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城镇中心 第213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安城能守住吗
谣言,不,应该说是流言。 假的才叫谣言,虽然中间加入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因素和虚构情节,但是林如海父子两次兵败全军覆没,以及唐侯准备挥兵南下的这个基本事实却飞快的在长安城之中流传起来。 虽然黑冰台的动作很快,许多传播流言的人都被很快带走,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根本无法制止事态的发展。 虽然京兆府衙门以及长安万年两县,甚至包括九门提督府都贴出了告示,严禁百姓私下传播这些“妖言”,甚至还派了大批的捕快兵丁上街巡视,一旦发现立刻就会抓走。 但是越禁止反而越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表面上虽然看不见有人公开谈论,但是私下的传播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还衍生出更多更玄幻的版本出来。 黑冰台试图审问那些被抓的人,想要找出幕后黑手,但是那些人都是些普通人,大多数都是听别人说自己也跟着凑热闹,根本不知道什么幕后黑手。 就算查出来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但是那些也多是一些在街面上厮混的青皮混混,也是收钱办事,压根不清楚幕后金主是谁。 打压无效,甚至还传播出了朝廷准备拿全城百姓当肉盾,然后趁机逃跑的消息,甚至有些说的还有鼻子有眼的,连皇帝太后逃跑的路线时间都说的清清楚楚的。 与此相伴的,是许多人还煞有介事的从各种所谓的权威渠道去证明这些消息都是真的。 更劲爆的消息是有人说在函谷和潼关的二十万秦军也被魏军击败,秦国风雨飘摇,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这个消息自然是假的,官府也很快公开辟谣,但是没啥用。 人们往往在这个之后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长安城的民心更加动荡起来,很多人已经彻底相信了之前的流言,都开始一脸忧心忡忡的收拾起行礼准备开始跑路了。 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把小皇帝的大婚和这些消息联系在一起,明里暗里的指责皇帝母子在此国难当头之际竟然不思抵抗,反而还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大搞奢靡的大婚,以后肯定是个昏君云云。 甚至还牵扯到了宋太后身上,说她母鸡司晨,后宫干政,才会导致民怨沸腾,招来亡国祸事。 虽然这些流言很快被镇压,黑冰台甚至还公开处斩了一些挑头的人,但是流言却越演越烈。 “这些真不是你搞出来的?” 李旭端着一碗冰镇的酸梅汤一饮而尽,瞅着眼前的李阳问道。 李阳苦笑道:“主公,最开始的确是属下安排的。可是后面的事情基本上就跟咱们没关系了。长安城里各方势力混杂,既有秦国内部的种种势力,还要外国的细作密探,每一股势力都在推波助澜,想把局势搞得更混乱一些,趁机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旭点头:“你让人盯着些,人手不够我给你加派,甚至可以直接动用官面上的力量。好好查查看看背后都有那些势力。这次这些人既然想要浑水摸鱼,那咱们也就别客气了,好好的打扫一下屋子,毕竟这屋子以后都是咱们要住的,这些垃圾早点清理也好,免得以后住进来的时候再打扫就乌烟瘴气的影响心情。” 李阳领命道:“主公放心,这次清理一下,咱们的人正好填补进去。属下打算趁着这次的机会控制一些民间帮派,这些人都是地头蛇,以后用做咱们的外围势力,很多官面上不方便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做。” 李旭没有反对,只是交代了一条底线:“那种恶迹斑斑的帮派就不要用了,这些人全杀了也没有冤死的,尤其是那些拍花子拐卖女子幼童的,甚至采生折割的那些,遇到一个杀一个,遇到一窝杀一窝。” 李阳肃容道:“主公放心,属下会对这些人做严格筛选的。” 李旭挥挥手,李阳行礼离去。 …… 皇宫,紫宸宫。 一身红色宫装的宋太后面色平静,与其兄长宋牧相对而坐。 “太后无需为这些流言烦恼,臣已经派人严查了,过不了两日应该就会平息。” 宋牧面色如水,沉声说道。 “大兄,本宫不是那些无知妇人,这些流言背后的散播者明显不怀好意,竟然都把矛头指向了皇帝和本宫,实在是居心叵测。若是不能找出幕后之人,就算这次平息了,以后肯定还会趁机生事啊。皇帝还小,若没有我们这些长辈扶持,这大秦就真的乱套了。” 宋太后的话语内容虽然迫切愤怒,但是依然保持着该有的优雅从容。 宋牧看着自己这个越发城府深沉的胞妹,心中也是暗暗有些感慨。 昔日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终于变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上位者,就连自己这个亲大哥也都有些看不透她的心思了。 “太后请放心,臣一定会妥善处置。” 宋牧微微颔首,语气郑重。 宋太后似乎意识到了亲兄长表现出的疏离,心中微微叹口气,语气变得舒缓了一点,轻笑道:“大兄莫要这般严肃,这里就你我兄妹二人,这般拘谨,岂不是让小妹心中难过。若非大兄和二哥三哥这些人扶持支撑,我们母子两人早就让人欺负死了。虽然皇帝慢慢长大了,但是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还是需要大兄和二哥三哥扶持护佑的。” “若是没有你们,小妹这个太后也当的没有这么从容。咱们兄妹几个互相扶持才是长久之道。” 宋牧闻言脸上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但是心中还是不由的叹了口气。 这个小妹心机运用的越发娴熟了。 嘴上虽然说着互相扶持,可是未尝不是一种提醒。 提醒他秦国皇室和宋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谁也别想跑。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宋牧心道,如果小皇帝以后顺利亲政,恐怕第一个要踢开的就是自己这个亲舅舅了。 不过这些话他自然是不能说的,甚至都不能表现出来的。 “太后说的极是,血浓于水,臣兄弟三人一定会尽力为陛下效忠的。” 宋太后点点头,笑了一下,忽然又看着宋牧问了一句: “大兄,这次长安城能守住吗?”
第二百七十二章 让长公主去和亲
面对这个问题,宋牧并没有立即回答。 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他可以充满信心,态度坚决的告诉他们长安城乃天下雄城,又有十几万大军守卫,一定可以守得住的。 但是面对着林氏父子两次全军覆没的结局,面对着京城如今汹涌澎湃的各种流言,面对着目前收集到的关于那位唐侯的种种信息,他真的没有什么信心长安城能够守得住。 宋太后没有等到之间想要的回答,心中已经明白了自家兄长的意思,身子微微颤抖了一下,抿了抿嘴唇,开口道:“对方真的那么强吗?能不能让二哥回来?” 二哥就是带着二十万秦军还在两关与魏军对峙的宋成。 宋牧摇摇头道:“从目前得到的各种消息来看,这个唐侯崛起的非常突兀,但是实力又极其的强横。林如海父子虽然跋扈自大,但是却绝对不是无能之辈。二弟那里我已经派人过去了,可以调一部分精锐秘密回援,但是大军却不能轻动,否则魏人一定会趁机生事的。” 宋太后闻言再次沉默,她虽然不懂兵事,但是知道大哥说的很对。 片刻后,她重新开口道:“能不能派人去谈?看看这个唐侯想要什么?” 宋牧露出一丝苦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对方现在可是被秦国朝廷一直当做叛军的,如果朝廷主动派人跟叛军何谈的消息传出去,那朝廷和秦国皇室的威望将会一落千丈。 各种势力肯定又会趁机生事,甭管谈成什么结果,这恐怕又会成为他宋牧的一条罪状。 况且,人家愿不愿意谈还不一定呢。 实力强横到这种地步,连所谓的‘大秦军神’都死在了人家手中,对方的野心岂能轻易满足? 若是对方要求小皇帝退位称臣,那答应还是不答应? 退位称臣就等于亡国了,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臣会安排的,先去探探对方的口风。” 宋牧沉默片刻后点点头道。 就算退位称臣,也不能一仗不打啊,否则秦国朝野上下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宋牧。 不过派人秘密接触一下也是有好处的,最少能知道这位唐侯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派谁去比较好呢? 宋太后忽然开口道:“大兄,你觉得李旭怎么样?” 李旭? 有勇有谋,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宋牧道:“臣回去找他谈谈。” …… 在宋府的书房之中,宋牧提出了这个想法。 李旭听到的第一反应是谁这么天才竟然提出这么有创造些的想法? “是太后举荐的你。”宋牧给出了答案。 哦!那没事了,女人的想法果然是天马行空的。 “宋伯伯,当使臣一般不都是文官干的吗?我这个人脾气不好,万一跟人家发生冲突,被人五百刀斧手给剁成肉酱怎么办?” 李旭提出来异议。 “况且,如今京城又不太平,各种牛鬼蛇神都跳出来兴风作浪,我这个九门提督得坐镇才行啊。” 宋牧想了想,觉得李旭说的有道理。 “那你觉得谁去比较合适?”宋牧反过来问他。 “我认识的人不多,不过倒是有一个很适合,而且比起其他人来更方便一些。” 宋牧看着他,目光征询。 “谭澍谭文明是个不错的人选。” 宋牧眼睛一亮,显然对于李旭的提议很动心。 谭澍正在三水县当县令,也是宋牧信得过的人,嘴皮子又会说,还会察言观色,非常合适。 退一步讲,就算真的被对方砍了,也不会影响大局。 宋牧觉得李旭的提议很合适,神情轻松了一些。 “宋伯伯,如果对方真的愿意和谈的话,朝廷的底线是什么?” 李旭假装随口问道。 “割地封王,互不侵犯。” 李旭琢磨了一下,宋牧的意思应该是说把延安府割让出来,然后秦国皇帝又下旨封自己这个唐侯为唐王,然后双方还要签订互不侵犯的条约。 这不就是白嫖吗? 延安府早就被自己给占了,所谓的封王也不过是一道诏书的事情。 等于秦国啥也不付出,就想避免一场亡国之危? 真是想桃子吃呢。 看着李旭吃惊的眼神,宋牧干咳一声道:“这是太后定下的底线,当然了,如果对方愿意和谈,朝廷还会有其他的恩赐,比如说和亲联姻。” 和亲联姻? 李旭还没反应过来,宋牧又道:“灵玉长公主还未出阁,也是太后最宠爱的公主。” 想到那个好像被自己打了一顿屁股然后解锁了奇怪属性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李旭不知道是觉得该笑还是该同情她。 太后最宠爱的女儿,此时却要被当做联姻的工具去嫁给仇敌,还真是“受宠”啊。 天家无亲情还真不是白说的。 “宋伯伯觉得这样的条件对方会答应吗?而且很显然这是朝廷的缓兵之计啊。” 只要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一点。 先把对方稳住,然后趁机积蓄力量,调集重兵,猛烈一击,彻底解决。 宋牧苦笑一声道:“不错,对方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答应的。对方已经成了气候,野心已经膨胀,一个王爵是根本满足不了的。这一仗根本避免不了的。所谓和谈,也只是无奈之举,能拖延一时罢了。” 还好宋牧是个脑子清楚的,不像他那个看着精明其实愚蠢的太后妹妹。 其实宋太后也不是愚蠢,只是位置不同,底线也不同罢了。 别人降了还有继续当贰臣的可能性,他们母子降了那就只能做阶下囚,甚至落一个更悲催的境地。 历史上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说到底,还是要打一场。打完了彼此的实力都了解了,也许才是和谈的最佳时机。现在派人去接触一下也好,不过主要的精力还是要继续备战。” 李旭建议道。 宋牧点点头,看着李旭的眼神更是欣慰。 这个少年一直一来头脑都很清晰,这很难得。 “日后若是真到了局势不可挽回的时候,旭哥你也要该为自己打算。你还年轻的很,一身本事,还有很多施展的机会。只要那个唐侯不是暴虐之辈,应该不会拒绝你的投效。” 宋牧忽然间的语重心长,让李旭心中有些唏嘘。 看得出来,他这番话是真心的,并非什么试探。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兴师问罪
