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_分节阅读_第43节

《春秋大领主》 3260 11170 2021-11-01 10:03

  D-地看向韩无忌,说道:“慎言!”

  那话要是传出去,其余贵族该怎么看待吕武?

  韩无忌反应过来,露出了讪笑。

  分配在吕武营造出来的气氛中结束。

  他们却不会就此散去。

  该有的联欢总是需要,宰牛杀羊是必须,有酒就凑一凑,搞了次夜幕下的边吃边吹牛逼。

  翌日。

  要走中小贵族,他们临走前都会去见吕武一面。

  大意上就是提到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下一次还有这样的活动务必招呼。

  他们在离别,却有来自“交刚”的队伍过来。

  吕武跟韩无忌、魏绛商量了一下。

  韩无忌和魏绛没二话,答应过去与他们交涉。

  得到提醒的贵族,他们不再拖拖拉拉,带上这次收获分别踏上归途。

  “如何?”吕武等韩无忌和魏绛回来,先问了一句,又笑着说:“邯郸氏?郤氏?”

  韩无忌比较无所谓地说:“询问我等北疆动向,隐晦索要好处。”

  魏绛则是冷笑着说:“无耻之尤。”

  其实也不是那么无耻。

  驻扎在“交刚”的新军,多少是起到了恫吓胡人的作用。

  只不过,吕武压根不想干“资敌”的事情,告诉韩无忌和魏绛全程糊弄,就是一毛不拔。

  其余该走的贵族全走了。

  剩下的也就老吕家和韩、魏、赵,他们会一块前往“阴”地。

  到时候韩无忌会让人带收获回自家封地,他自己则是会留下。

  魏绛则是只带一些武士过去,战利品早派人送给了吕锜这位在“吕”地的叔叔。

  在回家的路上,吕武会频频地注视庞大的队伍,主要是看那些俘虏和众多的马、牛、羊。

  一想到自己该得到的收获,再加上韩无忌、魏绛又让了一些份额,他总是会控制不住笑咧了嘴。

  “果然还是劫掠来东西快。”吕武忍不住想道:“我什么时候能在征讨列国的时候,有独自带兵的资格?”</div>

  ===第85章:再说一遍,当领主好难!===

  一般情况下,晋国只有“卿”才有独立的统军作战资格。

  非正常情况,比如战场的态势需要,又或是哪个地方要用兵却不用出动一个军,其余的贵族才有独立统兵作战的机会。

  很久以前,作为一旅旅帅的下大夫还有独立统兵征讨列国的机会。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一师的“帅(中大夫或上大夫)”都很难再获得独立统兵出战的机会。

  晋国现在的战争一般出动就是一整个军,统率军队也自然会是卿。

  所以,卿不出动就不是个正常情况。

  以家族单独出兵的形式,也就是像魏氏这次那样?

  除非是敌国入侵到晋国境内,不然是见不到了。

  抵御敌国入侵的话,造成什么破坏,损失的都是自己,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渠道。

  要是能够全歼敌军,自然能够有一大批的战俘和物资作为战利品。

  比较关键的是华夏列国交战讲礼仪,觉得要输了能够投降,能不能获得点什么,靠的就是谈判了。

  吕武回到领地,第一时间去拜见老祖母。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老祖母看吕武没缺胳膊少腿地回来,随便地聊一聊,不会去讲出征的事,更不会过问收获,让吕武去召集家臣履行家主责任,结束了这一次见面。

  吕武其实很想见一见自己的几位夫人,走到大堂也看到了。

  她们早就准备好了迎接的仪式。

  这是一种古老的礼仪。

  几位夫人看到吕武就跪拜下去,口呼“武运长久”,再说其它一些吉祥话。

  然后,她们在正妻赵?的带领下,为吕武卸甲梳洗,伺候着更衣梳头,端来了美食与美酒。

  做好了这些,她们再不舍也没有留下。

  食物和酒是用来给吕武吃,也是用来招待家臣。

  就是说,吕武跟几位夫人的见面需要到事情完全处理好,包括听取家臣汇报他不在时,老吕家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吕武坐没多久,家臣先后过来。

  一众家臣进行道喜,说的是祝福家族发展更好的话,不单恭喜吕武个人。

  这个相当的封建。

  家主当然重要,但家族更加重要。

  其实,吕武在家族建设阶段出门,一离开就超过一个半月,没带回足够的收获,算是一种失职。

  而带回收获固然值得庆祝,却是一种理所当然。

  一套套的搞下来,吕武没看到家臣有多么喜悦,相反都劝谏他以后别一走就是那么久,搞得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带回什么东西。

