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第一狠人

第九十九章 顺治的野望(第一更!求推荐票!)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5610 2021-10-10 10:55

  南明第一狠人 !

  京师。

   顺治皇帝的心情十分烦躁。

   他刚刚接到洪承畴和鳌拜的奏折,皆是弹劾吴三桂擅专跋扈,目无朝廷的。

   据他们说,目前吴三桂已经离开了省城,率部前往安陆。

   名义上是剿匪,实际就是避开洪承畴和鳌拜,和他们不相往来。

   这个奴才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呢!

   虽说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吴三桂向来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但吴三桂这一次的举动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这等于是公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啊!

   鳌拜是什么人?那可是议政大臣,是顺治皇帝的心腹,是代表朝廷的钦差!

   吴三桂不把鳌拜放在眼里就是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不把清廷放在眼里!

   往大了说,这和通敌叛国也没什么分别了!

   细细品之,吴三桂确实有这么做的迹象。

   不然为何在鳌拜去贵州前他就找出各种理由拒不出战。不然为何在鳌拜去了贵州后他就立刻愤而出走。

   如果说这一切不是早有预谋的可能吗?

   若是吴三桂早有归降明廷之心,这一切就能解释的通了。

   吴三桂此人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

   从他当年降顺又降清就能看出。

   便是这么一个人竟然能在多尔衮主政时期风光无限,足以见得多尔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只能说二人是臭味相投,是一丘之貉。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是顺治皇帝亲政了。

   他自然不能准许吴三桂这种嚣张跋扈的汉臣继续这样下去了。

   奴才就该有奴才的样子,冲主子甩脸子,谁给你的勇气?

   诚然吴三桂有功于大清,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任谁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一辈子。

   朝廷曾经承诺吴三桂,如果他打下云南就把云南作为封地赏赐给他。

   但就吴三桂现在的表现,顺治皇帝决定收回成命。

   天下奴才这么多,多吴三桂一个不多,少吴三桂一个不少。

   堂堂大清皇帝怎能被一个奴才裹挟?

   真要是那样传出去岂不是叫天下人笑掉大牙?

   顺治皇帝冷笑一声,在鳌拜的奏折上朱批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的意思就是授予鳌拜决断大权。

   遇事不必次次都请示皇帝,而是可以当机立断。

   毕竟贵州距离京师几千里,实在是太远了。

   便是最快的驿马一来一回也要数十天。

   等到顺治皇帝的旨意抵达贵州黄花菜都凉了。

   鳌拜是个忠心的好奴才,是顺治皇帝绝对信任之人。

   他相信鳌拜能够根据形式做出最合适的决断。

   放下朱笔顺治皇帝长叹了一声。

   他感到有些心累。

   为何先帝的时候一切都那么顺利,甚至多尔衮主政时期清军也是一路势如破竹?

   为啥他们都能跑马圈地,到了朕这里就僵住了?

   残明小朝廷眼瞅着就能灭亡,但却又死灰复燃了?

   就是因为一个李定国?

   顺治皇帝摇了摇头不想再去想。

   说到底还是满洲人少。

   要是有个百万军队,顺治皇帝甚至想要御驾亲征,亲自灭了残明。

   但现在这个样子,八旗战力锐减不说,可战兵力也在逐渐减少。

   朝廷只能推行以汉制汉的策略,利用汉人去攻打汉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只能指望鳌拜这些忠心耿耿的奴才了。

   至于洪承畴...

   顺治皇帝还是对他信任的,不然也不会直接授予他五省经略之职。

   只是在顺治皇帝看来,洪承畴的策略有些过于保守了。

   在这种保守的策略下明军可以获得喘息之机。

   若真让其恢复了元气招兵买马最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还是应该趁其病要其命啊。

   除了南边的残明小朝廷。

   东边的郑成功军也让顺治皇帝头疼不已。

   这厮虽然被管效忠击退逃到海上,却占据了舟山大有一副在此常驻的意思。

   这是顺治皇帝绝对不能接受的。

   再怎么说舟山也是大清的领土,自然不能遭受一群海贼的侵犯。

   他已经下旨派施琅前去督战。

   施琅是海战猛将,又对郑氏水师的情况十分了解,可以很好的针对郑成功的部署。

   汉人不是有一句老话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较之下管效忠就不如施琅有针对性了,不过粮草后勤造船事宜他来做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所幸明军现在都是在各自为战,没有联系起来。

   顺治皇帝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们一个个扼杀。

   朱由榔、李定国、郑成功...

   朕一定要把你们一个个都捉来千刀万剐,唯有如此才能解朕心头之恨!

   顺治皇帝攥拳在心中发誓道。

   “皇上,北边急报!”

   便在这时一个奴才急忙跑来跪倒在地。

   顺治皇帝厌恶的看了一眼,一手抓起奏折展开来看。

   起初还好,当顺治皇帝看到罗刹国侵占数地后气的直接将奏折甩了出去。

   岂有此理,真是欺人太甚!

   “这帮罗刹鬼,欺我满洲内迁吗!”

   要是满洲八旗还在关外,罗刹鬼敢这么嚣张?

   这些欺软怕硬的狗东西!

   顺治皇帝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罗刹鬼可是居住在比原先满洲人居住地还要北边的苦寒之地。

   他们自然是想要抢掠相对富庶的满洲地界的。

   对此顺治皇帝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只是辽东守备空虚,肯定需要从关内调兵。

   但现在这个样子,清军双线作战。

   既要对付西南的残明朝廷,又要去攻打占据舟山的郑成功水师,哪里还能分兵去打罗刹鬼?

   只能暂且先忍一忍了。

   忍一忍就过去了。

   等到灭了残明,收拾了郑成功,再腾出手来对付罗刹鬼!

   顺治皇帝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朕不是怕你们!朕只是做出最合适的调配!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一举灭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排!

   顺治皇帝十分清楚让一个汉人朝廷存活下来是个多么恐怖的事情。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只巨兽一旦养好伤重新觉醒,绝对是满洲八旗这几万人抵挡不了的。

   大清要想立足中原,不但要灭明还要把一切亲明势力连根拔除!

   ...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