宋牧显然不是城府浅薄容易动感情的人,否则也不会坐牢这个首辅的位置。 李旭在跟宋牧的相处当中,感觉到他并非是那种一门心思只有权势却罔顾人情的老政客。 在没有触及他的利益的时候,他还是会有温情的一面。 “宋伯伯,人力有时而尽,问心无愧就好。你能做的如果都做了却依然无法改变大局,那就顺应变化也是明智的选择。” 宋牧点点头,只是能听进去多少李旭就不知道了。 跟自己的这段香火情,宋氏若是把握的好,那自然是极大的优势。若是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做出什么愚蠢的举动,那李旭也不会心软的。 至于说跟秦国朝廷和谈的事情,李旭也不用多操心。 这原本就在他和谭纶的预料之中,秦国若是派人去,该怎么谈就怎么谈,但是一点儿也不耽误备战。 秦国要是诚意足,仗打完了也会给一些优待。 要是诚意不足,想要依靠和谈来行缓兵之计拖延时间,那到时候就别怪自己心狠了。 总而言之,谈还是不谈,谈成什么样都不重要,仗是一定要打的。 不打不足以震慑人心,不打不足以显示肌肉。 一仗打完,能解决很多问题。 离开宋府,李旭打算去城门口看看。 这几天街道上明显拖家带口赶车的人多了很多,大多数都是出城的。 这几天的流言动摇了很多人的心思,虽然也有人相信唐侯爱民如子的话,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太信的。 毕竟是天子脚下的百姓,还是有一点点的政治敏感性的。 知道很多话都是上位者用来忽悠老百姓的,谁信谁傻。 还是先出去找个乡下地方躲躲风头,等局势平静了再说。 李旭早都交代过,普通百姓要走,可以适当的网开一面,先劝阻,执意要走的话也可以放行。 但是各个城门口的告示上都写着,一旦离城超过五日不归,原本的房产就被官府抄没,籍贯也将会被官府注销。 也就是说以后就是想回来那就是没有户口没有房子的黑户加无产阶级了。 虽然这么干明显不讲道理,是官府在耍流氓,但是这年代的官府讲道理的实在不多。 这一条的威慑性还是很强的,大部分人在被劝阻之后最终还是打消了跑路的念头。 不过也有少数人铁了心要走,那自然也就随他们去了。 对于富户和权贵官员,想要跑路的一律劝阻。执意不听还想闹事的,守门的羽林卫兵丁也不惯着他们,男丁一律抓起来,所携带的财产全部扣押。 罪名也很简单,随便按个投敌罪或者敌国奸细的罪名就拿下了。 和平时期作威作福,现在国难当头就想转移财产跑路,净想好事! 也有那聪明的,或者说自作聪明的,换上穷人的衣服,坐上穷人的车子,想要蒙混出城。 但是京兆府衙门和两县的衙役捕快都是地头蛇,分散在各个城门口协助羽林卫的士兵清查。 打眼一看,谁平日里养尊处优,谁平日里耀武扬威,基本上一个都跑不掉。 实在拿不准的,手伸出来一看就知道了。 一个个细皮嫩肉,一看都是双手不沾阳春水,还想装穷人? 对于这种,一律抓起来,财产全部抄没。 这几天羽林卫的营地甚至京兆府乃至长安万年两县的大牢里都快塞满了人。 甚至还临时在各个城内附近征辟了几座院子专门用来关人。 九门提督府后院的库房里堆满了贴着封条的大大小小的箱子,那都是抄没的财物。 因为这件事,御史台的言官们这几日跟疯狗一样疯狂的上帖子弹劾李旭,甚至连京兆尹宋牧以及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也捎带着弹劾。 罪名就是巧立名目残害百姓,搜刮财物,导致人心大乱云云。 甚至连宋牧也被牵扯进去,骂他识人不明,纵容害民之官导致京城大乱之类的。 御史言官们搞起的这波弹劾风潮,对李旭来说基本没啥影响。 他平日又不用上朝,这些弹劾的帖子都被宋牧给压了下去。 因为这些事情他也是提前跟宋牧报备过的,宋牧也是同意了的。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宫里的宋太后派了牧笛招李旭进宫。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小皇帝那个准大舅哥王雄惹出来的。 王雄消息比一般人要灵通许多,所以应该也是觉得长安城继续待下去有点危险。 一旦到时候长安城被破了,自己这个小皇帝大舅哥肯定讨不了好,所以还是趁早跑路的好。 结果乔装打扮转移财产的车队在东门口被查抄,王雄亲自出面表示说这是皇家内务司要跟胡商交易的货物,态度强硬的表示如果耽误了皇家的事情,那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甚至还把小皇帝和宋太后都给抬了出来。 镇守东门的是乌挺嘉,他看着趾高气昂的王雄倒是很冷静,很客气,表示没有宋相的批条,谁也不能放出去。 结果王雄就忽然恼羞成怒,下意识的伸手推了一把乌挺嘉。 结果乌挺嘉还没动手,他身后的一名军侯却直接一刀鞘就甩了过去,当时王雄的脸就肿了,吐出一嘴血沫子,带着两颗门牙。 王雄身后带的护卫一看主子被打,还想还手,结果很快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羽林卫士兵给砍翻在地。 看着死了一地的手下,王雄这才慌了,乖乖地束手就擒被五花大绑扔进了小黑屋。 这个事情闹大了,很快就传到了宫里,这才有了宋太后派牧笛兴师问罪的后续。 李旭根本不在乎,一个小小的王雄,别说打掉了两颗门牙,就是真的弄死了,也没多大麻烦。 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宋牧同意的章程,下面的士兵都是照章办事,是王雄自己找死,搞不清楚状况,所以活该。 李旭直接把锅甩给了宋牧,让他进宫去和他的太后妹妹扯皮去。 至于牧笛,李旭只用了一句公务繁忙无暇进宫就给打发了。 至于宋太后和小皇帝咋想,李旭根本不在乎。 大骂他跋扈忤逆不忠不孝肯定免不了的。 无所谓,随便骂。 等过上几天,看你们还能不能骂出来。
第二百七十四章 迁都
等李旭晚上回到府里没多久,宋牧就来了。 脸色看起来有点阴沉,李旭估计是进宫和宋太后之间有点不愉快。 交代厨房收拾了几盘小菜,一壶冰镇葡萄酒,屏退左右,两人在花厅里小酌起来。 “宋伯伯,太后娘娘发怒了?” 李旭给宋牧斟了一杯葡萄酒,随口问道。 “你知道那王雄是什么人吗?” 宋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看起来颇为不爽,全无平日的儒雅沉稳。 “什么人?难道还是什么隐藏身份的皇子贵族不成?”李旭假装不知。 “他是太后为陛下选中的皇后的胞兄,同时还在为内务司做事情。你上次在街上遇到的那几个胡商就是跟他一起做生意的。” 李旭“惊讶”了一下,然后道:“所以我是惹到了陛下的大舅哥?太后娘娘肯定很生气吧。要不要小侄辞官请罪,好让宋伯伯给太后娘娘一个交代。” 李旭这话说的漫不经心,显然就是说着玩的。 他没有当真,宋牧也不会当真。 没好气瞪了李旭一眼,宋牧又端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又是一饮而尽。 感觉心中的烦躁少了许多,宋牧这才冷哼一声:“一个小小的皇商而已,别说他妹子还没跟陛下大婚,就算真的大婚成了皇后,这大秦也轮不到他蹦跶。” 顿了顿,又继续道:“其实太后也没有太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最近那些言官们闹得太凶,又出了王雄这档子事,朝廷现在是满城风雨,太后和陛下都有些担忧罢了。” 李旭听出了言外之意,宋太后肯定没说自己什么好话。 还有那些熊孩子小皇帝,肯定更是叫嚣着要砍头抄家之类。 “所以太后的意思是?” 李旭举杯跟宋牧碰了一下,表情平静地问道。 宋牧跟他碰了杯之后一瞬间有点恍惚,看着他平静的样子不禁问道:“你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吗?” “没什么好担心的。若是皇帝真的要治我的罪,那就治好了。最坏的后果也只是不当这官罢了。难不成陛下还要让我下狱问罪?” 说罢轻笑着看向宋牧。 意思很明了,小皇帝母子俩就算真的打算这么干,宋牧这个首辅也不会同意的。 大战当前,因为一个小小的皇商就处置一个统兵大将,那根本就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 宋牧摇摇头,看着李旭叹道:“老夫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就没见过你们豁达的人,许多人空活几十岁也没有你看得通透啊。” “你好像对官位权势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绞尽脑汁想要得到的东西根本没有多少恋栈之意,这是我最欣赏你但是也是最疑惑不解的一点。” 面对宋牧的感慨,李旭呵呵一笑道:“我也没有宋伯伯说的那么厉害,只是我知道该是我的就一定会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会强求,强求只能自取烦恼,没有任何意义。” 宋牧闻言盯着李旭看了好一会,摇头道:“我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原本以为自己这双眼睛阅人无数,看人就算不能一针见血,那也能入木三分。唯独对你却是有些看不清楚。” 李旭打起了哈哈:“人最难了解的就是人了,别说看别人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别说宋伯伯你了,我有时候也看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且行且珍惜罢了。” “好一个且行且珍惜,来,为了这一句满饮此杯。” 两人举杯碰了一下,一口喝干。 酒是个助兴的好东西,男人之间借助酒会助涨谈兴,平时再端着的人也会变得随意轻松许多。 男女之间借助酒,很多平时不方便说的话,不方便做点事都能顺理成章的做了出来。 所谓酒后乱性,酒只是个背锅的,关键是人心里本就想乱,只不过靠着酒来掩饰自己的不要脸罢了。 你看,我是喝醉了,所以不怪我、也不怪你,我们只是犯了无数酒后男女都会犯的错误罢了。 一老一少,两人喝着酒,聊着天,很随意很舒适,没有上下尊卑,也没有故作威严,反倒是很有几分忘年交的味道。 “宋伯伯,那个王雄估计是想跑,你得让人查查去。” 李旭夹了一口菜,说道。 宋牧点点头道:“我也看出来了,想跑的何止王雄一个?御史台那群疯狗之所以疯狂的咬人,就是因为你挡住了他们逃跑的路。甚至朝中很多人都想跑,许多人早都在家里偷偷打包好了财物,等着一有机会就跑。” “更有甚者,还进宫蛊惑太后和陛下迁都呢。” 李旭有点惊讶,“迁都?能迁到哪里去?” 自己跑不了,就鼓动皇帝跑,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跟着一起跑了。 君臣一起跑路就不叫跑路,那就叫迁都了。 李旭很想为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家伙鼓掌,还真是个人才啊。 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 “有说往南去汉中府的,也有主张往西去陈仓州的。都是一群蠢货,异想天开,为了一己私利,什么主意都想得出来。这些蠹虫平日里满嘴的仁义道德,一到危急时刻就一个个只想着保全自身,真是个个该杀!” 宋牧看起来有些微醺,说话之间有些恣意起来。 李旭听了也是无语。 这些提议迁都的人真是没有脑子,往南去汉中府? 如今可没有直接前世那种穿越巍巍秦岭的打通上百个隧道的的高速公路,真要翻山越岭去汉中府,别说会不会被人追杀,就算无人追杀,这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拖家带口等到了汉中府,估计能活下来一半都不错了。 真当八百里秦川是摆设的,光是李旭前世的时候每年丧命在其中的那些驴友都不在少数。 那还是新闻上报道出来的,没报道出来的更是多数。 往西去陈仓州同样不靠谱,虽然道路没有去南边那么坎坷,但是也并非坦途。 而且陈仓州本就是一个小城,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一旦被人追击包围,那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李旭现在更加相信,这个世界上愚蠢的人是占了大多数的。 很多人只是无法察觉到自己的愚蠢,或者说就算察觉到了不愿意承认罢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旭是忠是奸
王雄的事情只是最近乱象丛生,人心惶惶的众多景象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根本没有掀起多少波澜来。 王雄虽然被放走了,但是那些被扣押的财物却没有还给他。 虽然王雄动用了很多关系试图讨回这批财物,但是却最终都没有了下文。 甚至黑冰台的大统领郑耀先还去他的府上拜访了他一次。 从那之后,王雄看起来安分了很多。 宋牧也在一次大朝会的时候正式请求皇帝下诏在长安城实行战时紧急管制状态。 这个词也是从李旭嘴里听来的。 现在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第一批的勤王军队已经到达了长安城外,现在再用小皇帝大婚的事情做幌子显然就是欲盖弥彰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事态紧急,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了。 小皇帝自然不会有异议,也不可能有异议。 这些事情他这个尚未亲政的皇帝根本就连建议权都没有,全凭他娘和他大舅商量做主。 这样一来,太后也正式下达懿旨,宣布值此国难当头之际,皇帝的大婚日期无限期推后。 这个懿旨一下,王家是又庆幸又惊恐。 既然成不了外戚,那到时候长安城易主之后之际也不会被跟着秦国皇室一起被清算。 这一点自然应该庆幸。 但是庆幸过后便是极度的惶恐,既然当不了皇帝的大舅哥,而且之前还有跑路的打算,黑冰台的郑耀先已经警告过他,那么宫里那位算后账的日子恐怕也就不远了。 果然没过两天,就传出了王雄在府里酒后失足落井身亡的消息。 随之,那位本来还做着皇后梦的王家小姐也不知所踪,王氏大宅也很快就被收归官府。 甚至就连那几个胡商都消失了在长安城里一样。 皇宫,紫宸宫。 一身红色薄纱金凤宫裙的宋太后斜倚在榻上,白皙修长的右手捻起一颗晶莹剔透的樱桃放入嘴中轻轻咀嚼起来,片刻后秀口微微张开。 一旁身穿大红内侍宫袍的牧笛适时的递上一块锦帕,接住了太后吐出的樱桃核。 “那几个胡商的下落还没有找到吗?” 宋太后拈起旁边的一方帕子擦了擦手,转头看向垂首而立的牧笛。 “回禀娘娘,奴婢一直派人在寻找,可是那几个胡商好像凭空消失一样。