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转过身一看,得嘞,这回碰到熟人了。
他连忙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刘老,好久不见,您老最近身体可好?”
这刘教授不是别人,正是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大师刘其正。
刘其正从小父母双亡,为了生计,14岁时就来到魔都,在一家书画装裱店里做学徒,慢慢地就成了一名装裱修复师。
魔都博物馆创建后,他就被调到了物修复部门,专门从事古书画装裱修复工作。
这几十年来,刘其正修复了诸多国宝级古书画,名声响彻博界。
去年的时候,向南和孙教授到魔都博物馆去交流时,还曾拜访过刘老,没想到这次他也来到了京城。
“好,好,一切都好!”
刘老今年已经72岁高龄了,满头银发,精神头却还是不错,他笑盈盈地看着向南,问道,“这次你是跟孙教授一起来的?”
“不是,老师腿受伤了,行动不便,所以让我代替他来故宫博物院看看。”
向南解释一一番,随后又补充道,“主要是让我来跟各位大师学习学习。”
“呵呵,你小子,不老实!”刘老抬起手指了指向南,摇头失笑。
故宫博物院这次邀请全国各地的古书画修复专家齐聚京城,可不是为了开座谈会,而是要大家来商讨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的,说不得还要亲手上阵。
像这种重大的事情,怎么可能随意让一个学生来代替?
就算孙教授爱徒如子,愿意将这个机会让出来,那也得问问人家故宫博物院同不同意啊!
向南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的古书画修复技能虽说还算不错,但在刘老这些人的面前,还不值得拿出来炫耀。
他们这些老一辈的物修复工作者,为了挽救和保护祖国的物,几乎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给奉献出来了,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无法衡量。
一直站在一旁没有说话的何丽,这时候已经傻眼了,这位长得还不错,年轻得过分的小哥哥,真的是来故宫参会的专家?
刘老她是认识的。
不认识也不行啊,在博界里,不认识刘老,就好像爱淘宝的人不认识大马一样,会被人笑死的。
更何况,昨天刘老来的时候,就是她给接待的。
连刘老都认识向南,而且看样子很熟悉的样子,那他真是来报到的也没什么奇怪的。
真是日了狗!
我之前居然还以为他是故意来撩自己的呢!
“同九年,汝何秀?!”
何丽看着和自己一样都是还没从学校毕业的向南,心里莫名地有些酸味,自己还在故宫里打杂呢,人家都已经成为故宫都需要邀请的专家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没事,我还可以继续努力,凭我的美貌与智慧,早晚会超越他!”
何丽用精神胜利法战胜了自己,心中舒了一大口气。
此刻,见向南和刘老打完了招呼,连忙见缝插针挤了上去,脸上满是甜甜的笑:“刘老,您逛完回来了?”
“嗯,回来了。”
刘老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很和善地说道,“小何啊,你给向南登记一下,一会儿我还要跟他聊聊。”
“好,我马上就办。”
何丽连连点头,同时心里懊恼,之前就该先问问小哥哥的名字,自己的报到单上都列了专家的单位和名字的,居然都给忘记了。
回到接待处上,她连忙拿出报到单翻了翻,很快就找到了。
向南,20岁,金陵大学考古物系,大三。
她的眼睛顿时又瞪大了,小嘴微微张着,在震惊的同时,忍不住又是一阵酸意上涌,心里头忽然冒出一句脏话来:
特么的,居然比我还小!
还有没有天理了?!
第九章 技术才是硬道理
办完了报到手续,向南和刘老在何丽复杂的眼神中,进了电梯。
当天晚上,故宫博物院在京城饭店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院长王振林、故宫保科技部主任马旭涛、副主任贾昌道以及古书画修复组的组长钱昊良等一干组员,全部出席了晚宴。
这一次故宫博物院召集全国各地的古书画修复装裱专家前来,可以说是博界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盛事。更何况,此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修复保养国宝千里江山图,故宫博物院方面自然是无比重视。
实际上,作为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一直都显得十分低调。
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它一共公开展示过两次,之后近30年未与世人见面,直到2013年才首次全卷展示。
可以说,对于这幅北宋的鸿篇钜迹,很多书画爱好者只闻其名,不见其影,即便是故宫内部研究人员也很少能一睹画卷真容。
究其原因,是因为画卷上的石青石绿是矿物原料,颜色很厚,年代久远太过脆弱,一旦展开,画卷颜色容易剥落,损伤画作原貌。
事实上,现在的装裱技术并没有超越以前的水平,特别是在古书画修复上没有获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也是千里江山图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过修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