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这座城池是处在汾水与霍太山的正中间,也就是一片平原的位置。
它的周边有着很明显被开发过的痕迹,只是长久荒废之后,植物野蛮生长,显得非常茂密。
虞显给吕武的意见是,派出武士对周边进行清理。
包括捕杀猛兽和动物,寻找盗贼进行消灭。
宋彬本来有心与虞显一分高下,后来清楚的虞显的身份,知道虞显随时会走,竞争意识不再那么浓。
他附和了虞显的建议,并请命去负责那些事情。
一名叫卫睿的家臣则是建议放火去烧,将原本为农耕区的地方全烧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见。
吕武倒是有些感到意外。
之前,他还以为这时候的人没掌握那种耕作手段。
只是,卫睿只说要烧,却没有提出应该弄出“防火墙”的说法。
所谓“防火墙”可不是用来抵御病毒。
其实就是清出足够大的区域,杜绝火势不受控制地蔓延出去。
吕武特地与卫睿聊了一下,试探下来证实了一件事情。
卫睿知道用火烧可以快速清理掉植物,却不知道烧了之后,灰烬能起到增加土地肥沃的效果。
这年头想做什么,很少有人会去进行正儿八经的规划,都是有一个想法,进行准备就干了。
吕武集合了家臣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弄了一套发展方案下来。
“主!”虞显非常激动,拿竹策都控制不住地在颤抖,道:“此物,至宝也!”
他拿到的只是属于自己分内事的那一部分。
其余的家臣手中,也有着自己接下来需要负责的部分。
他们尽管没有交流,却是能看出些什么,一个个都显得很激动。
这些人接触过的人和事不算少,有些甚至为不止一家贵族服务过,只是从来没有见过哪家想干什么,会将所有事项列出来,再书以文字写清楚步骤。
吕武含笑接受了众家臣的赞美。
ppt而已,他自己则不觉得干了什么大事,现代人要做事先规划是基本行为,将更可能多的方方面面考虑进去也是基础操作。
关键现在是春秋时代,不是没人懂得规划,是压根没人想过要归纳起来,再去书以文字,并且将想干什么,会遭遇到什么困难,列出种种应对措施。
所以了,吕武又仗着后世的知识,完成了一项创举。
宋彬霍地站起来,肃声道:“今日之事若有泄漏,我等皆有罪!”
几个家臣有不同的反应。
大多数非常认可,清楚某个家族研究出了什么,没有跟所有人分享的义务,藏着掖着才是现在的正道。
少数的一两个家臣,比如虞显则是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他是来学习的,接触到了新的知识不能去用,感到失落是必然的事情。
而认可的人之中,他们见证了这样的事情,却是无法出去跟人吹牛逼,总觉得爽度缺失太多。
吕武对宋彬感到前所未有的满意。
都清楚了自己要干什么,负责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办事的效率也就起来了。
他们来“阴”这个地方的第六天。
忙东忙西像陀螺的吕武,他根本没时间继续与自己的四位夫人腻歪,也才想起来应该将几位夫人送回汾水对岸的老封领。
几位夫人倒是没什么怨言,她们或多或少都受过家族教育,清楚身为家主的吕武将精力放在家族建设才是正确的。
因为附近河段没有架起桥梁的关系,过河自然是需要用到渡水工具。
先行过来的卓等人,他们就是依靠木筏,一批又一批地过河。
船?这时候肯定有船,但真不是哪个地方都有。
几位夫人中,韩妏对乘坐木筏过河有着极大的恐惧,其余夫人也没好到哪去。
吕武一再得到不会出事的保证,还没拿出最终的决定,最害怕的韩妏却是决定由自己先渡河了。
“主。”宋彬是越来越拿自己当老吕家的第一家臣来看了,直言劝谏,道:“虽为贵女,不可弱之。”
这个时候,吕武正漫步在经过火烧的荒土地上,满靴子和小腿的布料都沾上了灰烬。
更多的奴隶在武士的监督下,查找土地上的植物根茎,时不时还能发现被烧死的各种动物。
他们先砍伐了周边的树林,将木材给储存了起来,分区放火烧了平原。
站在旷野,能看到四周的土地全是黑色,呼吸的也都是焦臭的味道。
一阵大风刮来时,能卷起地上的大片灰烬,导致空气里飘着灰糊糊的一大片尘埃。
吕武并不是故意找罪受。
他总是需要亲眼看看自己的土地,考察之前开发到了什么程度,规划下的发展方案有没有符合实际。
就在忙碌中,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几位夫人渡河后的第四天,老封领那边来了队伍。
吕武得知賏也到来,放下了手头的事情。
不管賏是不是程婴,他都不是吕武的家臣,硬要说有什么关系,只算是门客。
他刚来,必要的梳洗完毕,求见了吕武。
而吕武本来还不是百分百确定,賏的主动求见,倒是让吕武知道,要是这位“神秘人”有什么事情的话,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刻。
===第59章:实锤,是程婴!===
吕武并不认为现在自己拥有的一切是平白无故,又或是凭空得来。
他刚来到春秋时代,老吕家处在衰落破败阶段。
是他规划了发展道路,明白老吕家的人脉构成,搭上了魏氏才实现了初期的发展目标。
在搭上魏氏时,不是依靠嘴皮子不断上下磕碰,空口白牙地忽悠来各种资源。
认真算起来,吕武给予魏氏知识去换取那些资源,其实是魏氏赚了。
他来春秋已经快一年的时间。
如果按照既定发展路线,他会窝在吕地,花上几年的时间,累积足够的人力物力,才会逐渐谋求新的上升渠道。
而人生在世,哪有做了规划就一定能按部就班去完成的事?