  第一家臣的虞显先进行汇报。

  在吕武离开的这一个半月,虞显按照既定的建设方案进行指挥,开辟出八千余亩的耕地,新耕田的开辟也在持续进行。

  同时,一些灌溉系统也在有条不絮地挖掘。

  耕地当然要继续开辟,却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按照吕武的估算,老吕家至少需要十八万亩以上的耕地。

  虞显着重讲的是关于耕地的开辟,才简约地提到了建城材料的收集。

  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收集进度,不用花费两年那么久,一年半就能考虑将建城从计划变成实际。

  吕武肯定是要感谢虞显在自己不在时的付出,赐下了酒肉,又邀请共饮。

  再来就是宋彬进行汇报。

  他负责的是家族的军事,包括领地的治安稽查,监督武士的训练。

  吕武在临走前,要求宋彬再召集五百名青壮训练。

  宋彬先讲完来自不同几家的武士磨合,才讲到对临时领主武装的训练。

  总的来讲,一个半月的时间只够教那些人规矩。

  武技上的训练,包括打熬身体什么的,需要更多的时间。

  吕武其实想征召更多的人,很实际的是老吕家在建设阶段,任何一份劳动力都极其宝贵,抽出五百青壮不干活,几个家臣都有些意见,哪还能抽调更多。

  封建制度决定了一点,家主哪怕是天,却也搞不了一言堂。

  不然家臣有意见,在真的闹出一些后果,显得家主无能,家臣也会失望。

  家主让家臣失望,信不信他们要么搞死家主,拥立下一代;又或是自杀,要么辞别?

  卫睿等宋彬汇报完,左右看了看,觉得轮到自己了。

  他负责的是人口统计,比较羞愧的说,哪怕是一个半月过去,统计都还没完成,进度方面应该只是十之二三?

  吕武很清楚人口普查的难度,夸奖卫睿做事的认真,敦促尽快完成,再赐下酒肉,可没邀请共饮。

  也就是夸奖认真这个能提到,不然该讲什么?

  又有几位家臣先后汇报,只是他们负责的都是其余同僚分配下来的任务,在吕武面前露露脸,表示还有我这么个家臣,并不需要讲太详细的事情。

  吕武与家臣吃吃喝喝,增进一下感情,宴会总有结束的时候。

  而他们在进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宴。

  韩无忌、魏绛和赵武知道有这么一场宴会,想找吕武也要寻另外的时间。

  宴会散了,吕武琢磨着能去好好跟几位夫人温存一下了吧?

  然而,他显然没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

  其余家臣离去,卓却是留了下来。

  他是老吕家的老人了,家族新添家臣之后,不争不抢也不与同僚多交际,却是获得了新家臣的一致尊敬。

  那些新的家臣也明白一点,他们是新来的家臣,有些老吕家的秘密项目,会是由卓来负责。

  这一点没什么好嫉妒或羡慕,是一种明摆着的必然。

  吕武看到卓没离开,想了想挥手让伺候的奴仆退下。

  他举着酒盏站起来,走到了卓边上,行了一礼再邀请共饮。

  卓侧身避开行礼的吕武,再端起酒盏同饮。

  他看到吕武不再回主位,坐到了自己的旁边,脸上露出了舒适的笑容。

  “主。”卓笑着说道:“山中砖窑日夜不停,砖已堆积成山。”

  吕武一想也是。

  他临走前可是加了不少的人手,又起了四个新的烧砖窑,一个半月过去了,砖能少吗?

  “另……”卓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主吩咐选址,臣不知何处为佳,仅在主所指之处立一工坊。”

  需要刻意压低声音,自然是更需要保密的项目。

  也没什么。

  老吕家有自己的煤炭,还有铁矿,无法搞大动作,不代表就不能有什么动作。

  工坊都是从无到有,就慢慢打基础呗。

  吕武吩咐道:“可将砖运回。”

  他说这话,眼睛却看到站在内走廊的魏晗,对她眨了眨眼睛。

  魏晗行了一礼,看了看还在的卓,笑了笑转身回去。

  因为角度的关系,卓没看到来过的魏晗。

  他很简约地应:“喏!”

  起烧砖窑,砖也有了足够的积累数量。

  用砖建城就目前来讲,过于奢侈也显得招摇。

  怎么都应该盖一座能住得舒服的住宅了呀!

  至于用砖盖房子招不招摇?

  谁家用砖盖房子,是直接显露砖,不涂上一层土(装潢)的?

  又是聊了一小会,卓也告辞离去。

  吕武深呼吸一口气,琢磨着能有属于个人的时间了吧?