京城现在是许进不许出,城防森严,这几个胡商容貌特殊,应该出不了城。奴婢以为,应该是有人把他们藏了起来。” 牧笛恭谨答道。 “那你以为是什么人有可能会窝藏他们,目的又何在?” 宋太后凤眼微微眯起,看向牧笛。 “奴婢暂时还不得而知,自从陛下下诏长安城进入战时紧急状态之后,暗沙的人行动也受到了很多限制。不过奴婢一定会尽快查出那几个胡商的下落的。” 宋太后轻哼一声:“多用点心。那几个胡商本身的生死不重要,但是他们背后的势力却对本宫很重要。这些年若非通过这些胡商跟西域各国交易,陛下的内帑也没有如今这么丰厚,很多事情都办不了的。” 牧笛垂首躬身道:“奴婢遵命。” 宋太后的眼睛忽然望着某处虚空,气氛安静了下来。 四周的宫女都轻手轻脚的,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 牧笛站在原地好像一尊雕塑,不言不语。 似乎只有太后问话的时候才会开口。 “你觉得李旭此人如何?” 宋太后忽然开口,但是目光却依然望着虚空。 “奴婢看不透这位李提督,年纪虽轻,但是却自有一种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从容气度。而且显然并不是故作从容。” 牧笛的答案让宋太后禁不住的回头看了他一眼。 “你也有这种感觉?那你觉得此人是忠是奸?” 宋太后盯着牧笛,饶有兴趣的问道。 “奴婢观其行事,全都在规矩之内。但是却并非那种迂腐之人,既不贪恋权势,也不流连女色,年纪轻轻身居二品高位,却全无飞扬跋扈之意,反倒看起来有种闲云野鹤一般的潇洒随意。” 宋太后轻哼一声:“听起来你倒是对他颇为欣赏。” 牧笛躬身道:“虽然如此,但是奴婢能感觉到此人心中对于天家,对于太后,对于陛下是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的。” 宋太后看了牧笛一眼,叹口气道:“也就是你这个老货才能跟本宫说说真话了。不过论起忠奸,这朝野上下有多少人嘴上天天喊着忠君报国,但是心中想的却全都是为自己谋私利的那些蝇营狗苟。李旭啊,李旭,本宫也不管你到底是是忠是奸,只盼你莫要辜负了宋氏的恩义才好。” 牧笛静静聆听。 …… “那几个胡商松口了没有?” 李府,李旭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的,手里摇着一把蒲扇,披着头发,衣襟敞着,很没有形象。 这几天府里冷冷清清的,女孩子们都进山了,郁瑜也跟着宋牧夫人住在山里还没回来。 府里的许多丫鬟下人也都跟着去了山里,只留下了十几个下人伺候李旭。 天气越来越热,李旭更加的不注意形象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李阳躬身站在一旁道:“回禀主公,那几个一直坚持说自己只是纯粹的商人,之前跟王雄只是交易一些西域货物,根本不知道其他的事情。” “主公吩咐过不能用刑,所以暂时还没有什么进展。” 李旭摇着蒲扇笑道:“不让用刑是怕他们熬不住挂了。这几个人以后可能会排上大用场。到时候咱们的军火能不能顺利的卖到西域去,可能就在这几个人身上了。” “这样吧,把他们分别关押在没有门窗逼仄矮小的小黑屋里,不给吃喝,不要跟他们说一句话,也不要有光线进入。先关上三天看看效果,左右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 李阳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主公吩咐了那就要完全执行下去。 “属下领命。不过属下发现,这几天一直有人在寻找这些胡商。” 李阳说道。 李旭愣了一下,轻哼一声道:“必然是宫里那位太后,所以说这几个胡商身上肯定有不少秘密。好好挖一挖,看看咱们这位太后背后有什么勾当。”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旭竟然是奸细
接到宋牧秘密传信的谭澍用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 真没想到朝廷竟然会主动向一直宣称的“叛军”主动求和,虽然这次求和是秘密进行的,从一定程度上只是宋牧这个首辅的个人行动,不能完全代表朝廷。 可是想想宋牧的身份,再想想他背后的宋太后,朝廷的态度也不重要了。 有时候,朝廷的态度是许多人商议妥协后的结果,但有的时候,朝廷的态度就是那么一两个说话算数的人的态度。 宋牧在信中虽然语焉不详,但是谭澍却能感觉到宋牧对于那位“唐侯”的忌惮和恐惧。 对方的实力真的那么强吗? 当然强了,否则的话也不会让林如海父子都落一个全军覆没兵败身亡的结果了。 一想到这么强大的一股势力竟然就盘踞在距离自己数百里之外的延安府,从辖区的距离算起来,距离自己当县令的三水县也就不到百里距离。 若是这股势力真的挥兵南下,那么三水县必然是首当其冲。 这让谭澍不禁暗暗出了一身冷汗。 想到这一点,他又想到了刘健担任三水县令的时候,为何那唐侯好像都没有任何动静? 难道就是因为刘健手下有个李旭吗? 想到李旭,谭澍又想到了接连跟李旭发生过冲突的林如海父子。 李旭当时一个小小的县尉,竟然就敢如此强硬乃至丝毫不留情面的跟林氏父子对峙,甚至还一箭射掉了林如海的盔缨,最后逼迫的林如海这位大秦军中最有威望的宿将认怂,逼得林逸这位骄傲都快突破天际的“林氏麒麟子”都只能避其锋芒。 他为什么敢这么做? 他的底气到底来源于何处? 谭澍绝对不相信仅仅只是因为李旭是依靠宋氏的赏识和出自年轻人的鲁莽冲动。 他隐隐感觉到,李旭之所以敢这么做是真正的有恃无恐,表面上是丝毫不惧林如海父子,但是再进一步的想,他更是不在乎自己的前程,根本无所谓有可能来自朝廷的惩罚降罪或是宋氏的抛弃。 他明明那么普通,为什么却如此自信呢? 谭澍脑洞大开,再结合三水县的局势,忽然想到了一个惊人的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实。 李旭的底气根本就来自那位“唐侯”。 李旭姓李,而那位唐侯又自称是先唐皇室的后裔,自然也同样姓李。 这两者之间要说没有关系,谭澍是不会相信的。 难道李旭是那位唐侯的人,或者根本就是他的儿子? 正因为如此,三水县才能一直保持平安,李旭才能有恃无恐的跟林如海父子放对。 可是如果李旭是那位唐侯的人,他又入朝为官为将的目的又是什么? 想到这些,谭澍悚然一惊,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瞬间湿透了。 一想到那位眉眼俊秀,笑容洒脱的少年,竟然有可能是敌人混入朝廷的奸细,大夏天的,谭澍却感觉浑身冰凉。 这个可怕的念头一旦滋生,便再也无法消除,一直在他心中萦绕,发酵,让他坐立不安,心绪不宁,一个人在书房之中枯坐了半个下午,苦苦思索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他第一反应是写信告诉首辅宋牧,但是旋即一想,难道宋牧不比自己聪明,他就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 再次,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想,他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若是突然说出去,以李旭如今和宋牧的关系,宋牧不仅不会感谢他,甚至还会因此恶了他,觉得他从中挑拨。 要是被李旭知道,以他的行事风格,自己恐怕会落一个不比林氏父子好到哪里去的结果。 可是证据又从哪里来呢? 谭澍想到了李家庄,既然李家庄是李旭的老家,那就从李家庄开始着手调查,说不定能寻出一丝蛛丝马迹来。 只要有了证据,那以宋相的精明,一定能够得出真相的,到时候自己也会因此为朝廷立下大功,前程上自然更是一片光明。 可是当他刚下定决心准备派人去李家庄暗访的时候,目光却忽然落到了眼前宋牧的那封信上。 “裂土封王,互不侵犯”。 这八个字刹那间犹如一道粗大的九天雷霆一般劈开了谭澍心中的纠结迷茫欲望痛苦,让他一下子惊醒了过来。 李旭若是真的出事,那么能够让朝廷开出“裂土封王”这样条件的唐侯会不会放过自己?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霎那,谭澍心中一下子清明了。 李旭是不是卧底奸细,那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情。 自己如今要做的就是按照宋相的吩咐去延安府,其他的一切都跟自己无关。 想明白了这个关节,谭澍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忽然感觉到口干舌燥,于是唤人给自己上一杯降温解暑的清茶。 只是上茶的长随有点奇怪,自家老爷坐在值房里怎么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嗓子也忽然变得嘶哑起来。 …… 三水县城北面的城门楼子里,刚刚巡视了一遍城防的三水县尉耿良坐下来歇脚,三两口啃完一牙西瓜,又抄起一块大口吸溜起来。 三大块西瓜下肚,感觉整个人一下子舒服起来,丢掉西瓜皮,惬意的靠在椅背上捂着肚子轻声哼哼起来。 想到一个月前,自己还只是一个乡下财主家的少爷,虽然从小习武,心中也有过建功立业的凌云之志,可是最终却都随着年岁渐长,岁月更迭,渐渐的消磨了去。 被官府欺压,就连赖以栖身的庄园都被贼人所占,而且还差点全家死在贼兵手中。 若非突然出现的李县尉,哦,现在应该是李将军了。 若非李将军救命,自己一家老小此刻恐怕早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自己哪能如现在这般惬意的坐在这里啃着清凉甜美的西瓜? 李将军不仅救了自己一家老小,更是给了自己和弟弟一个前程。 这个县尉就是从李将军手中接过来的。 如果想要靠他自己,这辈子能混上一个军侯恐怕都顶尖了。 耿平不是个蠢人,知道李旭之所以这样,是想栽培自己。 所以他心中念着这份恩,知道自己如今一切都是李旭给的,自然要为李旭做事。 除了守住李旭辛苦营造出的三水县这份基业之外,暗中监视的一切异常也是他的任务。 比如说新来的县令谭澍的动静。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要杀我
“二老爷,小人今天看见有京城来的人进了县衙,然后县尊在书房里一个人枯坐了半日。“ 耿平正在想事情,门突然被敲响,一个人走进来低声说道。 此人正是已经升任为县衙最有油水的户房司吏马司吏。 两人都是李旭提拔的,虽然一个是官,一个是吏,但是因为都用同一个恩主,所以自然就结成了统一战线。 耿平抬起头来,招呼马司吏坐下,示意他吃西瓜。 马司吏谢过,很快啃完一块西瓜,这才等着耿平问话。 “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京城来的?” 马司吏道:“那人虽然是一身行路的便装,但是他头上的遮阳帷帽小人却是认得,乃是京城的妙衣斋售卖的。小人之前去京城公办过一次,正好给家里的婆娘买过一顶,所以认得。” “还有,那人进门的时候说了一一句话,正是京城口音,因此小人才会认为他是京城来人。” 耿平点点头,这个马司吏倒是有点本事,观察的还是很仔细的。 “那人现在在哪里?”耿平问道。 “那人进了后衙之后,没多久就出城离开了,连饭都没吃一口,而且一直都遮掩着容貌,显然怕露了形迹。” “那县尊现在是什么情形?”耿平又问。 “县尊枯坐半日后叫人送了一杯茶进去,然后吩咐要准备车驾,明日要出城巡视。” 耿平眯着眼睛沉吟了起来。 京城来人,枯坐半日,又要出城巡视? 这位谭县尊到底要做什么? 片刻他开口道:“罢了,你且回去县衙,若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尽快来报我。” 马司吏躬身领命,正要告退,又听耿平道:“用心做事,你的功劳我都给你记着,以后李将军肯定会论功行赏的。” 马司吏堆出一脸笑容,急忙谢过,转身离去。 马司吏走后,耿平坐在屋子里沉吟片刻后叫人唤来自己胞弟耿良。 “老二,你带些人去县城往李家庄的路上巡查,若是遇到有人要去李家庄的一律先扣押下来。” 耿良憨憨的,问道:“可是有人要害李县尉?” 虽然他哥现在是县尉,但是耿平却依然把李旭叫做县尉。 耿平也不在意,点点头道:“只是有这个可能,你去就是了。” 耿良一拍胸脯大声道:“大哥且放心,若是真有贼子敢害李县尉,我一定早早弄死他。” 安排好了这一路,耿平又安排了明日跟踪谭澍车驾的人,之后又去了其他各处城门巡视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后这次回到了乡勇大营自己的大帐里。 作为县尉,他自然是在县衙有自己的小院子的,也就是李旭之前用的那座院子。 但是李旭临走时交代过他一定要掌握好乡勇营的兵权,所以耿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晚上都在住在军营里面。 李旭虽然去京城的时候带走了自己的两千嫡系,但是还剩下一千嫡系作为耿平掌握乡勇营的班底。 依靠着这一千李旭嫡系,还有个人的本事,耿平也算是顺利的掌握了乡勇营。 虽然没有李旭那样的威望,但是也算是实至名归的县尉大人。 当然,前提是耿平没有其他的想法。 若是他有其他的想法,第一个起来反对他的恐怕就是乡勇营的三千乡勇。 说是乡勇,在经过一系列跟贼兵的战斗之后,又加上李旭的调教和影响,这三千人已经算是关中北道朝廷最大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了。 只不过名义上朝廷的,但是朝廷若想真的调动指挥这支军队,没有李旭的点头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届时,一旦唐军挥兵南下,这支军队就会摇身一变直接从秦军变成了唐军。 