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341章
“皇后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正元帝牵起周皇后的手,拉着她一道在龙椅上坐下。
两人许久没有这么亲近过了,周皇后一开始还有一丝不自然,但坐定之后,龙案边上的十几根蜡烛亮堂堂,既照着案台上的文书,也照着正元帝不再年轻的脸庞。
周皇后不禁想起从前的正元帝――那时候两人同在一个村里,青梅竹马的长大,正元帝少年时便与众不同,虽家中清贫,但不用银钱就能交友满天下,连隔壁村子的少年郎都愿意跟在他屁股后头跑。
而她父母去世的早,在叔婶家中寄人篱下长大,但因为有了他的照拂,便没人敢欺负她。
那时候她就知道他与旁人不同,哪里会想到将来他会成为天下之主呢?
两人年岁相当,但因为这些年的操劳,正元帝看着反倒比她大了好几岁。
周皇后心头一软,就温声劝道:“公务是处理不完的,陛下也该注意身体。”
正元帝忍不住笑起来,“这话前头阿烈老说。”
但他还是照着周皇后的话把奏章合上,让人上了热茶和点心。
歇息过一阵,正元帝问她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周皇后就说了想让武安给陆照当伴读的事儿。
正元帝听完,又忍不住笑起来:“武安这孩子倒真是抢手,前头阿烈选伴读,第一个选的也是他。是朕和他说了,伴读就等于是在选自己人,那武安本就和他亲兄弟似的,没那个必要。”
他状若在闲话家常,其实也是给周皇后提个醒。
武安代表的武家,那可绝对是顾野那一个派系的。
虽说正元帝更属意大儿子,但还没有太过偏心,所以该提醒的一样得提醒。
周皇后听出来了,就笑道:“那孩子机灵又好学,自然得大家喜欢。他和阿烈是亲兄弟才好呢,自然也会把阿照当亲弟弟疼。兄友弟恭,这才和睦。”
她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没想着让陆照培养什么自己人,只盼着他平安罢了。而且顾野对陆照那么好,她这当母亲的也会督促着陆照长大后对兄长恭敬。
正元帝笑着点头,“皇后说的不错,那就比着阿烈召选伴读那时候来,朕回头也下圣旨。”
周皇后柔顺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还有一件事,臣妾这几日想出宫一趟。”
正元帝拉着她的手,问她准备做什么去。
“再过不久就是阿烈的生辰。说来惭愧,从前咱家境况不好,没给孩子过过一个像样的生辰。这次是阿烈回来后第一次生辰,臣妾想去和将军夫人请教请教,悄悄按着阿烈的喜好给他办一个热闹又喜庆的生辰宴,给他一个惊喜。”
周皇后惭愧,正元帝何尝不觉得对顾野歉疚呢?
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请示完两件事,周皇后就准备离开,正元帝拉着没让。
周皇后的脸红尘一片,轻声道:“阿照还在坤宁宫等着臣妾呢。”
正元帝拉着她的手没松,“朕早就听人说阿照最近上课回去后,倒头就睡。皇后莫要骗人。”
两人说着话就挨到了一处,帝后同宿养心殿。
第113章
周皇后是一年多前新朝建立的时候, 随着义军进的城。
彼时她还心门紧闭,整副心思都系在陆照一人身上,别说京城, 连皇宫其他地方都很少去。
眼下大儿子寻回, 小儿子也去了文华殿上课,能脱开手了, 到了这时候,周皇后才恍惚地想起, 她好像许久没有出来看看了。
正元帝给她安排了侍卫, 还特地把钱三思挪给周皇后用了一天。
出宫后, 周皇后换上了普通的软轿, 钱三思打听清楚了食为天的方向,一行人就奔着太白大街去了。
到了接口停马车和轿子的地方, 周皇后下了来,询问钱三思道:“咱们不是该去英国公府吗?怎么跑到这处来了?”
钱三思道:“奴才的徒弟现在跟着烈王殿下,听殿下提过, 将军夫人日常并不在府里,而是在酒楼里。娘娘若是去了府里, 还得让将军夫人立刻赶回去。”
这就是钱三思的妥帖之处了, 周皇后特地出来寻顾茵, 请教顾野的喜好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自然是周皇后想主动和顾茵结交。凭她皇后的身份, 当然可以直接去英国公府, 喝着茶吃着点心, 等着顾茵奔波回府。但那就太高高在上了。
钱三思看出来了,所以就把周皇后往食为天这边带。
周皇后点点头,说原就该是这般。
两人说着话, 侍卫们隐匿起来,周皇后身边只带着两个宫女,看起来就和寻常的女客一般。
前朝名风就开放,新朝更是如此,街上的妇人只稍比男子少二三成,若是未出阁的少女则会带着帷帽。
而到了食为天附近,女客则更多了。
不少人还都互相认识,在门口就一边寒暄一边携手进去。
周皇后就跟在她们后头,看到她们进了酒楼后直接上了楼梯,她也跟着上去。
到了二楼和三楼的交界处,钱三思让人拦了下来。
女堂倌的态度很客气,说:“这位客官,三楼雅舍只招待女客,您请留步。”
钱三思询问地看向周皇后,周皇后便道:“只招待女客的雅舍吗?这倒有些新鲜。”
钱三思便会意地道:“那老奴就不跟着夫人上去了,夫人若有需要,随时传唤老奴。”
周皇后点了点头,一路到了三楼,自有女堂倌给她打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