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高冷的张若若哦了一声,“好。”
贺丹这会儿挺担心的,赵长缨没什么比赛经验,一手箭术是跟村里的老猎人学的,他一怕赵长缨没经验紧张,二怕赵长缨没用过竞技反曲不习惯。
“要不我说一下,让你用传统弓吧。传统弓其实比竞技反曲难,毕竟没辅助手段,赢了他们也不会不认的。”
赵长缨却不这么想,“他不会同意的。我感觉还成。”
她也不是托大,主要是竞技反曲就是加装了辅助设备,就相当于考数学给你个计算器,会不熟练,却不会太影响发挥的。
贺丹还想再说什么,已经走到操场了,只能闭嘴了。
然后就瞧见周教练指着个高瘦的女孩说,“这是张若若,简单一点,三局两胜,一局三箭。”
赵长缨和张若若简单问了声你好,就站到了已经让开的箭靶前。
这跟同碧海比赛不一样,碧海那天是成人比赛,所以是奥运规格70米。而射箭队大多数是初中生,所以这个箭靶只有50米。
能看的更清楚了。
张若若直接说,“我先射。”
这部分知识赵长缨也预习过了,排名靠前的选手选择先发射或后发射,排名靠后的选手可以选择左靶或右靶。
张若若虽然没说话,但意思也很明显,她觉得赵长缨不行。
赵长缨不在意,“右边吧。”
张若若没搭理她,示意旁边人,“记下时!”说完后就站在了起射线,抽箭搭箭,举弓勾弦流畅的如水一般,咻的一声,已经射出去了。
大屏幕有显示,几乎立刻有人喊,“十环。”
操场上顿时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鼓掌声。
周教练得意扬扬眉。
随后就到了赵长缨,她一步跨到了起射线,然后抽了根箭出来,按着刚刚贺丹临时教的,将箭先放到了箭台上,往后拉了一下。
第一次用,有点不太习惯,不过还是哒的一声装好了。
可这个动作,也让不少人皱眉:太笨拙了。练到他们这里,最少有一两年的经验了,射过上万只箭,搭箭怎么可能这么笨拙。
一时间,不少人看赵长缨的目光就有点挑剔:贺教练不会真弄了个绣花枕头来吧。
然后赵长缨按着自己熟悉的方式,双腿迈开,举弓勾弦。
这会儿,嗡嗡嗡的议论声更大了。
因为赵长缨的站立姿势和拉弦姿势全部都是错误的。
一般人射箭的站立姿势是平行式,就是侧站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样可以保证持续用力流畅。
而赵长缨的站立是暴露式,侧站后两脚一前一后,这种站立方法,射箭的时候身体扭动大,很难持续用力,是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站姿。
这……是基础都没有?
如果仅是这样,大家还不会议论那么大声,主要是大家又看到了赵长缨的勾弦方式。
她居然用大拇指勾弦!
这是传统弓的勾弦方式,也叫蒙古射法,因为手指勾弦,撒放的时候肯定会对箭产生影响,越多手指勾弦影响就越大,所以古人一般都用大拇指,为的是提高精准度。
可现代的反曲弓有瞄准,有撒放器,自然不用提高精准度。
而三指勾弦可以提高稳定性的。
再用蒙古射法,那可真是多此一举了!
这女孩真行吗?
周教练皱着眉头说,“你这也太没底线了。就这?你怎么招来的,你什么眼光?你好歹也是省运会的冠军,你……”
话没说完,咻的一声,赵长缨的箭射出了。
顿时周教练也闭了嘴,他倒要看看,赵长缨能射成什么样。
很快,显示屏显示:“七环。”
周教练顿时就有了底气,“你不能瞧见一个差不多的就拉进来,这样对她没好处,对你也没好处,你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贺丹倒是对小徒弟很有信心:这是在调试呢。
却不知道赵长缨这会儿正心里骂呢:挑了半天,这弓是坏的!
如果是传统弓,赵长缨自然会修理,可这竞技反曲弓上的小零件太多了,她只能知道,肯定是有个地方出了问题,只是在哪儿,她不知道!
至于换?赵长缨想想那一地破弓,还不如这个呢。
可让她凑活她也不愿意,想了想,贺丹是检查过的,那就说明弓把弓片弓弦这些显而易见的大件都没问题,应该是这堆零件的事儿。
那就干脆开始拆吧。
反正这堆零件对她没什么用。
想到这儿,赵长缨就撸起了袖子,低头观察起来。
那边张若若不敢置信的看了赵长缨一眼,她竟然在徒手拧螺丝,现场调弓?疯了吧!
张若若就没兴趣了,想要快点结束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