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北雄》

北雄_分节阅读_第8节

《北雄》 325 10828 2021-11-01 10:04

  最黑暗的地方,也会分出个三六九等,这就是人性。

  李破此时也就有了空闲,正式开始教李春练刀。

  于是,草屋之外的空地上,不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不停的抽刀劈砍,呼喝连声。

  不过所谓穷文富武,练武之人,自然需要强壮的体魄。

  而流民营地中那点可怜的吃食,并不足以让李破两个任意挥霍。

  所以,不但是李春,即便是李破,也觉得气力渐弱,过上几天,就再不敢于寒风呼啸中冒头了。

  等到罗三当值结束,换了一茬人来守城门,李破不得不又开始琢磨生计问题。

  先是让罗三领着,跟新来的守卒套了套近乎。

  当然,再套近乎,也不可能像是跟罗三相交一般,称兄道弟,只是在人家面前混了个脸熟。

  让新来的伍长知道,流民营地中有这么一位人物,关西人氏,很有些勇力而已。

  其他的也无从谈起。

  人家根本不会跟你这样的流民相交,连客气都谈不上。

  不过这样也足够了,李破保证了他的活动范围。

  从城门口,到人市,李破完全可以通行无忌。

  李破试探着出了一次城门,又绕来,城门守卒们也只是睁一只眼闭只眼,恍如未见了。。。。。。。

  这让李破很是高兴。

  于是,这一日天气大晴,寒风略止。

  李破带着李春,走出了草屋,径直来到北边城墙跟上。

  像恶霸一样,挨排的踢门。

  将一家一家的流民都叫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将自家周遭收拾干净,严禁在周遭便溺。

  用了三天的时间,李破不但问清并记住了大部分流民的名字,而且给营地中的流民定下了规矩。

  不准随地便溺,拉尿都要到官府临时挖下的厕地去。

  当然,这可不是李破闲来无事,想要在这里称王称霸,在这样一个临时设立的鬼地方,就算你一呼百应,也没个鸟用。

  因为李破恶名渐彰的缘故,这些流民被狠狠折腾了一番。

  估计在这些流民眼中,李破如今比瘦高个,跛子两个在时,还要可恶几分。

  李破可不管这些,他这么做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并非只为了让流民营地变得整洁一些,呆的舒服一些。

  他是为了看看流民营地中都住着些什么人,若是再藏着一两个瘦高个,跛子之类的人物,就算不立即除去,也能多加些防范不是。

  而且,等到折腾了一通,他便找到了两个七八岁的娃子,四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两个瘦的脱了形的女人。

  这其实就相当于一次人口普查。

  数了数,营地中有一百二十四人,快要咽气的有七八个,其余都还能勉勉强强苦熬着。

  拜瘦高个和跛子所赐,营地中的人们,从十岁到三十的年龄段上,是一片空白。

  换句话说,老的老小的小。

  而且营地中每天都在死人,如果照这么下去,李破怀疑,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营地中还能剩几个人下来?