谭澍虽然怀疑李旭是唐侯派遣混入朝廷的奸细,但是却万万想不到自己觉得可以作为依仗的这支精锐乡勇营也是唐侯的后备军。 只要他敢有所异动,他谭澍恐怕将会是第一个被唐军擒获的秦国县令了。 …… 谁都没有想到谭澍玩了一招金蝉脱壳。 按照县令出行准备的车驾里面坐着的并不是谭澍,而是他的一个下人。 谭澍自己在马车出城后没多久就乔装打扮带着两名护卫扮作行脚商人骑着马出了城,在城外转了半天确保后面没人跟着之后才调转马头向北而去。 如此谨慎,并不是他察觉到了什么危险,而是此行的使命实在事关重大,一旦泄露出去,肯定会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届时别说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就是宋牧这个首辅也会被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得不谨慎行事,秘密前往延安府。 这年头,坐车的舒适性真的赶不上骑马。 而且延安府多是山地,路途坎坷,坐车还不如骑马来的方便。 三人三骑提心吊胆的一路向北疾驰了三日,头顶烈日,脚下黄土飞扬,谭澍一个翩翩君子已经变的满身风尘,嘴唇干裂,原本白皙的皮肤都变得粗糙黝黑了不少。 “现在到什么地界了?还得多远?” 谭澍勒马停下,摘下挂在马鞍旁的水囊喝了一口,喘着粗气问道。 “回禀县尊,现在应该进入了洛川县境内,距离延安府城至少还需要五日的时间。” 一名护卫看了看周围环境答道。 “还需五日?”谭澍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当官数年,从来没有体验过这般辛苦,而且还只是单纯的赶路而已。 幸好这三日来一路平安,没有遇到什么山匪强盗,已经算是极其的幸运了。 抬头看看日头,烈日正毒,谭澍感觉自己再继续赶路的话恐怕还没见到那位唐侯就先给这天气给干倒了。 “先找个阴凉地歇会,等凉快一点再赶路。” 谭澍跳下马,钻进了路边的一片小树林,找了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屁股坐在了树下,不顾形象的敞开衣襟,摘下帷帽扇起风来。 两名护卫查看了一下周围,没有发现异常,也各自找地方坐下歇息。 夏日的午后人总是特别容易犯困。 吃了点干粮,谭澍倚着大树迷迷糊糊的打起了盹,然后竟然还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看见李旭一身黑盔黑甲对着自己笑,背后一杆“唐”字大旗猎猎作响。 不远处跪着一排人,为首的一个赫然竟然是皇帝陛下。 第二位是一脸惨笑的首辅大人。 剩下人一一看过去,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大佬。 谭澍大惊,拼命的想要喊叫,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话。 然后就看见面前的李旭忽然抽出一把长刀,大吼一声:“谭澍,你坏了我的好事,受死吧!” 眼看着长刀向自己劈来,谭澍大骇,终于大叫出声:“不要杀我!” 浑身一惊,然后醒转了过来,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这几日果然是忧思过甚,才会做这般噩梦。” 谭澍大口喘气,放松下来。 只是当他抬头看着前方的时候,却愕然发现不知道自己眼前围着一队黑盔黑甲面色冷漠的士兵,手中的长刀都在指着自己。 而自己的那两个护卫已经倒在地上,不知死活。
第二百七十八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宋牧派人出京城的同一天,延州总管府就出兵了。 作为管军的统兵大将,石达开亲率一万大军作为前锋开拔,兵锋直指长安城。 而谭纶留下五千正兵和三万民兵镇守延州,自己统率两万五千正兵以及五千民夫作为中军主力在两日后也开拔南下。 谭澍无疑是幸运的,不用再冒着酷暑烈日赶路,不用再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了。 抓他的那队人马正是石达开前锋大军的斥候。 谭澍三人已经被盯上半天了,之前一直没有动手也是在观察他们的动向,确保没有其他的人才才开始收网。 谭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要去求见的“唐侯”的部下的时候,很明智的选择了束手就擒,然后很配合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他能感觉到要是自己稍微有一点犹豫不配合的话,面前的那个唐军斥候校尉手中的刀就会劈下来。 从他们的行囊中搜出了谭纶的官印以及其他可以证明他们身份的信物后,唐军斥候将谭澍他们带到了石达开的帅帐前面。 天气太热,石达开正在帐中睡午觉。 帐中传来了清晰的鼾声,帐外值守的士兵身着重甲,身形却犹如铁枪一般一动不动。 谭澍暴晒在烈日下,看着周围那些散发着肃杀冷漠气息的士兵,悄悄缩了缩脖子,耐心的等着。 夏天的午后睡觉一不小心就睡过头了,谭澍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当他感觉自己站的双脚麻木,浑身颤抖,身子摇摇欲坠的时候,终于有士兵过来带他去见石达开。 见到石达开的时候,一肚子怨气却丝毫不敢抱怨的谭澍有点意外。 在他的想象中这位唐军大将应该是一个虬髯满面举止粗鲁脾气暴躁的莽夫,可是见到石达开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跟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 石达开不仅面容清秀,虽然蓄须,但是却自带一股儒雅气息,而且还正在帐中的的一张长案后面挥毫泼墨。 见他进来,石达开也不停笔,继续笔走龙蛇。 谭澍只能耐住性子站在一旁继续等待。 片刻后,石达开停笔,冲谭澍微微一笑道:“谭县令过来看看我这字写的如何。” 谭澍一愣,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一下子噎住了,张了张嘴,还是走了过去,站在案旁看了过去。 本来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此人的字写的再不堪入目,也要昧着良心夸赞一番。 当一个忠臣何其难也,不过为了大秦,为了陛下,为了宋相,自己这也算是忍辱负重了。 可是一看之下整个人却愣住了。 那字竟然出乎意料的好,虽然不能说有书法大家的笔力,但是却恣意潇洒,自带一股金戈铁马之意,让人一看之下就忍不住要赞一声好。 但是更让他浑身颤抖的是那字的内容。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光是这第一句就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好狂妄的口气! 历史上被人千古传颂的几位明君雄主竟然没有一个被这作词者放在眼里的,顿时让谭澍心中涌起一股极其荒谬的感觉。 一口老槽堵在胸口不吐不快。 但是正要开口的时候,目光却要扫到了下面一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句让谭澍的那一口槽更壮大了三分,面色发涨,神情古怪,嘴皮子乱颤。 作词者不禁目中无人,而且还口出狂言要力压这些千古明君,这是何等的狂妄啊! 看着神情古怪,手脚颤抖的谭澍,石达开似笑非笑道:“谭县令以为如何?” 谭澍嘴皮子哆嗦半天,艰难开口道:“将军写的一笔好字,谭澍佩服。” 石达开却不愿意就此放过他,而是追问道:“字是好字,那这半阙词又如何?” 谭澍面色涨红,看着石达开似笑非笑的脸,最终艰难的挤出一句:“气魄极大,前无古人。” 他怕自己说出狂妄自大四个字之后会迎来一抹刀光,虽然这位石大将军看着不似那种动辄杀人之辈。 看着谭澍的样子,石达开哈哈一笑,继续追问道:“那谭县令以为这词是何人所做?” 谭澍一愣,脱口道:“难道不是将军所做吗?” 他是饱学才子,自古以来的诗词,只要流传于世的,基本上没有他不知道的。 可是这半阙词显然是没有听说过的,那必然就是新作的。 而且很显然就是眼前这位作的,所以才会有此一问,想要在自己面前炫耀一番罢了。 谁料石达开听完后却是摇头大笑:“我可做不出这等气吞万里如虎的帝王之词来。不瞒你说,这阙雄词却是我家君侯去年冬日观大雪有感而作。第一次看到这阙词的时候,我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才之我家君侯之志绝非我等臣下所能相提并论。” 谭澍闻言失声道:“这是唐侯所作?” 石达开点头笑道:“正是。” 谭澍瞬间犹如失魂落魄一般,脸色沮丧,身体微微颤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能做出这种傲视几位千古雄主明君的霸气之词的人,岂能瞧上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国皇帝许下的“裂土封王”这种条件? 别说封王了,就是整个秦国恐怕都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也许只有整个天下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想明白了这一点,谭澍顿时满心苦涩,原本准备好的一切说辞都变成了满腹苦水。 他现在已经想明白了石达开这般做派的目的,就是告诉他有些话就不要说出来了,免得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看着谭澍的样子,石达开微微一笑。 这是个聪明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半晌后,等到谭澍恢复了一些精气神,石达开让人搬来椅子让谭澍坐下,又送上一碗解暑止渴的酸梅汤让谭澍饮用。 待谭澍精神恢复,神色平静之后,石达开才开口道:“石某还未请教谭县令为何而来?” 谭澍心中苦笑,你这是明知故问,却又不得不答。 “谭澍为我大秦君臣百姓而来,不知将军何以教我?” 言下之意就是啥也别说了,开出你们的条件吧,我好回去复命。
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莫自误
谭澍回去的速度比来的时候速度还要快,因为他是被石达开派出的五百名骑兵“护送”着回到的三水县。 天气虽然热一天热过一天,但是回去的时候谭澍的心却是一片冰凉。 因为他的心中这几天一直回想着唐军大将石达开让他转告给秦国皇帝的那句话: “退位称臣,下诏各州府县齐尊唐侯为主,自毁宗庙,秦皇或可活命享一世富贵。若有丝毫拖延敷衍,大军兵临长安城之后便是秦国皇室灭亡之日。皇室男丁全部赐死,女子全部贬为官奴。” 而且石达开还给了他一封“讨秦檄文”,上面桩桩件件列举了秦国皇室的罪责,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唐要取秦而代之。 这根本就是毫无商量的余地,就是要将秦国皇室彻底的从根子上赶绝。 宗庙被毁,皇室的传承就彻底断绝了。 这等于要将秦国皇室存在的痕迹彻底的从这片土地上抹去。 极其狠辣决绝的条件,或者说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种事情陛下和太后怎么可能答应? 可是若是不答应,那唐军就会兵临城下,一旦破城,那就会面临最悲催的结局。 谭澍满心悲凉,不明白为什么这立国快百年的大秦为何在今年就一下子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竟然一下子到了亡国的边缘? 身为秦臣,他自然而然的生出了殉国的冲动。 可是这个念头刚起的那一刹那,他又忽然犹豫了起来。 若是真能看到天下一统那一天,留待有用之身见证海晏河清,黎庶太平的盛世到来,岂不是比起这般毫无意义的殉国要更有意义? 再说了,自己上有年迈老母在堂,下有娇妻幼子,难道真的就要舍下他们而去吗? 罢了,还是先将消息传回京城再说。 至于是战还是降,还是留给陛下和宋相他们去决定吧,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而已。 谭澍回到三水县之后并未多做停留,在县衙待了半个时辰时候便带着几名下人护卫长随向着京城而去。 临走之时招来县尉耿平,告诉他以全县百姓安危为重,切莫冲动鲁莽。 在耿平疑惑不解的眼神之中很快出城而去。 耿平之前派人跟着这位谭县尊的车驾在城外晃荡了好几日,却一直没有见到这位大人下车,心中奇怪,待车驾回城之后又去县衙以汇报公事的理由求见,却被下人告知大人卧病在床不变见客, 耿平那时已经怀疑这位县尊是不是在搞什么阴谋诡计的时候,却看见“卧病在床”的县尊行色匆匆的进了城而且还交代了他几句莫名其妙的话。 耿平更懵了,想要多问几句的时候却发现县尊已经绝尘而去。 他看着县尊远去的背影,怎么看怎么像是逃命去了。 …… 但是半日后,耿平很快就明白了县尊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他看见数千黑盔黑甲打着一杆巨大的“唐”字大旗的军队出现在三水县城外的时候,耿平大吃一惊。 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忽然冒出来的敌人,为什么派出去的巡逻队根本没有一点预警,就让这样一支不明来历的军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城下。 正当耿平准备下令击鼓备战,准备迎敌的时候,身后的一名骑兵军侯来到他身边说了一句话,让他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唐侯的军队。” 耿平茫然:“唐侯是谁?” 