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技师

第694章 推波助澜

大唐技师 扬镳 5979 2021-06-20 10:14

  大唐技师 !

  近日长安城热闹的很,不断有各国的使节,应大唐的邀请来到长安,参与李世民的‘天可汗’加冕仪式。其实早在前年,李世民就试图搞过一次,但当时响应者寥寥。究其原因,还是实力说话。

   前年的大唐,连便桥之盟的仇都没报,谁会尊一个失败者做‘天可汗’?但如今的大唐,灭东突厥,和西突厥,扫高昌,威压西域,不算吐谷浑吐蕃高句丽等,光是这些小国,就足有好几十了,凑个‘天可汗’的名号,还是有点含金量的。

   除了这天可汗的事情,朝堂上各方势力也暗流涌动。

   李牧离开长安的时候,被他打压的各方势力,尤其是门阀士族,算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们原本就根基非常深,只是李牧打压的势头太强太猛,所以导致一时喘不过气来。李牧走了之后,团结在他身边的势力失去了主心骨,一切便又恢复到了原本的模样。就连长孙冲,许继等人,心向着李牧,认为李牧的决定是对的,但也挨不过背后家族的力量,利用职务之便,在内务府中划分了派系出来。

   如今聚集在茶肆里,装作是老百姓的诸位管事,正在说的事情,也是与此有关。

   李牧走了之后,如同小朝廷一样的内务府,已经被各方势力瓜分完毕,一切运转良好,大家也都得到了实惠。但是,当李牧踏足长安城的那一刻,原本听命于各势力的内务府,忽然间被一股巨大的向心力拉扯,又都回到了李牧的旗下。就连已经独掌一面的长孙冲、许继等人,也不顾自己背后的势力,甚至不顾陛下的脸色,拿着各种档案整天往大理寺监牢跑。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他们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并且带来利益的瓜分内务府的计划,在一夕之间就全部瘫痪了。他们控制内务府的力量,甚至是人,反过来成为了制衡他们的东西。最可气的是,如长孙冲,许继等人,竟然‘叛变’了,围在李牧身边做什么?他不过就是一个道家在脖子上的人罢了,哪里来的如此人望?

   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各家的代表扮做百姓,逗留在这茶肆,悄声商议着。

   从来都是这样,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人一多起来,就没有主心骨了,谁都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都惦记着自己的利益为优先,争吵自然是难免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拿李牧确实没有什么办法,一个连皇帝的女人都干碰的人,他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就像外界传言那样,他已经刀架在脖子上了。那他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啊!若是在他临死前,还让他给搞一下,多少有些犯不上啊。活人还能跟死人较劲么?

   是的,大部分的‘明眼人’,都认为李牧已经死定了。这一点,从如今朝堂上,没有一个给他说话的人,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以前李牧出事了,肯定会有御史弹劾,然后总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程咬金,唐俭等跟他关系亲近的长辈,是必然会站出来的。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不但没有御史弹劾,也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仿佛李牧这件事被淡忘了似的。

   能有这种效果,很明显是有人在干预。因为如今天可汗的加冕仪式在即,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到这件大事。李牧的事情,也得往后推一推。

   那么谁能影响到朝堂中的百官呢?这个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陛下一定是表明了自己一定要杀掉李牧的决心,所以朝堂上的百官才会装聋作哑。毕竟,陛下这次杀李牧的理由,并没有那么光明正大。

   是的,一定是这样的。

   茶肆的讨论,延展到了众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作为陇右贵族的掌舵人,这种场合,长孙无忌自然是不合适去的,但他又想知道消息,只好派一个人代他去。这个人不能是心腹,也不能是生人,最后他在家里找了一个博闻强记的管事,去跟着旁听了。

   管事不愧是号称博闻强记,回来把听到的消息,任何闲言碎语,都一五一十的在长孙无忌面前学了一遍,长孙无忌认真的听完,赏钱打发了管事,叫马夫备车,从后门出了宅子,来到了王珪的府邸。

