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多个作家都对于这种新式的武侠学风格惊为天人,在学期刊上撰写了章大肆褒扬。
书剑恩仇录还没有面世,就引得那么多知名的作家同行喜欢,对于这本书,期盼的人更多了。
每天从全国各地打到长龙书店的电话,邮寄过来的书信,都证明了热度已经被吵起来了。
眼见着时机成熟,付万生一声令下,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铺货。
全国各地的书店也都知道这本书的热度很大,在收到货源的第一时间就都摆放在了销售的显眼之处。
第二天,很多走进书店的人,全都发现了新鲜出炉的书剑恩仇录。
“哎哟,这就出来了呀?那我得看看。”
有书迷顺手拿起,施施然地走到一旁坐下,开始品读起来。
书一入手,就让人欢喜不已。
古色生香的封面,厚实的手感,都让人产生信赖感。
等一打开,入目的便是钱沐雨的序言。
“此书甚好”四个大字雷的无数人瞠目结舌,纷纷怀疑自己的眼睛。可下面的落款处,钱沐雨的亲笔签名足以表明,这别具一格的序言绝对是真的。
长龙书店作为全国最大的书籍出版商,显然不敢冒充钱沐雨搞这个,会吃官司的。
看到这无比荒诞的序言,无数人摇头失笑,翻过去,便进入了正。
第117章 热度和争议
翻过序言,正文出现。
迎面的章节标题极为醒目,令人想要忽略都不行。
古道腾驹惊白发、危峦快剑识青翎……
看到这标题,读书人就是一惊。
“好诗呀,难得,难得。”
他本就是酷爱读书的人,尤其喜欢各种话本、小说之类的。但看过那么多的作品,却从没有如此精到的韵味。
别的不说,单凭这惊艳的章节名,就令他有了继续阅读的欲望。
正文出现,第一句就又让他大吃一惊。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
“咦?”
读书人又将书翻过来,再次查看了一遍封面。明确了这就是一本武侠小说后,眼眸里的狐疑依旧浓厚。
“这不是武侠嘛,怎么更像是史书呢?”
以前看过的武侠小说里,可没有这么涉及到历史的。
他摇摇头,暂时抛弃疑惑,先看了再说。
而看的越多,他却越是吃惊。
这书说是武侠小说,可细节之处着实惊人。三言两语之间,不但人物勾勒的清晰明了,就连清代的风土人情都徐徐展开,仿佛一幅如有实质的历史画卷一般。
“这作者……怎么想到的?”
他这边正感慨呢,书店的老板却走上来。
“这位先生,此书如今正在热卖。如果你瞧着满意的话,是不是……”
余下的话没说,但读书人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里是书店,可不是图书馆,哪有跑到人家这里拿着书看起来没完的。
“老板,这书我买了,多少钱?”
见他爽快,老板的脸色便高兴起来。
“多谢,此书售价二十。”
读书人有些错愕,不禁道:“嚯,可不便宜啊。”
唠叨归唠叨,但他看了着实喜欢,掏钱倒也利落。付了钱,他是一刻也耽搁不得,转身就要回去好好细读。
可一抬头,却不禁吓了一跳。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书店的入口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
读书人慢慢走过,凝神细看,结果发现所有人挥舞着钞票要买的书,赫然全是《书剑恩仇录》。
这书……要火了啊。
连他一个顾客都有这种感受,可想而知《书剑恩仇录》掀起的风潮有多壮首发
把历史和武侠结合起来的创作,在《书剑恩仇录》之前,从所未有。
以前的武侠小说,武侠就是武侠,史书就是史书。就连广为流传的三侠五义,着重点也只在包公的神奇断案上。
说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没有什么人把三侠五义当成武侠小说。