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第2325章
被点了名之后,何志军也是一点不慌。
他用低沉的声音,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我们大家都知道,特种作战里面是包含有快速出击的内容的。”
“但是,是特种部队与快速部队的作用不同的地方在于特种作战绝不是以正面作战为主要手段,而快反则是以正面为主。”
“大部队快速布置到前线、阻敌前进、切断敌方补给线等等,这些都包含在快速反应作战之中”
听何志军说到这里,杜仲平就伸手向其余与会干部示意道:“今天是座谈会,不要搞得气氛太紧张了。大家有什么不理解的,都可以及时提出来。”
见大家一时没有提问的意思,杜仲平就向何志军示意了一下,让他继续说。
何志军微微颔首,继续往下讲述。
“快速反应部队是专门应付各种突发件和军事冲突的,讲究的是集团作战。在人员和装备配置方面,都比其他部队强很多。至于战斗力方面,那是更不用说了。”
“而特种部队讲究的是小团体的敌后作战,单兵作战能力肯定是没得说”
听到这里,一名与会的技术干部就忍不住发问道:“何副部长,那到底是特战部队强,还是快速反应部队更厉害呢?”
何志军看了这位技术干部一眼,平心静气地解释道:“这两个是没对比性的,毕竟规模差了很多。”
“当然,要是真的拉到一起对打,那还是快反的会赢。原因有三点:第一,作战人员数量相差太大,特种部队容易被包围被逐渐蚕食;”
“第二特种作战在伤员救治方面,是没有太多能力的,尤其是重伤员救治,更是有明显缺陷。快速反应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足够的兵力保护野战医院救治伤员。”
“第三特种部队很少配备重型武器,在战场上,面对快速反应部队的火力覆盖打击,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之力。”
停顿了一下,何志军继续说道:“说白了,由于特种作战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战斗力不是以消灭敌人为判断其战斗力的强弱。在战斗力这一方面的话,两者的比较没有实质性。”
“各自的任务不同,自然就不能拿同一标准来衡量各自的战斗力强弱。”
听完了何志军的解释,这位技术干部就释然地点了点头。
何副部长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特种作战里面已经包含有快速出击的内容。
不过,特种作战更多是在战术上解决敌人。
而快速反应部队,已经上升到战略上了。
这两者之间,有着境界上的差距。
说句直白的话,特种作战放到战场上,只能解决局部战役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但是快速反应部队,往往出动的目的,是赢下一场战役,甚至一场战争。
何志军对“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解释了一番之后,就没有继续下去。
意犹未尽的杜仲平目光扫了扫第三排,伸手一指道:“苏七月,你前年的时候,在军报就发表过一篇章吧?好像是叫现代战争中,快速反应部队职责的扩大?”
不等苏七月回答,这位首长就继续开声道:“你既然能写出这样的章,肯定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喽?那你就来抛砖引玉,先给大家说说呗?”
杜总长这话说出之后,第一排的几位大佬嘴角都不禁微微上扬。
这几位对苏七月的能力都非常了解,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方面,肯定是有很深的见解。
杜总长说让他“抛砖引玉”,其实就是开个玩笑。
因为这个小家伙抛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块璞玉。
在这种气氛的会议上被点了名,苏七月也有些无奈。
但是首长的指示,那肯定是要执行的。
当下他站起身,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快速反应部队,是设计于低强度冲突中能在极短时间范围内作出武力干涉的战斗部队。它的核心特点就是一个快字。”
“目前世界军事强国中,任何一支快反部队,几乎都能做到快速部署、快速支援、快速突袭、快速制敌等高难度的作战内容。”
“正如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写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惊如火,不动如山,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决反部队都具有势不可当的气势。”
稍微顿了顿,苏七月继续说道:“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这个概念在老美、北方邻国等国并不新鲜。但是在我军,提出这样的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建设,还是首次。”
“在我看来,我们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除了追求快以外,还要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第1073章 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
会议室里,听了苏七月的一番讲述,第一排的几位大佬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都有自己的判断。
李振祥、高爱国二人看向苏七月的目光尤其温和。
苏七月注意到了几位老首长的目光,虽有疑惑,一时间却也难得其要领。
趁着苏七月暂时停顿的空隙,杜仲平微笑着向他指示道:“七月,你不用管我们的反应,继续讲述你对数字化快速反应的理解和看法。”
首长有了指示,苏七月当然要照办。
他微微颔首,继续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就我个人的观点,军中决定下大力气建设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时机是非常合适的。”
苏七月平静地表示道,“经过这几年我们军中技术部门的努力,如今我们武器、装备,数字化作战、电子作战的水平,已经逐渐接近了全球先进水平。即便仍有一些差距,也已经在可追赶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我们集合全军最先进的技术,来建设这样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好处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