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86章
偏那事儿让顾茵给搅和了,王氏还拿出了二老当年写给她的家书。
当时他们真的如临大敌,也幸好,那份家书写的早,当时只说北屋收拾出来留给她了,让她可以随时回来住。估计当时二老的意思是等她带着武青意回来了,再亲自和她说分家产的事情。
他们放下心来,只折出去小几十两银子。
等送走王氏,他们又让人打听了一番,知道王氏他们搬到了缁衣巷,在码头上讨生活,就也没放在心上――寒山镇虽小,却也分阶层。在王家人看来,那一片属于贱民,和自家是八竿子打不着了。
如今则不同,盖因为当时二老去世确实没有旁的见证人,但是他们去上香祈福的时候是约了远山县的故交一道去的,也是一起被劫的,很有可能和那家人说起过家里的事。
虽说二老过世后,他们兄弟两家没和那边来往了,但是如今王氏那儿媳妇借着文老太爷的名头,把生意做得那般大了,连不是镇子上的客人都有能耐招来,万一和那知情的故交遇上了……简直让人不敢深想!
正当几人一筹莫展之际,王大贵开口道:“当时我就说等她出了府去后,寻几个强人……他们孤儿寡母的自然难以应对,也就没有现在这困局了。无奈大哥心软,当时并不同意。”
王大富自知理亏,但还是拿出长兄的架子,道:“她从咱们家分到那几十两之后,就搬到缁衣巷关捕头隔壁了,什么人敢在那里放肆?让关捕头抓着,万一逼问出我们来,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乱子!再说事到如今,说从前的事顶用吗?”
王大贵脸上泛起了一个讽刺的笑,前头他说雇人行凶,他这大哥不同意,现在知道怕了,又只敢雇几个地痞无赖去小打小闹。却不想想王氏和顾茵从前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死了也就死了。如今她们却是在文老太爷面前挂了号的,才是不能用强了!
这就是他大哥,没脑子也没胆子,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偏因为长子的身份,压了他一辈子,连分家的时候都拿走了更多的那部分。
眼下还得统一战线,王大贵收起那笑,正色道:“那如今我还有一个法子,就是不知道大哥同不同意了。”
说罢他便压低声音,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又道:“这事儿我都打听好了,只要大哥同意,这两天就能着手去办。而且如您所说,那缁衣巷和码头都是关捕头罩着的地方,其他法子容易留下首尾,但是我这法子却是不会惹来麻烦的。总而言之,只要把小妹他们的生意搅黄,让他们在镇子上无法立足就是。”
前头寻流氓地痞去捣乱不成,此时王大富和赵氏是再想不出旁的主意了,半晌后,王大富道:“好,就照你说的办。”
王大贵又抬眼和邹氏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精光微现。
…………
说回顾茵这里,当天收摊后,她就上午的事很不对劲。
要说偶然有一两个难伺候的客人还正常,但一上午出现五六个,这就很像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捣乱了。
她和王氏商量了一番,王氏还特地去和关捕头打了个招呼,拜托他巡逻的时候多留意一下自家摊子上的动向。
关捕头也答应下来,顺带着问起王氏道:“听说你们最近在给小野找师父?”
说到这事儿王氏就叹气――顾野这小子委实没有起错名,野得没边儿了。
之前是他和武安日常用绳子系在一起,他带着武安四处溜达,但好歹会顾忌他一些,天黑前知道要回家。
现在武安去文家上学,顾茵和王氏要做活,也不方便把他系在自己手上。
顾野每天跟着他们去码头她们出摊帮忙,一开始是顶替了武安帮着端碗擦桌子的活计。但后来买粥的客人越来越多,顾茵怕客人把他推搡了或者踩踏他,也怕得的满满当当的粥碗把他烫到,就让他自己去旁边玩。
这不玩不要紧,一玩起来这小崽子就像泥牛入海一般,眨眼的工夫就跑的没影儿了,不到快睡觉的时辰不知道归家。
等他晚上回家,顾茵和王氏都少不得都念叨他两句。
他笑眯眯地任她们说,也不犟嘴。等到她们说完,他还给顾茵倒茶,给王氏捋后背顺气儿,还知道自己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的。
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对着这样的他,谁能把心肠硬了去?
一个月的工夫,这小家伙又黑成炭头了。
加上顾茵给他新做的春衫也是耐脏的深色,一到夜里,他又跟从前似的,放轻手脚、隐在角落里的时候浑似隐身了一般,只要他不动、不出声,还真发现不了他。
家里后头又给他请过老大夫,老大夫说他比之前壮实了很多,多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对他也有好处。
这话一出更不得了,顾野每天撒欢撒得更厉害了。
他衣服每天都换,每天王氏给他洗衣服都能洗出泥浆来。可想而知有多淘吧!
老让孩子这么野着也不是个事儿,他现在只会日常对话里基本的短句,年龄也就四岁,身形才长开一些,但是看着也就三岁大,也不适合去读书。
顾茵就让人问问看有没有什么会拳脚的师傅收徒弟――既能消耗顾野旺盛的精力,也好歹比让他在外头疯玩好些。
可惜的是,小镇上会拳脚的人本就不多,仅有的那几个开武馆、收徒弟的,人也不招这种小豆丁。
因此寻摸了好些天,这件事也没有个章程。
如今关捕头问起来,王氏叹完气就道:“可不是嘛,这孩子镇日里在外头瞎跑,我和她娘下午晌想着他没回来,歇都歇不安生。”
关捕头就道:“我还是那句话,这孩子如今虽是你家收养,但公家对他还是有照顾的责任的,不如这样,我和我徒弟是轮班隔天休息,我们休息的时候就让他跟着我们一上午,我们轮流教他一些拳脚功夫,教一个上午,你们中午收了摊就能把他领回去。”
“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
“自然不会,我们休班的时候本也会花上半天的工夫练武。”
王氏惊喜地连忙道谢,回家就和顾茵说了。
顾茵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刚开始并不相信这个时代的人真的能像武侠小说里那样飞檐走壁,上天入海。功夫当然是华夏瑰宝,但是她以为应该就像现代那样是强身健体的,练会了当然会比普通人厉害一些,但绝对不到小说里那个地步。
所以当某天在码头上,顾茵看到关捕头腾空而起,一跃出去好几丈追捕贼人的时候,她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后头她问了人才知道,正是因为关捕头这身扎实的武艺,压制住了那些贼人,才有了现在寒山镇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
如今听说关捕头肯带着顾野,顾茵自然也同意。
王氏想的比她多,又压低声音笑道:“我听说李捕头打小就是跟着关捕头练武办案,十四五就成了捕快,又不到二十就升任做捕头了。虽然一个衙门里只有两班衙役,也只有两个捕头。但是等咱们小野长成了,正好关捕头的年纪也大了,该退下来了,可不是正好让他顶关捕头的班?”
“娘也想的太远了。”顾茵无奈地看她一眼,“咱们小野这才几岁,哪能出门办案去?随关捕头李捕头他们休沐的时候学学武就好。”
两人都同意也不算,还得和顾野商量一番。
等到这天他又摸黑回家了,顾茵就把事情细细地说给他听,询问他的意思。
没想到这小孩刚开始听说送他去学武还挺高兴,一听是跟着关捕头,他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