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她只想搞事业 第214章
然后从姐姐十八岁那年,她上了大学,就再也没回过家。
她也会偶尔和他与妈妈联系,但她从不主动,只是他们打了电话过去,她会应付几声。
姐姐成绩似乎很不错,拿了全额奖学金,平时也有在打工挣钱,所以从十八岁那年,她就彻底断绝了和家里的经济往来。
她没拿家里的一分钱,甚至还给妈妈打钱,像是在还妈妈这么久的养育之恩。
她好像在抽丝剥茧地将自己与这个家彻底分离开来。
陈恪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在大四的尾巴上,她给妈妈打了最后一次钱,就再也没有打过了。
而这些钱算下来,差不多刚好就是她从进入这个家到独立的这个阶段,所花过的钱的两倍。
这些钱,一半是还的本金,一半是还的利息。
至于情,她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无情可还。
说实话,这样的哈梨让陈恪是佩服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他已经习惯了依附这个家生活。
但姐姐不一样,她是真的彻底独立了出来。
陈恪知道姐姐这样的行为会让妈妈难受,毕竟女儿这个行为是想和她一刀两断,虽然哈梨并没有这样说过,而且在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也会温声回复,但这样的举动不出意外会引来一些误解。
但陈恪万万没想到误解的点还远不止在这上面,妈妈的关注点甚至到了姐姐大学四年完全不靠家里,一边要养活自己,一边哪里存得了这么多钱上。
她试探性地找小姐妹们聊了聊,然后就得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
哈梨找了Sugar daddy。
以她的才貌,诱惑那些中老年的成功人士并不难。
她值得那些人为她花钱。
可陈恪听了妈妈这话简直是气疯了,他觉得妈妈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
怎么会有一个妈妈觉得自己的女儿是被老男人包养了才有了这么多钱?!
难道姐姐就不能自己挣钱吗?她在国外呆了那么久,不止是大学四年,如果有心脱离这个家庭,她应该是从被送出国的第一年就开始存钱了吧。
还好妈妈的确也有被他说动,她似乎也明白了不该这样怀疑自己的孩子,但有些祸根却已经悄然无息埋下了。
再之后姐姐毕业回了国,签了公司。
她想当明星,所以放弃了很多大剧院的邀请,她从舞蹈替身做起,但一直不温不火。
当然,说难听点儿就是查无此人,这是娱乐圈的常态。
没有点儿背景就要从头开始来,她甚至不是在国内艺术类学校上的大学,所以也没什么人脉,这就更难了。
其实她完全可以求助家里人,只要动用家里一点关系,她的成星路必定一帆风顺。
但陈恪知道,她不会这样做。
她从决心脱离那个让她难以呼吸的家庭时,她就再也没想过依靠它半分。
陈恪不是很了解娱乐圈,但后来再听到她的名字时,就已经是差评满满了。
媒体把她塑造成了一个恶毒庸俗的女人,但陈恪知道,她不是。
只是他知道没用,因为姐姐进入了娱乐圈,而爸爸妈妈周围的人必定也会知道她进入了娱乐圈。
这个圈子不大,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消息,也很容易互相传遍。
曾经爸爸妈妈还有过以姐姐为傲的时光,虽然那只是短暂的一个晚上,比蜉蝣的生命都来得短暂,但至少那个晚上,他们会因为提到姐姐,脸上都是笑容。
可现在不一样了。
姐姐的名声不好,当初夸赞姐姐的那批人又换了一个嘴脸。
说话的人还是他们,只是内容从夸奖变成了隐晦批评,他们让爸爸妈妈多管教着孩子,说孩子学坏了可难以纠正了。
他们已经判定姐姐已经学坏了,包括爸爸妈妈也这样认为,毕竟姐姐在国外的生活,他们一无所知。
他们常听说留学生圈子,不过是怪诞与荒淫的集聚地,而现在姐姐却赫然成了最强的佐证者。
你看,她出了一趟国,好好的孩子回来就成了这副模样,也不知道在国外究竟染了些什么坏习惯。
他们背地里传她抽烟,喝酒,甚至吸/毒,他们说她私生活混乱,以色侍人。
爸爸好面子,别人说多了,他就信了,妈妈是将信将疑,但爸爸的脸色又让她多信了半分。
可陈恪从来不信这些。
而且姐姐也曾在家里主动提起过那些谣言,她说:“我没有做过。”
其他人只当是笑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但陈恪知道,姐姐说没有,那就是没有。
她不是会撒谎的人。
从小就不是。
他和姐姐的关系从出生起就是这样,不近也不远,他们没能做到像有些家庭里那般,两姐弟互相扶持,把对方当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但在这种家庭里,他们俩也没闹得很崩,至少每次他给姐姐打电话,对方都会接,哪怕是错过了,她也会回过来,问他有什么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他只是想和姐姐说说话而已,毕竟她是他唯一的同辈亲人,他们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
可是陈恪没想到忽然有一天姐姐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她不会接电话,也再也没有回过他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