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后的格格:步云衢 第99章
“是咱们俩的家!怎么样,喜不喜欢?”他从身后将我拥住。
我呆呆地看了看周围,他说,这里是我们的家?
感觉,有些怪异,不过,这儿的环境,我倒是很喜欢很喜欢。
六月里,蔷薇和紫藤满园,深吸一口气,那种自由而浪漫的感觉顿时将我包围。
“喜欢。”顺着自己的心意,我告诉他,我很喜欢这儿。
“那你是想现在进去看看呢,还是等咱们逛完回来再去看呢?”他诱惑着我。
我心里头痒痒地很,两边都想!但终还是决定,我要出去逛逛,房子就在这儿跑不了,但是下次能去逛街的机会,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去逛街!”
“好,我们就先去逛街!”他笑了起来,看着我万分纠结的样子,他开心极了。
出门的时候,他又吩咐了佣人,将房间打扫干净,今天晚上我们就住在这边了。
我回头看了一眼,笑了笑,这就是我的新家了啊!
“为什么要叫九号公馆呢?”上车后,我还是从后窗向后看着。
赵正南被我问地一愣,“它就在这条路的九号,所以就叫九号公馆了。”
这回轮到我发愣了,他们老赵家的人,怎么这么不会取名儿?个个都图省事儿简单的。
摸了摸肚子,但愿啊……
“这就是夫子庙了啊?”我下车后看了看这条人流攒动的繁华街市。兴奋地往前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问赵正南。
他笑着点了点头,“别跑,当心脚下。”
这南京夫子庙的小吃,刚好就位于繁华的秦淮河畔。
吃吃,逛逛,游游,这下就能一步到位了。赵正南可真会选地方!
金陵的小吃啊,那历史可悠久了,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那品种那是不胜枚举。历代的文人墨客、科举士子云集南京,尤至开科秋闱,考生云集,书肆、茶馆、客栈中食客络绎不绝,从明清以来,这秦淮河岸‘温柔乡’、‘销金窟’遍布,文人骚客慕名争相前往,名噪天下的夫子庙小吃也在灯影浆声中日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神韵。
在夫子庙吃小吃,就是吃个‘小’字了,人坐的画楼小巧玲珑,吃的东西小来小去,就连餐具也是小模小样的。
遇上我这好吃的,可真是到了人间天堂了。东西分量不多,品种却是多得不得了,什么都想尝上一些,也不怕肚子吃得太饱。
一路逛下来,我是高兴了,结果赵正南却是一脸的苦色。
“老板,你们家有什么吃的啊?”我又走进了一家店,刚问了一句,就被赵正南拉住了。
第173章
“小祖宗,咱们又不是以后再不出来了的。这儿的东西,就以后再来常常吧?”
不高兴他扫了我的兴,我撅起嘴巴,不满地说道:“不,我想尝尝那个!”指了指旁人点的那碗东西,看起来觉得很好吃的样子。
赵正南深吸一口气,揉了揉肚子,咬牙说:“好,但就只点一样!”
我这才笑了起来,“老板,我要那种。”
老板笑着应了,迎了我们进去坐下。
一路走过来,我已经尝了好些东西了。这里的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我们是走了一路,吃了一路。大都是我尝上一口两口,剩下的,就被我塞进了赵正南的嘴巴里面。开始的时候,他倒是笑眯眯地接过我喂给他的东西,越往后,他就慢慢推说剩下就剩下了,他已经吃饱了。但我还是想尝了以后,让他也试试,所以他又被我喂了不少东西进去。
这不,现在竟然拦着我,不让我吃了。
好在这著名的葱油饼、五色小糕、鸡丝浇面、薄皮包饺、熏鱼银丝面、桂花夹心小元宵,都已经让我吃了个遍。
老板很快端来了一碗鸭血汤,我看了看,突然就不想吃了。现在胃里塞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再看到这个血,就有些想吐了。
“唔……”我用手帕捂了嘴巴,将碗推给了赵正南。
“怎么了?”他看我变了脸色,连忙将碗拉开。
避开那碗鸭血汤,我这才好受了些。
他丢了钱在桌上,忙拉了我出去。一边走,一边还念叨着,“看吧,吃杂了吧!就不该带你过来的,哪儿知道你这么能吃啊。往后住在南京了,还怕哪天吃不全吗,非要一次都尝个遍。现在难受了,活该。”
我看,他纯属是把刚刚被我逼着吃东西的怨气都发泄了出来。
跟在他身后,我也不吱声儿。等他走远了些,我立马闪进一条小巷子里,然后又找了一家卖桂花糖山芋的小摊坐下。
我可不是吃不下,而是闻见那鸭血汤,看到了那血,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了东北的事情,想起了老孤头。
看着面前这碗香甜的糖山芋,我拿勺子舀了一勺,正准备吃,突然身后一声暴呵:“赵玉蓉!”
我吓得勺子掉在了肚子上,衣服上也溅了桂花糖。
不用回头,我知道就是赵正南。而且他一定是很生气很生气。
他叫我‘赵玉蓉’的时候,就代表了他是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了。
我回过头去,讨好地笑了笑,“那个,那……”我指了指面前的山芋,“那个……你儿子突然就想吃这个了。”对,是他儿子想吃这个了,不是我。
本来他还是生气地等着我怎么解释突然跑掉的事情,但听到我后面说的,他又心软了下来。表情虽然还是很生气,但是他却是坐到了我身边,看了看我衣服上的糖渍,拿了我的手绢帮我把污迹擦干净,又重新拿了一把勺子,舀了一勺喂给我,“这么大个人了,吃点儿东西还弄的满身都是。”
我笑着吃下他喂过来的糖山芋,知道他已经不生气了。
小半碗下去,我便将碗推开了。这次是真的吃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