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开口。
李世民望了一眼众人,道:“去年科举考试,出现了考题泄露案,这让朕对这科举考试想了很多啊,这科举考试,如何才能够更为严谨,更为公平,为大唐选出真正的人才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解决了他。”
“所以,贞观元年,朕登基后的第一个科举考试,朕想让他史无前例,必须绝对的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诸位爱卿,朕今天给你们所有人一个机会,谁能想出最为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朕就让谁做这一届的主考官。”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都有点要沸腾了。
要知道,主考官这个职位,很多人本来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他们没有世家的身份,也不算是大儒,想要做主考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今,李世民却是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机会啊,只要他们能够想出让考生更为公平公正的办法,那他们就能作为主考官啊。
朝堂上,议论声不绝。
那些世家的人却是眼眸微凝,很是不喜。
若是没有这个,主考官肯定在他们这些世家之中产生,可现在,却是出现了变数。
当然,他们更担心的,还是考试的公平公正啊,如果绝对的公平公正了,他们世家子弟中,能够考中进士的人恐怕要少一些吧他们不否认,很多时候,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就只是走个过程罢了,可如果绝对的公平公正了,那这个过程恐怕就不好走了。
除非他们能够成为主考官啊,可想要成为主考官,就需要提供公平公正的办法,如此一来,他们就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
大殿仍旧是嘈杂的。
不过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说起自己的办法来了。
“陛下,臣觉得科举考试可以加强搜身的力度啊,让任何人都没有作弊的可能。”
“陛下,臣觉得可以增加巡视的监考官数量,这监考官多了,谁还敢抄袭作弊啊?”
“陛下,臣觉得可以”朝中官员不停的说着,但他们都是从考生亦或者监考的角度去想的,而他们说的这些建议,都没有什么大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举考试不公的问题。
而且,他们说的显然不是李世民想要知道的。
群臣这样说了一圈,都没有什么屁用,最终只能宣布退朝,谁想出好的办法了,明天早朝再说。
退朝后,一些官员并没有各自回家,而是三三两两找地方吃饭去了,当然,吃饭只是个由头,最关键的,是他们想商议一下如何确保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人多的话,思路也会多一些吧?
而不仅仅人如此,就连那些武将,竟然也在讨论这个。
叶小天跟程咬金他们一群人走在一起,听到程咬金绞尽脑汁想这个的时候,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觉得这程咬金也太有意思了吧,你一个武将,凑什么热闹啊?
难不成你想出了办法,陛下还能让你去做主考官不成?
第189章 武人主考
春寒料峭。
程咬金等人就这样走着。
“这些读书人的事情,真是麻烦,考试就考试,那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
程咬金想了许久,都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最后忍不住就抱怨了起来。
其他人听到程咬金的抱怨,却是撇了撇嘴,然后加快了脚步,把程咬金给甩在了后面。
只有叶小天仍旧跟程咬金并肩走着。
“卢国公此言差矣,这科举考试,公平还是很重要的,你就说这考卷吧,大家把考卷交了上来,考卷上写着各自的名字,那些批阅卷子的人看到这些名字后,不就知道谁是谁了?
他们这些批阅考卷的官员若是有了私心,把认识的人给提拔道前面来,那真正有才学的抢不到名额,岂不是要落榜?”
“再比如说官宦子弟,那些监考官什么的,很可能是他们的长辈,他们的世交啊,你说知道了他们的卷子,那不也得把名次提前?”
“其实吧,陛下想要的公平公正,不是那些考生在考生的时候不作弊,而是尽量避免一些有关系的考生通过关系来取得好的名字,陛下是想让那些普通的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才情来获取名次。”
叶小天说完这些之后,嘴角露出了一抹浅笑,紧接着便直接离开了。
程咬金摸了摸头,反复的听懂了一点什么。
而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程咬金一拍脑门,顿时明白了。
“这叶小天说的很有道理啊,明天早朝,看俺老程的吧。”
程咬金兴奋的走了,叶小天这边,摇了摇头,科举改革很难啊,李世民想动那些世家权贵的奶酪,他们不找事情才怪。
而像这样的世家权贵,没有一个耍赖不讲理的人,恐怕是镇不住他们的。
武人当主考官,听起来的确有点滑稽,但有时候,也还是很管用的。
就是不知道程咬金这个憨货是不是听懂自己给他的暗示了。
长安城一处酒楼,几个世家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诸位,我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啊,陛下说是要公平公正,可实际上,还不是想增加寒门官员的数量,寒门若多,我们这些世家权贵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可就低了啊。”
李家家主开口,他在这些人中年龄最大,同时也最有威望。
他这么说完,其他一些世家权贵的人也都连忙跟着附和。
“是啊,陛下刚登基,便野心勃勃,想要削弱我们这些世家权贵的势力,我们若是妥协,陛下尝到了甜头,那我们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就是,就是,我们这些世家传承了几百年留下的基业,难不成要这样断送吗,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