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之后,赵岩又向他讲述了一下今日萧敬业与林玉儿对峙的经过。
最后,赵岩问道:“上官不悦,你觉得文相可能是凶手吗?”
上官不悦思索了一下,道:“启禀陛下,如今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臣不敢胡乱猜测。只是,臣没想到向来不喜女色的文相竟然也有此种外遇。此案相当棘手啊!”
“所以,朕就派你前去探查嘛,此事不宜声张,你明日便可以开始暗中调查,当年与文相有关的人员都要查一遍,任何一条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赵岩说道。
上官不悦想了想,说道:“陛下,不知你要的是实情,还是……”
他欲言又止。
赵岩长叹一口气,若实情真是萧敬业为凶手,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办,杀掉萧敬业,几乎是斩掉了大周的一条手臂。
“朕相信文相是清白的!”赵岩看着上官不悦说道。
“臣明白了!”上官不悦点头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举国轰动
入夜,副相刘朝同从中书省衙门大步走了出去,脸上满是兴奋。
而在他的手中,握着一个卷轴,卷轴之上撰写的便是蜀州新政的成果总汇。
在半个时辰前,萧敬业派人告知他自己感染了风寒,故而将蜀州新政成果交给赵岩的重要任务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刘朝同看过卷轴的内容后更是心怀激动,然后来到了垂拱殿内。
而此时,赵岩端坐于龙椅之上,正等着一个结果呢。
“陛下,蜀州新政成果奏义已全部完成,共计一万五千言。”
当即,喜子将卷轴呈给了赵岩。
赵岩长呼一口气,认真地翻阅起来。
此卷轴上,内容全面,对农事、商贾、盐铁酒茶、私塾教育、取士之法等都有了全面性的总结。
在废除了一些陋习后,蜀州的地税、商税足足提高了三成,并且百姓的人均收入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令赵岩感到最为惊喜的是,蜀州的刑案事件比去年足足降低了五成。
这足以说明,百姓若能安居乐业,定然是不会触犯大周刑法的。
蜀州新政内容,除了按照赵岩的《新政二百条》来做之外,还按照百姓的呼声,利用税收为百姓打造了养老之地,这项举措,赢得了无数百姓的盛赞,甚至还有人为此要专门搬到蜀州居住。
……
一万五千言,满满都是功绩,若整个大周的新政都进入正轨,那大周的繁华可想而知。
赵岩越看,越觉得自己成为千古一帝的可能性越大。
看着看着,竟然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下面的刘朝同也抿嘴偷偷乐着,他知晓新政会取得一定功绩,但是取得这样的效果却是他万万想象不到的。
“咳咳……”
片刻后,赵岩变得正经起来,他想了想,朝着刘朝同说道:“刘爱卿,此蜀州成果就命名为一万五千言吧,你立即去尚书局安排,将此内容印制万份,除了长郸的朝臣人手一份外,各大书局,书摊都要售卖起来,争取在三日之内,让一万五前言传遍整个大周。”
“另外,让中书省的官员迅速撰写关于一万五千言的解读文章,多多益善,辅助其传播,朕要让不认字的百姓,也都知晓新政的好处,明白这个卷轴的内容。”
“还有,通知礼部,让此内容迅速传刀周边诸国去,让他们的官员和百姓都看一看,我大周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赵岩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内容。
“臣遵命!”刘朝同拱手道,他自然知晓赵岩让他这样做的目的。
翌日,还不到午时,整个长郸城便如同炸了锅一般。
一万五千言迅速传遍了长郸城的大街小巷,并在民间引发了一种空前的大讨论。
“陛下真是神了,我本以为新政是朝廷谋利的策略,没想到竟然是互惠双赢,将整个民间的经济和百姓们的出路全都盘活了!”
“哈哈,谁都拦不住我大周崛起了,不出十年,甚至不出五年,我大周将成为第一强国,而我将有幸见证这个盛世的诞生!”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短短一年期间,蜀州的税收竟然能够提高三成,果不其然,在去除掉那些贪官污吏之后,朝廷的腰包一旦鼓起来,那我们老百姓也就能跟着喝汤吃肉了!”
“我到现在才明白,新政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让老百姓都能有一口饭吃,它还在改变我们国家的形态,用不了多久,我大周便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出五年,我大周必然能够荡平周边诸国。”
“恨我不是蜀州人啊,听说那里的街头经济尤为发达,百姓们各个干得热火朝天,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得到什么!”
……
而此刻,在武帅府中。
杨兴怀拿着一万五千言,脸上止不住的喜悦,口中喃喃道:“正如陛下所言,强兵只能做暂时的大国,强民方能永久,老潘这下子定然能够名垂青史了!”
财相府中。
孔墨山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看,一边道:“蜀州新政,我儿功不可没,我儿功不可没啊!”
不到三日,一万五千言,便传遍了大周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各个欢欣雀跃,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而那些富商们也都是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朝廷虽然为了向百姓让利,加重了一些巨商的税收,但采用的并非是一刀切的手段。并且在其他方面,为富商们的生意提供了捷径,比如更好的流通机会,杜绝欺行霸市的存在,几乎消灭了官员的吃拿卡要行为等。
这一系列举措,让富商们的收入并未降低,并且让他们也明晰了作为一个商人,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