  据几个城门守卒说,这还算好的呢。

  南城那边也有流民营地,但却是在城外,那里的人更多,足有数百人之众,那里的人死的更多更快。。。。。。

  这是人命贱若草籽的真实写照,李破听到这些,也有些心里发凉,他可不想成为城北乱葬岗中的一员。

  所以,他需要更努力一些。

  城北的流民大多都是马邑郡破产的农户,家中没了成年的男人,不想饿死在家里,只能拖家带口的出来乞讨,不想却被扣在了流民营地之中。

  也就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手中都有着户籍。

  但只要离开了村落辖地,按照隋律,他们也就成了地道的流民。

  。。。。。。。。。。。。。。。

  深冬季节,万物萧条。

  一支小小的队伍稀稀拉拉的出了马邑北城城门。

  跋涉里许,终于来到绕城而过的马邑河边。

  小小的队伍中,李破领头,其他的男人大大小小,还有着两个拖鼻涕的娃子。

  再往远走的话,可能有人便会冻死。

  但好在,马邑河离着马邑城不远。

  其实,所谓的马邑河只是当地人的称呼,由马邑城而得名。

  其实它是桑水的支流,再往北行,或许还会看到苍河的尾巴。

  不过不管是李破,还是其余人等,谁也没那个心情去追根溯源。

  他们都属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一群人。

  李破能领他们出城,可着实费了不少力气。

  他不但要像城门守卒保证,稍晚的时候,这些人要一个不落的带去,还要让城门守卒,将这些人的家小一个个登录在册,留了一家家的人质在城里,才能带着这些人出城而来。

  于是,这一天的河面之上,便砸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

  这是为了生存奔忙,即便再苦再累,这些流民也是兴高采烈。

  砸冰取鱼,并非是李破独创。

  聪明的劳动人民,早就知道,冬天的河鱼最是好抓。

  但别说他们不能出城,就算是出了城,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在马邑城下凿冰抓鱼。

  因为按照大隋的律法,渔猎耕种都有着严格的划分。

  平常人等,上山打猎,下河捉鱼,没人看见也就罢了,一旦有人告发,结果会很不美妙。。。。。。。。。

  但李破领着人就这么做了,因为他想把这个冬天过好。

  他不但要为生计考虑,也要为明春上籍之事,做些准备。。。。。。

  <!-- 代码开始 -->

  ===第18章人情===

  傍晚,李破领着人进了城门。

  他们一个个冻的都脸青唇白的,两个娃子都被人背在了背上。

  但每个人手里,都用麻绳穿起的五六条肥鱼,连两个娃子都不例外,死也不会松手。

  那是活命的希望,一家大小几天的吃食。

  有了这些食物,天气再冷,也能撑上一撑。

  而这个时候,带领他们出来的李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之前已然有天壤之别。

  李破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实际上,在绝境中给人以希望,他们的心情哪里是救命恩人几个字能够形容的了的?

  这个时候,最简直接而又简单的表现便是,没人会走在李破前面,李破的名字,在他们口中,也从李大,李大郎变成了李公。

  活命的人,必有佛心,将来也必位列公侯,这个时期的人们,从上到下,皆都笃信佛陀,宿命论,在达官贵人以及百姓中间,很有市场,所以这个不太恰当的称呼,就落在了李破的头上。

  若是让现在郡太爷听到,肯定要气歪了鼻子的。

  不过,李破自己没多少觉悟。

  只是缩着肩背,尽量减少着身体的受风面积,但身子还是在颤抖不休。

  显然,这位李公也被冻的不轻。

  刚过了城门甬道,一直缩在城门根儿上等候的李春立马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看着冻的像个鹌鹑一样凑到身边的李春,李破没好气的踢了他一脚。

  顺手将手里的渔获塞到他手里,“太闲是吧,不想活了是吧?赶紧滚去,这大冷的天儿,若再病上一场,老子把你扔乱葬岗去。”

  李春却是眉开眼笑,拍了拍屁股,拎着鱼就道:“大哥,一起去,小春给你烧鱼吃。。。。。。。。”

  李破道:“你先,我这还有事呢。”

  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让李春带着人先流民营地。

  而他自己则拎着两条肥鱼转身去了门房。

  做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李破不会认为,如果没有任何表示的话,对自己这种优待会一直持续下去,这种人情需要时常的维护,才能长久一些。

  流民们有人懂这一点吗?有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落在最后,哆嗦着手拉住李破,默默的将自己拎着的鱼解下来一条,塞到李破手里,这才躬了躬身子,调头走了。

  微不足道的谢意,却代表着人心最温暖,最真诚的一面。

  李破抽动了下嘴角,瞬间觉得手中的渔获重了许多。

  随即,他的心情也变得很是不错,懂得感恩,又能付诸于行动,他到没多少感动,只是觉得,自己忙碌这一场,有着出人意料的收获。

  敲了敲门房的木门,轻车熟路的推门进去。

  屋里炉火烧的很旺,让整个屋子都是温暖如春。

  看着屋里喝的面红耳赤的两个家伙,李破的心情立即变得糟糕了起来。

  这两位斜了他一眼,连地方都没动。

  李破却立马堆起了笑脸,扬了扬手里的渔获,“多谢两位给口饭吃,这点东西,不成敬意,正好给您二位佐酒。”

  看了看新鲜的肥鱼,屋里的两个这才有了点笑模样。

  屋里的两个人都很年轻。

  一个伍长,一个税官,都是二十岁左右年纪,比李破大不了多少。

  税官操着关西腔,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官话,那架势一摆出来,之前的山羊胡可是望尘莫及,不定就是出自郡府,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家世呢。

  另外一位伍长到没什么好说的,和尉迟一般,从骨子里透着股彪悍狂野,显然别看年轻,也是军中老卒来的。

  在如今的北地,这样的人最多,不需细述。

  屋里就他们两个,其他人都被撵去了箭楼。

  屋内唯一的桌子上,摆着一坛浊酒,瞧那税官喝一口就皱下眉头的样子,显然很难入口。

  但这位姓刘的伍长,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一杯接一杯的跟对方碰着杯,几乎是逼着对方将一杯杯浊酒灌进了肚子里。

  两个人都没说话,但李破也没闲着。

  遇到的这个时代的人多了,李破其实早就开始明白,这里的等级之说几乎无处不在,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能入乡随俗罢了。

  李破耐着腹中饥饿,麻利的将鱼放在炉火旁,等鱼化了,去鳞挖腹。

  又熟门熟路的在门房找出炊具,先是用油煎了一下,等香味刚刚出来,便放入陶罐,弄些水进去,等水开了,将鱼放入其中。

  有葱姜之类的调味,炖鱼的香气很快便在屋中弥漫开来。

  刘伍长抽动了下鼻子,即便他不想跟个流民多话,但还是忍不住嘿嘿笑道:“不错,这手艺要是到咱们这儿来,兄弟们可就有口福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

  随即他便问,“我说你这娃子,以前是做什么的?”

