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带来的随行人员站在后面。
“上大夫”则是孤身一人。
吕武就站在赵旃身后,正对面是韩厥。
智罃坐在韩厥的左侧,他注视着吕武,看到吕武目光移过来,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幕被郤至看在眼里,他看向了自己的兄长郤锜,露出了询问的表情。
“列国之军不堪战,致师时不可安置。”郤锜没看到郤至的眼神交流,他看着栾书说道:“若是致师,可要当即开战?”
士燮皱眉说道:“致师时,君上在前。若是当即开战,岂不……”
“命阴武为君上戎右便是。”郤锜扫了一眼士燮,又看向了吕武,似笑非笑地说:“阴武为晋国第一勇士,实乃君上亲口所言。”
没想到还有自己戏份的吕武,发现帐内的人都看向自己,心里要说没压力是假的。
“不妥,咳咳……,不妥吧?”荀庚又是连续咳嗽了好几声,一边喘息,一边说道:“《绝秦文》已下,勿需再与秦人多言。”
魏氏的令狐颗就在帐内。
魏相出使秦庭出了大风头,是魏氏觉得很骄傲的功绩。
要不是令狐颗身份不够,都想直接开口附和荀庚的意见了。
栾书之前已经有过相关的暗示,惩戒之战不用对秦国讲礼,本意上根本不想两军阵前致师,更别提让那个不靠谱的国君踏上战场。
他暗示了荀庚,却有郤锜和郤至不断搅局,不由频频打量士燮和韩厥、智罃。
晋国是几个“卿”共治,要是多名“卿”有异议,元帅也没有拍板决定下来的权力。
荀庚已经表示了反对,缺的是再至少两名“卿”站出来反对了。
智罃也就是给荀庚面子,说道:“既已宣战,何须多言。”
士燮本身就不想国君冒险,表达了相同的态度。
剩下的只有韩厥和赵旃没表态。
只不过,赵旃都要下台了,没人在乎他的意见就是。
韩厥看到已经有三名“卿”表态,一贯低调的他想要当个安静的美男子。
“韩伯?”栾书却不放过韩厥,问道:“你如何决断?”
韩厥温和地笑着,说道:“元帅意欲如何,便如何。”
郤氏的两兄弟对视了一眼,又各自看向其余的“卿”。
吕武则是在看另外的贵族,发现他们全低着头,知道这是不想掺和几名“卿”的倾轧。
他想:“国战都爆发了还在内斗?”
看来在晋国当贵族,要时刻小心谨慎啊?!</div>
===第147章:人脉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晋国的君臣不但不和睦,几个“卿”看上去也矛盾重重,以至于其余的贵族每次都有些心惊胆战。
吕武算是看出来了。
纯粹就是因为国君的实力太差,才导致了晋国当前的局面。
几次拿郤氏开刀的国君,明显是将郤氏给得罪狠了。
郤锜和郤至想让国君去进行致师,恐怕是有点希望国君能发生不忍言之事。
栾书没有进行表态,暗示自己的铁杆盟友荀庚出来反对。
几位“卿”当中,看样子只有士燮真心为晋国考虑。
智罃需要一定程度地保持跟荀庚的同气连枝。
努力营造自己老好人角色的韩厥,他从来不会轻易表态。
很快要脱坑的赵旃,则是一点话语权也没有了。
这些“卿”不知道是无所谓还是什么情况,有那么多贵族在场,一点假惺惺都不愿意表演。
八位“卿”当中有三位反对国君去致师,赞成的有两位。
哪怕赵旃注定是个小透明,他一天没有从卿位上卸任,不计后果还是能出声。
所以,只要韩厥或是赵旃加入到郤氏那一边,事情就还有得争。
郤氏两兄弟频频地看向韩厥和赵旃,甚至对赵旃露出了威胁的表情。
这一下,不是“卿”的各个贵族,他们将脑袋压得更低了一些。
赵旃感到了极度的难堪。
吕武看向了赵旃的双手,能看到赵旃握紧的拳头冒出了青筋。
他要不要站出去为赵旃做点什么?
“便如此罢。”栾书站了起来,抽出腰间系着的战剑,对着案几一挥,砍了一点的案角,一锤定音道:“明日与秦开战!”
没有“卿”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郤锜和郤至再感到不甘心,栾书已经下令,结果很难再推翻。
“元帅,我有一言。”郤至哪能让场面就这么散了?他无视了栾书一脸的诧异,说道:“我四‘军’齐出,‘麻隧’恐怕施展不开?不若‘新军’转战它处?”
这边并不是一片平坦,存在很多的山地地形,并且因为就在渭水和泾水边上,有着很多的支流。
秦军来了十来万人的样子?