   王珪这几日,一直称病不上朝。

   他没法上朝,怎么上朝啊?王鸥是他的侄女,陛下对王鸥的情意,他早多少年就知道了。甚至他如今能做到侍中这个位置上,也于此不无关系。陛下明里暗里的,给他很多回暗示。但他知道,他摆不平这个侄女儿,所以一直在装傻充愣。

   在皇帝面前,装傻充愣可以,但是如果你把皇帝真当成了傻逼,那就是大大的不行了。谁觉得傻逼能做皇帝,拿他的脑子一定进水了。

   王鸥和李牧的事情,旁人或许真的可能不知道,但是作为与李牧关系较近的太原王氏,王珪能不知道么?而且王鸥就是他的侄女儿,两边都是王珪的亲近人,他能不知道么?

   你王珪是朕的臣子,大唐的侍中,你知道了消息,竟然不告诉朕?把朕瞒在鼓里?

   这能好的了么?李世民一连三天找王珪的茬,王珪实在是顶不住了,称病在家了。正好这会儿,太原王氏在安排从林邑,真腊‘进口’昆仑奴的事情,王珪也就帮忙策划了一番,看到利润超乎预期,干劲儿就更足了,又多请了几日的病假。

   但请假哪是长久之计,第二次病假又要到期的时候,王珪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来了,自己坐在凉亭里头喝闷酒,苦思对策。正在此时,下人来报,说是国舅来访。

   王珪顿时惊奇,当官的当到他们这个份上,基本上都是各自派系的领军人物了,轻易是不会‘拜访’见面的,拜访,显示出了一种‘有事相求’的感觉,传出去了好像谁弱了谁一头似的,惹人诟病。通常都是约在一个第三方的安静所在,不牵扯到任何一方,才能好好的谈事情。

   王珪当然不会认为,长孙无忌真的有事需要‘拜访’自己。堂堂国舅爷,天底下需要他拜访的人,绝对不超过三个,自己显然不是其中之一。王珪赶紧让人收拾掉酒菜,迎接到了门口。

   “国舅忽然到访,所为何事啊?”

   “李牧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关了李牧已经好几日了,各方一直也没有消息。而你太原王氏,与此次事件的双方都有牵连,我特意过来,是想问问,太原王氏可想到脱身之法了么?”

   “呵、”王珪假笑一声,道:“这跟我太原王氏有何干?王鸥是已经出嫁的寡妇,李牧呢,他的事情,太原王氏啥时候敢管了,还得是陛下管,陛下圣心独断,自然有合适的安排。”

   长孙无忌面色一冷,道:“既然这样说,那就当我没来过好了,纯粹是浪费时间。”说罢,起身就要走,王珪见他急眼了,赶忙道:“国舅救命欸,实在是想不出好办法,在这儿自己安慰自己呢。实不相瞒,我是早一步知道了消息,但也是在陛下山谷遇刺的时候,才发现一点端倪的。李牧威胁我,我敢说吗?现在可倒好,陛下知道了,把我夹在中间,实在是难做人啊!”

   “如今有一个机会,可以永绝后患。”

   “这……”聪明人说话用不着第二句,‘永绝后患’四个字一出来,王珪就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打算。他是想除掉李牧了,长孙无忌虽然看起来跟李牧没有什么利益牵扯,甚至他还得了李牧的不少好处。但是,李牧触碰了长孙无忌的一个禁忌。

   多少年以来,长孙无忌一直号称是‘从龙之功’第一人,朝堂上的吏部天官,甚至有阅读奏章的权力,恩宠无以复加。这固然有他是皇帝大舅子的缘故,但也从侧面显现出了长孙无忌也是有过人之能的。

