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东挺惊讶:“苏姐,你老公不送你了?”
苏少妇道:“今天有事顾不上,我就自己打车来了。”
陈耀东来了劲:“那中午一起回呗?”
苏少妇笑眯眯:“中午我老公来接!”
草了!
陈耀东没劲了,第N次败退。
科三练车和科二又截然不同,踩着离合半制动挪动和开车上路是两回事,小车起步和皮卡车起步同样也有区别,总之各种难,刚刚考过科二的学员们还没兴奋多久,就被教练给了当头一棒,特别是女学员们,起步就是一道坎,熄火三次也起不了步。
科二是皮卡车,扭矩大,不用给油松离合就走。
科三是小轿车,雪铁龙的爱丽舍,扭矩小起步得给油。
油门和离合的配合对不少女学员来说,难度大的没办法估量。
陈耀东没开过小车,但还开过拖拉机,对机械不陌生,在教练的指点下,磕磕绊绊的起了步,一路紧张兮兮的,也没记住教练都说了些啥,眼睛死盯着路面不敢有丝毫分神。
好不容易开到终点,才长长吐了口气,感觉真特么累。
主要是第一次开车上路,实在有点儿紧张,注意力全在路上,精神高度集中,实在太耗心神,其他第一次开车上路的学员也没能例外,表现并不比他强。
等苏少妇上车,就有点搞笑了。
挂档起步,车子晃了一下就熄火了。
继续打火起步,继续熄火。
连续熄火三次,不但苏少妇着急了,连教练也急了。
连步都起不来,这还怎么上路?
“看车头,只要车头往上一翘,就把离合定住再不要动。”
教练耐着性子指导:“好好好,定住别动,慢慢加油门,左脚别动,右脚加油门”
嗡的一声!
车子猛的窜了一下,然后嘎的又停下,再次熄火。
后排的三位学员牙疼了,教练牙也疼。
外面的其他学员脸皮直抽抽,有那么难吗?
苏少妇快哭了,差点就不想学了
第50章 性价比
九月二十三号,秋分,宜动土开工,装修搬家,领证结婚。
昨天中午接到农业公司通知,今天收玉米,开阳瞬间就忙了起来。
农民们一边诅咒着农业公司,一边到处打电话找人。
不是农民不想提前收,而是没法收。玉米收割当天,农业公司会调来挂车,农民将玉米收割后要直接送到农业公司的指定地点过称装到挂车上,不然就算种个七八亩地的人家也有七八吨玉米呢,拉回来往哪里放,就算有地方放,来回折腾也折腾不起。
所以只能等农业公司的通知。
可问题是,这帮狗日的也太不是东西了。
秋收这种大事,通知的越早,农民们就会早做准备。
提前一天通知,哪里来的及准备,所以每年都搞的鸡飞狗跳。
别的不说,光是找人找车就是个大麻烦,短短半天时间上哪找人找车去。
如果抽穗子是一场小规模突击战,那么秋收对农民来说就是一场大规模会战。
秋收需要的人力物力远非抽穗子能比,别的不说,抽穗子不需要运力,把抽下来的穗子扔在地里就行,可秋收不行,玉米亩产至少一吨,二十多亩地至少二十多吨玉米,不但一天全部收完,而且还要把玉米拉到农业公司的指定地点过称装车,还得找车来倒短。
每年秋收,都是农民工挣钱的好时候。
九月中大户刚收的时候,工价一天六十块钱。
随后逐渐攀升,到了九月下旬,已经迅速涨到一百块。
昨天的行情还是110,到了下午再打电话找人的时候就成了120。
关键还不好找,因为秋收大规模铺开,到处都在找人,人力严重紧缺。
陈耀东没怎么操心,陈爸都准备好了,每年都是这样,农民们又不傻,不会傻傻的等到农业公司通知后再行动,基本都会提前做些准备,真到了那时候玉米得烂地里。
一年一次秋收,说什么也得参与一下。
所以关门之后,陈耀东就骑上电摩回了开阳。
九月还有一天休息,一直攒着没敢休,就等秋收呢!
回到家时,舅舅姨妈们已经来了,正喝酒呢。
陈耀东吃了碗面条,一边陪亲戚们喝酒聊天,一边问陈爸明天的安排。
舅舅家这边的亲戚来了七个,陈爸又找了十五个人,明早过来,加上爸妈,真正的劳力二十四个,一共二十六亩地,陈耀东觉得有点悬,陈爸却说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