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_分节阅读_第69节

《春秋大领主》 3260 10976 2021-11-01 10:03

  来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武士和属民还是会互相比较,没有完全忘记老东家,等于对老吕家的归属心不够强烈。

  吕武清楚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自己也要做得足够好,才能让他们忘记以前,将自己视为老吕家的人。

  韩起得到答案点了点头。

  早就等得有些着急的宋彬,他低声开始向吕武汇报“阴”地的情况。

  总的来说,有建设计划表这种东西,什么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按照计划表去做就好了。

  宋彬汇报完建设进度,又说了智氏运来粮食,该付出一些什么之类的。

  然后,话题转到了今年的纳赋。

  他没讲太多就是一件好事,代表老吕家没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秦军离开‘高陵’往白翟领地进军。”吕武负责的事情太多,知道的也就多,说道:“不出所料,春季中旬将过大河。”

  韩起插话,说道:“两国三军齐出,来岁必定艰难。”

  是啊!

  武士出门在外,家里的播种无法监督。

  出动的辅兵数量不少,家里少了那么多的劳动力。

  这样一来,来年的粮食出产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谁都盼着赶紧打,快些分出个胜负,再继续拖下去,真的太不好受了!</div>

  ===第126章:儿戏一般的胜利===

  大量的青壮出征在外,国中肯定是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出征和在家一样是吃,爆发战争通常会出现缺粮的原因。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都是以获取收获为主要目标,一切奔着红果果的利益而去。

  打赢了会获得或多或少的收获,少亏一些,又或者少许赚了一点,甚至是大赚。

  不以维持人间正道为出发点,不讲正义或邪恶,以至于孔老二发出“春秋无义战”的叹息声。

  话又说回来,不奔着利益去发动战争,只是想着维持正义,打输了血亏,打赢什么都没获得。

  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才是错的吧?

  来到了春季中旬,驻扎在“霍”的国君以及公族,他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又一大群呼啦啦地来到“交刚”。

  国君的到来依然没有受到盛大的迎接,甚至元帅栾书在得知国君要来时,找了个借口带兵离开“交刚”去了北边。

  中军佐荀庚尽管有千百个不愿意,顶头上司外出避难,他只有带着其余的“卿”和“大夫”去拜见国君。

  这位干了一次骚操作的国君,他像是没察觉到贵族阶层对自己的排斥,乐呵呵地接见了前来拜见的臣工,没询问栾书为什么不在,直接问秦军到哪里了。

  觉得自己调和者的祁奚,看到国君没有问及栾书,也没有表现不满,悄悄地松了一口。

  高层有什么社交,又或是谈什么,吕武只会在事后听到一些不知道转了几手的消息。

  他又再一次见到了师旷这位乐师。

  师旷只是跟着吕武来到“交刚”这个地方,后面先被魏氏邀请,再后来就是不断去各个贵族那边串门,还被国君邀请着一块去了“霍”城。

  很忙碌的吕武其实没有闲暇时间来接待师旷,只是对方过来又不能不招待。

  “闻‘下军’回援乃是阴武子窥知白翟辗转于北,隐秘辗转至‘交刚’城下?”师旷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只因为他是一名很出名的乐师,耳朵的听力也真的很好。他又说:“阴武子国事为重,请听我弹奏一曲。”

  吕武听得稍微一愣,赶紧阻止道:“我不在其位却私下进言,已是犯了过错,还请足下勿要使我错上加错。”

  这年头“以国事为重”并不是一句称赞人的话。

  哪家不是先顾好自己,该出多少力就是多少力?

  真的到了该破家为国,贵族还是能够狠下心来。

  可是,损害家族利益惠及众人,其实挺不贵族的。

  不是我应该干的,明明正确也不应当去干。

  不该我来付出,别特么拿大义来忽悠我。

  说白了,你特么有功夫来忽悠我,自己拿出多少东西,又为了大家干了什么事啦?

  屁事没干就一张嘴逼逼叨,是个人该干的事情吗?

  师旷有些错愕。

  他是真心诚意觉得吕武干得漂亮,认为那样做非常对。

  “在下公务繁重,还请见谅。”吕武接触下来,已经知道师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说:“待公务处理罢。我设下宴席款待足下。”

  师旷用很佩服的表情对着吕武,说道:“阴武子务实。”

  吕武就想这个音乐大师赶紧走,去祸害别人吧!

  师旷不扭捏地走了,他打算去找程滑聊一聊。

  讲真话,吕武一开始就是觉得见到了一个青史留名的人,希望能够建立友情,能学到什么也好好学一学。

  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师旷讲得最多的是贡献,舍己为人之类。

  好嘛!