   但自从李牧来到之后,长孙无忌这‘第一人’的名头,似乎动摇了。虽然李牧从来没有去主动提及过什么第一不第一的,但从李世民对李牧言听计从,大加培养,还把教导皇子的责任交给他来看,谁都能看出来,李世民是有意培养李牧做‘下一代的第一人’了。

   老的第一人还没死,新的第一人就要上位?为了自己,为了长孙氏的权柄,长孙无忌是一定要扫掉李牧的。

   他经常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对李世民的心里拿捏得十分精准。他知道李世民又多倚重李牧,所以他明白,轻易的小事儿,绝对不能动李牧分毫。既然不可轻举妄动,就要等待合适的机会了。务求一击必杀,若不能必杀,李牧的反击,他也够喝一壶的了。

   龙有逆鳞,想要触怒皇帝,最好用的办法,就是把他的逆鳞拔掉。作为天底下最了解李世民的人之一,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李世民的逆鳞在何处,王鸥是他的逆鳞,因为是他求而不得的女人。还有一个逆鳞,天下人皆共知,但却无人敢提的。那就是隐太子的遗子的事情,李建成当年可是颇受爱戴的皇太子,而李世民的皇位怎么来的就不必说了。如果李建成有孩子在世,有心人想要做文章,可太容易了。为此,李世民一直在秘密的缉拿可能是生性风流的李建成的遗子的人,宁杀错,莫放过,长孙无忌是清楚的。

   李牧如今牵扯到了王鸥的身上,这便是机会到来了!一个逆鳞,未必可能杀死李牧,但如果是两个时机一起来呢?

   长孙无忌早有准备,他从怀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放到了王珪的手中。王珪半信半疑地拿起来,打开一看,吓得手都哆嗦了,抬头震惊道:“这……这也太玄乎了,李牧会是建成遗子?”

   “你只管去做?是或不是,陛下自有定论。王鸥与继嗣堂关系密切,这不算什么秘密,陛下也掌握了这个消息,你瞒不住的,王鸥下落不明,而且已是崔氏的儿媳妇,连累太原王氏背黑锅实在是冤枉,按我教你的做,不但太原王氏没事,你也会因为遂了陛下的心意,自然会有好处等着你。”

   王珪举棋不定,他吃过太多次李牧的亏了,虽然这个计策,看似万无一失,但他总觉得,李牧还是能够反转,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自己。

   王珪期期艾艾道:“国舅,这事儿怕是得从长计议吧。”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你不敢做?”

   “这不是敢不敢做的事情,实在是……哎呀、”见王珪还在犹豫,长孙无忌吧东西抢回来,刚要说话,只见王珪忽然发了狠,道:“怕个什么,不怕,国舅,东西留下,这事儿我做了!”

   长孙无忌这才把东西放下,笑了一声,乘车回家了。

   差不多的时间,太极宫。

   李世民面前站的人是魏征,魏征奉李世民之命,调查李牧的事情。今日调查结论得出,魏征便来禀告了。

   李世民看了魏征的折子,忽然仍在了地上,道:“魏征,朕素知你与李牧不合,你今天抽了什么疯,怎么反倒是给李牧说起话来了。李牧众目睽睽之下杀了人,姑且不论此人是不是高昌丞相,单是杀人这件事,就触犯了刑律,怎么你的折子上,不但不提及刑律,反而认为这值得赞扬,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李牧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做了有利于大唐的事情,为何不能赞扬?”说着,魏征又拿出一本恳谈既要,交给了李世民,道:“臣今日询问了西域大小使节,关于李牧的事情,恳谈既要在此,陛下看过之后,自然知道孰是孰非。”

   “朕不看!”李世民把恳谈既要推到一边,他猜都能猜到这些恳谈既要的内容,因为当时发生了什么,侯君集已经飞鸽传书告诉他了。

   “朕没想杀他,就是想给他一个教训!魏征,朕真是要给你气死了,这里不用你了,下去!”

   魏征把掉落在地上的折子捡起来,在桌案上放好,转身离开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