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了看殿外的天色:“午时已过,想必那些人已经上路了吧。”
“杀的好!就该把这等乱臣贼子统统杀了!”周皇后立刻恶狠狠地道。
原不为唇角微笑又深了一分。
“既然母后也如此想,那儿臣便更放心了。想必父皇若是醒来,得知你我母子齐心,替他分忧,也会大感欣慰,安心养病。”
“……”
看着太子唇角的淡淡微笑,周皇后心中总有几分不对劲的感觉。
齐煜在旁边听了一嘴,也明白了。
……原来昨晚皇兄抓的那些家伙,真的都是心怀不轨的奸臣啊。不但企图谋害皇兄,还害得父皇如今气病在床,现在居然还污蔑是父皇要对皇兄下手!
“这、这些人真是……真是该死!”
小胖几长到八岁,还从未见过如此可恶的人,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便挥舞着拳头嚷嚷道。
想到之前他竟然还觉得那些人有几分亲切,齐煜就有些郁闷。难道真的是他眼瞎,不会看人?
……不不不,肯定不是这样。一定是那些奸臣太狡猾,太会迷惑人了。聪明睿智如他,居然都被迷惑住了!
这样想着,齐煜不知不觉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立刻迎来了自家皇兄的一瞥。
“……”原不为沉默一瞬,“……你说的对。”
而周皇后已经从那种不对劲的感觉中反应了过来,突然意识到问题所在。
她不是傻乎乎的齐煜,其实心中早就知道皇帝对太子的芥蒂。但她只以为芥蒂归芥蒂,顶多将来不会传位于太子,却不曾想到,皇帝会如此容不下他。
倘若之前那些供状都是真的……
那么,太子岂不是一口气斩杀了十多位忠心于皇帝的大臣?而她,甚至还拍手称快,帮助太子分担了一部分黑锅。
一旦陛下苏醒……
心中刚刚转过这个念头,对皇帝的性情再了解不过的周皇后,神情渐渐僵硬。
等原不为二人离开后,周皇后顿时像是卸掉了全身力气,直接靠在了床榻上。
她虽已不再年轻,但多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宜,仍是有一股少女无法企及的魅力与风韵。此时双眉蹙起,一张脸含忧带愁,极易引人怜惜。
周皇后的目光中泛起愁绪。
“……真的是你做的吗?”
伸出一只手温柔地为皇帝整理褶皱的衣襟,她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你不是他,他从未对我这般好过。我也知道你不喜宣儿……”
在这一刻,周皇后想起逃亡途中为了不受拖累险些将她一脚踹下马车的昏君;想起自己拼命挣扎反抗却害得昏君撞上车厢后重新苏醒时,与之对视的那一双陌生目光;想起此后南下一路上的不离不弃;想起生辰宴上的烟火;想起这人为了哄她亲口编的话本;想起他那层出不穷的小惊喜……那是她曾在闺阁与深宫中从未期待过的郎君模样。
说到后面,她的声音近乎呢喃,带着哽咽。
“可是……”
“可是……宣儿从不喜争权夺利的,只要把他远远地打发出去……”
第16章 暴君16
自皇帝吐血昏迷,整个京城便仿佛笼罩在一片庞大的阴影之下。
太子名正言顺监国摄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查这场大案。
首先便是处理之前他一怒之下将十余位大臣当街处斩之事的首尾。
当然不是因为太子殿下清醒了过来,开始后悔当日的冲动,相反,他还要追查到底。不但将那些人削爵抄家,少数几人甚至全家被流放,还要以这些人为线索,调查一切与之来往密切之人。
――为此,太子直接将一部分暗卫由暗转明,临时重组成崭新的皇城司,作为调查这个案件的主力。
这令群臣大为不满。
皇城司监察百官,一向深受这些朝臣厌恶。从北黎建立之初,就一直有大臣企图废掉皇城司,只是始终未能功成。
南逃十年,这个衙门的作用已被压制到了最低点,如今居然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怎能不让他们心焦?
在朝堂上进言无效后,便有人开始在暗中传播流言,企图搅风搅雨。
一时间,京中人心惶惶。
以太子表现出来的态度,明显是要大搞株连,这简直是史书上那些昏君暴君才能干出来的事!
尤其是那些以往与罪臣交好的人,更是惴惴不安,深恐哪一日就被直接抓进了昭狱,再也无法出来。
但这些言论没能对太子造成丝毫影响。
他像是变了个人一般,在朝会上直接拒绝了文武百官的插手,反倒独断专行地选择将这个案子交托给自己的亲卫统领秦墨,还将之临时调任到皇城司。
如此作为,倒像是不信任朝臣们一般。
只不过――
看着高居御座之上的太子殿下,迎着对方那双杀气腾腾的眼睛,哪怕是心有不满的大臣们也不由紧紧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