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官其实是口服心不服,还想着说服杨兴怀呢。
不过,杨兴怀早有准备,在朝会之后,便以尿遁为由,走偏门迅速离开了皇宫。
回到垂拱殿的赵岩,心情大好,事情远比他想象中的要简单,而这将是他改革的第一步。
他将龙案上高如小山的奏折一把推开,轻呡一口茶,甚是得意地说道:“哼,就这?看来我颇有做皇帝的天赋啊!”
第十一章 朕要出宫
离开皇宫后,杨兴怀率领三千名神策军,直奔城门。
而此刻,城门外围堵着一大群读书人,他们也都想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拦下杨兴怀。
“武帅深明大义,定然能知斩杀士大夫的后果,只要我们通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肯定会拒绝监斩的。”
“咱们只要拦在城门口,让武帅回去,圣上不可能不考虑民情,一定会召回圣令的。”
“我等乃是为读书人讨个说法,我已赋诗一首,必须要让武帅呈于陛下!”
大周最难缠的,其实就是这群还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这群人大多通读孔孟之道,又有一腔热血,并且掌控着民间的舆论。
但总是因为纸上谈兵而造成好心办成了坏事。
可是又打不得骂不得,毕竟这些人乃是大周的未来。
杨兴怀大老远就看到城门口的读书人了,他思索了一下,口中喃喃道:看来只能使用陛下所说的方法了。
杨兴怀挑开马车的帘子,朝着一旁的副将说道:“全军亮械,跑步前进,目标十里外凉亭!”
“得令!”
那副将举起令旗,高喊道:“全军亮械,作跑步状,目标十里外凉亭!”
呼啦!
在三千神策军行至城门口的那一刻,集体亮出兵械,直指前方,作冲击状态!
“吼!”
一道巨大的吼声传出,杀气凌然。
毕竟是上过战场的人,金戈铁马般的肃杀之气瞬间涌出。
城门外的读书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以为有突发的战况出现了,纷纷撤到了一旁。
砰!砰!砰!
三千神策军步伐统一,传来“哗哗啦啦”的军甲之声,然后如同一股洪流般,朝着城外涌去,不多时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只留下一阵尘土飞扬的震撼景象。
当读书人们明白这是杨兴怀的计谋后,为时已晚了。
若放在以前,杨兴怀根本不敢这么横,如此对待读书人,那还不被写在书里骂死啊!
但是现在,杨兴怀有军功在身,又有皇帝撑腰,才敢这么横冲直撞。
在跑了足足十里后,杨兴怀才命令队伍停了下来。
“真爽啊,百年来向来都是人压制武人,我杨兴怀终于豪橫了一次!”杨兴怀捋了一把胡子,心情大好。
杨兴怀离开京城,就意味着斩杀崔万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百官们面对如此强势的小皇帝,也不敢再上奏了。
而有些手脚不太干净的官员已经开始做出改变了。
毕竟,谁都不想成为第二个崔万山。
一时间,大周的官员风气焕然一新,令赵岩甚是欣慰。
当然,还是有人在反对,但赵岩并不认为需要安抚一下那些反对者的情绪。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反对者,而他要做的,是要用结果证明那群反对者是错的。
三日后,北蒙军少帅额尔古又回信了。
当看过信件的内容后,赵岩差点儿没有笑岔气。
信件上讲:在收到赵岩的那幅画圈盖玉玺图之后,北蒙颇为重视,在几十位谋士历经数日,翻遍典籍后,终于研究出了画圈盖玉玺图的真正寓意。
黑圈乃是一种玄学象征,玉玺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图腾,此画乃是以玄学的名义诅咒北蒙,对北蒙的神灵具有大不敬之罪。
额尔古还说,大周这种诅咒严重激怒了北蒙人,年后北蒙将再次出击,将用赵岩的脑袋来祭祀北蒙信仰的神灵。
赵岩都没想到,自己只是随意画了个圈,竟然具有如此深刻的寓意,不但骂了北蒙,连北蒙信仰的神灵都骂了。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画个圈圈诅咒你”的出处,古人的智慧真厉害啊!”赵岩自言自语道。
下方的萧敬业说道:“陛下果然厉害,竟然还能运用深奥的玄学,老臣佩服!”
赵岩无奈一笑,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一些作品明明不好,却被捧得天花乱坠了,原来是解读的人太厉害。
年后,北蒙与大周少不了一场大仗,不过现在临近年关,赵岩也不想去思考这些糟心的事情了。
在距离正月初一,还有二十日的时候,朝廷结束了十日一朝的朝例,奏折也减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