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探花使的小婢女

探花使的小婢女 第96章

探花使的小婢女 蜜煎梅子 2373 2021-07-22 07:49

  顾蓁:“……!”

  顾蓁绷紧了身子,双手护住自己胸脯,却听头上淡淡地说:“我早知道了。”

  顾蓁心中悚动,僵着身子,后背抵在他胸口,大气也不敢出:他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你是女儿身。”

  顾蓁呼吸一窒,眼睛瞪得溜圆,心跳扑通扑通如敲着急鼓。

  “一年半以前,我在松园外的河边与一个姑娘生了些误会,遭她辱骂。事后,我去孙庆周家寻她,他只说侄女就此出走失踪了,谁料到,”段景思低低笑了起来,“你一直在我身边。”

  河边喧闹之声不绝于耳。

  戏楼的小厮不停叫卖:“今夜佳剧《崔莺莺待月西厢》,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顾蓁一听,面色更是羞红。不知是为段景思所说,还是崔莺莺的胆大妄为。过了好久,她鼓足勇气,挣扎转过身来,低着头不敢看他:

  “那二爷可怪我,那晚我骂您又……伤了您,后来又……又骗了您那么久……”

  “自然是怪的。”

  顾蓁小嘴一扁,圆溜溜的大眼睛里登时蓄满了水色。她早已对他情根深种,却又屡屡压抑,既因身份的差距而自卑,也因欺瞒于他而自责。

  如今一听秘密已然被识破,压抑良久的情感终于宣泄,也不知是羞是愧,还是再有其他什么,总之一听了这话,便控制不住了。

  “那……那如何是好呀?对不起,我……我也是没有办法,我……我不是……成心的,呜呜呜。”

  她低着头,嘤嘤咽咽,小肩膀一耸一耸的。

  段景思将她往怀里一送,叹口气道:“我早该猜到,你这样爱哭,怎会不是个姑娘家?”

  “呜呜呜。”顾蓁越哭越凶,还边哭边吸鼻子,将眼泪以及些什么,一概蹭在他胸脯上,“您别怪我了,我将月钱全退给您就好了。”

  这时还想着银子呢,段景思心中好笑。

  “可……可是,平日老夫人和您赏赐给我的,能不能不还?”

  段景思一顿,继而笑着说:“那可不行,要还就都得还。除非……你嫁给我。若将自己赔给我,银子不必还了,赏赐也不必还,你的便是我的。”

  顾蓁:“……”

  良久,戏楼的小厮进了屋去,想是好戏已然开场,再无需招徕。间或有咿咿呀呀的唱腔传了出来: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2]

  戏文到底是戏文,正是现世得不到,才在戏文里满足。可谁若是照着戏文里的去做,女子不顾身份悬殊,自奔委身,不知会遭受多少苦难。

  顾蓁终于回过神来,推开他,又擦了擦脸上眼泪。

  “二爷说笑了,您是什么身份,我又是什么身份。方才是我逾越了,纵然……纵然我心中爱慕您,也是不可能的。”

  段景思袖中取出一方丝帕,轻轻擦了擦她脸上眼泪。

  “你看那边。”

  那是金陵最大的书局轩墨堂,此刻人头耸动,往来不绝。

  “此刻,你的话本子已然进了那里了,说不定有一日,我还要靠你养活呢。”

  顾蓁先是震惊,接着扑哧一笑,她脑中闪过段景思来她这儿讨钱,她却数落他花多了的画面。

  话已说到这份儿上,她若再不应声,便是矫情了。段景思将她手里的画册随意丢在桥边,揽着她的肩,看荷花灯一盏盏飘向河心。

  段景思幽幽叹口气:“蓁儿,你怎么就这样轻易应了我,你应该再推辞一下,我才好把东西送给你。”

  顾蓁:“……”

  说着打开匣子,竟是一套整套头面,掩鬓、满冠、分心、花钿、珠钗、耳坠,皆是齐全,零零总总,约有二十余件。有些坠珠,有些是镶金,皆呈花形,桃李杏梅,各种都有,看上去又是贵气,又是雅致。

  顾蓁脑中蒙了,这个他宝贝着,不许任何人看的,竟然是送给她的?

  “自我发现你的女儿身那一刻起,我便日日盼着春闱早些来,盼早有今日,每次见了都忍不住买,渐渐的就有了这么多。以前道士说我有什么天煞孤星的凶命,需中进士才可解除,我从来没放在心上过。然而,当我发现你的女儿身后,却有些害怕了,万一……万一那是真的,我只盼能早些科考,于是也能早些娶你。这是我段家的聘媳之礼,我特意问母亲要的。”

  顾蓁愣了一愣,用丝帕掩住脸颊,泪水滚滚,却是如何也掩不住。她喜欢他得紧,纵然推辞,也不过是自卑心理作祟。

  陡然间过往期盼的事儿全成了真的,她心中害怕,害怕这是黄粱一梦。

  “您……您说的是真的?可不许骗我……”

  “决不骗你。”

  哭也哭过,事情也说清楚了,顾蓁越发不好意思了起来,掩面跑回了客栈。

  一连几天,她都扭扭捏捏的,幸好段景思也十分忙碌,又是领旨谢恩、又是拜谒故旧,日日忙到晚上才回,顾蓁倒省了尴尬。

  三月十六,段景思领旨,赴青森为县令。如他们这般新晋为官,都须得派往地方历练,段景思在青森任期为一年,也不算久。赴任之前,特许了一月之假,回老家吴江府报喜。

  --------------------

  作者有话要说:

  [1] 《夏仲御别传》。

  [2]《西厢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