军侯:“唐侯就是唐侯,也就是我家主公。唐侯欲要取秦而代之,这是大军前锋。” 这一句话里信息量极大,饶是耿平是个聪明人,也愣了一瞬间才明白过来。 唐侯是谁? 唐侯就是李旭。 这位军侯就是李旭的嫡系人马。 而李旭明明身为秦臣,如今还入京为官为将,却偏偏又是一个想要推翻大秦江山的唐侯? 耿平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甚至从来都没听过如此离弃的事情。 看着目瞪口呆的耿平,那军侯眼神一冷:“县尉快快开门放大军入城,切莫自误,更莫要辜负了我家主公的赏识信任。” 耿平自然不是想要做秦国的忠臣良将,他只是对于眼前的事实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看着眼前军侯带着警告的眼神以及那已经摸向刀柄的手臂,耿平终于回过神来。 他知道就算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不可能有机会实施的。 眼前这个人一定会第一时间杀死自己,就算杀不死,周围还有更多的李旭的嫡系会完成这个目标。 就连守城门的士兵也都是由李旭的嫡系统率的。 他这个县尉听话,那就是县尉。 若是不听话,就啥也不是。 幸好他是早就打定主意跟随李旭的,所以在搞清楚了状况之后干脆利索的下令打开城门,并且自己亲自出城去迎接。 石达开待了数百名亲兵进入三水县城休息了一夜,补充了一些粮草清水之后,第二日就继续带着一万前锋大军向南进发了。 经过了一夜时间消化眼前事实的耿平从一开始的茫然变得振奋不已。 他知道李旭是个有本事的,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本事已经大到了这种惊世骇俗的地步。 剿灭高胡子贼军不说,还让两次征讨的林氏父子败亡,以及歼灭俘虏近十万秦军。 如今却还要带着数万大军直接兵临长安城下,逼迫秦皇退位称臣,这是何等的大手段大气魄啊! 最让他感觉到钦佩的是李旭竟然亲自潜入秦国京城当内应,而且还混成了二品武将,直接掌管长安城防。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让耿平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要是他跟李旭是一个时代的人,必然会感叹一句:“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看着石达开手下那些唐军精兵,以及那些黑洞洞的火铳枪口,他更加坚定了要抱紧李旭这条大腿的决心。 如今是唐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过不了多久恐怕就是天子了。 现在虽然晚了点,但是还来得及。 好好表现一番,依然能混个从龙之臣,到时候耿家就真的发达了。 想明白了这一节,耿平兴奋难耐,觉得一定是祖坟冒青烟了才会让他碰上李旭。 回头一定要去祖坟祭奠一番,感谢一些列祖列宗的保佑。
第二百八十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谭澍去求和,本就是秘密使命,所以他进京也是秘密进入的。 虽然他轻车简从,乔装打扮,但是还是被镇守城门的羽林卫校尉赵虎生给认了出来。 赵虎生当日在三水县见过他,而且他本事因为有心事,所以又显得尤为警惕,故而更容易引起注意。 消息报到李旭跟前,李旭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石达开提出的条件那么苛刻狠辣,其实就是逼着秦国君臣忍无可忍,然后跟唐军开战。 这战是必须要打的。 打一打能解决很多问题。 打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当晚,李旭在宋牧的书房之中见到了一脸风尘仆仆忧心忡忡的谭澍。 “文明兄,这才旬日不见,怎么就憔悴成这个样子?难道是三水县的那些土豪劣绅又给添麻烦了?” 李旭一见谭澍就笑着说道。 “李老弟真会开玩笑,三水县被刘大人和你梳理的已经很是平稳,哪里还有敢再滋生事端的。” 谭澍看着李旭,虽然说话带笑,但是毕竟年轻城府浅,所以看着李旭的时候总透露着一股子不自然。 李旭多敏感一人啊,关键是有系统小地图做预警。 代表谭澍的小圆点已经变成了黄色,显然这位文明兄对自己已经起了疑心警惕。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李旭稍微一思索,就大概能明白其中的缘故了。 这位文明兄大概是猜到了一些什么,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但是却有没有什么具体证据,所以才会表现的这样子。 那他的这种怀疑有没有告诉宋牧呢? 李旭又看了看宋牧的小圆点,不仅没有变黄,而且绿色还变得更深了一些。 这让他有些意外起来。 不过也没来得及多想,宋牧就招手示意他二人先不忙着叙旧,坐下听自己说话。 “小旭,谭文明刚从延安府回来。” 宋牧话一出口,李旭闻言,适时露出了惊愕的神色,瞪大眼睛看着谭澍。 “延安府?那可是叛军的地盘啊?文明兄为何要去延安府?” 谭澍看着李旭不似作伪的惊愕表情,心中更是狐疑不定。 难道这位真的不是自己猜测的那般是那唐侯派入朝中的卧底? 否则也不会对自己求和一事一无所知。 宋牧无语,谭澍去延安府求和还是你小子推荐的,现在又开始装糊涂。 显然是这小子不想让谭澍知道是自己推荐的。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宋牧轻咳一声道:“是老夫让文明去的,去打探接触一下那唐侯到底是个何等样人,顺便打探一下唐军的底细,好有所布置安排。” 李旭佩服的拱手道:“宋伯伯果然高瞻远瞩,小侄佩服!文明兄不畏烈日,不惧叛军凶狠,孤胆为国,更是吾辈楷模,小弟钦佩不已!” 宋牧瞪一眼李旭,这小子明知道怎么回事,却还在谭澍面前这般做作,真是无语。 谭澍却面带愧色道:“当不得老弟这般夸赞,我这次去并未见到那唐侯,只是见到了那唐侯麾下大将石达开,有辱使命啊!” 宋牧挥手道:“文明,你还是将这次的经过跟李旭再说一遍,如今这朝中老夫能信任的人不多了,你们两人是老夫的左膀右臂,大家一起商量,说不定还能找出一条出路来。” 谭澍闻言拱拱手,便将自己此行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到石达开竟然用自己当日在延安府的时候随口念出的教员的词来暗示谭澍,又把自己夸到了天上,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剽窃也就罢了,反正自己别说没人知道。 可是剽窃的诗词被人大肆宣扬,还把自己夸的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绝无仅有,哪怕李旭脸皮再厚,也有些招架不住啊。 好你个石达开,眉清目秀的还挺会弄花活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看今朝!还看今朝!” 宋牧口中不断重复这一句,表情复杂,半晌不语。 “此人真是野心极大之辈啊,就算我大秦举国投降,恐怕也不能满足他的野心啊。其人志在天下,我大秦也不过是他的第一个目标罢了。” 说罢沉吟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谭澍看着李旭的表情却是略带怒气,显然心中有不忿之意,故意问道:“李老弟,你怎么看?” 李旭冷哼一声,不屑道:“怎么看?说大话谁不会说,我看此人就是一个极为狂妄自大之徒。刚刚侥幸赢了两场,就已经自大的将那些千古明君都不放在眼里了,竟然妄图一统天下,真是可笑之极!近百年来,多少雄主贤臣都没做到的事情他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竟然还想做到,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以后要是让我见到他,一定要让他知道一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谭澍前面听得还心生惭愧,人家一个少年,比自己小那么多岁,不仅没有被敌人的强大吓倒,反而生出了熊熊斗志,难道是自己之前的怀疑都是错的? 可是最后一句他却有点听不懂了,下意识的问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李旭被他问的也是一愣,我就是情绪到了顺口说的,我还真没想过为什么。 就跟我跟你说我拿着西瓜刀从南天门一路砍到蓬莱西路,连续砍了三天三夜,眼睛都不眨一下。 你不惊叹于我的生猛彪悍,却问我眼睛干不干! 这他么是眼睛干不干的事吗? 李旭瞪着谭澍,谭澍瞪着李旭,两人面面相觑,一是无言。 宋牧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挥手打断两人的对视,看向李旭道:“现在事实如此,从文明之言来看,那唐军应该过不了两日前锋就会来到长安城下,你是九门提督,你以为该如何应对?” 李旭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既然汹汹而来,又提出如此苛刻狠绝的条件,那也只能打了。若是能一战打出我大秦将士的气势尊严,就算最后输了,那唐侯必然也会元气大伤。 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可以商量了。一味的求和只能让人认为咱们大秦上下都是懦夫,就算我们真的要求和,那也必须以战促和,让那唐侯知道我秦国君臣也是有血勇之气的。日后就算被他们夺了社稷,肯定也不敢再对我军民百姓压榨过甚。” 谭澍和宋牧对视一眼,都感觉胸中原本消沉的意气和斗志竟然恢复了不少,两人对着李旭竟然躬身一礼,宋牧道:“说的极好,以战促和,展现我大秦儿郎的无畏血勇。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这一战,看来是真的避免不了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鸡飞狗跳的长安城
既然决定了要打,宋牧也就坚定起来。 这几天不是去内阁跟一群阁臣天天议事,要么就是召集杜峰等将领交代守城的事情,或者就是每天进宫去跟皇帝太后禀告一应事项。 现在基本上秦国朝廷上层都知道了唐军不日就要兵临城下的事情,那篇被谭澍带回来的讨秦檄也放在了皇帝的御案上,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朝廷上各种声音很多,既有赞同打的,自然也有赞同求和的。 只不过目前求和的声音还很微弱,毕竟一仗都没打就求和怎么也说不过去。 虽然很多人早就打定主意形势不好就投降,绝对不跟着秦国皇室殉葬,但是眼前的形势无论心中怎么想,都要表现出主战派的姿态来。 之前在京城传播的谣言现在自然变成了真的,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自称为“唐侯”的人带着十万大军要来攻打长安城,要逼迫秦国皇帝退位称臣。 有人依然想跑,但是城防从前两日就开始关闭了,这两日若是没有内阁的批条,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长安城。 城外,朝廷调集的各路勤王大军也基本上到齐了,一片一片的帐篷如同白云一般分布在城外的空地上,人喊马嘶的,又给了城中那些惊慌失措的人一些安慰。 杜峰是负责这次京城防御战的主帅,所以忙的脚不沾地,天天在城内外来回奔波,原本因为封了爵位笑出花的老脸整天都是黑的。 各种事情需要他去统筹调节,各地勤王军队的营地安顿,粮草筹集,兵器盔甲的配备,军饷和赏银的发放,甚至还要调教处理偶尔发生的各部之间的冲突,各种事情让他焦头烂额。 期间曾跑过来找李旭,想让李旭这个挂名的副帅去处理这些事情。 结果李旭以自己年年识浅威望不足为由婉拒了。 杜峰带着幽怨的目光走了。 开玩笑,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爱谁谁去,我这个九门提督守着城门就好了。 一方面要整合各地勤王军队,另一方面还要加固城防。 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县衙几乎全员出动去城中征集粮草和军饷,甚至就连各处城门附近的不少民居都被拆掉了,拆下来的砖石木块都被运到城墙上去加固城墙了。 甚至还从城中抽调了一万多名民夫来协助守城。 还有许多妇女被抽调出来给守城军民做饭送水,协助救治伤员等事。 官府也开始统计城内的富商名单,然互按照名单往下摊牌军饷赏银。 若有人不愿意交,那只好请你去大牢里住几日了。 黑冰台的番自也大街小巷的乱窜,专门处理那些趁机作乱或者浑水摸鱼的人。 没两天,诏狱里就塞满了人,甚至许多人都被戴上枷锁跪在黑冰台衙门口晒太阳。 每次战争来临的时候都会引起物价飞涨,这次也不例外。 粮价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城内的几家大粮铺一开始涨价,后来看到老百姓都来抢着买粮,索性关门拒售,想要囤积居奇,好趁机发一波战争财。 有百姓告到京兆府衙门,宋昱大怒,派人一查,结果发现这几家的背景都不小。 有两家的背后站着内阁的两位大佬,还有三家背后的大佬不是尚书就是侍郎,甚至还有一家竟然是皇商。 可以说个个腰杆子都很硬,难怪敢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情来。 宋昱无奈,只能去找宋牧。 宋牧也是个有气魄的,直接写了一个条子让宋昱去找李旭。 李旭接到条子,问明原因,直接二话不说就让李林岳和李虎翼两人带着本部人马跟着京兆府衙门的人去了。 到了地方,先是一通警告,结果里面的人依然拒不开门,还抬出各自的背后大佬,大放厥词。 