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已经进入了半山腰的攻击位置,就等待射箭的命令被下达。
而吕武,他也同样山上。
弓箭手躲在植物或树干的后面,手里已经持弓握箭,只要站起来就能朝下面射箭。
这里的山看不到太大块的石头,脚下的泥土为黄色。
可能是压根没人会上山的关系,植物野蛮生长,不存在什么山间小路。
植物一旦多,各种虫子也必然多。
他们上山时最大的麻烦不是其它,是有着多到夸张的蜘蛛网,地上也满是各种虫子在爬,幸运的是没一头老虎或熊突然冒出来。
食草类动物?它们发现有人,不是呆萌地站在原地看,就是一下子就蹿得不见了。
从吕武的视野,能看到山下的东侧有近千人在缓慢行进,时不时隐没人影,又下一刻出现。
这个山谷里面一样没什么大石头,植物却是异常的密集。
或高或矮的各种树木。
比人还高的杂草。
少不了喜欢抱大腿的蔓藤和到处纵横的荆棘。
他们的前进方式是分为两队沿着谷地的山脚,不是明晃晃地走正中间。
吕武的视线转到了狄人的营地。
这个营地并不小,比较奇怪的是看不见牧畜。
“是被放在其它地方了?”吕武才不相信胡人会没有马、牛、羊,要不还是什么胡人?他在耐心地等待,直至己方的士兵靠近到那个营地二十步内,低沉声喝道:“准备放箭!”
一个又一个弓箭手站起身来,挽弓搭箭。
吕武停顿了三个呼吸,大声喊道:“放箭!”
那一声“放箭”在山谷内形成了一种回音在回荡。
营地内的胡人,他们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抬头往两边的山顶看,眼尖的已经看到山上的晋军弓箭手,下一秒就看到箭矢在半空中飞。
一个大喊,随后就是无数大喊声加入进去。
很显然,胡人根本没事先察觉到有晋军在逼近,等晋军都发动攻击了才发现。
发出大喊声的有胡人,他们像是受到了惊吓的兔子那般乱窜。
成为奔跑姿态发起冲锋的晋军士兵也在呐喊,只不过他们喊的是:“杀!!!”
霍迁跑在了进攻梯次的最前方,身躯与各种植物的枝叶发生了刮擦,眼前的视野也是一再的一明一暗,冲到一道篱笆墙前面,想都没想侧身撞上去。
篱笆墙应声而倒,他看到了前方几个傻了眼的胡人,持剑继续往前冲,顺手解决掉一个,没停下前冲的脚步。
更多的晋军士兵冲破篱笆墙,他们喊着叫着向能够看到的胡人挥出自己的武器。
站在半山腰的吕武,看到的就是胡人没有抵抗的意思,发现被攻击就是向山谷的另一头跑。
吕武已经制止弓箭手继续放箭,让他们跟自己喊:“跪地不杀!”
这一场战斗的困难只是发起进攻前的准备,真的开打之后就是一边倒。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胡人都是老弱妇孺,又是遭受了突然的袭击,怎么去跟全副武装的晋军交锋?
在数百年之后,卫霍军团杀进草原,卫青军团正面跟匈奴交战,霍去病军团则是扫荡匈奴的后方。
霍去病军团每每攻击这些没多少青壮留守的匈奴部落,一样没有遭遇到多顽强的抵抗。
等待吕武从半山腰下来,走进营地时,看到就是已经成排跪倒的俘虏。
“旅帅!”霍迁满身的血液,小跑到吕武边上,行礼道:“俘获三千余人。”
剩下的都往山谷的另一边逃窜,很快也被押解了过来。
肯定有一些会躲起来,甚至是爬山想要逃离。
躲在植物密集区域的胡人需要时间去找。
想要爬山逃跑的胡人,会有弓箭手进行射杀。
吕武抬头看了看天色。
进攻前的准备花了一天半还多,开打却是一个时辰内结束,太阳还挂正中靠西的天空,距离夜幕笼罩应该还有两个时辰?
早有辅兵在整个营地翻找东西,觉得有价值就拿过去集中,再进行装车。
士兵则是手持武器看管俘虏。
“拷问俘虏,问出牲畜位置。”吕武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俘虏,以妇女和孩子居多,又说:“平博、由式何在?”
两个早投靠了吕武的小贵族立刻小跑过来,行礼并大吼:“请旅帅吩咐!”
吕武下令道:“率本部押解俘虏出山谷,于外待命。”
俘虏中的青壮早被捆绑在砍来的树身上,一个树身捆上或多或少的人。
他们扛着树身,被士兵驱赶着离开。
而个别反抗比较激烈的胡人都杀了。
妇女和孩子肯定也要捆绑,只是不需要扛树身,被一个跟着一个绑成了串串。
霍迁比较茫然地问:“不再进军?”
