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修师妹她总讲哲学 第37章
“阿燕听说今日有几位太清宗的仙人们来府上做客,便一直吵着要过来看看。我一不留神,她便自己跑出来了。”周夫人小声向周元亮解释。
说罢她转头抱歉地向客人们施一礼:“这几位便是太清宗来的道长吧。真是不好意思,我这小女儿被宠的没边儿了,冲撞了诸位道长,还望道长们见谅。”
“无妨,小小姐很可爱。”冉苒温和一笑。
被抱在怀中的小女孩闻言看向太清宗众人,水灵灵如黑珍珠般的眼睛在四人中间来回扫视。
观望了一会儿,便已经凭借小孩子的本能感受出了四人中最喜欢最亲近的那一个。
站在最前方离爹爹最近的哥哥身上仙气飘飘,脸上的笑容春风和煦。但阿燕就是觉得那双眼睛并不是真的在笑,像是隔了一层穿不透的窗纱。
他旁边的姐姐真是好看,比她想象过的天上的仙女都要美丽。只是这位姐姐的表情泠泠清清,好像不太好说话的样子。
另外两个哥哥姐姐看起来都很友好,一直在冲她亲切地笑。阿燕想了想,从爹爹的怀里跳出来,跑到了冉苒跟前。
因为这个姐姐更好看。
“你就是仙女姐姐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是从天上下来的吗?”
小朋友的眼睛清澈纯净,冉苒能从她的眼眸里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倒影。
俏生生的天真话语,让人很难不心生喜爱。
如果不是在小女孩跑过来的一瞬间,脑海中突然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的话,冉苒此时的想法一定是:好软萌的人类幼崽!
然而――
“叮咚~请亲亲【抓住机会对周小姐进行哲学启蒙。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哲学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
不会吧!系统你连小朋友都不放过啊!
所以此时此刻,冉苒努力摒弃了脑海中忍不住冒出的“好可爱”的感叹,满脑子都是如何对亲切而自然地对小姑娘伸出哲学的“毒手”。
阿燕刚刚说什么来着?“你是仙女姐姐吗?你是天上来的吗?”
这不就是经典的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
好孩子,有天赋,有前途。
“不是从天上来的,是从很远的山上来的。”冉苒柔声回答。
小朋友听罢转着眼珠子想了想,伸手抓住冉苒的衣袖。突然不再追究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仙女姐姐,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冉苒更激动了。
从对他者的关注转为对自身的思考,这就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是哲学发展的第一步啊!
“你是谁,当然只有阿燕自己才知道啊。”冉苒脸上的笑容愈加欣慰。
不能说“你是城主的女儿”,不能说“你是周家的小小姐”,他者不过是区别于自身的参照物,却不是自身的定义者。
也不能说“你是周燕”,因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用来指称的符号,并不能代表存在本身。
这一通话在别人看来说了约等于没说,但阿燕听了却若有所思。
小朋友一把抱住冉苒大腿,眼睛亮亮地继续发问:“那仙女姐姐,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题我会!
“这孩子最近总是问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了好几次‘是娘亲肚子里出来的’,她也还是要问。真是让小道长见笑了,道长不必理她就是。”
周夫人不忍看冉苒被小女儿这般纠缠为难,忍不住说道。
而冉苒此时只想呐喊:放开那个问题,让我来回答!
记得当年的哲学老师曾说道,面对小孩子“我从哪来”这样的问题,千万不能回答“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更不能用一套严谨的生理知识来说服刚刚认识世界的小朋友。
因为小孩子问的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各个地方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独特却极其有用的――
只见冉苒抬头看向缥缈的远方,声音神秘而悠长。
她答道:“你是远方的大雁带来的啊!”
小朋友果然凝眉思索,陷入了人生第一次沉思。
第28章 抓小偷
从安平城城主府的会客厅出来后,太清宗四人并未先去到周元亮为众人安排住宿的院落,而是打算上街去打听一些民间的情况。
冉苒走在路上,若有所思。
“倘若这几日的无心尸体都是噬心兽所为,那这怪兽还挺懂事。竟然知道去乱葬岗找已经死去的尸体,而不是直接在大街上找活人打牙祭。”
“难不成是因为这只噬心兽受了什么伤,所以实力下降,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前方的巷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接着有个衣着破破烂烂的男孩子从巷子中跑了出来。
随之飞出的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破布杂草,接着另一群小孩子奔跑着追了来。
他们口中骂骂咧咧,不断推搡着小男孩。男孩不得已向后退避,正好来到了大路中央。
忽然他被其他人推得一个趔趄,就要跌倒在冉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