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从东京开始的地窟求生

从东京开始的地窟求生 第72章

  这就是林安澜所了解的关于地龙的基本信息。

   作为魔物,地龙在无光之域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存在了,如果按照林安澜本来的想法,他是不打算直接去碰无光之域那头幼年地龙的。

   你以为一头幼年地龙为什么会出现在无光之域?

   这种从肉类到体液到生产的元素晶核和地脉结晶都非常有价值的魔物,根本不应该出现在无光之域。

   它们应该在强大文明的餐盘上,在他们的养殖房里,在自己族群中被保护,唯独不应该单独出现在无光之域。

   一旦出现,就只有一种可能。

   一种林安澜并不希望看见的可能。

   可是,如果利益足够大,那林安澜也不是不可以动手的。

   这附近喜欢干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活的文明,林安澜基本都知道,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曾经桂冠基地市的对手,甚至有好几个都是林安澜亲手摧毁的。

   文明之间的排他性就注定了林安澜他们的和这些文明之间的对立。

   一个文明发现了另一个远胜自己且有侵略意图的文明的存在,求生欲激励下,原本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实现的科技成果被浓缩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技术“大爆炸”,科技成果遍地开花。

   这种情况在地窟之中是非常普遍的。

   和林安澜前世在某本小说里描述的技术爆炸的原理有些许不同。

   地窟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技术爆炸的可能性是史无前例的高的。

   那不是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内生性的必然呢?

   在前世的穹顶星,阿美利加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1986年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在随后数十年不断丰富该理论。

   甚至与,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被授予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

   罗默的获奖理由是“将技术创新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展示了知识作为长期经济的驱动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催生了大量鼓励创新和长期繁荣的法规政策的新研究”。

   当我们把技术创新引入到了一个更宏观的经济发展领域,技术创新理念本身就会不断的刺激科技进步和制度的完善,这本身就是存在一种内在驱动力的。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技术是“外生”的,是随机的,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但罗默却告诉你,技术是内生的,在完全竞争环境中,人均产出可以在速率递增的状态下无限增长,投资率和资本收益率亦可以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不断增长。

   内生增长模型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下:

   第一,技术变革是增长的核心;

   第二,技术变革源于受市场激励推动的有意识的投资行为,是内生因素而非外生因素;

   第三,技术既不是传统商品,也不是公共物品。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行为引起的,这进一步推动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这其实很好理解,打个比方,如果你只是单独一人,发现金矿的机会是如此之小,以至于真的找到金矿的话也会被看成是完全的意外发现。

   但如果一万人出动找金矿的话,那找到金矿的机会将大大的提高,若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就可以看到不论是找金矿还是开发技术,都可以动过制度支持和群体创新而得到显而易见的改善。

   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或许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全面的增加是与我们为其贡献的资源成比例的。一旦有了规模的投入,“技术大爆炸”成为可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而地窟的技术增长更是引入了一个可控但又完全不可控的变量,以至于直接给技术爆炸提供了一个能够瞬间开花的可能性。

   那就是――

   下界之门。

   下界之门的另一头,连同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人知道那个世界具体是什么模样,只有你亲自选择了去入侵,才能了解到另一头的世界的真实面貌。

   掠夺?合作?吞并?共生?

   地窟各种文明会在漫长的时间里学会如何去予以另一个同样有着悲惨未来的文明痛和伤,掠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如同鬣狗一般残忍而贪婪。

   用未来对手的血与骨为自己技术爆炸做铺垫,这是所有文明入侵者最喜欢干的事情。

   大量吸收对手的技术和资源,并以产业化的方式快速开发,以不同的技术理念相互碰撞,最终引导自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地窟版技术大爆炸。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被你攻略的文明中是不是存在某个能够影响你技术瓶颈的科学技术,甚至于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农耕文明,他们的某些理念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拥有至高神性的顶尖文明的核心技术。

   比如说,哲学领域上的碰撞。

   在被林安澜他们毁灭的诸多文明里,他还发现了一个有些不可思议的情况。

   那就是类似于穹顶星幸存者们这样的外来文明,他们技术大爆炸的可能性竟然是可以被“人为”控制的。

   简单来说,就如同林安澜他们一进入地窟,那他们周边必然会存在一扇联通全新世界的下界之门。

   对于穹顶星人来说,此时此刻就是最容易技术大爆炸的时间。

   可惜受限于当前生存环境,穹顶星人错过了最容易技术大爆炸的时间。

   不过饶是如此,捡着技术大爆炸的平缓期,前世桂冠基地市也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了起来。

   从一个连LV5都要费尽心思才能抵达的幸存者文明,变成了连LV18以上的半神都出现了挺多个。

   这就是属于文明级别的的“技术竞备”。

   罗默的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奥秘,从制度角度看就需要大主管们对科研、教育增加投入,从而保证有足够的知识被生产出来。

   在此框架下,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对市场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

   例如,研发部门的社会收益和研发者的私人收益并不一致。

   为鼓励研发,就要尽可能消除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值,引入专利、版权等激励专业与创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