吕武说道:“天色将黑。”
他们从来路而回,出了山谷带上俘虏和战利品,来到之前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背着山进行扎营。
傍晚时分,带兵负责去找牧畜的霍迁回来了,还带回了数量可观的马、牛、羊。
所以说了,胡人怎么可能会没有牧畜,肯定是放在别的地方牧养了。
“诸位。”吕武安坐在主位,脸上有着下属无法明白的严肃,说道:“此次出征多有蹊跷……”
大河边上的胡人没迁徙走,拷问俘虏之后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就是没有得到需要迁徙的指示。
一些被俘的首领或家属,他们给出的答案则是,有大部落的首领指示让他们躲避进入山林。
有一点却是能够百分百的肯定。
各个部落的青壮的确都被召唤走了。
他们会合了起来,集结成为大军,只是留守的人并不知道去了哪里。
吕武有自己的判断。
既然胡人集结大军,不管为什么没让大河边上的部落迁徙,大军被集结起来肯定是要跟晋军交锋的。
那么白翟的大军是早就避开“上军”的耳目进入晋国的疆域,还是往南而去要跟秦军会合?
如果是前一个,吕武猜测白翟的大军应该是“蒲”的北面,也就是靠近吕梁山的平原。
这样的话,不考虑任何的军事谋略,只是从季节轮换的时间点来算,白翟大军绝对已经开始南下。
说不定就在“下军”和“中军”前一脚刚刚都过大河,白翟的大军就来了个兵临“交刚”城下。
吕武没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是绝对这一次出征不是为了抢东西,消灭白翟的军事力量才是关键。
一些事情没猜测到也就罢了,有所猜测之后,他需要至少跟程滑沟通一下。
这样一来,他就让自己指挥的这个“旅”暂时原地驻扎,并让霍迁暂时管理军队。
他则是以携带俘虏和战利品为理由,带着合适的部队,押解俘虏和战利品回到了程滑驻扎的地方。
“武?”程滑看到吕武感到很意外,诧异地说:“归之早也。”
吕武没有过多的客套,将自己的猜测给讲了一遍,并给出了为什么那么推测的理由。
程滑听了之后陷入很长时间的沉默。
“程‘帅’,在下深知在其位谋其职,只是……”
吕武看到程滑抬手,停止说话。
“本‘帅’派人告知韩伯。”程滑抬起的手摆了摆,很严肃地说:“未有新令,如之前行事。”
吕武行礼,退出了军帐。
也就是下军将韩厥是吕武的老丈人,也觉得程滑这人很可以,要不他大可以率军挑软柿子可劲的捏。
既然程滑已经表态。
吕武再去多强调,差不多就是指着程滑的脸骂无能了。
在接下来,吕武回到本部,带着部队寻找一个又一个胡人的部落,大多数时间只是在赶路与寻找,少数的时间则是欺负一些没多少青壮的胡人部落。
来到约定的会合时间,他带着没多少减员的部队和战俘、战利品,去到了会合的地点。
他一到,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程滑召唤。
“武!”程滑一张木木的脸上有些不明显的懊恼,眼眸里却满满都是欣赏,说道:“本‘帅’遣人往‘交刚’,如你亲眼所见一般,白翟大军……”
得了!
还真的被吕武给猜中,白翟大军不知道是碰巧与“下军”和“中军”错过,他们在后面逼进了“交刚”这个位置。
“下军将已传新令。”程滑深呼吸一口气,才往下继续说:“我‘师’往北而去,寻可过河之处,入‘蒲’。”
不是赶紧回到“交刚”为国君解围?
吕武嘴唇动了动,还是没将疑问提出来。
之前,他们进入白翟的地盘,是国君一种发泄怒火的行为。
“下军”和“中军”只是听从国君的命令,不是私自出兵进入敌人境内扫荡。
其他国家不清楚,晋国这边从开都是谁挖的坑,埋也是自己埋,掉进去也是自己负责。
韩厥很明显不打算惯着意气用事的国君,想的是迂回到白翟大军的后方寻找一战歼灭的机会。
这个就很值得去思考了。
是不是韩厥认为国家大事比国君安危更重要呢?
还是韩厥相信“上军”的战斗力,认为“交刚”那边并不会出现危险?
吕武现在就好奇一点。
之前往北而去的“中军”发现“交刚”的情况了吗?
