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我还没说完呢。”
张春君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说道,“我是说向南的技术还不错,都快赶上我了。”
马玉川:“!!!”
向南:“……”
……
第二天一早,张春君和向南就返回了魔都。
这一次在姑苏城逗留了四五天时间,事情倒是不多,最关键的还是向南好好地放松了一次,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许多。
张春君显然也是发觉了这一点,临分开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向南说道:
“事情是忙不完的,只要你想做事,天天都会有,所以你还是要学会放松,把自己绷得太紧,很容易出问题的。”
“谢谢老师,我知道了。”
向南当然知道张春君是为了他好才说的这些话,心里面自然很是感激。
只不过,一转身,他又将张春君的话给选择性遗忘了。
回到公司之后,许弋澄很快就赶了过来,一进门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老板,谢瑞东的那件龙袍已经送过来了,我把它放在你的小修复室里了。”
“好,谢谢。”
向南点了点头,问道,“谢老板有没有什么要求?”
“要求?”
许弋澄皱了皱眉,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太特别的要求没有,他只说了一点,尽量将这件龙袍恢复原状,钱不是问题。”
“哦,那我知道了。”向南应了一声。
事实上,龙袍的修复与其他纺织品文物修复还不一样。
比如说,龙袍上有时候会有金线,而一般的纺织品文物上则不会有。
如果龙袍要按照原样来修复,那就需要用到价值比较昂贵的金线,成本就比一般性的修复要高许多了。
不过,谢瑞东看起来就不像没钱的人,别说修复龙袍用上金线了,就是重新制作一件龙袍,他也有这个经济实力。
当然了,如今的龙袍已经不具备古代时的那种特殊意义了,想来谢瑞东也不会无聊到重新制作一件价值不菲的龙袍,自己躲在家里穿着玩。
等到许弋澄离开之后,向南便来到小修复室里,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外形古朴的木箱子。
这里面装着的,就是谢瑞东家里传下来的那件龙袍了。
向南打开箱子看了两眼,这龙袍没有电视上看到那么光鲜亮丽,估计还是因为缺少保养的原因,让丝线的颜色有些暗淡了。
之前听谢瑞东说过,这件龙袍有多处残损,而且韧性也非常差,因此他便打消了将龙袍取出来看一看的打算。
如今他还没有修复纺织品文物的能力,还是不要贸然动手,以免给这件龙袍造成二次损伤。
将箱子重新盖起来锁好,向南和前台焦佳打了声招呼,然后就带着这个箱子离开了公司,他要去魔都历史博物馆找黄云轩黄老师,顺便观摩一下黄老师是如何修复纺织品文物的。
打了个车,来到历史博物馆后,向南便带着箱子直奔博物馆展厅后面的办公大楼。
黄云轩此刻刚刚进入修复室,还没有开始工作,听到同事说向南来了,他便回到了办公室里,一眼就看到了向南脚边的那个箱子,他开玩笑似的说道:
“我还以为你前几天就应该会过来了呢,没想到还拖了四五天时间,怎么,你那个朋友不放心让我来修复他的龙袍?”
“黄老师好。”
向南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解释道,“不是我朋友的问题,这几天我跟张春君老师到姑苏城去修复青铜器了,今天一大早才赶回来的。”
“嗯,没事,我开个玩笑而已。”
黄云轩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把箱子打开吧,我看看这是一件什么样的龙袍。”
第八百六十九章 有人在骂我 (第一更)
龙袍,又称为龙衮,是华夏古代皇帝专用的礼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
龙袍的特点一般是盘领、右衽、黄色。
事实上,帝王的龙袍从隋朝隋文帝杨坚时起,就已经开始使用华夏最好的蚕丝辑丝作为经纬线,并采用手工丝绣的方式,绣龙等图案。
辑丝,又称辑里湖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由于这种蚕丝是产于之江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
这种利用蚕丝辑丝制作龙袍的方式,一直延续到华夏封建王朝覆灭才最终停止。
向南将箱子放在茶几上,并将它打开后,黄云轩探过头来扫了一眼,就笑了起来:
“原来是一件清代的紫地缂丝龙袍。”
缂([kè])丝,又称“刻丝”,是华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与“刺绣”和“织锦”的编织方法不一样,缂丝织物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
缂丝由于织造过程极其精细,工艺复杂,因此,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在拍卖市场上,因缂丝作品存世精品极为稀少,常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