李旭的兵自然不会惯着他们,也不关心他们背后的的大佬是谁,只要李旭一声令下,就是背后是皇帝太后,他们也会二话不说的冲入皇宫给丫揪出来。 见警告无效,李林岳两人直接下令破门。 木板门很快就被打破成了渣渣,士兵们冲进各家粮铺。遇到老实的让直接双手抱头蹲在墙角。 若是遇到不老实还敢反抗的,直接一刀砍了。 所有掌柜的和管事的全部都被揪了出来,其中至少有一半都因为反抗被一刀砍了。 面对着如狼似虎的羽林卫士兵,这些店铺根本就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人死了不少,店铺也被查封,存量全部都被抄没,封入了官仓之中。 一天之内,或者说半天之内,长安城的十二家大粮铺同样的遭遇。 这一通雷霆动作让长安城的其他跟风涨价的店铺一下子噤若寒蝉,物价降的比前几天涨的还快。 但是当天下午,弹劾李旭纵兵行凶,劫掠百姓的帖子又淹没了内阁中宋牧的桌案,甚至内阁中几位阁臣都跑到宋牧面前去哭诉,甚至还喊着要去告御状。 宋牧冷眼看着这些人的丑态,问了一句:“那尔等想要如何?” 众人齐呼要让李旭罢官下狱,抄没家产,而且还要刑部从严从重处理,才能安民心。 宋牧心中冷笑,道:“那你们写一个联名帖子,老夫送进宫里请太后和陛下定夺。” 待看到那联名帖子上的密密麻麻的几十个名字的时候,宋牧更是冷笑连连,随手在上面圈了几下,然后让人拿去交给了李旭。 “这些人国难当头,却只想着一己私欲,竟然还想逼迫老夫自毁长城,一个个死不足惜。你做的事情是老夫同意的,老夫自然不会让你担责。况且,若不是你这般雷霆手段,长安城不等唐军来袭,早都乱了。该如何去做,你心中有数即可,若有什么后果,老夫一力承担。” 这是宋牧的原话,听到李旭心中佩服。 宋老头还是很有魄力的,也很有担当的。 李旭点点头对来人道:“请转告宋伯伯,我知道该怎么做。这些蛀虫会得到他们该有的下场的。” 当夜,已经实行了宵禁的长安城之中十几条火龙在城中游走,期间夹杂着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惨叫声,但是很快就归于平静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许多官员惊愕的发现原来站在前排的许多身着朱紫的大佬竟然少了许多,原本拥挤的朝堂竟然变得有些空空荡荡起来。
第二百八十二章 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一夜之间,十几个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佬被同时拿下,家产被抄没,宅邸被查封,若是在平时绝对可以掀起一波巨大的风浪来,甚至有可能动摇秦国的统治基础。 但是在强大的外敌压境的前提下,而且之前朝廷还发布了战时管制条令,其中一条就有严禁囤积居奇发国难财。 在这些被清理的当日朝会上,小皇帝颁发了一份长长的圣旨,大概意思就是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谁要是还敢在这种危急关头效仿这些人,同样严惩不贷。 宋牧随后又拿出了一沓厚厚的卷宗,上面记载的都是这些人的罪状。 利用权势敛财,包庇奸商,攻讦诬陷忠良只是其中一条,还有林林总总十几条罪状,桩桩件件都很详细。 显然宋牧拿下这些人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就有所准备。 黑冰台肯定早就暗中盯上这些人了,只是等到昨日才发难而已。 这些罪状一拿出来,朝堂上质疑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宋牧如此强势,又早有准备,外面还有强敌压境,此时谁要是还觉得自己头铁,那就真的是往枪口上撞了,绝对属于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宋牧也不是一味的强势,虽然清理了一批为首之人,但是又同时宣布对于其余被蛊惑的人暂不追究。 这就等于是只诛首恶,从者不问。 用来安定人心的。 毕竟那些人每一个背后都有一群党羽,若是真的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全部清理一遍的话,那么这大秦朝堂上恐怕剩不下几个了。 水之清则无鱼,朝堂上显然也是一样。 杀鸡儆猴才是常态,若是动不动就株连一大批,那天下没几个人敢当官的。 经过了这一出,宋牧的威望权势又上了一层楼。 小皇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透过眼前的冠冕上的珠子看着台阶下让群臣百官噤若寒蝉的大舅,眼神复杂,薄薄的嘴唇抿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昨夜大舅宋牧连夜入宫,跟着母后说了半天,最后才让人来找自己盖上玉玺,从头到尾自己这个皇帝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太清楚,直到今日上朝宣读诏书的时候才知道。 这就是朕的亲舅舅啊! 呵呵…… 皇帝御座旁边挂着一道珠帘,后面静坐的一道身影正是垂帘听政的宋太后。 宋太后似有所感,凤眸微微眯起,看了看左前方的儿子,又投向了台阶下的亲兄长。 最终目光又回到了儿子身上,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清冷起来。 宋牧并不在乎自己的太后妹妹和皇帝外甥在想什么,会因为此事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或者说他已经顾不上在乎他们的想法了。 大敌当前,能顾的也只有眼前。 若是大秦亡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什么皇帝太后,首辅阁臣都统统变成了过往。 经过了这一番雷霆整顿,长安城备战的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敢与囤积居奇浑水摸鱼的人少了许多,官员们办事的时候也勤勉用心了许多。 同样的,杜峰在军中为了整合这支勤王军队,既撒下去了不少金银,也砍了不少脑袋,算是勉勉强强将这近十万勤王军队捏合在了一起。 别人都在表面忙碌,内心惶恐,只有李旭是最淡定的那个人,虽然没事也骑着马带着人去各处城门巡视溜达一番,必要的时候派人去抄个家杀个人什么的。 但是其余的事情一点都不想多掺和,反而是能躲就躲。 但是表面上又摆出一副为城防操碎了心的模样,生怕宋牧看他太闲了给他找事干。 对于长安城的一切布防安排,他都并不在意。 以唐军的攻坚能力,目前长安城所做的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徒劳。 况且城门还在自己手中,如果真的攻城不顺的话,直接打开城门放唐军进城,一切就都结束了。 他还担心自己做的太多,反而引起别人的怀疑,临时换了他的差事,那就有点麻烦了。 …… 紫宸宫,一身大红宫袍的牧笛垂着手站在斜倚在榻上,披散着头发一副慵懒模样的宋太后身前。 “那李旭这几日有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宋太后修长右手端起旁边镌刻着飞凤的琉璃酒杯,轻轻啜饮了一口其中琥珀色的冰镇西域葡萄酒,开口问道。 “回禀娘娘,李提督这几日都是正常来往于提督衙门和其府邸之间,每日巡视各处城门防务,或者派兵协助京兆府维持治安和宵禁。除了召集过羽林卫的将领议过两次事之外,也没见交往过其他人,甚至连城外的勤王大军大营都没去过。” 牧笛低声回答道。 “这么安分守己?此子前两次动手清理那些粮商和大臣的时候可是狠辣决绝的很啊。难道真的就安心当我那大哥的心腹打手?本宫怎么这么不信呢。” 宋太后闻言冷哼一声,自言自语。 牧笛垂首不语。 “罢了,他既然老老实实,就且不去管他,继续让人盯着就是。倒是本宫那二哥哪里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原本按计划,除了从各地抽调勤王大军之外,还要从潼关函谷关的二十万秦军之中抽调一部分回援。 可是昨日,宋成派人入京报信说是无法抽调军队回援了,因为最近本有撤军迹象的魏军忽然又变得动作频繁起来,不断挑衅秦军,显然也是得知了秦国国内的变故,所以才想趁着这个机会搞搞事情。 但是宋太后却总感觉这其中不太对劲。 虽然都是自己的亲兄长,可是她也不会完全信任的。 宋氏是宋氏,她是她。 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但是她现在是秦国的太后。 秦国不在了,宋氏可能还在。但是秦国不在了,她这个太后也就没有了。 到了现在,她能信任的人真的不多,也许只有眼前的这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宦官。 牧笛微微抬起那颗白发苍苍的脑袋,浑浊的目光之中闪过一丝光芒后很快就敛去,微微摇头道:“暗沙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前长安城之中流言遍布,魏国的探子必然早就将消息传了回去。魏人趁火打劫也是正常。若是宋大将军真的抽调部分精锐回京,那恐怕最终两头都顾不上了。” 宋太后闻言微微一怔,看着重新垂下头的老太监,好奇道:“你这老货,今天倒是话多。罢了,继续盯着吧。这大秦要是没了,你就陪着本宫一起去见先帝,也算是黄泉路上有个伴了。” 牧笛抬头,皱巴巴的老脸上似乎生出一丝向往来:“娘娘在哪里,老奴就在哪里,一直陪着娘娘。”
第二百八十三章 筹码
函谷关,高大宽阔的城墙上面,一身戎装的宋成带着几名亲兵在巡视城防。 每隔几步就有一个挺立如松的秦军士兵,看到宋成走过来他们会恭敬的行礼,但是眼中的神色却是木然的,甚至偶尔还带着一丝厌倦。 城下两里外是密密麻麻的魏军营寨。 营寨异常庞大,前有深沟,后有高垒,高高的望楼挺立其中,无数的魏军旗帜插满了营寨四周。 看着城下的魏军营寨,宋成眼神之中没有畏惧,没有担忧,有的也只是迷茫和厌倦。 这场两国之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对峙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 期间发生过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攻防冲突,双方加起来有两三万人丧生,同等数量的人受伤。 消耗的物资粮草战马兵甲等更是不计其数。 可是双方谁也无法奈何对方,魏军攻不下秦军的关隘,秦军也没办法赶走魏军。 双方都不甘心,最后就变成了拼消耗,比耐心,看谁能耗得过谁。 天气越来越热,双方的耐心也几乎就要到头了。 此时迎来了一个结束对峙的契机: 魏国皇帝病重,所以想要撤回大军以免新帝登基的时候这数十万边军趁机生事。 魏军虽然不甘,但是也不能抗旨。 消息传来,秦军自然欢呼不已,想着终于能够回乡去见妻儿父母。 结果此时秦国内乱的消息突然传来,魏人也同时得到了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双方本已经缓和的气氛重新变得紧张起来。 魏军为了试探秦军主力是不是尚在,连续两日发起了数次的猛烈攻击,给人的感觉就是魏人不想过了,早点霍霍完家当早点了事。 秦军无奈只能全力反击,虽然击退了魏军,但是却也证明了主力尚在的事实。 魏军今天一天倒是一直保持着安静,没有进攻。 但是宋成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这份沉甸甸不仅来自于城下的魏军,更来自于昨日大哥宋牧秘密派人送来的一封信。 信中大哥将国内最近的变故详细说了一通,最后交代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带兵回京勤王。 理由很简单。 若是长安城被攻破,他回去也无济于事。如果长安城没有被攻破,他不回去也没事。 相反,此时却不为秦国考虑的时候,而是要为宋氏满门考虑。 只要宋成手中握着近二十万大军,这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筹码。 若是果真秦国被唐军所灭,唐侯取秦皇而代之,那么这二十万秦军就是宋氏向新主投诚的礼物。 再退一步讲,如果宋成能率领这些秦军守住两关,挡住魏军的脚步,等到唐侯入主长安城之后,再上表称臣,这本身也是大功一件。 假使唐侯不值得投效,那么宋成也能带着这近二十万秦军投降魏国。 虽然两国是世仇,但是如果魏国能得到这二十万秦军,同时还将函谷潼关拿在手中,实现数十年来魏国几代人一直没有达成的目标,这是多么辉煌的功绩啊。 只要魏国皇帝脑子脑子没有被驴踢,肯定会答应的。 就算宋氏在秦国的人死光了,只要宋成还活着,以后再娶妻生子,依然能够延续宋氏的血脉。 所以,宋成和他手下这近二十万大军就成了宋牧给宋氏留下的最后一步退路了。 宋成一夜没睡,想着大哥,想着三弟,想着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小鱼儿,一个人坐在帐中枯坐了一宿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听大哥的。 大哥一直说我是优柔寡断,这一次我就证明给大哥看看我宋成也是能狠下心肠的。 他还有一层想法:只要自己或者,甭管是秦国胜还是唐侯最终入主长安,只要这二十万秦军在手,自己的家人的安危就能得到保证。 这是筹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魏人能这么快的得到消息,自然也有他暗中放风的作用。 但愿自己那个太后妹妹和皇帝小外甥,不要怪二舅不回去勤王,实在是魏人太可恶了! …… 却说石达开率领一万唐军前锋离开三水县后两日后就达到了耀州城外。 