,而是他手下的心腹将领,来到马场,拜会了李碧,便在云内马场牵走了一百匹战马。

  临走,又跟李破转告,将军说了,让您有暇去恒安寻他喝酒。

  连秋末都没等到,说明恒安镇也在备战了。

  到了这会,李碧的伤势看上去已经没有大碍,当然想要恢复到和以前一样,还需要些时日,但骑马什么的,也已行若常人。

  要说,也该到送瘟神的时候了。

  但李碧一点走的迹象都没有,李破试探的问了问,人家根本不带搭理他的,连白眼儿都懒得翻了。

  但让李破觉着分外不对劲的是,李碧对马场护卫的操练,越来越严苛了起来,陆续有陌生面孔,来到马场,很快,马场的护卫已经增加到了三百人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增长当中。

  得,这女人要去河北了。

  李破觉着,自己的好日子好像也要到头了。

  不自禁的,对李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练的李春连苦都不敢叫了。

  到了六月末尾,整整一团人马,已经堂而皇之的驻扎在了云内马场中。

  程知节来了,这人脑袋好像就是尖的,只要他想去,哪儿都能钻进去。

  罗三来了,和程知节一样,都当上了伍长。

  但尉迟却不见踪影,罗三告诉李破,尉迟已经是队正了,在马邑军营当中,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人物了。

  但人家没打算出来,有了靠山就是不一样。

  听着酸溜溜的,显然,程知节和罗三这种草根,很不理解尉迟的选择。

  到了这个时候,李碧想要做什么,已经是不言自明。

  操练,操练,还是操练,接着马场的便利,五百人,一水的骑兵,整日里在马场里来奔驰。

  隋军的骑兵战术,变着花样的演练。

  几乎是毫无意外的,作为云内马场马令的李破,被李碧编入了军中,充任参军,兼职旅帅,也就是说,李破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当李碧不在军中的时候,他就是领头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找了资料,隋朝军制很混乱,改来改去的,不管了,差不多按照唐朝军制来吧,可能会有些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来,阿草在酌情进行修改。)

  <!-- 代码开始 -->

  ===第96章 军官===

  李破这个参军加旅帅当的让后来的很多人都挺不服气,李破面临的问题很具普遍性,年纪太小,无法服众。

  但很快,不服气的人就都被镇压了。

  没办法,这不但是云内马场的地盘,而且,李破不是孤家寡人一个。

  就算没有李碧撑腰壮胆,旁人也奈何他不得。

  一群马邑猎户,加上李五几个相帮,程知节和罗三也坚定的站到了李破身后,这还不算,马场的一些牧夫,也编入了进来,自然都以马令马首是瞻。

  有那么几个愣头青试了试,随即就明白了,别看人家小,那是真不含糊,简直就是个根本无法撼动的地头蛇。

  将军的近卫,马场的牧夫,卫士,加上郡府的护卫家丁,很显然,虽然将军未曾明言,但这个姓李的,跟郡府定有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