  这位哥只剩下贡献这么一条路,来让自己有发光发热的机会,可是不能劝别人跟着一样啊!

  他自己不需要为家族操心,其他人都要一大家子要养活。

  是吧?

  自己的日子过得艰难,甚至一个操作不当会过不下去,饿死真不独自己,是满门妻儿亲人,还要加上众多的武士、属民和奴隶,真没资格去谈什么高尚的情操啊!

  “此人为贼。”宋彬不需要在吕武面前掩饰对师旷的看法,说道:“窃取他人信赖,规劝损家利人,己身无甚建树,凡事以大义压人者,皆为贼!”

  瞎说什么大实话啊!

  吕武停下手头的事情,走到木屋外面,视线转到了“交刚”的所在方向。

  国君又来了。

  连带那帮公族也过来。

  他们的到来只说明一件事实,战争又要开始了。

  国君进驻“交刚”后,他立即派人去了秦国。

  这一次去秦国,做的是邀请秦君会猎。

  不是一块打猎。

  是交战在去年就应该爆发,让秦君赶紧带军队过来血拼。

  国君的抵达也让“下军”和“中军”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栾书外出归来,代表众贵族询问国君,说好的补偿什么时候实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

  可能是吃一鳖长一智的关系,国君没干出开溜的蠢事,他给栾书的答案是,打赢来犯的秦军,看缴获了多少战利品,情况允许会当即实现。

  换句话来说,要是跟秦军的交锋失败,又或者没有获得多少战利品,国君是不会拿出补偿的。

  吕武听了不知道转几手的消息,他不得不承认国君是一个人才。

  只是作为一国之君,说出去的话没打算履行承诺,是不是在损害自己的威严?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

  南方的楚国有异动,只是“新军”无法保证压制楚国,“上军”得到南下的命令。

  等于“上军”这一次不会来“交刚”参加对秦国的战争了。

  晋国的“新军”一直都不是满编的状态,总兵力大约是三个“师”再多一点点。

  原因是邯郸赵拿不出来那么多士兵,郤氏拿出两个“师”都觉得亏了。

  再来是,晋国的贵族也不是傻瓜,他们知道邯郸氏风光不了多久,说不定还会遭到针对,无不是想方设法避免去“新军”服役。

  时间继续流逝。

  没有得到秦军前来“交刚”进行会猎的消息之前,“下军”和“中军”只是保持低烈度的训练。

  直至快要临近秋季时分,秦军从白翟领地过了大河来到东岸的消息才被证实。

  然而,秦君不是来打仗的。

  他们就驻扎在大河的边上。

  秦军派来了右大夫说,抵达“交刚”直接求见了国君。

  秦国使者跟国君进行了什么交流,有没有取得共识,等等之类的,以吕武的身份也只是知道了一些。

  晋国的“下军”和“中军”就等着跟秦军交锋,没想到的是秦军拔营再次退回大河西岸。

  他们也得到了离开“交刚”的命令。

  同时,之前谁都在奇怪一点,列国明明答应会派军队过来一块痛揍秦国,过去了那么久的时间却是没来。

  等待栾书向全军公布要挥师郑国,并且告知为什么要去,才让众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楚国攻打郑国了?”吕武脸色有些不好看,又问:“我们是南下去郑国,要跟楚军交战?”

  韩起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

  秦军只是来转了一圈。

  然后,秦君派人来承认打不过晋国,要不就不打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样一来等了几个月的晋军,光消耗物资也耽误了生产,不跟秦军打也没了取得收获的机会。

  “早已预知。”韩起说的是楚国肯定会打郑国,又说:“父亲有言,此次往南不求有功。”

  吕武正要说话,却听外面传出了喧哗声。

  上一次爆发喧哗,还是国君搞了骚操作。

  这一次谁听到喧哗声,肯定会下意识觉得不妙。

  原来国君派人在军营通知,说是在他的领导下,晋国已经战胜了秦国与白翟。

  这算是胜利?

  只有消耗,没有获得,也能算是胜利???

  这样很不春秋啊!

  所以,不但贵族不满,连带武士也觉得心里堵堵的。

  国君却不管,他觉得在自己的领导下,晋国压服了秦国。

  秦君都派使者来亲自说了,秦国打不过晋国,要不还是别打了,咱们唱两句“哥两好”各自回家。

  这是难道不是秦国已经怕了晋国?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可是连不是地地道道春秋人的吕武,他都觉得这样的胜利也太令人窝火了一些,其余人就要更火冒三丈了。

  韩起说道:“列国各军已率先南下,我军与‘中军’需在两月内至郑国。”

  吕武能说什么?