他们一部分已经抵达“麻隧”这个地方,另一部分选择在“泾阳”进行驻扎。
到了“麻隧”的秦军有个五六万,看旌旗应该是主力。
同时,来到“麻隧”的秦军又进行了分割,大约一万左右进入“麻隧”这座城市,剩下的则是在靠近泾水的位置驻营。
城外驻扎的秦军,他们又进行了一些分割,有些是驻扎在平原,一些则是驻扎在矮山之上。
结果城外的秦军与“麻隧”里面的秦军,形成了一个掎角之势。
联军合起来有十多万的战兵,聚合在一处显然太拥挤了一些,看上去不大的“麻隧”只需要两三万围着打,旷野的秦军再去个三五万对战,再多就真的容不下了。
栾书细想了一番,问道:“以你之见,‘新军’往何处去?”
郤至早有盘算,说道:“过泾水,取‘侯丽’、‘棫林’。”
几个“卿”就有些侧目了。
他们没有记错的话,“新军”只有三个“师”的编制,纳闷郤至什么时候胆子变这么大,用三个“师”就敢过泾水,不怕正面战场的秦军回身包围歼灭?
郤锜来了个助攻,说道:“正面战场我用三‘军’直面秦军主力,秦军定不敢归师。”
郤至就是这个意思。
明明是新军将的赵旃一直在保持沉默。
其余的“卿”对赵旃的沉默没有任何表示,一再询问新军佐郤至想怎么打。
表现活跃的郤至就一个观点,将栾书暗示不用对秦国讲“礼”给掀开了遮羞布。
这一块“布”被掀开,栾书心里非常恼火。
暗示是一回事。
怎么能大咧咧就讲出来?
这是要让老夫在历史留下污点啊!
栾书脸上笑吟吟,心里则是更加坚定对付郤氏的想法。
只能当听众和看客的吕武却是激动了。
这一场惩戒秦国的战争,打正面战就是拼命再拼命,或许能够立下功劳,想有所收获则是要等取得战役的胜利。
并且,哪怕是打胜了秦军,有那么多的大贵族在,其余贵族恐怕很难获得多少战利品的。
一些贵族眼神开始飘忽,他们其实也不想参加正面交战,琢磨着能不能跟郤至去抢劫。
吕武对堂堂正正之战的兴趣同样不大。
他看了几位“卿”不顾场合的倾轧,也看到了赵旃的境遇,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官职高了纯粹是在找虐。
老吕家现在也就只能拉出一个“旅”,只有“下大夫”的实力,再升爵是一种拖累,想要的是实际上的好处。
攻打“戏”城和“豪”城给吕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能参与有组织的抢劫,对目前的他来说才是一件好事。
会议结束。
韩厥和士燮留在栾书的帐中。
赵旃一出来就跟上郤至。
其余包括“卿”和各级的大夫散去。
吕武跟几个凑过来的贵族寒暄了一小会,回到自己的驻地开始进行准备。
“新军”不参与正面战场的作战,要迂回穿插渡过泾水,郤至的建议已经得到栾书的同意。
泾水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一无所知地撞进去太傻了。
吕武需要先挑选一些斥候冒险过泾水,怎么都要“点”亮那边的地图,再大体上掌握秦军的分布和动向。
“新军”在为远程迂回做准备。
许多中小贵族前去找郤至,希望加入到“新军”的序列,参与到渡过泾水的作战中去。
其它的几个晋**团,包括来自列国的联军,他们则是在栾书的指挥下,各自拆掉了自己的营地,再去指定的地点立下新的营盘。
吕武抽空去了“中军”,跟魏相见了一次面。
这个因为《绝秦书》而名传列国,更是冠上了晋国第一才子称号的青年,看上去成熟了很多。
魏相简略地跟吕武炫耀了自己在秦国的所见所闻,少不了骄傲地表示这次出使的成功。
算是成功吗?
不就是去宣战,又大大地装了一次逼嘛。
这少年可能知道了一些吕武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一点不比吕武差劲。
吕武才不惯着魏相,说道:“我四日连取‘戏’、‘豪’。”
本来一脸得意的魏相,一听脸色就僵硬了。
出使啥的。
又是成为晋国第一才子。
不是“武功”上面的成就。
这年头“文治”真的没有“武功”受到重视。
将某个地方治理得再好,不能上战场获立功勋,一样是二流人物。
才名什么的,跟武力一比,变成了啥都不是。
魏相觉得已经不能跟吕武开心地当朋友,连亲戚都有点不想认了。
“攻下‘戏’与‘豪’缴获甚多。”吕武笑呵呵地说:“我将渡泾水往西而去,来否?”