吕武将后来发展出现的变动,锅扣到了程婴身上。
只是,他无法确定出征是不是程婴的某些图谋。
要是出征也是程婴的暗中操作,预示着赵氏与魏氏早就暗中联合,吕武也该感到挫败。
毕竟,他花了很大的精力来与魏氏接触和交流,控制节奏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
一切都是别人的安排?
他就该怀疑人生了。
“贵(人)。”程婴对吕武在等待自己并不意外,行了一礼之后,脸色平静地坐到了吕武安排的座位上,眼睛与吕武对视,说道:“以贵之才,在下初到,洞悉我名?”
吕武颔首。
程婴等于是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问道:“欲杀我,何也?”
吕武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程婴看,说道:“足下初到,心已歹意,可杀之。”
这个答案并没有让程婴感到意外。
他又说:“可有伏士?”
吕武已经与赵氏联姻,该防的肯定还是要防着点。
他才没有安排什么刀斧手在外面,只是安排了三名心腹武士。
一个在程婴座位的下方,还有一个在他的后方,只不过是挖坑躲在了里面。
另外一个则是在吕武左侧的地下,得到示意能出来护卫。
吕武没回答程婴。
“时至今朝,婴仍无知。”程婴为吕武的诚实感到钦佩,却猜不出暗藏的武士在哪,也不会去问。他脸上首次不再平静,带着浓烈的好奇,道:“贵之才,果真天授?”
还是那一句话。
任何知识都不会是凭空而来,必然是经过积累,形成了传承。
老吕家一看就不像是一个有知识积累的家族,不然哪怕没有发展成为大贵族,也不至于衰败下去。
其实,现在的任何一个大贵族,祖上基本上都阔过。
很多大家族追述起祖先,必定能够找到一个名声赫赫的人物。
而这些“祖先”的发迹其实就是智慧积累的一个过程,又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率领一个群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干出了轰轰烈烈的大事。
吕武只是看着程婴,一点回答的**都没有。
他没有义务去为程婴进行各种解答,甚至还能因为程婴在进行窥探将之杀了。
要是换作真贵族,的的确确是会立刻将程婴杀了。
不需要其它的理由,只因为程婴在窥探老吕家的“独门秘籍”这一条。
即便是吕武真将程婴杀了,再给出理由,赵氏和韩氏心生间隙,也要为吕武杀了程婴而叫好。
每一家贵族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们会去窥探别家的秘密,却不能鼓励谁都去做。
问题是,吕武并不是生长在这个年代,并且也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贵族教育。
“在下多有逾越,谢贵(人)仁慈。”程婴原来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他说:“婴已尽责,不久人世矣。今寻贵,事了便往都(城)。”
赵氏孤儿有很多的版本,所有的版本中程婴都会有一个相同的谢幕。
吕武知道的版本不多,对程婴会做出什么选择却清楚。
这个,也是他不想与程婴计较太多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干了多少的程婴,他只有以死来为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当成谢幕,一段佳话才能流传下去。
不是很懂这个年代人们思维的吕武,他认为这个不是程婴能放肆的理由。
“贵(人)初显,缺贵(人),寻魏氏为正途。”程婴在肯定吕武的谋划,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吕武,用着蛊惑的语气继续往下说:“在下为贵(人)增一臂力,只为相辅。”
联姻会成为天然的盟友。
在春秋时期,结成亲家之后,只要不出意外,相扶相持也就成为必然。
并且!
