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们闪闪发亮 第265章
顾锡东看着张大可,一时间有些搞不懂张大可话里的意思。他不就是文科生吗,不以文科生身份参加高考,难道还能有什么别的身份。
“老师……”
张大可镜片后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顾锡东,他酝酿了一下,语气慎重有力地说:“我建议你现在文转理。”
顾锡东蓦地瞪大眼睛。
文转理?
现在?
他惊呆了,耳畔反复回响张大可说的话。
“老师……这不可能……我已经高三了,我学了一年的文科……”
“你先别急着否定我的建议。听我说……”张大可双手下压,示意顾锡东别激动,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顾锡东,“这是你分科前和分前后的历次考试成绩,老师都给你整理出来了。你看,高一整个学期,你的理科,就这划红线的,所有科目都排在年级前列,文科科目则相对弱势。你就是个天生学理科的好苗子,当时怎么会选文科呢?是判断失误,还是你……另有隐情?”
顾锡东手指攥了起来,他低下头,回避张大可的视线,保持一贯的沉默。
原因是什么,他不能说,但他也从不后悔。
如果给他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他还是会这样选择的。
“你不想说。可以,老师尊重你。但你想过没有,以你现在的成绩参加高考,你还有没有未来?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出路,这句话不该我这个当老师的说,但却是大多数人规避不了的现实。每一年,有多少寒门学子凭借高考一飞冲天改变命运,你难道就没有过这样的期许?你甘心吗?你甘心一辈子过这种清贫的生活吗?顾锡东,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就像高三文转理,在别人看来那就是不可思议的自杀式行为,可放在你的身上,说不定能柳暗花明,给你的未来打开一条生路。”张大可目光烁烁地说。
张大可的一番肺腑之言,就像是一块石头投进顾锡东原本一成不变如同死水一般的心湖里,荡起阵阵涟漪。他的眼睛里逐渐亮起光芒,颤抖着嘴唇叫道:“张老师……”
第二百一十二章 文转理
张大可最终还是没有收下顾锡东还他的2000元钱。今天来到顾家家访,顾家的情况比他之前预想得更糟。祖孙俩守着一座破旧的院子相依为命,爷爷后天失语且常年患病,为了给爷爷治病,已经踏进高三大门的顾锡东只能靠假期打工维持生计。看到这样的情况,张大可既心酸又同情,他能做的,就是在保有顾锡东自尊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
钱,肯定是不能收的。
夜里,顾锡东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大可老师的话不停地在他耳边回响,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文转理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扎根发芽,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野蛮生长,占据了他的全部思想。
“顾锡东,你要尽快做出决定。时间不等人,学习不等人,早一天开始复习,就多一分考取理想学校和专业的胜算!”大可老师离开前切切叮咛他。
他瞪大眼睛,盯着天花板上暗黄色的水渍,听着隔壁爷爷沉重的咳嗽声,他翻了个身,拿起枕头下的手机,打开微信。
南北晚上在家做了套文综试卷,对了答案后,成绩符合心理预期。她稍稍松了口气,因为这次的摸底测验实在是太打击人了,班里多数学生都考出了史上最差成绩。
其中,也包括顾锡东。
她抿了抿嘴唇,神情严肃地看着桌上的试卷,在想返校后是不是也要逼着顾锡东做一套这样的卷子,测一测成绩。
“滴滴……”
谁啊,这么不长眼,快十二点了还给她发微信。
她皱了下眉头,打开手机微信一看,眼睛却是一亮。
顾锡东!
是他。
顾锡东:睡了吗?
她赶紧回复:没呢。你也没睡?
顾锡东:嗯。
她:有事找我?
问完后,顾锡东那边却没动静了。
她双手抱着手机,眼睛紧盯着屏幕,心里边敲着小鼓猜测他是睡着了,还是有事忙去了。
她:你……还在吗?
在对话框里输入这句话后,犹豫着要不要发出去,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字来。
顾锡东:以后,你一个人会不会觉得孤单。
她愣住了,他什么意思啊?什么叫你一个人会不会觉得孤单?
她发过去一个疑问的表情。
顾锡东:睡吧,等见面再说。
她:喂!你把话说清楚呀,什么我一个人,什么孤单的,你什么意思啊?
顾锡东过了半晌才回复:睡吧,晚安。
她放下手机,心中的不安感愈发浓重了,顾锡东从来不是一个没话找话说的人,他说出去的话肯定有他的想法。
听他这句话的意思,分明就是要离开她,留她一个人的意思。
他要走吗?不上学了?
她的四肢发凉,眼里露出惶悚不安的神色……
顾锡东睡不着,起身打开台灯,准备刷两套卷子。书桌一角堆放着理科的书籍和资料。他犹豫了一下,抽出一本物理书,翻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