有贵族去找郤至,一些有实力的贵族被郤至接纳进入“新军”的序列。
赵旃的境遇虽然不好,一样有贵族去找。
他来者不拒地接受了贵族的“求加入”,很是为自己的“终战”在贵族全面刷了分数。
本来不满编的“新军”一再接纳贵族,非但满编还有点超量。
这也给吕武提了一个醒,他去找了赵旃,得到同意也拿到了许可符节,自己也开始呼朋唤友。
魏相有了“文”方面的名声,肯定要在“武”上面有所建树,一听立刻说道:“如此,我率一‘旅’,与你一同出发。”
吕武后面又去找了韩起。
要不是智朔没来,他都想连智家都拉上。
一阵招呼下来,吕武除了魏相之外,又喊来了几个相熟的贵族,一下子有了五个‘旅’的部队。
赵旃和郤至得知吕武没几天拉出了五个“旅”,其实是惊到了。
“你这个女婿……”郤至对吕武本身没意见,甚至觉得有这么一个猛将挺不错,略感惊愕地说道:“为‘下大夫’不足两岁,便能组成五‘旅’?”
赵旃的惊讶不比郤至少。
现在的贵族,不管是用了什么办法,能拉扯起军队就是实力。
看看赵旃就知道了,他明明是个“卿”,却是连一个完整“师”都组建得那么困难,表明的是全方面的实力下滑。
当然,吕武是拉出五个“旅”了,却没有成为一个“帅”。
赵旃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无法为吕武争取。
郤至是有点欣赏吕武,但欣赏是一回事,栽培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在原地已经耽搁了六天。
主要是赵旃和郤至其实也不知道泾水西岸的情况,不敢贸贸然渡过泾水。
他们已经派人找到了泾水较浅的河滩,还需要“麻隧”这边爆发交战,联军牵扯住秦军的兵力,才会展开行动。
到第十七天,也就是正面战场的交战爆发,赵旃才下达了开拔的命令。
他们先渡过渭水,来到渭水南岸,向西行军约七十里,又渡河来到渭水北岸。
期间,他们路过了“豪”周边,远远地看到被烧城残垣断壁的城池。
吕武来到渭水北岸,一路上越看越觉得地形很熟悉,只是想不起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他不知道的是,之前自己攻下并烧毁的“豪”其实是现代的西an,正在走的地方则是现代的咸阳。
两千五百多年的岁月虽久,一些地形却是没变,能不熟悉吗?</div>
===第148章:这不是诸夏套路的战争===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后面俗称的关中,只不过叫关中之前,要先把函谷关、峣关、武关给建起来,形成依托山脉的关隘守关,才有“关中”之名。
叫“关中”之前,还要有一个称呼,叫“秦川”。
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往后推数百年,他们脚下踩的土地会被称呼“内史郡”,算是秦庭的京畿之地。
现在当然没函谷关,峣关和其余关隘自然也没有,想要攻打秦国其实比较容易。
叫“麻隧”、“泾阳”的那片区域,包括“侯丽”和“棫林”在内,几百年后是秦国的咸阳城覆盖区域。
渡过渭水来到北岸的“新军”,登陆地点就是现代的咸阳市。
吕武没穿越前在这待了小半年,觉得地形熟悉却想不出来,其实是因为现在森林覆盖密度太大。
他们并不想被秦人发觉,自然不能在太开阔的地形上行军,不是走树林的边缘位置,就是穿越森林。
幸亏这里是西北,气候方面并不多雨潮湿,不像南方大半年都在下雨形成雨林。
要不然他们面对的将不止是活动于密林的各种动物,还要经受各种毒虫蛇蚁的挑战。
另外,地面也不会是青青绿草,该是成片的沼泽,时不时被弥漫毒瘴的区域拦住去路。
这一天,他们在傍晚时停在林中停歇。
一些身份高的人才会立起帐篷,其余人的待遇就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当然,也能去睡在战车上,或是跑去运输马车的车斗下睡觉。
“温子(郤至)带兵谨慎。”魏相的额头肿起来大包,不是磕碰到,是被蚊子给叮咬的。他频繁地伸手饶痒,一脸痛苦伴杂着酸爽,说道:“此处便为棫林,只是不知相距城池几里?”
这几天吕武跟魏相交流下来,听了不少关于秦国的见闻。
秦国现在真不是什么霸主,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强大了,才频频地挑战晋国。
根据魏相的说法,秦国现在城池少得可怜,再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座。
这是不是侧面说明一点,秦国有足够实力建城的贵族,不会超过二十五家?
另外,秦国除了在泾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比较密集的地建了四座城之外,只剩下都城“雍”周边的城池数量多一些,其余的地方几百里都看不到一座城池。
吕武当时在脑子里过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