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91章
冯家媳妇想了又想,只能又偷偷摸摸地去像赵厨子递话,她没说自家婆婆还想赚另一份银钱,只说了顾茵做出了那种插牌,自家骗不到人了。
第二天,冯家也用上了招牌和插牌,写的是“正宗泉山镇文老太爷粥”。
第三天,冯家隔壁开设新摊子,卖包子和咸蛋瘦肉粥,招牌和插牌写的是“正宗松山镇文老太爷粥”。
第四天,码头上又多了两家叫“寒山镇清水村文老太爷粥”和“寒山镇桃花村文老太爷粥”的。
如今一到码头上,入眼就是各种大招牌,小插牌,各家满满当当都是人。
外地的客人不知就里,寻人问,正常人当然说寒山镇那个是正宗的。但也有不少问到那些托儿的,各种歪理一通胡搅蛮缠,笨一些的还真就相信了,聪明一些的没相信,只觉得这里头乱的很,还是别趟这个浑水了。
顾茵的生意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如她之前猜想的那样,坏就坏在口碑上。她和王氏向跑船的商客打听了一下,说是外头现在都知道寒山镇好几家卖“文老太爷粥”的,外地人不知根不知底儿的容易被混淆了,买到极难吃的,吃亏上当,所以虽然这粥名声越来越响,却不像从前那样一直有源源不断的新客来。
这天收摊后,王氏苦着脸道:“你想的不错,这家人真的有毛病,明明赚不了几个银钱,却一个劲儿地学咱们,就是要糟蹋咱们的名声口碑!儿啊,你早想到这个,是不是也早就想到了应对的法子?”
顾茵拍了拍王氏的手,宽慰道:“法子不是早就有的,不过现在确实有了。娘今天早点睡,明天一早我带你瞧热闹去。”
…………
翌日清晨,李捕头睡得正香,半睡半醒之中他突然察觉到了屋里有另一道极清浅的呼吸声。
出于习武之人的本能,李捕头立刻坐起。
待看清床头站着的是顾野,他放松下来,好笑道:“你这小子,今日确实是我休沐带你,但也不至于这么早就来啊!”
顾野笑了笑,对他一个劲儿地招手。
李捕头没办法,只好起身穿衣,随着他出了去。
一大一小两人出了缁衣巷,顾野熟门熟路地把他带到了望月楼的后巷,躲到了小窝棚里,还在两人的头顶盖上了一床烂草席。
“这是干什么?”李捕头压低声音问。
顾野却并不回答,只把短短小小的手指比在唇前,让他噤声。
没多会儿,冯家媳妇和其他几个山寨摊子上的摊主都先后过来了。
人齐之后没多久,赵厨子把后门打开,把新熬好的粥分发给大家。
“都给我警醒点!这都几天了,你们才卖了多少碗粥?还想不想领工钱了?”
其他人默默不出声,和赵厨子最相熟的冯家媳妇赔笑道:“您别生气,虽然我们卖的粥少,但是这不是也给那对婆媳添了不少乱子嘛!照足了您的吩咐做的!”
“哈!”顾野一把掀开盖在头上的烂草席,从窝棚里蹿了出来。
几人被他这一声“哈”吓了一跳,待看清是个不到大人腰高的小孩,又同时松了口气。
“哪儿来的孩子瞎捣乱?”赵厨子骂骂咧咧地来赶人。
等看清从窝棚里跟着顾野出来的李捕头,他登时变了脸色。
李捕头出来的匆忙,没带镣铐,佩刀却是带着的。
他按着刀鞘道:“律法确实没有规定某种吃食的名字只能武家婆媳用,但是你们这么有组织,有计划的,便是故意恶意扰乱市场了,是可以入罪的。你们是现在交代,还是跟我回衙门去、进了大牢再说?”
冯家媳妇和其他几个摊贩都是普通人,听说这个当即就白了脸,开始求饶。
赵厨子也怕,但是他背后有人,便强撑道:“李捕头,这扰乱市场的罪责不过是罚钱几十贯,何至于要把我们都带回去?我这就把罚钱交予你!”
也就是这时候,顾茵和王氏出来了。
她们比顾野和李捕头到的还早些,但怕赵厨子等人发现,所以只远远地躲着。
顾茵笑眯眯道:“谁说只告你们扰乱市场了?我告你们卖厨余给客人吃!”
赵厨子的脸又白了几分,“你空口无凭……”
顾茵不徐不疾道:“你们的吃食都做的那么咸,盐又不是不要银钱,正好有人之前告诉我一个做吃食买卖的‘窍门’,说不新鲜的厨余多搁调料,客人自然吃不出。”她的眼神先是落在面无人色的冯家媳妇身上,后又落到旁边那几个粥桶上,“不若请人来验一验?验完再找人查一查,看看冯成家的做买卖这些年,一共闹出过多少纠纷,衙门里应该也有记录吧?”
律书写明:凡食物臭之恶者为毒。脯肉有毒,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①
也就是说,食物不新鲜就算是毒,若是验出他们的吃食有毒,不管有没有人把人吃坏,起步就是要打九十杖的。衙门里的刑杖有成人小臂那么粗,三十杖下去就能把人打的皮开肉绽,去半条命!
第40章
一行人都让李捕头押回到衙门。
县太爷已经起了身在处理公务, 看到李捕头带人过来,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并未急着升堂审问, 而是让人先把赵厨子等人押下去, 再让人去请镇子上有名望的厨子过来。
没多会儿,连同周掌柜在内的几位酒楼大厨来了。
县太爷也不说什么事, 只说让他们帮忙鉴定一些吃食是不是变质了。
赵厨子给冯家媳妇等人每人两个粥桶,一个里头是咸蛋瘦肉粥, 另一个里头则是码成两层的包子。几个大厨被依次带上来尝味分辨。
俗话说没有一条好舌头的人, 当不成一个好厨子, 众人尝过之后都变了脸色, 直接就说这些东西明显是经过二次加工的,虽然加了盐做成重咸口的, 但也只能骗骗普通人。最近开了春天气真当热,他们都能吃出异味,若是放到下午, 那肯定是完全变质了。
几个大厨对自己的判断证词签字画押,周掌柜是最后一个, 也是脸色最沉重的那个。
因为他尝出来肉包里头的肉馅, 去掉盐味后的调味出自自己的手笔。
再联想这几日, 东家王大富把他支到乡下去采买食材, 那本不是他这个掌柜的该做活计, 但到底是给人家做工的, 也只能听命而去。
回来后他就发现赵厨子日常鬼鬼祟祟的, 有心查问,他推说是东家交代的事情,让他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