  他站了起来,有那么点龙行虎步地迈步,心里想的是:“先跟怀孕的夫人温存一下,怎么都要让她们不感觉受到冷落。其余的……呵呵呵呵!憋那么久,看我怎么收拾你们!”</div>

  ===第86章:安稳度过的一年===

  事实上,吕武才不敢过度放纵。

  他可不想来个英年早逝。

  是吧?

  只不过,努力一点造小人,往大了说是壮大人类这个群体,往小了讲则是关乎到家族的开枝散叶。

  要是身份到了一定的地位,夫妻那点事会附上更大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几天,吕武决定像个春秋人那样,将生活节奏放慢下来。

  老吕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得到高速发展,其实很不符合这个年代的速度。

  不止是春秋时期,哪怕是到更后面,社会的氛围其实都是慢节奏。

  花上数个月的时间去规划某件事情。

  再花上一两年的时间用在准备上面。

  等真的开始动工,真正完工都是数年之后了。

  工业时代的到来,才是开启快节奏的起始。

  只是,谁让吕武是个现代人,思维上讲究的是干什么事情都追求效率。

  当然了,古人的慢节奏一部分是思想上的原因,还有就是受于生产力的制约。

  老吕家的建设速度会显得快速,主要原因是吕武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做出了规划方案,进行了人力上合理的分工。

  对要完成什么而去进行合理的劳力分工,看着好像是一种常识,但也只是对于现代人而言。

  要是在古时候掌握了年度计划表的制作,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规划,绝对会是国士级别的人才。

  就在吕武刻意的控制下,他还是没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几位夫人身上。

  其实这样就对了。

  有事业的人,不管是男是女,真没有多少的空闲时间,用在谈情说爱上面。

  双方都忙碌还没什么,一方太忙,另一方太闲,必然是会发生点什么糟心事。

  不过,吕武至少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中办公,不用每天朝九晚五的出门和进门。

  因为韩无忌和赵武在老吕家的关系,外部的消息有陆陆续续地传过来。

  魏绛则是待了几天就走了。

  晋国在春耕结束后,对齐国、宋国、卫国、曹国发出召集令,他们也先后响应了号召。

  这一次晋国召集小弟是因为郑国立了新君之后进行挑衅。

  栾书的意见就一个,郑国新君太没有逼数了,需要出兵去敲打一番,再将已经教育了一段时间的郑君送回去继续领导郑国。

  出兵是发生在春耕结束后的没多久,当时晋景公的病情还在不断反复,只是相对来说病情稳了一些。

  晋国会合了齐国、宋国、卫国、曹国派来的军队,选择经过周室地盘的路线,逼近郑国的边境。

  吕武听到的消息是,郑人得知晋国召集小弟要来打,没开打之前就先派人服软,献上了很有诚意的赔礼,又将老郑君接回去继续当领导,消弭了这一次战争。

  这个郑国与晋国有国境接壤,同时与另一个霸主级别的楚国也有很长的领土边境线。

  曾经称霸过的郑国,时过境迁之后被两个霸主级别的国家夹在中间,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

  很多次晋国与楚国交战,战场要么是在郑国,不然就是离郑国不远,能不苦逼吗?

  吕武不知道的是,郑国其实是一个老牌投降国。

  简单的说,郑国受到晋国的威胁,选择的不是抵抗,很干脆地献上赔礼表示服软,倒向了晋国这一边;等楚国发现郑国竟然倒向晋国,他们不爽就会威胁,没等楚军集结完毕再开拔北上,郑国已经派出使者在前往楚国的路上,要做的也是投降。

  晋景公薨了。

  按照惯例派出足够份量的大夫前往周王室汇报,也会广派使者前往列国告知。

  周王室当然会派来有份量的人。

  列国同样会派人到晋国。

  既是哀悼晋景公的死亡,也是祝贺晋国的新君上位。

  而在这一年之中,晋国将不再召集军队打国战,其余国家也不会趁着晋国君权交替来攻打。

  至于说摩擦之类?肯定无法完全避免。

  吕武等贵族集结起来去胡人地盘打秋风这种事情,不是刻意找事的话,打胡人而已,谁都只会当没看到。

  不然,每次国君交替和卿位变动都搞得血淋淋,又是怎么造成的。

  不动刀兵只是礼的一部分,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能做。

  而列国不趁晋国君权交替来伐,主要还是怕彻底惹怒晋国。

  强国不趁弱国老君主死了,新君刚接替不久去攻打,一方面是不想引起对方同仇敌忾,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再来是打了名声会很臭,还是臭不可闻的那种。

  并且弱国局势一片混乱,不以占领土地为前提,强国打赢了也索要不到多少好处。

  在晋国相对沉寂的时期,世界并没有因为晋景公薨了而停止运转。

  南方的楚国每年都要与吴国大小摩擦一番。

  有消息称,去年吴国在楚国身上占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