如果“中军”的栾书知道了,他会做出什么选择?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去想,要不人会黑化掉。
现在,吕武才真正明白晋国的正治环境。
总之……硬刚的,隐性的,扭扭捏捏……,等等的动作,对抗真的是很激烈!
===第112章:讲“礼”也是分对象的===
后来,吕武知道了韩厥下令往北而去的缘由。
原来是韩厥让随军神巫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向北大吉。
军事行动竟然是用卦象来决定?
这还真是春秋时期的一种操作。
每个国家要跟谁交战,基本上都会请来神巫进行卜卦,一旦卦象显示为“凶”的话,信不信一场军事行动就被取消掉?
而这是“周”的老习惯了。
吕武当然是在行军姿态,乘做的是战车。
应该说整个“下军”都在往北行军,只是并不汇聚到一起,几个“师”分开,到了会合地点再聚拢。
吕武现在多少有些茫然。
他心里想道:“是我身份地位不够的关系,前几次才不知道出兵前需要先卜卦?”
不管是身在什么时代,还真的是要到一定的身份地位,才会知道更多。
他们一路向北,路途中碰上了胡人部落,一般都会顺手解决掉,却是没有遭遇到胡人的大股兵马。
如此这般地耗费了十七个昼夜,由一处浅滩过了大河来到东岸。
吕武记得很清楚……
这一处浅滩,不就是为了躲避追杀,走过的地方嘛!
再继续往前行军,他还发现是熟悉到不行。
其实,也就是没有地图的关系,不然看一眼地图的话,他就能确认行军路线,压根就是他们上次活动的区域,不用等实地到了才回过神来。
“此地……”霍迁的反应弧比较慢,看到了之前扫荡留下来的废墟才反应过来,说道:“莫非……”
不用“莫非”了,完全可以更自信一些。
吕武去没有去找程滑,告之自己对这片区域很熟。
几次表现给了他一种明悟,想表现自然可以,却不能过于高调,免得将所有人当成傻瓜。
他们抵达会合地点,停驻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想好好低调的吕武却是得到了程滑的召唤。
程滑看到吕武,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说道:“下军将有令。”
一个军团的军将不直接向一名旅帅下达命令是对的。
凡事都讲个规则,越级上报是大忌,越级指挥下属的下属也很不春秋。
吕武听着程滑的转述。
统率全军的韩厥没有遗忘一些细节,哪能忘记吕武等人来过这一片区域。
他给程滑下达了指示,命他们这个“师”寻找白翟大军的后勤营地,并独力进行解决。
一个地方的地形会决定很多事情,某些区域就是合适干些什么,绝对不会去挑选不合适的地点。
白翟已经进化到半游牧半农耕。
这一点吕武已经亲眼见证,只是游牧的狄人远比专诸农耕的多罢了。
既然是游牧居多,大军中怎么可能不携带马、牛、羊呢?
而牧畜群一般是要被安排在大军的编制之外,不是跟随大军一起行动,通常会落在大军后面。
吕武对韩厥想要解决白翟大军后勤的指示,意外中又觉得理所当然。
会意外,无非就是还讲“礼”的时代,追求“征服”之战的列国,明知道敌军的后勤线在哪,也是视而不见。
甚至有一个规则是后世所无法理解的!
那就是交战的两军,他们压根不会捕杀对方传递消息的信使,看到了也是当作没看见。
知道这一事实,会不会觉得很怪异?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
又是理所当然的前提,白翟不被算在列国之内,晋国要的是进行消灭,不是打败他们再收保护费。
这里也给吕武提了一个醒。
除非是有打破规则的实力,要不然还是在规则框架内行事为妙。
事实也是这样,身为圈子的一员还能讲道理,要是被踢出圈子,就是胡人的下场了呗?
吕武想道:“我这算是给穿越同行丢脸了吧?”
大多数的穿越者,哪个不是去了陌生地方,整天琢磨着打破规则,甚至迫不及待去干了。
他也就比较不能理解一点。
小胳膊小腿的人儿,哪来的勇气用小身板去对抗整个世界?
命令十分明确,但不是只有吕武这个“旅”去执行。
行动的指挥官是程滑这位“帅”,带着一整个“师”一起行动。
吕武对地形进行回忆,大致上能判断得出哪里能一次性容纳数量庞大的牧畜,就是不敢百分百的确认。
其实有个方向也就够了,接下来无非是派出斥候进行侦查。
派出去的斥候先后回来。
他们的禀告让程滑看吕武的眼神越加怪异。
“武……”程滑先讲了吕武的猜测全部正确,随后说道:“北侧便由你主攻。”
吕武应:“诺!”
他对程滑看自己的眼神有些纳罕。
既然已经知道哪里最适合大规模放牧,去找一找不是理所当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