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的早上,天刚蒙蒙亮。
上官不悦七人便拿着各自的手抄月刊入宫了。
垂拱殿内。
孔墨山、刘朝同、蔡攸,这三人站在一起,彼此说笑着。
户部尚书楚宝来,刑部尚书孙厚石,吏部尚书魏运德站在一块,彼此都夹着自己的手抄稿,每个人都想看对方的,但对方都不让他看。
这三个人非常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成为总编纂的概率乃是最低的。
而上官不悦一人站在大殿中央,挺着脑袋,一脸的自信。
他做任何事情,都有着迷之自信。
这时,孔墨山过来打趣道:“上官大人,老夫听说你在瓦子里足足呆了两天,不知研究出来了什么妙文啊?”
上官不悦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道:“财相,那种地方确实与众不同啊,下官收获颇多!”
“哦,在那种地方还能有收获,可否具体讲一讲?”孔墨山好奇地问道。
将“那种”两个字压得特别重。
“财相,莫不要看不起那种地方,咱陛下以往还经常去呢!”上官不悦一脸正经地说道。作为御史大夫,赵岩的很多私事,他其实都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你……你竟然污蔑陛下逛窑子?”
“下官没有污蔑,陛下就是逛过窑子啊,还不止一次呢!”
就在这时,赵岩从后面走了出来,率先听到的便是这句话。
“咳咳……”他尴尬地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诸位,将你们的手抄本都拿上来吧!”
对上个问题,选择性遗忘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当即,喜子便将七人的手抄月刊拿到了赵岩的面前。
赵岩低下脑袋,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
他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户部尚书楚宝来的手抄月刊,翻到第一页,赵岩就乐了。
在月刊的第一页,竟然是长郸米面肉菜的价格,这种价格表占据了整整四页,然后才是书目。
书目的文章更是亲民,比如:浅论对贫老之民的抚恤救济,侵吞田地与豪民兼并量刑标准、树艺栽培之农官说等。
赵岩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这种根本不能称之为大周月刊,应该命名为民事指南。
实在是太接地气了。
这种月刊,十分适合在田间地头如厕的时候读一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恰到好处的马屁
赵岩看过楚宝来的后,翻开了刑部尚书孙厚石的手抄月刊。
孙厚石就相对于中规中矩了。
书目之下,内容涉及田曹,度支、封授、赋税、典礼、刑罚等多项类别的内容,可谓是事无巨细。
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但并分辨不出主次,不要说民间百姓,即使是士子书生都不愿意看这种无趣的文章。
接下来,吏部尚书魏运德的手抄月刊差点儿没让赵岩撕掉。
从表面看上去,魏运德的内容也很丰富,但他连基本的分类都没有搞清楚,并且所言之事都是陈芝麻烂谷子,如果用一句歇后语来评价,那只能是:老母猪撵兔子,精神可嘉。
当看到礼部尚书蔡悠和三司使孔墨山的手抄月刊后,赵岩的眼睛顿时亮了。
“前面三个就是垃圾!”赵岩差点儿没有爆出粗口来。
版式。
审美。
内容。
赵岩几乎无可挑剔。
蔡悠的排版,看起来就让人赏心悦目,乃是真心将月刊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做的,而内容上,蔡攸首先有一个以民为贵的主题,然后在大主题下,呈现不同类型的文章,这些文章深入浅出,老少皆宜,看上去便让人感觉到舒服。
至于孔墨山,则是升级版的蔡悠,他作为三司使,干得本来就是考验细节的活儿,故而他的手抄月刊,不管是样式还是内容,都非常精致,并且他了解赵岩的喜好,故而赵岩十分喜欢。
最后,该是上官不悦了。
赵岩对他甚是期待,尤为好奇他在瓦子里呆了近乎两日,能够编出一本怎样的月刊。
哗啦!
翻开第一页。
一张白纸。
赵岩有些发愣,在翻开第二页时,书目方才出现。
咦?
赵岩的嘴角微微翘起一个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