耀州城城门紧闭,新任知州刘健登上城墙和临时都尉林刚一起眺望城下的唐军阵势。 刘健面色凝重,眺望片刻后对一旁的林刚道:“林都尉,不知为何,本州看城下敌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林刚疑惑不解:“刘大人,不知何出此言?” 刘健摇摇头:“实在奇怪,我也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应该是我想多了。罢了,城防之事就交给你了,若需要什么物资人手,本州全力支持。耀州是京城北部屏障,耀州若失,那京城就无险可守,敌军就会一路坦途,直接兵临长安城下了。” 自从林如海父子先后两次兵败身死之后,整个林氏都噤若寒蝉,生恐朝廷因此牵连林氏全族。 林刚作为林氏支脉子弟,虽然跟林如海父子并不亲近,血脉也很远,但是毕竟也是林氏子弟,在得到林如海兵败身亡的消息后也是惶恐了许久。 后来朝廷一直没有降罪的意思,知州刘健也对他多有宽慰安抚,这才渐渐放下心来。 此时唐军兵临城下,他作为代理都尉,又如此受到刘健器重,自然是要投桃报李,好好表现一番的。 一想到昔日跟自己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李旭如今都是二品武将,统领两万羽林卫镇守京城,他心中虽然也有些酸酸的,但是却也没有多少不平之意。 李旭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再加上机缘巧合能被当朝首辅赏识提拔,这才有了这般前程,他羡慕之余更多的是为他高兴。 想想李旭当初也是眼前的这位刘知州发掘提拔的人才,林刚的原本有些沉寂冰冷的心也热了起来。 能成为李旭的贵人,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我林刚的贵人? 我林刚虽然不如李旭,但于是无能之辈。 所以他闻言一挺胸膛沉声道:“末将誓死守卫耀州城,只要末将活着一日,就绝对不会让敌军踏入耀州城一步。”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兵临长安城下
正当林刚摩拳擦掌准备誓死守卫耀州城,甚至一宿没睡担心唐军趁夜攻城的时候,第二天一大早却愕然发现城下的唐军已经消失不见了。 石达开根本没有攻打耀州城的丁点意思,目标从来只要一个,那就是长安城。 只要长安城被拿下,其他的城池传檄可定,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 因此只在耀州城外歇了一夜,第二天天色刚亮,就带着大军继续向南而去。 只留下了一小队人马监视耀州城的动静,同时接应后面的中军主力。 两天后,石达开率领唐军先锋大军出现在了长安城北面。 当那面巨大的“唐”字大旗从远处飘荡过来后,城墙上的秦国军民之中忽然发出了一阵惊呼声。 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支黑盔黑甲缓缓而来的军队,许多人甚至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这就是那位唐侯麾下的精锐大军吗? 还没靠近,就能散发出这么强烈的精锐彪悍气息,真是名不虚传啊! 许多人心中如是想。 只是距离那么远,很多人也只能看清一条黑色的长龙而已,哪里能看的见什么精锐彪悍气息之类的东西? 实在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流言传播的深入人心,已经给唐军蒙上了一层神秘强大的面纱和光环。 所以才会在脸都不看清楚的时候会自动脑补出许多东西来。 石达开在到达长安城下后并没有并没有直接下达攻城的命令,一万前锋大军有五千骑兵,五千步兵。 五千步兵当然也都配上了战马,毕竟之前两次大战胜利缴获了不少战马。 如今四万唐军就算全部配上坐骑也都绰绰有余,极大的增强了大军的机动性。 五千步兵全都是火枪兵,大半个火枪师都被他带了过来,剩下的人都在谭纶的中军里。 作为大杀器的炮团也在中军里面,大炮毕竟都比较笨重,跟着前锋大军行动的话会极大的拖累行军速度。 下令大军留下一队骑兵警戒之外,其他人下马休息,喂马喝水,然后石达开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来策马来到长安城北面城墙下两箭之外,坐在马上对着城头静静的看了过来。 城头上的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位唐军大将如同在自己院子里散步一样的走过来,明明对方只有十几个人,可是却都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城头上传来了士兵紧张的低呼声,甚至还有拉弦声,然后又是将领的呵斥声。 宋牧此时也在城头上,在接到唐军前锋已经出现在城外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北城。 看着唐军竟然在长安城下如此目中无人的下马休息喝水吃饭,宋牧的脸色一下子阴沉凝重起来。 敢在拥兵十万左右的雄城下面如此大摇大摆,不是极度的狂妄就是极度的自信。 而最有可能的显然就是后者。 石达开向着城头张望片刻,忽然举起右臂向着城头挥了挥手,然后带着亲兵从容的离去。 城头上的守军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宋牧也不解其意,看向一旁的李旭。 “这位应该就是那位唐军先锋大将石达开了吧,他这是何意?” 李旭自然明白石达开是什么意思,他是在向自己这个主公致意,告诉主公我来了。 这话自然不能说,李旭略作沉吟后道:“末将也不解其意,也许只是心血来潮故弄玄虚罢了。” 宋牧也没追问,又问李旭:“依你看来,唐军何时会开始正式攻城?” 李旭道:“现在来的只是唐军前锋,其主力应该还需要两三日才能抵达。看样子,他们的火炮都在中军那里,所以要攻城至少也得在中军到达之后了。” 宋牧点点头又道:“那我们这几日能做些什么,难道只能被动等待他们中军到来?” 李旭道:“杜将军是勤王大军主帅,应该心中早有安排。不如找他来问。” 宋牧点头,让人去请杜峰。 近十万勤王大军,当然并不能完全放在城里。 城里也没那么大的地方容纳这些士兵,所以杜峰从中抽调了两万人进城防守,其余人则在城外扎成了三个营盘。 三个营盘分别位于北、西、东三面城墙外,深沟高垒,与城内守军形成掎角之势。 至于南面,那是因为唐军若想从南面攻城,必然要绕过东西北三面,所以没有那个必要。 三座营盘,每营设一个副将统领。 杜峰匆匆赶来,宋牧没有废话,直接问道:“杜将军,勤王大军如今可堪一战?” 宋牧的意思很明确。 唐军如今只来了一万前锋,人家就大摇大摆的驻扎在城外,可是我们这边却有十万大军,总不能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看着人家耀武扬威。 怎么说也得打一仗啊,否则就太伤士气了。 那么多人都看着呢,十万大军对一万,却连主动出击都不敢,谁还相信长安城能守住? 别到时候人家中军到了,大炮一架,对着城墙一轰,城就破了,那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笑话。 听着首辅的问题,杜峰吭吭哧哧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宋相,末将这就回去安排,先派一骁将出去试探一下对方成色。” 听他这句话说的毫无底气,宋牧有点生气,将杜峰和李旭都叫到一旁的城门楼里,屏退左右,皱眉问道:“杜子超,你给老夫说实话,到底能不能打?” 子超是杜峰的字。 李旭看着原本红光满面的杜峰这才短短几天就变得憔悴黝黑,就连白头发都多了许多,看着哪里像个伯爷,跟乡下种地的老伯都差不多了。 看来老杜这些日子真的很惨。 李旭心中对杜峰有点同情起来,幸亏自己当初坚决把这锅给甩了出去。 短短时间要把近十万不同来历的地方部队给整合到一起,还要形成战力,这简直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情。 干得好是应该的,干得不好上上下下都要骂。 还真是难为老杜了。 杜峰被宋牧问的老脸涨红,犹豫了一下后终于苦着脸道:“宋相,末将实话实说,这些勤王军若是据营盘死守的话恐怕还有一战之力,可若是让他们主动出击,那末将真的不好说了。” 宋牧闻言脸色一下子黑了下来。
第二百八十五章 果真天要亡我大秦
杜峰也是一肚子郁闷。 抽调勤王大军的时候的圣旨上说的清清楚楚要的是精锐,可是来了以后赫然发现其中大多数竟然都是老弱病残,别说精锐了,战斗力可能还比不上京兆府的衙役捕快。 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官府糊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连续几次抽调,各地的府兵精锐基本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秦国毕竟是偏居一隅的小国,此时其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但是又不能违抗圣旨,只能把这些老弱病残忽悠过来凑数。 所以,这才是杜峰真正为难的地方。 这样的勤王大军,若是依靠深沟高垒的营盘勉强还能守一守,可是要出营野战那一定拉垮,只能是败得更快。 宋牧听得脸都黑了,瞪了杜峰半天,嘴皮子哆嗦想骂人,但是看着一脸委屈的老杜,也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果真是天要亡我大秦吗?“ 宋牧仰头长叹,杜峰惭愧低头,李旭默然无语。 他也真没想到秦国的军力已经虚弱到这种程度来。 本来还想着等到唐军主力过来之后好好展示一下肌肉,好震慑一下秦国君臣,从而扫清许多障碍。 可是眼下看来,这仗就算能打起来,也激烈不到哪里去。 双方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了。 叹息过后,宋牧目光看向一旁的李旭。 李旭明白了他的意思,摇头道:”宋伯伯三思,虽然羽林卫战力还算不错。可是唐军挟两次大胜之威而来,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一旦羽林卫出战,若是胜了还好说,但是若败了,那对我大秦军民士气会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打击。届时恐怕形势就会急转直下,再无扭转的可能了。” 宋牧闻言默然,片刻后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李旭自然不可能让羽林卫跟唐军去打,自相残杀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 况且他刚才说的理由也的确很在理,唐军现在只是前锋,就算败了,也无损筋骨。 而且甚至还有可能激发出唐军更激烈的的杀意来,对秦国来说更不是一个好消息。 宋牧很为难,打也不是,不打更不是,总不能几十万人看着一万不到的敌军在长安城下大摇大摆的而毫无动作,就干等着别人主力到来然后开始攻城? 估计真到那个时候,人家还没动手,城里的秦国百姓自己就先反了。 这样的朝廷效忠还有什么意义? 宋牧的为难之处,杜峰作为他信任的老将自然明白,最后只能咬着牙从勤王大军之中凑出来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骑兵,准备去试探一下唐军的成色。 石达开虽然看着很是轻松,不把秦军放在眼里,但是作为名将,自然不可能真的如此孟浪的。 打仗打的不光是纸面上的兵力对比,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心理博弈。 他故意表现的这么嚣张,未尝不是想要刺激秦军出战。 秦军如果出战,那必败无疑。 如果不出战,损失的又是他们的人心士气,所以旱涝保收。 只能说这场灭国之战之中,唐军的心理优势实在太大了。 虽然从兵力人数乃至实力底蕴来看,唐军才是处于绝对劣势的那一方。 但是账显然不是这么算的,此时的秦国看着家大业大,但是到处都是烂摊子,处处漏风,虽然看着很胖,但是却是虚胖,手里拎着棍子却战战兢兢浑身哆嗦。 而反观唐军却是一个肌肉发达的正年轻的肌肉猛男,一手提着锋利砍刀,一手提着大喷子,从容镇定,一副随时准备踹门的架势。 李旭没有给石达开通风报信的想法,也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要是连这种事情都要他操心的话,那么也就别提什么一统天下了,还是趁早回延安府窝着去吧。 杜峰凑出来的五千名骑兵在一名副将的率领下战战兢兢出了营门,向着唐军冲了过来。 这五千人倒是盔甲整齐,旗帜鲜明,看着倒是威风凛凛。 城头上的秦国军民看见自家军队竟然敢与主动出击,对于他们的无畏勇气很是佩服,许多人举起手臂振奋高呼起来。 带队的秦军副将本是华州来的一名都尉,原本也算是一员骁将,叫做孙鹏。 虽然来了京城勤王之后也听说过一些关于唐军的传闻,说是唐军勇猛无敌,又有火器犀利,虽然听得不少,但是心中却总有些不以为然。 谁还没打过仗似的,说的那唐军跟天兵天将似的,老子就偏偏不信你们个个还能是三头六臂不成? 被杜峰火线提拔为副将之后,更是踌躇满志,卯着劲的想要好好表现一番,趁机立一个大功劳,好光耀孙家的门楣。 所以表现的一直都很积极,是杜峰认命的几个副将里面斗志最高的一个,所以才会被杜峰点名执行这次试探任务。 临行之前,杜峰虽然郑重嘱咐他一定要谨慎小心,唐军并非一般的山匪乱军,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及时退回来,可别损失了秦军现在为数不多的骑兵。 孙鹏自然满口答应,但是心中却根本没当回事,反而认为杜峰是人老胆小,太把唐军当回事了。 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草头兵,竟然还敢自称唐军,真是狗不知脸大,今天一定要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真正什么叫做真正的精锐。 此时听着城头的欢呼打气声,孙鹏更是战意高昂,胸中小火苗呼呼地往外冒,一边疾驰一边扯着嗓子大喊:“兄弟们,跟老子冲,杀敌立功,光耀门楣就在今日!” 只可惜一阵风吹来,将他的豪言壮语吹得七零八落随风而去,也只有身后的十几名骑兵听清楚了,有气无力的回应了两下。 孙鹏也不在意,继续一马当先挥舞着大枪向前疾驰,端的是人如虎马如龙,好不威风。 石达开远远看见,放下手中的千里通,转头看向身后诸将道:“郭磊何在?” 郭磊是骑兵师师长,身形彪悍威猛,闻言出列抱拳大声道:“末将在!” 石达开挥手道:“给你两千枪骑兵迎敌,切莫早早吓跑了敌人。” 郭磊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石帅放心,末将明白!” 很快,两千配备斩马刀和短管燧发枪的轻骑兵列阵出营,在郭磊的率领下,打着唐军大旗向着五千秦军迎了上去。