没有谁来当第一个规则破坏者之前……,也就是没人在联姻后进行背刺,贵族对联姻而成的相扶相持根本没戒心。
所以了,目前形成联姻的家族,哪怕是夫妻反目成仇,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哪怕不是太牢固,也不会暗中捅刀子。
而这里需要排除一点,也就是与国君成为亲家,不算在此列。
只单纯讲贵族圈子。
吕武已经搞懂程婴的想法。
程婴看到了吕武的潜力,相信自己的眼光,认定吕武会带着自己的家族成长起来。
赵氏主宗已经得到了韩氏的庇护以及帮助,他们也相信韩厥会尽心尽力地帮助赵武成长起来。
人无远忧必有近虑。
赵武能得到韩厥的全力相助,但是韩厥之后的韩氏后辈呢?
将全部心思花在来复兴赵氏主宗的程婴,或许还有其他什么人,他们这一帮致力于让赵氏主宗得到振兴,又长久兴盛下去的家臣,是不是需要进行更多的盘算?
程婴问道:“贵(人)可知,(赵氏)因何有此一难?”
吕武不能回答是因为赵氏主宗太招摇且霸道,两次参与了弑君,赵盾这一代更是亲自部署怎么弑君;尤其是赵氏的一些族人,他们因为家族的强大,肆意地欺凌另外的贵族。
当然,他更不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赵氏孤儿》版本。
比如,赵氏主宗会覆灭,还不是因为赵氏的内部关系混乱,谁给谁戴了绿帽子。
往更阴谋论的方向猜测,说不准孟姬(赵庄姬)嫁入赵氏主宗都是晋国公族一个阴谋,为的就是从内部瓦解赵氏,再群起而灭之。
灭赵氏主宗是国君发起,参与的贵族却是极多,表明真不是一家两家恨赵氏主宗不亡。
要不是晋景公最近一直做噩梦,韩厥劝说的方向也对,赵氏主宗的即便会复立,也不会那么快。
另外一点,晋景公是在赵氏主宗的扶持下才成为晋国的国君,他猜测自己没多少年好活了,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个身后名,导致前脚刚号召众贵族灭赵主宗氏,后一脚却是自己允许了赵氏主宗的复立。
“武子。”程婴对吕武改了称呼,脸色也变得有些阴郁,说道:“今,避无可避也。”
看来,是吕武一直的沉默让程婴感觉到有些不妙了?</div>
===第60章:想要当“猪”的吕武===
这是一个动不动就搞株连的时代。
一人犯错,整个家族蒙羞。
要是一个家族想针对谁,不会只是针对个人,必然将对方的整个家族都针对进去,并且还会带上有血缘关系的三族。
所谓“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子族,也就是连嫁出女儿的女婿那一族都被带上。
程婴说吕武躲不过去了,指的就是吕武跟赵氏主宗的联姻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还有哪些家族会针对赵氏主宗,吕武一样会被针对。
毕竟,谁都不希望会有被报复的那一天。
吕武慌了吗?
他一点都不慌!
按照历史谱写好的剧本,赵氏主宗会再一次兴盛起来,并且联合魏氏、韩氏来三家分晋。
知道一些历史剧本的吕武,他对自己成为赵氏、韩氏和魏氏的姻亲,实际上要感谢作为筹谋者的程婴。
当然,他并不清楚自己知道的只是一个美好的结果,其中的曲折没有相关印象。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摸清楚了这个时代的一些规则。
在这个年代,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
以他的能力,或许能够让老吕家崛起,但也会止步于下大夫爵位,财富方面则不是越多越好。
春秋讲的是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原因当然是“血统论”的横行。
第一代崛起,创造好了足够的基础。
让第二代人站在父辈的肩膀上,依靠积累的名声和财富,使得其余贵族承认这个家族有资格与他们并列,算是一个平稳的过渡期。
到了第三代,就是真正收获的一代人了。
吕武与赵氏、韩氏和魏氏结成姻亲,他的子孙中有了三个大家族的血脉,等同于捅破了本来的天花板。
这样一来,只要吕武有那个能力,老吕家也就不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得到众贵族的承认,少了晋升路线上的排斥与刁难。
只是从另外一点来讲,赵氏、魏氏和韩氏的敌人,理所当然也会敌视吕武。
他在新田的那一段时间,很努力地想要搞清楚人际关系,的确也搞懂了一些。
三郤在赵庄姬活着的时候倒不会怎么样,等赵庄姬这个女人死掉之后,他们必定会是赵氏主宗兴起的最大障碍。
其余的公族即便不想看到赵氏主宗再次兴盛,他们自己却是有着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