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福运农女之屯粮王妃

第三十五章 坐牛车

  艾草文学阅读网321553.xyz,最快更新福运农女之屯粮王妃最新章节!

   第三十五章 坐牛车

   对于叶乐的通透叶安安很是满意,这丫头以后肯定是她的大帮手,叶安安拍拍她的头,无良的留下了一句加油飘然而去。

   孩子们这边积极的很,可秦氏和叶萍那边却只有吴二蛋和吴三蛋来了。其他的人暂时都没有来,因为农忙来了。

   河沟村地处山区,不缺水,但由于山脉多,地质条件相差很大。

   比如说河沟村的田地,大多是以旱地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和高粱。

   而隔得不远的地区,例如郝掌柜买鸭蛋的地区,那边河流湖泊很多,主要便是种植水稻了。

   他们这边的农忙主要分为两次,五月到六月间收割冬小麦,然后将种下高粱。

   等到秋收再收获高粱,种上冬小麦。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

   只可惜这大泽的粮食产量实在不高,因为边疆时常受到骚扰,养兵也是必不可少。

   朝廷按照三十税一的税率收税,也就是说一亩田按收三十斗粮食算,就需要交给朝廷一斗。

   这标准真的不算是重税,百年前几国乱斗,税率按十五税一都是普遍现象。

   更是有些暴君,三税一的都有,那才是真正的不给老百姓活路。

   大泽朝廷为了安定并没有太过苛待百姓,只是这产量实在太低,一亩田别说三十斗,若是种小麦,一亩十几斗那才是正常的。

   就算不收重税也是吃不饱的,更遑论遇到灾年,饿死人也是常有。

   想到这里叶安安就想起了现代的那些科学家,袁隆平,金善宝,还有很多不被记住的人。

   若是放在这大泽,只怕是要被奉为神明了。

   看来以后她要多看些农业方面的书,也许真的能改变大泽百姓的生活。

   叶安安家盖房子结束正好就是这个时候,冬小麦收割,高粱,粟米种植。

   对于百姓来说,庄稼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七户村民都忙着抢收,连里正家都没来人。

   只有吴四叔坚定的让两个小儿子来了,说是反正二蛋和三蛋在家也没什么用,就让两个孩子来就好了。

   其实这样的话不过就是宽叶家的心,不说吴三蛋,吴二蛋今年都十三了,虽然不能当个成年人,但比一般的女人可有力气的多。

   吴四叔这么做估计是怕一家也不来叶家尴尬,这才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了。

   只有两个人,秦氏和叶萍倒是完全可以应付,数好两百个鸭蛋交给两人,并且嘱咐两人不能在临安镇售卖,可以去远一点的村落或者去邻镇也是可以的。

   价格跟几个孩子一样,七文钱一个,不过他们的进价却是四文,相当于一个鸭蛋三文钱的利润。

   送走这几个半大的孩子,秦氏便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去了临安镇。

   房子盖好了,可家里的被褥还是当初卖兔子的时候捡着便宜买的,这会儿不得用就算了,还不够用。

   家里几人的衣服也是刚从叶家出来的那一身,也不知道这半年多忙什么了,钱没少挣,结果却连件衣服都买过。

   “娘我们今天做牛车吗?”

   叶乐兴奋的跟在秦氏的身后转悠,她长这么大还没做过牛车呢。家里是有钱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机会。

   秦氏怀里的叶康咿咿呀呀的伸着小手想要去扒叶安安。秦氏只能将他抱得更紧,笑着回答叶乐。

   “是啊,做你老旺叔家的牛车去镇上,咱家猫儿也不用掏钱,又能省一文钱呢。”

   叶安安沉默,她家现在原来一分钱也是掏不起的吗?前段时间还说叶萍那么抠门随的谁,得,有源头了。

   老旺叔是河沟村唯一有牛的人家,姓郭名旺,是二十年前搬来的外姓人。

   因为没有地,所以就倾尽家财买了牛回来。也不让牛去帮人耕地,毕竟这时代牛比人金贵。

   只是隔一日便赶着牛车去一趟镇上,帮人拉点东西,或者拉些人去镇上,一年倒是也有几两银子的进账。

   五人上车的时候车上已经有七八个人了,有本村的也有旁边村子的,估计是老旺叔去隔壁村拉生意了。

   此时车上再上她们五个就有些拥挤,但附近就这一辆车,也不能不坐。

   一家人只能用力的挤了上去,几个邻村的大婶还拿白眼斜她们,倒显得是她家的错了。

   “做好喽!驾!”

   老旺叔高喝一声,牛车摇摇晃晃的开始前进。一辆小小的牛车挤了十二个人,外加叶康这个婴儿,别说挪动,就是转个身都是不能的。

   叶乐被身边的胖大婶挤得难受,悄声的在叶安安耳边道。

   “二姐好挤啊,我再也不要做牛车了。”

   谁知这话却被旁边的胖婶子听到了,她不是河沟村的。可能是比较胖,就会在意别人谈论胖啊,挤啊什么的总觉的别人在影射自己。

   此时一听叶乐说挤,就觉得是在说她,情绪一下就上来了。

   “我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先来后到,我们先上的车当然就能多占点地方。

   再说了,我们本来坐的宽宽松松的,就你们一家人一下上来这么多人,你还嫌挤,有本事别坐啊!

   小孩子家家的一点教养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父母教的!”

   说话间眼神还瞟向秦氏,指桑骂槐表达的淋漓尽致,叶安安不喜的皱眉。

   这样的人没有自信,却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反倒是抓着机会就指责别人,可还不待她说话,另一边的一个干瘦妇人却刻薄的接嘴。

   “这你就不知道了,平安咸鸭蛋知道不知道,就是人家家做的,家里有钱,当然嫌挤。

   不过我说秦妹子啊,你家现在应该也不缺这几十两银子吧。

   既然嫌挤,干脆自己买一头算了,以后只有自家人用,再也不用跟我们这些穷酸挤了!”

   这妇人倒是河沟村的,但跟叶家没什么交情,上次乔迁宴席的时候舍不得那点儿礼金便没有去。

   谁知等邻居家带了四个咸鸭蛋回来,拌了满满的一大锅糙米饭。她家的宝贝儿子就尝了人家一口,回家就哭闹着也要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