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爷子问道。
在座的其实都希望能够多一些收成的,只要说能够长出来,哪怕是大雪天,他们都愿意去做,就怕最后没有收成,他们做了无用功。
“后山的林子里有很多落叶,可以做火肥。就是在地里烧一些干草或是干树枝,这样,地就很肥沃了。”
杜菀儿道。
“没错,在凉州以北的人烟稀少的地方,很多人家没有那么多粪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赵衍适时开口。
“菀儿,赵公子,虽然现在咱们村有了固定的收入,但让大家把种子现在就播下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收获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的。”
牛老爷子想了想,道。
“这倒不会,我前几天听几个婶婶说,因为村里的作坊收入稳定,他们想明年把大部分的地都用来种红薯。之前留下的小麦种子,他们还打算直接去卖呢!”
黄桃花在一边道。
他们家只有她一个女的,所以,作坊的事都是她在做,为了多挣钱,她每天连着上两班。
“有这回事?”
牛老爷子疑惑道。
“我们家也是有这个打算的,红薯不挑地,咱们好的那几块留着种其他的,其他几块地打算全部用来种玉米红薯间种。只是可惜,玉米没红薯那么值钱,我还在想着,哪天菀儿能给玉米想出一个销路那就好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老爷子笑说道。
话虽然听着像是玩笑,但他内心还真是这么想的。
第325章 关于我的,关于你爹的
玉米是前几年才出现在大周的。
一开始,玉米还挺精贵的,卖的价钱也高。
可随着大家都种上了玉米后,这价钱也没那么高了,除了直接煮,打了面用来和着其他粮食煮以外,大燕的玉米就没有其他做法了。
那些有钱人也渐渐地不怎么吃玉米了,也就每年收获的季节买几个去尝尝鲜,就连自己的庄子,都是种水稻小麦这些主食,种玉米的都少之又少。
“玉米啊,这个我就像做红薯粉条那样做出玉米粉来了。”
杜菀儿笑说道。
她穿越到大周来的时候,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当初她各种忙碌,他们家没种地,虽然有小溪对面那家租地的人以玉米来当租金交给他们,但他们基本上都是水煮着吃的。
这里又没有冰箱,不能把玉米给保鲜,她大冬天的不可能做一道玉米排骨汤,或是青红椒玉米粒出来。
不过,王老爷子这么一提,她倒是对玉米有个想法了。
但也得等到明年玉米收获的季节了。
……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等明天下午召集起村民来问一问大家的意见了才行。
在场的几人,都愿意跟着杜菀儿一起种,只不过拿出来的地也不多,一家只拿三亩来做个实验。
对此,杜菀儿也没什么好说的。
出了王老爷子的家,牛老爷子拐个弯就到自己家了。
王二牛打着火杆一路送着张里正还有黄桃花杜菀儿他们几人。
在一个岔路口,张里正回家了。
下一个下路口,黄桃花和杜菀儿他们也要分开了。
“二牛哥,你送黄爷爷和桃花姐吧!我跟赵大哥挨着的,你给我们一把火杆就行了。”
杜菀儿看着犹豫的二牛,说道。
火杆是六石村晚上出门的时候用的,空心的麻杆,每家每户都有这东西,晚上出门基本上都是带着这个的,走快些,在到家的时候还能没燃完。
“好,那赵公子菀儿你们慢些啊!”
王二牛从背篼里拿了一大把火杆递给赵衍。
赵衍接过,从王二牛燃着的火杆上点燃后对王二牛点了点头。
然后几人分开。
这个岔路口到后山下已经不远了,只需要走十来分钟。
现在剩两个人独处了,杜菀儿就不由得想起刚才在这个岔路口发生的一幕。
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
“菀儿,我想跟你说个事。”
见杜菀儿不说话,赵衍停了下来。
“赵大哥,咱们边走边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