  他已经离家将近四个月,结果要从晋国的西北边跑到南面,再进入郑国,去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地名的地方。

  晋国跟楚国打很久了,来来回回打了将近百年,谁也无法使谁屈服,每每打一场就是好几个月。

  再算上耗费在行军路途的时间,吕武很怀疑今年自己要在外面度过,是回不了家了。

  韩起看到吕武脸色黯然,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透露,说道:“武,此次为弭兵会盟,乃上军将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事先约定……”

  跟楚国休战是晋国的国策,只是长久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中行氏三家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斡旋,上军将士燮(范文子)参与了进去。

  要是晋国这一次能打赢楚国,未来几年南方就能消停下来。

  吕武在想:“晋国跟楚国一直你来我往的打。这一次真的能打得楚国消停下来?”</div>

  ===第127章:平步青云===

  ,

  经过耗时日久的准备,十几万人在风雪之下苦熬了一个冬天,没有取得什么收获,然后国君宣布这一次他们赢了。

  这并不是晋国贵族和武士需要的胜利,他们更希望能够杀个淋漓畅快,再用手中的武器去取得收获。

  军队离开“交刚”开始向南行军。

  本来以为有一场硬仗要打,士气已经被鼓动起来的军队,得知秦国服软撤军,自己大亏特亏又要南下去郑国,士气泄了个干干净净。

  “此类征战再有三两次,我等便要乞讨了。”霍迁就是控制不住向抱怨,说道:“所幸自白翟处略有收获,否则……”

  说到这个,他们必须感谢韩厥。

  前往白翟领地,攻击白翟联军后勤部队,他们获得战利品幸好没交给国君,韩厥又在后面按照成例下发。

  有了那些战利品,他们的出征才算有收获,不然就只有付出而没有获得。

  像霍迁的家族,他们要是出征没有取得收获,有个两三次真会破产。

  类似于霍迁家族的贵族数量不少,他们经不起一再的亏本,很快就会纳不起赋。

  一旦无力纳赋,他们就该被削减封地,久而久之不是会失去贵族的身份,就会被其他家族所吞并。

  军队在向南行军。

  他们先进入了“霍”地。

  一些出身“霍”地的贵族,他们将不需要携带的物资派人送回家,又从家里调度了需要的物资带过来。

  过了“霍”地就是“吕”地,吕武知道军队不会经过“阴”地。

  他一样派人将不需要的物资送回去,同样从家里调来了新一批的物资。

  总的来说,战利品被国君侵吞了三分之二,该次出征老吕家还是赚了。

  卫睿带两千多俘虏和四百余匹马、三百多头牛、近万只羊,以及众多皮革之类的东西回去。

  他会待在“阴”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虞显则是会带着武士、属民和物资过来与吕武进行会合。

  作为第一家臣,虞显不能老是不参与出征。

  这年头,不能打仗的人,尤其是贵族或家臣,价值通常不会高,也就是注定不会得到重视。

  吕武调来虞显,只是不希望家族内部出现龌蹉。

  毕竟,作为第一家臣却从没外出征战,有再多的理由也是说不过去的。

  行军很枯燥。

  贵族在赶路时乘坐战车,受着没完没了的颠簸。

  武士和属民则是徒步赶路。

  一路上看来看去就是那些风景。

  青山绿水什么的?现在到处这样的景色。

  要是途经“邦”或是“郭”,少不了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想象家里人现在都在干什么,有没有饿肚子,是不是身体健康。

  他们过了汾水进入“杨”地,几乎是擦着“阴”地的边再进入“翼”地。

  这边是智氏的封地。

  “此处往东百里,便是我的封地。”黄召脸色有些阴霾,满肚子的不痛快,说道:“‘少水’之边,吾之故乡,有草有鱼,有沁有壤……”

  吕武听着黄召在哼小调,全文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只不过一样是骈四俪六的短句。

  他们已经出征超过半年,还错过了春耕。

  尽管只是半年而已,关于家乡的很多印象已经渐渐模糊,太多的糟心事使他们心烦气躁。

  暂时驻营歇息,吕武正在与几位同僚闲聊,却得到了智罃的召唤。

  “武,此便为我之封地。”智罃看上去倒是神清气爽,遥指广阔的大地,说道:“此番路经此地,你需好好指点。”

  这个“指点”是“指点江山”的意思。

  也就是,智罃一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