  他确实也很好奇,这个操着关西口音的小子,又与罗三相识,怎么就被关进了流民营地?

  李破露出八颗牙齿,一边儿盯着火候,顺便烤着火,一边道:“小人以前什么都做过,就是不曾做过强盗,您这话可是白问了。”

  一句话,逗在张伍长哈哈大笑,税官也是莞尔。

  半晌过后,火候已到,李破将陶罐中的炖鱼分到盘子里,又浇上浓稠的汤汁,给两个人端到桌子上。

  张伍长早已食指大动,只是让了让税官,便下了筷子。

  一尝之下,不由大赞,“嗯,这手艺。。。。。。可不比春香楼里王厨子做的差了,好,好。”

  税官也夹了一筷子,眯着眼睛不时的颔首,显然也分外满意。

  李破就笑,“小人别的本事没有,但做起吃食来,还堪称道,您二位以后若有所需,唤小人一声便是,若是无事,小人这便告退了。”

  一边说着罗圈话,眼睛却一直盯着陶罐中的鱼汤咽口水。

  这样明显的心理暗示,又让伍长笑了出声,大咧咧的摆手,“拿去吧,拿去吧,怎么说也辛苦了一天不是?”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代码开始 -->

  ===第19章贩鱼===

  (阿草更的不快,请大家见谅,现在是一天两更,等以后再看情况更改。)

  李破拎着陶罐,出了门房。

  他也很满意,鱼汤最是滋补,而味道也绝对不错,可比那三条鱼好的多了。

  当然,还有意外之喜,怀里多了几个铜钱。

  那是税官给的,算是几条鱼的报酬,他推据一番,见那税官执意如此,也就收下了。

  当然,他现在还不明白大业白钱跟开皇五铢钱的区别。。。。。。

  而这个时候,屋里面年轻的税官正品着炖鱼,皱着眉头想,这酒跟菜真的很不配,一边却还要听着刘伍长的唠叨。

  “吃他几条鱼,是瞧得起他,还用给什么钱?”

  税官眯着眼睛不答话,他不会跟这粗汉解释,这是身为贵族,应该有的气量。

  他更不会说,他不想跟尉迟,罗三那群人交恶。

  也不会告诉姓刘的,刚才那个卑微的年轻人,不但关西口音极为纯正,而且,谈吐也多有不俗,说不定还真就是关西李氏哪家的旁支子弟。

  他和尉迟等人都不一样,他见过太多的大族门阀的落魄子弟,说不定什么时候,而既然有着家世,再是落魄,也要比旁边这粗汉强上百倍,一旦有了机会,这些家伙就能一跃而起。。。。。。。

  要知道,当今皇帝的祖父李虎,少年时流落在外的时候,可也是凄惨无比。

  当然,由一个小小的流民,联想到皇帝的祖父,确实有点不着边际,但这年头的事情,谁说的上呢?

  只是心中转着圈的他不会想到,他眼中的粗汉,也在暗自嘲笑于他。

  谁不知道你就是害怕尉迟,罗三,程大郎那些家伙寻你麻烦了?

  瞧你那个鬼样子,老子还就不告诉你,大手大脚的,在这马邑可活不长久。

  生于底层的人,自有他们的生存智慧。

  比如说,刘伍长就不会太将李破当事儿,能照顾一下也就照顾了,不能照顾的,说什么也没用,给个流民送钱?省省吧。

  说不定这事传到尉迟几个耳朵里,还要怪旁人多事呢。

  这样的智慧,也许年轻的税官一辈子也领会不到,即便是领会到了,也不会是在他这样一个年纪了。

  就像李破,到草屋中,把玩着铜钱,最后还是决定,要将钱送给刘伍长,他现在的身份,留着钱也没用,花出去啊。

  就像瘦高个和跛子两个家伙,弄了钱反而丢了性命,反不如刘伍长送的那罐鱼汤来的实惠一些。

  这一晚,一大一小就着鱼汤,嚼着烤鱼,都觉着生活从来没有如此幸福过。

  第二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城门是出不去了。

  于是,李破又去了那几家。

  这一次,李破走在流民营地中,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能够带来食物的人,在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