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叶小天也清楚,只靠这些吹拉弹唱说书,只怕是很难一直维持这种火爆的,毕竟故事听完之后,大家自然也就想听点新鲜的。
这节目自然是有新鲜节目的话,最是能够维持生意的火爆。
所以接下来,他们需要更多的故事才行,他叶小天虽然有很多的故事,但也不想整天趴在桌子上写这些啊,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征集一些人来写故事,这就跟后世的编剧差不多。
除此之外,他觉得一些戏曲也是时候弄出来了,这戏曲有连贯性,也是可以长时间去做的。
叶小天想到这些之后,连忙记了下来,这些都是以后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啊。
当然,现在不急,现在的他,还是先把李世民要求的那个舞蹈给编排出来的好。
新年过的很快。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大年初七。
官员休沐结束,开始上朝。
好几天不上朝,这些官员第一天上朝都还有点不习惯。
除了说一些官面话外,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这第一天上朝嘛,讨论国家大事的少,主要还是熟悉一下。
不过,也并非就没有事情讨论。
就在众人说完一些寒暄话后,一名叫朱玉的言官站了出来。
“陛下,臣要弹劾叶小天,他写的楚汉争雄对我大唐的影响不好,不利于我大唐对于各处百姓的统治,这故事,有教唆造反的意思啊。”
从大年初一开始,楚汉争雄已经连续讲了好几天了,这故事也讲到了刘邦和项羽的出现。
这个叫朱玉的言官每天都去听这个故事,但在听完之后,他觉得这个故事不好,当时还是大秦天下,刘邦和项羽便说要取而代之的话,这不是有明显教唆造反的意思吗?
所以,他为此准备了后几天,就等着现在弹劾叶小天。
叶小天一听这个,有点愣了,明清的时候有字狱,怎么大唐也有字狱吗?
这未免也太禁锢人的自由了吧?
朝堂顿时变的喧哗热闹了一些。
“咦,仔细一想,这楚汉争雄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啊,看来这个故事不能再讲下去了。”
“是啊,是啊,刘邦和项羽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呢,这是大逆不道啊。”
“就是,就是”朝中的官员不停的说着,当然,很多人都是跟叶小天有点矛盾的人说的,李世民天天看这个故事,倒也没发现这一点,他们大唐不也是造反打下来的天下?
只不过他们现在坐拥了天下,便不许其他人有这样的念头罢了。
但要说这楚汉争雄影响不好,李世民倒也觉得不至于如此,一个故事而已,而且,就算叶小天没有写出这个故事,那刘邦和项羽说的话,可都是写在史记中的,但凡读书的人,谁不知道这个?
这个叫朱玉的官员,显然是要找茬啊。
不过,李世民却也不急着替叶小天翻案伸冤,只是问道:“叶爱卿,这楚汉争雄是你写的,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叶小天站了出来,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问臣有什么要说的,臣当然有要说的,秦朝末年,朝中奸佞不断,天子昏聩,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百姓难道不应该反吗?
隋朝末年也是如此,这有什么错吗?
错只错在秦朝和隋朝末年的皇帝太过昏聩,没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臣并非是要教唆人造反,臣是希望能够劝诫陛下,当爱民啊,如今是贞观元年,这是陛下开创盛世的开始,陛下需牢记您当初的愿望才行啊。”
叶小天字字振聋发聩,之前那些反对的人,亦或者是看热闹的人,此时都愣住了,甚至都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
他们突然觉得叶小天说的好友道理啊,这那里是教唆造反,这分明是想让李世民知道一些为君的道理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一众官员一脸的恍悟摸样。
李世民坐在前面,点了点头:“好,叶爱卿说的好,这是你在朕登基这一年,送给朕的最好的礼物,你的这番话,朕记住了,朕在这里立下誓言,定要建设大唐盛世,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第186章 锦囊
贞观元年的第一次早朝就这样结束了。
叶小天离开的时候,神色平静,让人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
不过,朝中群臣对叶小天却是越发的敬佩了。
能够说出君为舟,百姓为水这样的话,叶小天够胆气啊。
古往今来,读书人奉行的都是民贵君轻,只是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敢说出来罢了,但是今天,叶小天却是替他们说了出来。
叶小天说那一番话的时候,他们都快把叶小天当成偶像了。
大家用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叶小天远去。
而就在叶小天坐进自己的马车之后,他的脸色猛然一变。
“哼,这个朱玉,真是可恶至极啊,好,好,好的很,以后勾栏瓦舍,你也别想进去了。”
叶小天要把朱玉拉进黑名单,以后朱玉想去勾栏瓦舍听故事,想都别想。
他叶小天也是记仇的人。
马车越走越远,长安城的寒意渐渐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