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杀
“竟然就这么败了吗?” 宋牧面色阴沉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城下正在拼命向后狂奔的秦军骑兵。 周围的其他人也是一脸呆滞,目瞪口呆的下面这戏剧性的一幕。 就在片刻之前,两千仓皇出营的唐军骑兵刚一接战,就就五千秦军骑兵冲击的掉头就跑,而且一边跑一边还大呼小叫,看起来似乎很是不堪一击。 城头上观战的秦国军民官员顿时欢呼阵阵,甚至有一个兵部的郎中还亲自击鼓助威。 原本还有些畏惧消沉的秦军骑兵没想到传闻中不可战胜的唐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一愣之后便都狂喜起来。 再加上旁边城头上的守军百姓呐喊助威,战鼓声声,让他们那本来消退无几的战意一下子昂然起来,在主将孙鹏的率领下,向着狂奔而逃的唐军骑兵催马狂追,而去。 孙鹏虽然感觉不太对,唐军就算比不上秦军,可是也不至于这么弱吧? 而且刚才两军其实并未实质性的接触,自己这边的长枪都距离对方还有一丈多的距离,可是对方却就忽然掉头逃跑了。 难道对方是在玩故意诱敌深入的把戏? 孙鹏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容不得他多想了。 此时城上都在为他的勇猛而欢呼,身后的将士们也都嗷嗷叫着想要跟着他杀敌立功。 这个时候他总不能勒马停住,说敌人不可能这么菜,大家还是要冷静一下。 别说不能说,就算说了也没人信,反而回去之后可能还要受军法处置。 贻误军机可是大罪! 疾驰的战马上,孙鹏无暇多想,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 两支军队一逃一追,两军之间的距离总是若即若离,明明看着快要追上了,可是唐军偏偏又突然加速拉开了一点距离。 别说追击的秦军心里郁闷了,就是城头上观战的人也看的很难受。 有人破口大骂,这唐军也太窝囊了吧,要么别来,来了就真刀真枪的干一仗啊,这么跑来跑去的还是爷们吗? 有人带头,更多人的对着唐军口吐芬芳。 李旭冷眼旁观,心中好笑。 知道这是石达开用的示弱和疲敌之计,应该马上就要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果然,在连续几次折腾之后,别说孙鹏这个主将了,就是普通的秦军骑兵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唐军明显就是逗人玩啊,就跟放风筝似的。 孙鹏此时也终于可以确定唐军真的是在玩诱敌深入,也终于下定决心停下来。 盛夏酷暑,骑兵们身上穿着厚厚的甲胄,又在烈日下狂奔这半天,早都人困马乏了。 再追下去指定要出事。 可是他这边刚一停下来,唐军那边就好像早都预料到似的,迅速的调转马头向着秦军扑了过来。 孙鹏心中一惊,急忙挥舞长枪扯着嗓子大叫:“列阵迎……” 只是那最后一个字还没出口,就听见一阵砰砰砰之声,对面的唐军阵中顿时白烟弥漫升腾而起。 他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就感觉自己胸口好像被人抡着大锤猛然重重的一击,然后就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眼前一黑就人事不省了。 主将一死,本已经心生惧意,且人困马乏的秦军被唐军轻骑兵的一个回马枪给杀的顿时人仰马翻,一片狼狈。 在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后面的秦军骑兵终于反应过来,大叫着调转马头拼命的向后逃去。 唐军骑兵反过来又在后面紧追不舍。 之前因为一直是唐军在把握节奏,再加上唐军的战马比起秦军的战马来更加优良,所以唐军的马力比起秦军来富余更多,一直紧紧追在秦军后面。 火铳的激发声不绝于耳,不断的有秦军士兵中弹坠马。 两千唐军骑兵追的五千秦军骑兵狼狈不堪,亡命奔逃,看着城头上的秦国官员军民目瞪口呆。 本以为是一场能够提振士气的胜利,却没想到这么快就反转了? 五千秦军骑兵四散而逃,有人向着原来的营盘跑去,有人向着城门口冲过来,也有人向着荒野跑去。 总之先跑了再说。 唐军骑兵也不分开,撵着最大的一股秦军追,直到城头上守军开始放箭之后才勒马停住,好整以暇的回营去了。 这一仗事后清点,秦军五千骑兵至少损失了五成以上,这还不算受伤的和损失的战马。 这导致了秦军为数不多的骑兵更是少得可怜,甚至秦军再也凑不出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来了。 更严重的是这第一场骑兵战让本来就不稳定的秦军士气狂跌许多,对于城头秦国军民的民心冲击更是强烈。 甚至当夜就有流言开始传播,说是唐军士兵都会妖法,白烟一起就会摄魂夺魄,凡人根本无法抵挡。 普通百姓哪里见过火铳啊。 秦军之中虽然也有火铳,但是人数很少,而且还是那种老古董的火绳枪。 上次跟着林如海出征的时候全部损失在了延安府。 更别说见过骑兵用的火枪了。 所以被传成妖法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军骑兵大败之后,城头上的秦人提心吊胆,担心唐军趁机攻城,不过好在唐军见好就收,看起来并没有攻城的打算。 黄昏到来,夜色渐渐深沉。 四面城头都是火把通明,巡逻的士兵不断来回游走,生怕唐军趁夜攻城。 秦人此时已成惊弓之鸟。 宋牧府邸,书房之中,宋牧神色凝重,看着下面一脸惭愧的杜峰和一脸平静的李旭,目光闪动。 “杜子超,你且回去在城头镇守,谨防唐军夜间攻城。” 杜峰明知道宋牧用这个理由打发自己,但是今日首战大败,他心中有愧,也不敢多说什么,起身行礼后悄然离去。 “今日唐军所用的那种武器就是火铳吗?” 宋牧看向李旭问道。 李旭点点头道:“应该就是火铳。只不过看样子他们又有所改进,将其改造为适合骑兵用的火铳,再加上故意示弱,这才能够反杀我军骑兵。” 宋牧闻言,半晌无语,片刻后悠悠叹道:“骑兵都能用上如此犀利火铳,那他们的火炮岂不是更加难以抵挡?我大秦的国祚真的要尽了吗?” 说话间神色悲凉,满面无奈。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旭你要了我吧
接下来的两日很平静,唐军既没有攻城,秦军也没有敢再出营挑衅,双方维持了一个暂时的和平。 只是长安城内并不平静。 市井民间流言四起,唐军是天兵天将下凡的说法再度甚嚣尘上,之前的秦军骑兵惨败时的白烟迷茫就是证据。 除此之外,更有流言说是唐军的火炮就是雷神的法器,一炮下来能轰塌半座城墙。 类似渲染唐军强大的流言还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总结起来都是一个意思: 唐军无法战胜,秦国灭亡再即。 在这种流言的渲染之下,又衍生出其他更多的流言来。 譬如说朝廷准备让全城百姓给秦国皇室陪葬,或者是皇帝和太后准备跑路,临走之前还要搜刮全城百姓的财物美女等等。 甚至还有说是某某官员都私下跟唐军勾结,届时作为内应迎接唐军进城…… 反正几乎每个时辰都有新的版本的流言出来,真真假假谁也说说不清楚。 黑冰台到处抓人,忙的脚不沾地,门口的拴马桩上都绑着犯人也无济于事。 宋牧这两日忙的更是焦头烂额,不是在内阁召集大臣议事,就是进宫去见太后皇帝。 反正这几日下来,明显看到本来儒雅俊逸的一个人变得憔悴苍老了许多。 整个长安城里都人心惶惶,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只有李旭是最淡然的那一个。 每天该干嘛干嘛,见到外人的时候也适时的表现出一定的忧虑来。 他估摸着谭纶率领的中军主力应该也快要到了,开始琢磨到时候一旦破城之后,自己应该以怎样的一个方式去恢复唐侯的身份而不显得突兀。 想来想去忽然笑了起来,觉得自己真是闲的。 只要自己不尴尬的,到时候尴尬的就是别人。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要不想死的,不想跟他为敌的,就算心中真的有些怨气,那也会很快自我消化的。 我李旭是隐藏了身份混入了秦国朝廷之中,可是我又没害过谁,反而还立了不少功劳。 若非自己,宋氏兄弟这会估计都被雍王的人给干掉了。 宋太后娘儿俩说不定早都被雍王给囚禁起来了。 如果那样的话,秦国早就变天了。 说起来,自己才是秦国的救世主。 这么一想,李旭心里一下子舒服多了。 至于灭了秦国,那是另外一回事嘛。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都是有能者居之嘛。 国家弱小在这种大争之世就是原罪,被灭几乎就是必然的结局。 被我灭了,比其被其他人灭了肯定要好很多。 最少本侯心中还是很善良很仁慈的一个人,只要老老实实的,一般不会乱杀人的。 李旭觉得自己脸皮还是不够厚,当个卧底当的还有点不好意思了,还需更给自己做作心理按摩,真的还需要好好修炼啊。 这两天局势平静,李旭晚上也就没有必要守在城楼上。 回到府中,丫鬟送来洗澡水,冲洗一番,换上宽松衣袍,准备吃完饭的时候,管家李阳来报,说是长公主秦清来了。 李旭有点意外,自从上次过来自己给道歉之后秦清一直很安静,本以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来往了。 上次听宋牧说宋太后甚至有意要将秦清嫁给“唐侯”和亲,当时自己还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心里还为这位长公主有点不平。 皇室的子女尤其是公主们,虽然听着尊贵,但是必要的时候却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工具人。 说起来,他对这位长公主可没什么多余的心思。 现在这府里的女孩子都被自己送到了山里去,就连郁瑜前两日回来后知道李琴他们去了山里也吵着要去,李旭干脆也就派人送了过去。 秦国到时候投降之后,许多事情千头万绪的,女孩子们留在城里还会让自己分心,干脆等到局势平静下来之后再让她们回来。 反正那个山庄里面,吃喝用度都很充足,安保力量更是足够,不用担心有什么意外。 所以他有些好奇这时候秦清过来想做什么。 本来想让人直接找个借口打发了,但是想了想最后还是让李阳将人请了过来。 饭菜已经上桌,几样小菜虽然简单但是很精致也看着很有食欲,李旭披散着头发,坐在桌边,正端着一碗冰镇杨梅汁牛饮。 听见脚步声,抬头看见秦清正站在不远处盯着自己,也不起身,微微一笑,很随意的招了招手道:“殿下来了,没吃的话一起吃点。” 秦清也没扭捏,直接坐在李旭对面坐了下来。 李旭一愣,没想到自己客气一下这位还真的就不客气。 让人再加一双筷子,添了一碗饭,又送上了一壶凤酒和两个白瓷酒杯,挥挥手示意其他人都下去。 李旭端起酒壶给两个杯子都斟满了酒,顺手递给秦清。 “殿下,喝点?” 秦清顺手接过,端起白瓷酒杯一饮而尽。 “咳咳咳……” 喝的太急,给呛到了。 李旭看她一眼,几天不见瘦了一些,眼睛还有点红红的,看起来好像刚刚哭过。 不过他并不打算问。 如今秦国处在亡国的前夜,一旦亡国,普通百姓还好,只要新主子不是一个残暴之君,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 官员们也能继续投效新君,新朝初定,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们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最惨的就是他们这些前朝宗室了,一般不是被赐死就是被贬为奴婢惨遭凌辱。 所以秦清这几日肯定不好过,估计没事的时候想了不少自己的悲惨下场。 两人都不说话,李旭慢条斯理的吃菜,偶尔喝一杯酒。 秦清则是端着酒杯一杯接着一杯,似乎想要把自己灌醉,好忘却这些烦恼一样。 很快,一壶酒大半都入了她的腹中。 原本有些苍白的清丽脸颊此时因为酒精的缘故变得绯红,但是还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往下灌。 李旭看不下去了,一把将她面前的酒杯拿了过来。 秦清红着眼睛伸手去拿酒壶,又被李旭一把给抢过来。 ”你疯了?” 李旭瞪着她,微微有些恼火, 这小娘皮怎么回事,我家的酒不要钱似的! 谁料秦清红着眼睛看了他半天,眼泪忽然哗哗地往下掉。 李旭有点懵,不让你喝酒就哭成这样? 至于么? 接下来秦清的一句话让他更懵了。 “李旭,你要了我吧,我把我的身子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